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期中教学质量测试初二年语文试题(本试卷20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要求,完成默写。(9分)(1)中无杂树,。(《桃花源记》)(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3)《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色彩鲜丽,生机盎然的句子是:(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两句巧妙过渡,婉转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①(még)发,各种花()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②(y)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③(sùsù)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到处显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城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2)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次第销声匿迹风雪载途B.依次销声匿迹栉风沐雨C.次第无影无踪风雪载途D.依次无影无踪栉风沐雨(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3.名著阅读交流。(6分)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在下列人物形象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名著内容,说说“他”人生紧要处的一步及产生的影响。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阅读(66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9题。(23分)材料一: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贬到更荒僻的柳州。初二年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材料二:小石城山记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脾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益奇而坚,其疏数 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注]①横当其垠(y1n):横着挡在路的尽头。②箭:指竹子。③数(cù):密。④偃(yn):倒伏。⑤伎:通“技”。⑥傥(tng):通“倘”。4.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篇起句借景抒情,“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着诗人的心扉。B.“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C.诗歌第三句点题.把“春半如秋”四字落到实处,同时又引带出下一句。D.一个“乱”字,不仅是莺啼之状,还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5.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B.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ベC.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己D.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1)其一少北而东少:(2)益奇而坚益:(3)及是,愈以为诚有及:(4)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故:7.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3分)(2)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3分)8.请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你从材料一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3分)9.明朝茅坤评价《小石城山记》:“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请结合《小石潭记》简要分析作者“胸中之气”。(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9分)春到山水间刘成章①小时候常听人说:“二月二,龙抬头。”抬头做甚?不得而知。今天的孩子们,恐怕更是难以明白。那么,我打个比方吧。飞机一旦抬头,就是要起飞了。龙也是这样,抬起头就要一冲上天。初二年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