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第三次周测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Y县,是山东省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该县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变化明显。下表示意该县2018~2023年人口数量及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下面小题。时间/年 人口数量/万人 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0-17岁 18-60岁 >60岁2018 118.88 100.62 20.88 57.31 21.812019 119.44 100.83 22.09 56.68 21.232020 119.44 96.76 22.29 56.29 21.422021 119.67 22.14 55.22 22.642022 118.46 94.98 22.19 55.19 22.622023 118.56 94.00 21.69 54.11 24.201.2018~2023年,该县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政策 B.医疗水平 C.生育观念 D.人口迁移2.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使该县( )A.城镇化水平提升 B.经济发展速度减缓C.就业压力增大 D.环境人口容量提高3.基于人口和经济状况,该县宜引导发展( )①康养产业②特色农产品加工业③文旅产业④高新技术产业⑤纺织服装产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流灌区,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地盐碱化问题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下图示意该地区各月气温、降水及地下水埋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灌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5.该灌区每年10~11月大规模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其目的是( )A.秋播灌溉和冬季保土 B.秋后淋盐和春季保墒C.秋播灌溉和冬季保温 D.秋后淋盐和冬季保温勒拿河是注入北冰洋的第二大河流,降水是勒拿河流域年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对径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勒拿河流域降水不变气温升高的背景下,年径流中的各径流成分会发生不同变化(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 降水不变气温升高背景下模拟的年径流中的各径流成分气温不变 气温升高1℃ 气温升高2℃ 气温升高3℃地表径流(mm) 40.96 39.17 36.49 34.11基流(mm) 133.84 134.84 129.44 127.28融雪径流(mm) 132.58 132.61 131.56 130.26(河流径流中的基流是指由地下水缓慢而稳定的补给到河流中的那部分径流。)6.表中影响勒拿河地表径流变化的因素是( )A.融雪量 B.蒸发量 C.下渗量 D.降水量7.降水不变气温升高1℃时,基流变化的原因是( )A.升温后蒸发能力增强 B.土壤储水能力减弱C.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 D.土壤下渗能力减弱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黄河某河段某级阶地的沉积物形成于河道平直时期,且其性质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下图为该级阶地地层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8.该段河流流向为(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9.推测L3层形成过程中气候的干湿变化,与判断理由组合正确的是( )A.趋于干旱沉积量大,风力搬运能力增强B.趋于干旱粒径变小,河流搬运能力减弱C.趋于湿润沉积量大,河流搬运能力增强D.趋于湿润粒径变大,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高原变暖放大效应是指高原近地面气温升温幅度高于同纬度地区以及全球平均水平的现象。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四季均存在增暖放大现象,且冬季增暖速率高于夏季,主导机制为积雪-反射率反馈和云-辐射反馈。气候变暖引发多年冻土融化、冰川萎缩等一系列问题,但喀喇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冰川呈现稳定甚至前进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青藏高原冬、夏季增暖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冬季地表反射率降低幅度大 ②夏季地表反射率降低幅度大③冬季云量较多,保温作用强 ④夏季云量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高原变暖放大效应短期内可能导致( )A.高原气候暖干化 B.冻土活动层变薄C.冰崩等灾害增多 D.冰川数量减少12.喀喇昆仑地区冰川前进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西南季风加强 B.盛行西风加强 C.地壳不断下陷 D.山地坡度增大山东省临沂市在明清时期一直是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贾云集。近年来,随着消费方式的变化,临沂迅速成为中国的现代“物流之都”。为更好发挥物流产业的主导作用,临沂市2023年在城区西北部兴建了物流新城,核心功能区内主要布局了公路物流枢纽、铁路物流枢纽、快递分拨中心三大板块。2024年11月15日,物流新城开通山东省内首个“无人机+商贸物流”配送航线,满足了“急、难、险、贵”货物的配送需求。完成下面小题。13.临沂市从历史上的“交通枢纽”到现代“物流之都”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A.商业人才集聚 B.网络购物兴起 C.交通位置优越 D.物流资源丰富14.物流新城建成后,临沂市物流业的突出改变是( )①专业化②智能化③综合化④网络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无人机配送航线开通的一个月内,临沂市( )A.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tuō)山堰水利工程(下图),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始建于唐代太和·七年,在此之前也有人修建堰坝,不过都因选址不当而被冲毁。该水利工程由渠首枢纽(它山堰等)、渠系工程(南塘河等)、灌排控制工程(乌金禊等)及灌渠调蓄工程组成,至今仍发挥着引水、泄洪、阻成、蓄淡功能。完成下面小题。16.古人将它山堰选择在两山之间,其突出优势是( )A.河道窄 B.基岩牢 C.河水浅 D.水流缓17.它山堰水利工程发挥“阻咸”功能的季节和主要原因是( )A.夏季,潮汐上溯较远 B.夏季,台风影响频繁C.冬季,河流水位较低 D.冬季,土壤水蒸发强18.它山堰建成后,当地旱、雨季樟溪水流向( )①雨季樟溪水大部分进入南塘河②雨季樟溪水大部分进入鄞江③旱季樟溪水大部分进入南塘河④旱季樟溪水大部分进入鄞江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为整个系统充注二氧化碳,在风光发电量过剩时,将低压储气罐中的二氧化碳压缩到高压储气罐,储存释放的热量。用电时再把高压二氧化碳加热,利用其膨胀过程发电。图示意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储能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利用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储能( )A.技术要求较低 B.没有地域限制 C.对环境影响小 D.碳排放量较大20.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的表现是( )A.提高发电效率 B.保障电网平稳 C.减少电力输送 D.降低用电成本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海南岛西部分布有喀斯特地貌,拥有一些溶洞、石林等自然景观。这里还有中国唯一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专家认为这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这里的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为干旱。材料二:利用海水晒盐是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海南岛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三大盐场之一,年产食盐可达30万吨。材料三: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日照时数降雨量(mm) 日照时数(h)海口 321.5 789.1琼海 475.6 782.9东方 109.6 1115.2(1)海南岛的冬、夏季节气温差异较小,分析其原因。(4分)(2)从盛行风、地形、地貌等方面分析海南岛西部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加干旱的原因。(6分)(3)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在莺歌海开发盐场的有利条件。(6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帝王蟹又称石蟹,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冰洋等寒冷深水海域中,每年秋冬季节为帝王蟹的捕捞季。活体帝王蟹对生存环境和运输条件要求极高,进入市场前需经过运输、检验检疫和通关等复杂流程,存在较高的损耗风险。吉林珲春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在2016年被批准为进口冰鲜海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是俄罗斯帝王蟹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被称为“帝王蟹之都”,珲春通过打造“帝王蟹自由”的旅游标签,开发“海鲜一条街”等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如图示意珲春位置。(1)指出捕捞帝王蟹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6分)(2)说明不靠海的小城珲春被称为“帝王蟹之都”的原因。(6分)(3)进口帝王蟹的存活率和鲜活程度是企业的“生命线”,从珲春市政府角度提出合理建议。(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凌汛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河流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黄河“几字弯”西段每年会经历凌汛,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近年来,当地政府实施“引凌入沙”工程,将凌汛水引入库布齐沙漠北缘,有效改善了当地土壤质量,形成了近百平方公里水沙植被相连的生态恢复区。下图为黄河“几字弯”段附近简图。(1)从水系特征角度,分析黄河“几字弯”西段凌汛灾害多发的原因。(6分)(2)指出库布齐沙漠“引凌入沙”的最佳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实施“引凌入沙”工程的有利条件。(4分)(3)简述“引凌入沙”对当地土壤质量改善的作用。(6分)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二轮复习第三次周测试题参考答案1.D 2.B 3.C【解析】1.从表格数据可知,2018~2023年期间,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突出表现: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老龄化问题突出。人口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且从材料中未体现当地人口政策有重大变动对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产生明显影响,所以人口政策不是2018-2023年该县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A错误;医疗水平主要影响人口的死亡率和人均寿命等,对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直接影响较小,材料也未表明医疗水平变化与年龄结构失衡的关联,B错误;生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且从材料数据难以直接看出生育观念对这期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主导作用,C错误;从表格数据可知,户籍人口变化相对较小,但常住人口减少,且18-60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说明有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迁出,导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人口迁移是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故选D。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材料中该县常住人口减少,且劳动年龄人口迁出,可能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动力减弱,不利于城镇化水平提升,A错误;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迁出,会使当地劳动力减少,人才流失,进而减缓经济发展速度,B正确;劳动年龄人口迁出,就业岗位需求相对减少,就业压力会减小,而不是增大,C错误;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不会使其提高,D错误。故选B。3.该区域人口外流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因此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吸引劳动力回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能够较好的达到这一目标。该县为农业大县,可以以农产品为原材料发展特色食品加工工业,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可以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③正确;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易投资建设,可以较大程度的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提高经济收益,⑤正确;康养产业在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方面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和充足的科研投入,而当地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出,人才相对不足,且该县是农业县,所以不适合发展康养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①④错误。综上,②③⑤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4.B 5.B【解析】4.从图中可见4~6月气温显著上升、蒸发加剧,而此时降水仍较少,地下水位也开始明显变浅,极易导致土壤盐分随毛细水上升并在地表聚集,盐碱化最严重,B正确;1~3月当地气温低,蒸发微弱,且地下水埋深变深,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A错误;7~9月降水量较大,雨水对土壤淋洗作用强,且地下水埋深变深,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C错误;11月到12月之间气温下降,蒸发减弱,且这段时间地下水埋深变深,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误。故选B。5.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盐分含量可能较高。10-11月引黄河水浇灌耕地,此时灌溉水可以溶解土壤中的盐分,并使盐分随着灌溉水下渗,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有利于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可以起到淋盐的作用,河套灌区一般是春播,一年一熟,秋收后不再播种,秋播灌溉不是主要目的,AC错误;10-11月灌溉后,土壤含水量增加。在冬季,气温较低,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较小。这些储存于土壤中的水分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可以为农作物种子萌发和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起到保墒(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B正确;秋收后不再播种,冬季不需要保温,故10-11月灌溉后,冬季保温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6.B 7.C【解析】6.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气温升高,勒拿河地表径流数量呈减少趋势。气温升高将增加融雪量,使地表径流增加,A错误。气温升高,蒸发能力提高,导致蒸发量增加,水分消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B正确。由表中信息可知,气温升高的背景下,地表径流和基流整体上呈减少趋势,说明减少的地表径流并未大量下渗转化为地下水,C错误。表中勒拿河地表径流变化的有关数据是以降水不变为背景,因此,降水量并非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B。7.根据表中数据,降水不变气温升高1℃时,基流呈现增加趋势,即地下水补给增加。主要的原因是气温升高导致地下冻土层融化,冻土的活动层厚度增加,土壤的下渗能力增强、储水能力增加,导致地下径流补给量增加,C正确,BD错误。气温升高,蒸发能力增强将导致水分消耗,基流有所下降,A错误。故选C。8.C 9.B【解析】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黄河的北岸有沉积物,沉积物形成于河道平直时期,说明河流应为东西流向,AB错误;北岸南侧颗粒物较细、黄土层较厚,北侧的颗粒物较粗、黄土层较薄,说明洪积层之后遭受侵蚀,然后形成黄土层,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北岸为侵蚀岸,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C正确,D错误。故选C。9.题干中提到L3层形成过程中气候的干湿变化对沉积物性质有较大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L3层下层砾石较大,上层砾石较小,说明气候趋于干旱,河流水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导致沉积物粒径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B 11.C 12.B【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反射率越高,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少,温度越低;反射率降低越多,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增温越明显,结合材料“青藏高原四季均存在增暖放大现象,且冬季增暖速率高于夏季”可知,冬季降水(雪)少,地表反射率降低幅度大,冬季增温明显,夏季降水(雪)多,反射率降低幅度小,所以增温不明显,①正确,②错误;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所以夏季云量多,冬季云量少,③错误;夏季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少,增温较小,④正确。①④正确,所以选B。11.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原变暖放大效应短期内可能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导致多年冻土融化成为季节冻土,冻土活动层变厚,B错误;高原变暖放大效应虽然会导致气温升高,但并不一定直接导致气候的干化,气候的干湿变化还受到降水、蒸发、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气候短期变化较小,A错误;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出现融化,导致冰川结构不稳定,冰崩灾害增多,C正确;虽然气温升高容易引起冰川融化,但冰川的融化过程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出明显的数量减少,短期内,冰川的消融可能尚未达到显著影响数量的程度;且冰川数量除了受温度影响之外,还受降水的影响,所以数量不一定减少,D错误。所以选C。12.根据材料“喀喇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冰川呈现稳定甚至前进的现象”可知,西南季风无法影响到青藏高原西北缘,所以补给喀喇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冰川的降水不是来自西南季风,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川前进反映冰川面积变大,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青藏高原西北缘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盛行西风加强,为该地区带来更多的降水,利于冰川补给,冰川面积扩大,B正确;地壳不断下陷不是影响冰川面积的主要因素,且青藏高原位于板块碰撞边界,地壳处于上升状态,C错误;山地坡度增大可能导致冰川下滑,不利于冰川保存和冰川面积扩大,故D错误。所以选B。13.B 14.A 15.D【解析】13.材料中“消费方式的变化”是指网络购物兴起,其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货运组织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推动临沂从历史上的“交通枢纽”到现代“物流之都”的转变,B正确;商业人才集聚、交通位置优越、物流资源丰富都促使临沂市成为水路交通枢纽,但不是促使其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14.材料中提到物流新城“核心功能区内主要布局了公路物流枢纽、铁路物流枢纽、快递分拨中心三大板块。2024年11月15日,物流新城开通山东省内首个‘无人机+商贸物流’配送航线,满足了‘急、难、险、贵’货物的配送需求”,说明物流新城的建设引导物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而不是综合化发展,①正确,③错误;采用智能化新技术,提高运输效率,②正确;网络化发展是物流业的行业特点,并非物流新城建设带来的改变,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临沂市位于北半球,无人机配送航线开通的一个月内,即11月15日~12月15日(冬至之前),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南移,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B 17.C 18.B【解析】16.据材料可知,在此之前也有人修建堰坝,不过都因选址不当而被冲毁。古人将它山堰选择在两山之间,河床可能多岩石,基岩牢,不易被冲毁,B正确;河道虽然较窄,但不是最突出优势,A错误;河道较窄,水流较深,C错误;两山之间河道较窄,水流较急,D错误。故选B。17.它山堰水利工程发挥“阻咸”功能应在河流流量最小,海水倒灌最严重的季节,他山堰地处我国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水位低,C正确;夏季河流流量大,海水倒灌能力弱,潮汐上溯没有冬季远,无需“阻咸”,AB错误;冬季气温较低,土壤水蒸发较弱,D错误。故选C。18.它山堰建成后,当地雨季时,河流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樟溪水大部分顺直流河道直流入鄞江,此时河水下泄难度大,小部分进入南塘河,②正确,①错误;旱季溪水则主要经南塘河入海,小部分樟溪水漫过它山堰,进入鄞江入海,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C 20.B【解析】19.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利用二氧化碳相态变化进行储能,是一种新技术,技术要求高,A错误;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占地多,且一般建在能源过剩地区,有地域限制,B错误;系统运行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少,对环境影响小,C正确;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系统中的碳只在内部循环,是对碳的利用,且提高了新能源比重,会减少碳排放,D错误。故选C。20.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作为备用能源,有利于保障电网供电稳定,B正确;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在电能转换过程中会有部分电能损耗,不会提高发电效率,也不会降低用电成本,AD错误;二氧化碳“超级充电宝”电能转换后,最终同样会将电力输送到市场,不会减少电力输送,C错误。故选B。21.(1)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纬度低),终年气温较高;四周被海水环绕,受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明显;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小。(2)海南岛西部旱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水汽含量较少;受中部山地的阻挡,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下渗强烈,加剧了地表的干旱程度。(3)莺歌海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强烈,海水易于蒸发;位于沿海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等。【详解】(1) 图1显示,海南岛大致位于18 N~20 N之间,属于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季节变化较小;海南岛周围都是海洋,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显著,降低了夏季和冬季的温差;纬度低,距离蒙古--西伯利亚冬季风源地遥远,受冬季风影响小,冬季气温较高。(2)由图2风向玫瑰图可知,海南岛西部旱季主要受来自中国南方大陆的东北风影响,干热少雨;海南岛中部为低山丘陵,地势较高;西部沿海位于东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加剧了干热程度;西部分布有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更加干旱等。(3)盐场的开发条件一般从沿海地形和气候两个角度进行评价。莺歌海开发盐场的有利条件有:莺歌海位于海南岛西部,图1显示,西部沿海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蓄水晒盐;纬度较低,终年气温高,蒸发强烈,利于晒盐;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利于晒盐等。22.(1)海域纬度高,气候寒冷,捕捞者有低温冻伤的危险;帝王蟹生活于深海海域,捕捞难度大;秋冬季节,风高浪急;海域结冰,航行不便。(2)珲春地理位置优越,邻近俄罗斯海港,帝王蟹来源充足;距离俄罗斯扎鲁比特港近,且有铁路相连,利于帝王蟹进口;政策支持,是我国进口冰鲜海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我国内地交通便利,利于帝王蟹可快速分销全国;特色旅游项目拉动帝王蟹市场需求。(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冷链物流体系,缩短运输时间建立专项基金,支持活体帝王蟹冷链保鲜技术的提升;联合中俄海关,建立活体帝王蟹专用绿色通道,提高海关通关效率;实施全链条质量管控,提升检疫监管、检测效能。【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帝王蟹分布在寒冷深水海域,秋冬捕捞。据此可从气候与环境风险、捕捞作业难度分析。帝王蟹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冰洋等纬度高、气候寒冷的深水海域,捕捞者易面临低温冻伤风险;秋冬季节捕捞时,海域风高浪急,且可能出现结冰现象,导致航行不便。帝王蟹生活在深海海域,深海环境复杂,捕捞技术要求高,作业难度大。(2)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结合材料,此题可从地理位置、政策、交通等角度分析。地理位置看,邻近俄罗斯海港,俄罗斯帝王蟹资源丰富,货源充足;距离俄罗斯扎鲁比特港近,且有铁路相连,便于帝王蟹进口运输;珲春是 “一带一路” 向北开放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进口冰鲜海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政策支持力度大;与内地交通便利,利于帝王蟹快速分销至全国;通过打造“帝王蟹自由”旅游标签,开发“海鲜一条街”等特色旅游项目,刺激了帝王蟹市场需求。(3)本题可从基础设施、资金技术支持、监管等角度分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冷链物流体系,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帝王蟹在运输环节的损耗。设立专项基金,扶持企业提升活体帝王蟹冷链保鲜技术,保障存活与鲜活。优化通关流程,联合中俄海关,建立活体帝王蟹专用绿色通道,提高检验检疫和通关效率,压缩流通时间。强化质量管控,实施全链条质量监管,提升检疫监管、检测效能,确保帝王蟹品质。23.(1)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低纬河段融冰早,高纬河段融冰晚,冰块易在高纬河段堆积形成冰坝,引发凌汛;河道弯曲,水流缓慢,冰凌易阻塞河道,加剧凌汛危害。(2)最佳季节:春季。有利条件:春季凌汛产生,有充足水源;库布齐沙漠春季干旱,需水多;此时黄河水位高,引水难度低。(3)带来泥沙,改良土壤的结构;带来营养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带来水源,增加土壤的水分(墒情)。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