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点四 经济全球化【热点解读】1.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1)开始: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初现,经济全球化开始(2)初步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4)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5)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国际和区域经济组织成立。(全球性经济组织: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区域性经济集团: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等)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2)消极:全球化的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存在着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方面;拉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国际经济风险对各国影响加大;带来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社会。5.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TO成立于1995年,这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WTO为各国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6.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表现:①设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召开APEC会议。④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⑤科教兴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⑥2014年,中国在北京成功召开APEC会议。⑦提出“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等。应对策略:①顺应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标志: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②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8.经济全球化与美国关税战的关系美国关税战是经济全球化的逆流。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而美国的关税战却通过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美国关税战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冲击。它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经营风险,降低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受到阻碍,国际经济秩序面临调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得美国关税战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高,美国的关税战不仅影响到直接的贸易伙伴,还通过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传导,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间接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衰退。【热点练习】1.徽标中的线条构成了桥形轮廓,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G20的“0”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安全、互惠、合作、共赢C.改革、创新、挑战、竞争 D.和平、发展、绿色、环保2.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而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这体现了( )A.经济全球化 B.文化多样化 C.区域一体化 D.社会信息化3.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B.逆全球化思潮抬头C.单边主义明显上升 D.保护主义明显上升4.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中国举办的一系列经贸盛会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更多契机,搭建起各国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外国媒体评价道:虽然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但中国为世界贸易带来了光明。由此可知( )A.中国主导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B.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经济发展C.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D.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5.据统计,从1948年到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了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独联体经济联盟等。这反映了(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B.政治多极化趋势推动了经济区域化C.联合国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很大作用D.区域集团化加速了全球性市场的形成6.2022年2月,俄乌战事爆发,国际粮价在此后出现暴涨,引起市场对世界小麦供应链的普遍担心。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价两周内累计分别上涨5.99%、16.39%和29.02%,这种现象表明( )A.世界政治多极化已经形成 B.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紧密C.粮食问题是俄乌战争的根源 D.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强7.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结构图。图中①处应为( )A.亚太经合组织 B.七十七国集团C.国际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8.2022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宣布中国诉讼美国反补贴案获得胜诉,认定中国在货物贸易领域每年可对美方实施相关制裁。这体现出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 )A.解决贸易争端 B.反对霸权主义C.维护世界和平 D.消除种族歧视9.WTO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强调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它还要求成员方通过谈判,互相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如数量限制、进口许可等)。上述规定顺应了( )A.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 B.发达国家发展的需要C.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D.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10.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出口增长了493%,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国际贸易总量增长140%。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A.为成员国发展提供契机 B.解决了国际贸易争端C.维护了世界的持久和平 D.重建了国际金融秩序11.“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更多阻碍。”材料说明( )A.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地区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C.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 D.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2.2023年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世界经济展望分组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说:“目前有的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顾经济规律,肆意搅动全球经贸关系。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对世界经贸关系和投资关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当今( )A.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这一过程中出现众多问题。因此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经济向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材料“G20的‘0’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出时代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A项正确;安全不符合“G20”精神,排除B项;“改革、创新、挑战、竞争”“和平、发展、绿色、环保”也不符合“G20”精神,排除C和D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将近16个国家参与,体现出参与国家多,非暴力不合作、和平示威、武装起义、民主改革,体现出斗争方式多样,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原因,排除A;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斗争过程曲折,排除C;运动结果有胜有败,结果不尽相同,排除D。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独立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创造了一种反抗不公正的新模式,因此他无愧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创造了一种反抗不公正的新模式,B正确;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时间是19世纪初,与材料不符,排除A;卡德纳斯是墨西哥总统,在墨西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与材料不符,排除C;卡斯特罗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与材料不符,排除D。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中国举办的一系列经贸盛会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更多契机,搭建起各国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外国媒体评价道:虽然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但中国为世界贸易带来了光明。”可知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先后出现了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进而推动了经济区域化。故选B项。6.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俄乌战事爆发,国际粮价在此后出现暴涨,引起市场对世界小麦供应链的普遍担心”可知,俄乌冲突引起国际粮价变动,说明各国经济联系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紧密,B项正确;世界政治多极化已经形成说法错误,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排除A项:题干材料中粮食问题是俄乌战争的根源与“俄乌战事爆发,国际粮价在此后出现暴涨”不符,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跨国公司,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它们拉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符合题意;A是区域性经济组织,BC都属于政治组织,不属于经济支柱,排除。故选:D。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宣布中国诉讼美国反补贴案胜诉”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有解决贸易争端的职能,A项正确;推动民主进程,维护国际和平,反对种族歧视属于政治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机构,排除BCD项。 故选A项。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互相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如数量限制、进口许可等)”,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产物,世贸组织的规定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C项正确;世贸组织成员国涉及世界各地,世界经济区域化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等,并不是为了顺应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发展的需要,排除BD项。故选C项。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史实。A项,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出口增长了493%,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国际贸易总量增长140%。”分析可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经济持续增长,说明它为成员国发展提供契机。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不能体现“解决了国际贸易争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不能体现 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出项错误。D项,材料不能体现“重建了国际金融秩序”。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1.答案:C解析:据题干“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更多障碍。”可知,俄乌冲突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了巨大冲击,给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了更多的障碍。这说明俄乌冲突使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C项正确;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A项;地区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本身是正确的,但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题干内容未体现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D解析: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些都说明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跨国公司,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问题,与政治多极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