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三市州2025年4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检测道德与法治、 历史模拟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十三市州2025年4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检测道德与法治、 历史模拟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十三市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检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模拟(4.17)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A 6.B 7.C 8.D
9.C 10.A 11.B 12.A 13.D 14.B 15.D 16.A
二、非选择题
17.(1)要逐渐丰富自己的生命,滋养生命,让生命充盈起来;要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温
暖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要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
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用认真、勤劳、善
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要将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
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等等。(每点 2 分,答出四点给 8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8.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社会生活讲道德,我们要按照道德要求去做,不做违反道德的事情;诚信是一个人
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要增强法
律意识,依法自律;等等。(每点 2 分,答出四点给 8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9.①同学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同学乙的观点是正确的。(2 分)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
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
护正当权益。(2 分)③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
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2 分)④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
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
争。(2 分)
20.(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湖南;等等。(每点 2 分,答出
四点给 8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有利于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
利于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
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推动社会
持续发展;等等。(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1.(1)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湖湘文化的影响力;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将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发挥
湖湘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等等。(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任选两个维度进行作答。答案示例:
弘扬民族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关心邻里,帮助有困难的人,
促进家乡的和谐稳定;等等。(每点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加宣传、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展现
其独特魅力;等等。(每点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
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等等。(每点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道德与法治模拟(4.17)评分标准 第 1 页 共 1 页湖南省十三市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检测试题
(o日
历史模拟(4.17)
温馨提示:
1.作业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河姆渡房屋的木制构件,用到了榫卯技术,起到了固定房屋、抗压、受拉作用。
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B.原始居民具有生活智慧
C.黄河流域文化领先
D.农业生产工具不断革新

2.以下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齐




(魏








秦半两钱
秦朝铜权
秦小篆
A.军事强盛
B.文化繁荣
C.巩固统一
D.政权分立

3.唐朝诗人孟郊的诗作《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安花。”描写的是
()
A.科举及第的喜悦
B.井然有序的城市

C.妇女的精神风貌
D.士子的不思进取
4.导游在介绍一个清朝的文物时说道:“一方银制的将军印,光可鉴人。印面镌刻四种文字,历经十三
位将军之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它镇守新疆,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个文物是()

A.班禅金印
B.金奔巴瓶
C.宣政院印
D.伊犁将军印
5.下列宣传口号或思想主张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鸦片战争
B.“民主”“科学”—百日维新
C.“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甲午中日战争
6.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红船精神”在这里孕
育。这一“大事变”是指
(
3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红军长征
D.新中国正式成立
历史模拟(4.17)第1页(共6页)
7.1937年12月13日,日军野蛮侵人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在对
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中,下列各项中对于揭露日军暴行最具说服力的是
A.战后日本政府公布的官方文件
B.当时西方记者在南京实地拍摄的影像资料
C.中国民间流传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D.某日本历史教材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8.在某学习网站搜素“1945年”“毛泽东”“和平建国”等关键词时,最有可能查阅到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运动,旨在()
A.巩固新生政权
B.实施“一五”计划
C.调整生产关系
D.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10.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史明智同学在学习某课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
处是
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工商业公私合营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改革开放
11.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曾在不同场合表示,我国始终本着客观公正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
出判断,决不接受任何外来胁迫和压力。这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
B.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
D.非暴力原则
12.下表为中世纪主要势力对创办大学的态度。这说明,大学的兴起
势力
态度
教皇
庇护新兴学校,相信学识会服侍上帝荣耀
皇帝和回王
授予新兴学校特许状,希望大学成为君权的桥头堡
城镇
培养新兴学校,因为它们可以带来盛名并引来居民与贸易
A推动了城市自治
B.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具有历史偶然性
D.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3.欧洲人在中世纪时的食物物种主要有大麦、小麦、葡萄、橄榄、鸡、牛等。从16世纪中叶起,开始广
泛种植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食物品种更加丰富。这一显著变化得益于()
A西欧庄园发展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
14.在世界近代史上,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的法
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5.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环境污染”等来描述19世纪
后期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历史模拟(4.17)第2页(共6页)湖南省十三市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模拟(4.17)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B 2.C 3.A 4.D 5.C 6.B 7.B 8.C
9.A 10.B 11.A 12.B 13.C 14.A 15.D 16.B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1)【示例】选择①,四羊方尊是研究商代青铜制造工艺的重要实物史料,展现了
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
选择②,甘肃旱滩坡带字纸实证了东汉的造纸工艺水平,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促
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选择③,青花玉壶春瓶,可以了解明朝的手工业发展及对外交往情况。
(任选一件文物进行作答即可,2 分)
科技著作:《天工开物》。(2 分)
(2)《老子》: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无为而治”等。(写出任意一点即可,2 分)
《论语》: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写出任意一点即
可,2 分)
(3)【示例】从“突出的连续性”这一角度看:古代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具有突出的
连续性,中华文字从已知年代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到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再到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行书,我国的文字一脉相承,在原有基础上继承与创新,逐
步形成了现在的文字。(任选一个角度,写出史实及认识即可,4 分)
18.(1)《黄河大合唱》: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
百折不挠、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为祖国献石油》: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的历史,当时全国各条战线
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体现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任选一首歌曲进行解读即可,4 分)
(2)名称:南昌起义。(2 分)
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
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写出任意一点即可,2 分)
(3)现象:1978 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工农业产品产量持续增长;1978
年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写出任意一点即可,2 分)
原因:党和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科技的进步和推动;等等。(写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
19.(1)原因:制茶工艺的进步和饮茶之风的盛行;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实行开明的
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与回鹘等地区官方茶马互市的推动;等等。(写出符
合题意的任意三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6 分)
(2)影响:使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北美茶叶贸易;加剧了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
历史模拟(4.17)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第 1 页 共 2 页
不满;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和抵制英货的运动;加速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写出
任意两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
(3)做法:重视中国传统优秀茶文化的传承,并进行大力宣传;虚心学习外国先进经
验,提高企业管理与经营水平;大力研制新品种,尤其是中高端产品,提高制茶工艺水
平;树立民族企业品牌;政府应大力支持;等等。(写出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 分)
20.(1)①:两极;(2 分)②:多极化。(2 分)
(2)【示例】观点:国家利益和实力是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
论述:20 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帝国
主义国家发生实力对比变化,为了调整各自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
号强国,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
冷战对峙,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中。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被打破,欧盟、日本、中国和
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美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行径越来越受到挑战,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结论:综上所述,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国家利益和实力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坚持
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做有实力的大国。(10 分)
历史模拟(4.17)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