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一膜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小雨回忆起上次跟班千部一起组织春游活动,自己考虑了同学们的兴趣、预算、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但活动方案出来后,经同学们反馈,小雨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天气因素,这让小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会更加关注细节。这说明①生活实践是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②生活实践能让我们了解自身不足③发现不足就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④通过生活实践,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准确A.①②B.①③C.②4④D.③④2.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钟爱于模仿他人,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穿着打扮,均力求与他人保持一致。这种行为背后,部分源于他们对自己内在的不认同,渴望通过模仿他人来寻找自我认同和归属感。面对这一群体,我们要鼓励他们接纳自己,因为A.一个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同样重要B.模仿他人不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徒劳无益的C.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D.善于模仿他人,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高学习效率,赢得自信3.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和谁在一起,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启示我们A.学会正确交往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B.我们与朋友建立的真挚友谊天长地久C.只要以诚相待就能和所有人成为朋友D.集体生活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4.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对此,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①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生活方式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③养护精神,守护精神家园④学会尊重和敬畏他人的生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8页)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芳答案2025.4一、选择题(满分40分)1-5 CCAAB6-10 DAADD11-15 ADABA16-20 BCCAB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1)可以从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初心使命、奋斗目标、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国家性质、主要矛盾、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等民生角度回答。(每个角度2分,总分不超过8分)示例: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⑤国家机构依据完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社。⑧党和政府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⑨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每个角度2分,总分不超过8分)(2)可可以从经济建设、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教育发展、社会民生等角度回答。注意结合材料。(每个角度2分,总分不超过6分)示例:①“一企一策舒困解难,突破招商引资”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投资和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②“实施科技项目,新增专家人才”体现了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创新和人才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③“深化济淄六个同城化、一体化重点须目、结对帮扶”体现了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实施文旅项目,新改建旅游停车扬”体现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旅游体验,促进当地经济:⑤“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培训高素质农民”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⑥“新改扩建中小学、医生技术培训基地”体现当地政府关注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个角度2分,总分不超过6分)22.(16分)(1)可以从保护生命安全、遵守社会规测、遵守法律法规规定、权利义务关系、自由与法治关系、社会公德与责任、行为与后果等角度作答。每个角度2分,总分不超过6分。示例:①生命只有一次,头盔是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工具,正确佩戴头盔能显著降低头部受伤风险,这是对自己生命负贡的表现。②戴不戴头盔不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规则,不佩戴头盔违反社会规则,扰乱交通秩序,我们应遵守和敬畏社会规则。③不佩戴头盔是一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会面临行政处罚。遵守法律,佩戴头盔是我们的义务。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我们有安全出行的权利,也有依法佩戴头盔的义务。⑤佩戴头盔是法律对骑行电动自行车的基本要求,只有遵守法律规定佩戴头盔,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出行自由不受交通事故的咸胁,让自由真正得以实现。⑥不佩戴头盔不仅危及自身安全,还可能因引发交通事故,给他人生命、财产带来损害,这是缺乏社会贡任感的表现。主动佩戴头盔,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素养。⑦主动佩戴头盔体现个人对法治的尊重、对文明社会的页献,能有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答案.pdf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