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科版科学六下期末统考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科版科学六下期末统考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科版科学六下期末统考卷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们对制作好的塔台进行测试,测试塔台承重能力,可以用   做重物;测试抗风能力,需要使用   ;测试抗震能力,需要使用   进行地震模拟。
【答案】课本;风扇;地震模拟仪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的环节,测试前要明确标准。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我们对制作好的塔台进行测试,测试塔台承重能力,可以用课本做重物;测试抗风能力,需要使用风扇;测试抗震能力,需要使用地震模拟仪进行地震模拟。
2.(2024六下·婺城期末)用橡皮筋和塑料棒搭建了一个帐篷模型(如右图),这个帐篷模型采用的是   结构,该结构的优点是   。
【答案】三角形框架;稳定性好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用橡皮筋和塑料棒搭建了一个帐篷模型(如右图),这个帐篷模型采用的是三角形框架结构,该结构的优点是稳定性好。
3.(2024六下·婺城期末)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叫做   分类法。例如:书本上列举了植物的茎依据柔软和坚硬的特征,将植物分为   和   .
【答案】二歧分类法;草质茎;木质茎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是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就是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例如:书本上列举了植物的茎依据柔软和坚硬的特征,将植物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4.(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明发现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与现在的任何生物都不像,比如三叶虫化石,对于这些生物,科学家找不到它们的现代亲代,于是推断它们已经   (填“灭绝”或“变异”)。
【答案】灭绝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已经不再存在,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演化,又称进化,是指生物在不同时代具有差异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各种理论。小明发现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与现在的任何生物都不像,比如三叶虫化石,对于这些生物,科学家找不到它们的现代亲代,于是推断它们已经灭绝。
5.(2024六下·婺城期末)夏天是观察星空的好时机,构成“夏季大三角”的闪亮恒星是牛郎星   和天津四   、织女星   。(填序号)
【答案】3;1;2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寻找三颗亮星的特征是银河,河中1是天津四,河西2是织女,河东3是牛郎。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这几颗亮星,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6.(2024六下·婺城期末)建立银河系模型的过程中,米粒模拟的是   ,完成模型制作后将银河系模型转动起来,用以模拟   .
【答案】恒星;运动的银河系
【知识点】银河系
【解析】【分析】制作银河系模型,首先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几条“旋臂”,画好后剪下来,然后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将纸片固定在陀螺上并开始旋转,最后观察旋转过程中的“银河系”。
7.(2024六下·婺城期末)给发高烧的小孩身上擦酒精是降低体温的一种有效方法,酒精蒸发是   变化。
【答案】物理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给发高烧的小孩身上擦酒精是降低体温的一种有效方法,酒精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8.(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气体的含量增加了,这种气体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答案】二氧化碳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9.(2024六下·婺城期末)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碳酸饮料,会使人感到清凉。因为气体从口中和鼻中排出时,会带走身体里的部分   .
【答案】热量
【知识点】科学常识
10.(2024六下·婺城期末)一株植物由根茎叶组成,主要利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再由   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案】根;茎;叶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花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二、选择题
11.(2024六下·婺城期末)右图所示的是我们住房中的(  )系统。
A.供电 B.供水 C.供暖
【答案】A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观察图中系统可知,连接着外部电源,供全房的所有房间,是供电系统。
12.(2024六下·婺城期末)在建造房屋时,下列不是窗户设计的主要目的的是(  )。
A.通风 B.增加采光 C.方便出入
【答案】C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结构指房屋本身具备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购置,住房的基本结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住房所具有的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电路、煤气、供暖、网络等。无论是住房结构,还是各种设施,其整体都是由多项系统整合组成的。各项系统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协调整合,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统筹规划设计才能实现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建造房屋时窗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风和增加采光,设计门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出入。故选C。
13.(2024六下·婺城期末)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要想搭得高且稳定,下列做法比较合适的是(  ).
①把大的胡萝卜颗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 ②塔身要上大下小 ③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 ④牙签与胡萝卜颗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塔台
【解析】【分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三角形框架结构会使塔台更稳定,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要想搭得高且稳定,①把大的胡萝卜颗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 ②塔身要上小下大 ③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 ④牙签与胡萝卜颗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故选B。
14.(2024六下·婺城期末)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飞跨伶仃洋,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建造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灾害性天气是(  ).
A.泥石流 B.沙尘暴 C.台风
【答案】C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在建造过程中面临很多的的限制和挑战,如可能会遇到灾害性天气台风。故选C。
15.(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明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时记录了一种植物叶子的特点:叶子比较大,掌形,非平行脉,下列叶子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叶的特征
【解析】【分析】题目中提到植物叶子比较大,掌形,非平行脉。选项C的叶子呈现出掌状分裂,叶片较大,且叶脉为网状脉,符合掌形、非平行脉的特征.
16.(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俗语生动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故选B。
17.(2024六下·婺城期末)按照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分类,将4种相貌特征进行组合,可以把人分成(  )。
A.16类 B.32类 C.64类
【答案】A
【知识点】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按照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分类,将4种相貌特征进行组合,可以把人分成2x2x2x2=16类。故选A。
18.(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关于研究古代生物化石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了解远古时期生物的样子,推测其生活的环境
B.推测当时的地球环境,推测生物进化历程
C.这些古生物已经灭绝,没有研究价值
【答案】C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迅速掩埋,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的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通过观察古代生物化石的牙齿可以判断它的食性,如恐龙化石的牙齿呈锯齿状,适于切断食物,这是恐龙属于草食动物的重要证据;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生物的样子,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推测当时的地球环境,推测生物进化历程。故选C。
19.(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措施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是(  )。
①长江流域十年禁捕 ②退耕还林 ③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④设立自然保护区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关的政策法规,不猎杀、捕食珍稀动物,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措施。①长江流域十年禁捕 ②退耕还林 ④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③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不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故选C。
20.(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  )。
A.“玉兔” B.“嫦娥” C.“天宫”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航天事业
【解析】【分析】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2022年2月15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再出新成果: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五号采自月球的样品,研究建立起新的更精确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将为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时间标尺。故选B。
21.(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银河系;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银河系和所有观察到的数以百亿计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也只是一颗小“沙粒”。现在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出现,人们的视野已经扩展到了一百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对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认识,宇宙是浩瀚无边的,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颗小“沙粒”,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小“沙粒”,它们的大小关系是选项B。
22.(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根据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制作了部分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如下图),其中表示木星位置的是(  )。
星体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赤道直径(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A.① B.② C.③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先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缩小一万倍)。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共计48个。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画在纸带上,我们发现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部分是不均匀的。制作好后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中心,按照指示的不同方向粘贴在黑板上,我们发现八颗行星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与我们平时观察图片时的位置差别很大,图片只能体现它们与太阳的远和近,并不是实际的比例关系。根据表格木星的位置是②。故选B。
23.(2024六下·婺城期末)“金星凌日”天文奇观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所示为“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
A.① B.② C.③
【答案】A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金星,所以水星、金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金星凌日”现象。故选A。
24.(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项目由我国实施的是(  )。
①“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②“百年星河”计划
③祝融号漫游车开展火星采样 ④天舟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航天事业
【解析】【分析】近两年,中国航天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取得了诸如嫦娥探月、天宫空间站建设、太空载人飞行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①“神舟”系列载人飞船、③祝融号漫游车开展火星采样、 ④天舟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是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②“百年星河”计划是美国宇航局制定的一个空间计划。故选C。
25.(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能长身体
B.吃着香喷喷的烤面包,越嚼越甜
C.煮汤之前,把肉排骨切碎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能长身体属于化学变化;吃着香喷喷的烤面包,越嚼越甜属于化学变化;煮汤之前,把肉排骨切碎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26.(2024六下·婺城期末)世界万物一直在变化中,以下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彩虹的形成 C.紫甘蓝与白醋混合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紫甘蓝与白醋混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彩虹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27.(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化学变化肯定不在我们身体内发生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药物治疗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呼吸作用、药物治疗都是在我们体内发生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叶在光的照射下制造养料的过程。故选A。
28.(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们曾做过一个“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驱动小车的力是(  )。
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
【答案】A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力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重力、摩擦力、拉力、推力、弹力、压力等。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我们曾做过一个“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驱动小车的力是弹力。故选A。
29.(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们观察瓶装啤酒、瓶装饮料,发现它们都不会完全装满,这是因为(  )。
A.防止啤酒或饮料变质
B.预留热胀冷缩的空间,防止爆瓶
C.装少点,多赚钱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我们观察瓶装啤酒、瓶装饮料,发现它们都不会完全装满,这是因为预留热胀冷缩的空间,防止爆瓶。故选B。
30.(2024六下·婺城期末)以下被称之为“身体的总指挥”的是(  )。
A.脑 B.躯干 C.四肢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脑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补充全面、合理的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反应灵敏、动作准确;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睡眠可以让大脑更好地休息每天应保证8~10小时睡眠,都可以让脑更健康。故选A。
三、读图连线题
31.(2024六下·婺城期末)请将各系统名称与对应的功能连线。
采光系统 洗澡
给排水系统 拉开窗帘晒太阳
燃气供应系统 给手机充电
供电系统 用燃气灶做饭
【答案】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结构指房屋本身具备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购置,住房的基本结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住房所具有的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电路、煤气、供暖、网络等。无论是住房结构,还是各种设施,其整体都是由多项系统整合组成的。各项系统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协调整合,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统筹规划设计才能实现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采光系统的对应的功能为拉开窗帘晒太阳,排水系统的对应功能为洗澡,燃气供应系统的对应功能为用燃气灶做饭,供电系统的对应功能为给手机充电。
32.(2024六下·婺城期末)科学家如何通过化石推断出霸王龙的相关特征呢 请将合理的猜测连线。
体型和体长 在霸王龙的残骸中发现未消化的肉类食物化石
生活环境 在霸王龙化石上发现打斗受伤痕迹
肉食性 霸王龙化石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
性格凶猛好斗 将霸王龙的化石拼接后测量大小
【答案】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迅速掩埋,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的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通过在霸王龙的残骸中发现未消化的肉类食物化石推测霸王龙为肉食性动物;通过在霸王龙化石上发现打斗受伤痕迹推测霸王龙性格凶猛好斗;通过霸王龙化石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推测霸王龙生活环境;通过将霸王龙的化石拼接后测量大小推测霸王龙体型和体长。
33.(2024六下·婺城期末)请将星座名称与对应的图形连线。
天鹅座 天琴座 天鹰座
【答案】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这几颗亮星,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34.(2024六下·婺城期末)请将生活中的现象填入对应的两种变化中。
①淀粉遇到碘酒变色 ②木柴燃烧发光发热 ③水沸腾产生气泡 ④刚打开的汽水冒气泡 ⑤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泡 ⑥小苏打溶解在水里 ⑦铜狮子生锈 ⑧乒乓球被踩破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答案】③水沸腾产生气泡 ④刚打开的汽水冒气泡 ⑥小苏打溶解在水里⑧乒乓球被踩破没;①淀粉遇到碘酒变色 ②木柴燃烧发光发热⑤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泡 ⑦铜狮子生锈有新物质生成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①淀粉遇到碘酒变色 ②木柴燃烧发光发热⑤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泡 ⑦铜狮子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水沸腾产生气泡 ④刚打开的汽水冒气泡 ⑥小苏打溶解在水里⑧乒乓球被踩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四、实验探究题
35.(2024六下·婺城期末)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五(5)班同学观看了返回舱着陆的视频后,决定举行一次制作降落伞的科技活动。要求降落伞能携带一枚鸡蛋从四楼降落,鸡蛋不破损。
(1)在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地面的过程中,降落伞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小和空气的摩擦
B.降低返回舱的运动速度
C.吸引救援队伍
(2)设计制作“降落伞”的步骤有:
①在限制的条件下进行设计 ②实施方案 ③明确问题 ④评估与改进
请按先后顺序将它们排序:   →   →   →   。(填序号)
(3)为子探究不同位置的小孔对降落伞下降时稳定性的影响小科同学在三个降落伞的不同伞面部位剪了三个孔,位置如图,对孔的大小处理最科学的是(  )。
A.应该①号最大 B.应该③号最大 C.三个孔一样大
(4)下列关于降落伞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试失败,就代表“降落伞”是失败的作品,一点价值都没有
B.发现模型存在问题,可以先将问题记录下来,讨论以后改进
C.不管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原来的图纸继续制作
(5)如果在降落伞模型测试中鸡蛋碎了,请你写出1条降落伞制作的改进措施:   。
【答案】(1)B
(2)③;①;②;④
(3)C
(4)B
(5)增大伞面面积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1)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在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地面的过程中,降落伞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返回舱的运动速度故选B。
(2)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为了探究不同位置的小孔对降落伞下降时稳定性的影响,小科同学在三个降落伞的不同伞面部位剪了三个孔,位置如图,这个实验为对比实验,只能改变孔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对孔的大小处理最科学的是三个孔一样大。故选C。
(4)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模型存在问题,可以先将问题记录下来,讨论以后改进;失败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在测试时发现问题可以对设计图进行修改。故选B。
(5)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面积有关系。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成反比,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伞面大阻力大;反之伞面小速度就快。如果在降落伞模型测试中鸡蛋碎了,可以增大伞面面积。
36.(2024六下·婺城期末)十九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验。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两种,豌豆花的颜色有红花、白花两种。他将矮株豌豆和矮株豌豆进行杂交,后代也是矮株的,将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他持续研究,终于揭开了生物遗传的奥秘。
(1)如图1是豌豆植株的花,由图可知豌豆植株的花是(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单性花
(2)如图2小科在做豌豆种子发芽实验,该实验中豌豆种子最有可能发芽的是(  )。
A.a种子 B.b种子 C.c种子
(3)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株豌豆,这是发生了   现象。
(4)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颜色有红花、白花两种,这两对性状特征可以组合成   种不同的豌豆植株。
(5)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孟德尔 B.钟南山 C.袁隆平
(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下列方法不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全面开放自然旅游资源
C.建立种子库和花粉库
【答案】(1)A
(2)B
(3)变异
(4)4
(5)C
(6)B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变异;遗传;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1)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少一部分的叫不完全花。豌豆植株的花由四部分组成属于完全花。故选A。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种子饱满无损伤。如图2小科在做豌豆种子发芽实验,该实验中豌豆种子最有可能发芽的是b种子。故选B。
(3)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株豌豆,这是发生了变异现象。
(4)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颜色有红花、白花两种,这两对性状特征可以组合成2×2=4种不同的豌豆植株。
(5)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提高水稻的产量,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C。
(6)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关的政策法规,不猎杀、捕食珍稀动物,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措施。全面开放自然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选B。
37.(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同学在课堂上模拟了“日食形成原因”实验,课后又绘制了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什么
大球:   ;小球:   ;眼睛:   .
(2)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动到完全看不到大球,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方向1或3移动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环食
(3)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是从(  )边开始。
A.东 B.南 C.西
【答案】(1)太阳;月球;地球上的视角
(2)A
(3)C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1)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太阳、月球和地球上的视角。
(2)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分为日环食、日偏食、日全食三种。如果发生日食时,月球离地球越近,则月球遮挡住太阳的部分越大,此时越有可能出现日全食。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当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动到完全看不到大球,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日全食;当小球沿方向1或3移动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日偏食。
(3)在同一次日食现象中,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看到的日食形状不同。西边比东边早看到日食现象,因为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故选C。
38.(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吃饭时,发现白米饭刚开始咀嚼时没味道,咀嚼一会儿后却出现了甜味,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科猜测可能和唾液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
A.分别在1号和2号试管中装相同量的淀粉糊。(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
C.用搅拌的方法让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
D.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
(1)这个实验中,两根试管中的不同条件是:   。
(2)“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B.防止淀粉糊变冷
C.防止淀粉糊变质
(3)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  )。
A.1号试管淀粉消失
B.2号试管淀粉消失
C.1号试管比2号淀粉含量多
(4)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1)一根试管放水,一根试管放唾液
(2)A
(3)C
(4)化学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本实验运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这个实验中,两根试管中的不同条件是一根试管放水,一根试管放唾液。
(2)人的体温在37℃左右,“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故选A。
(3)淀粉与碘酒混合会变蓝,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1号试管比2号淀粉含量多。故选C。
(4)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混合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1 /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科版科学六下期末统考卷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们对制作好的塔台进行测试,测试塔台承重能力,可以用   做重物;测试抗风能力,需要使用   ;测试抗震能力,需要使用   进行地震模拟。
2.(2024六下·婺城期末)用橡皮筋和塑料棒搭建了一个帐篷模型(如右图),这个帐篷模型采用的是   结构,该结构的优点是   。
3.(2024六下·婺城期末)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叫做   分类法。例如:书本上列举了植物的茎依据柔软和坚硬的特征,将植物分为   和   .
4.(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明发现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与现在的任何生物都不像,比如三叶虫化石,对于这些生物,科学家找不到它们的现代亲代,于是推断它们已经   (填“灭绝”或“变异”)。
5.(2024六下·婺城期末)夏天是观察星空的好时机,构成“夏季大三角”的闪亮恒星是牛郎星   和天津四   、织女星   。(填序号)
6.(2024六下·婺城期末)建立银河系模型的过程中,米粒模拟的是   ,完成模型制作后将银河系模型转动起来,用以模拟   .
7.(2024六下·婺城期末)给发高烧的小孩身上擦酒精是降低体温的一种有效方法,酒精蒸发是   变化。
8.(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气体的含量增加了,这种气体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9.(2024六下·婺城期末)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碳酸饮料,会使人感到清凉。因为气体从口中和鼻中排出时,会带走身体里的部分   .
10.(2024六下·婺城期末)一株植物由根茎叶组成,主要利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再由   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二、选择题
11.(2024六下·婺城期末)右图所示的是我们住房中的(  )系统。
A.供电 B.供水 C.供暖
12.(2024六下·婺城期末)在建造房屋时,下列不是窗户设计的主要目的的是(  )。
A.通风 B.增加采光 C.方便出入
13.(2024六下·婺城期末)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要想搭得高且稳定,下列做法比较合适的是(  ).
①把大的胡萝卜颗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 ②塔身要上大下小 ③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 ④牙签与胡萝卜颗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14.(2024六下·婺城期末)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飞跨伶仃洋,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建造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灾害性天气是(  ).
A.泥石流 B.沙尘暴 C.台风
15.(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明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时记录了一种植物叶子的特点:叶子比较大,掌形,非平行脉,下列叶子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B. C.
16.(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俗语生动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7.(2024六下·婺城期末)按照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分类,将4种相貌特征进行组合,可以把人分成(  )。
A.16类 B.32类 C.64类
18.(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关于研究古代生物化石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了解远古时期生物的样子,推测其生活的环境
B.推测当时的地球环境,推测生物进化历程
C.这些古生物已经灭绝,没有研究价值
19.(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措施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是(  )。
①长江流域十年禁捕 ②退耕还林 ③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④设立自然保护区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20.(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  )。
A.“玉兔” B.“嫦娥” C.“天宫”
21.(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22.(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根据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制作了部分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如下图),其中表示木星位置的是(  )。
星体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赤道直径(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A.① B.② C.③
23.(2024六下·婺城期末)“金星凌日”天文奇观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所示为“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
A.① B.② C.③
24.(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项目由我国实施的是(  )。
①“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②“百年星河”计划
③祝融号漫游车开展火星采样 ④天舟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25.(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能长身体
B.吃着香喷喷的烤面包,越嚼越甜
C.煮汤之前,把肉排骨切碎
26.(2024六下·婺城期末)世界万物一直在变化中,以下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彩虹的形成 C.紫甘蓝与白醋混合
27.(2024六下·婺城期末)下列化学变化肯定不在我们身体内发生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药物治疗
28.(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们曾做过一个“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驱动小车的力是(  )。
A.弹力 B.反冲力 C.重力
29.(2024六下·婺城期末)我们观察瓶装啤酒、瓶装饮料,发现它们都不会完全装满,这是因为(  )。
A.防止啤酒或饮料变质
B.预留热胀冷缩的空间,防止爆瓶
C.装少点,多赚钱
30.(2024六下·婺城期末)以下被称之为“身体的总指挥”的是(  )。
A.脑 B.躯干 C.四肢
三、读图连线题
31.(2024六下·婺城期末)请将各系统名称与对应的功能连线。
采光系统 洗澡
给排水系统 拉开窗帘晒太阳
燃气供应系统 给手机充电
供电系统 用燃气灶做饭
32.(2024六下·婺城期末)科学家如何通过化石推断出霸王龙的相关特征呢 请将合理的猜测连线。
体型和体长 在霸王龙的残骸中发现未消化的肉类食物化石
生活环境 在霸王龙化石上发现打斗受伤痕迹
肉食性 霸王龙化石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
性格凶猛好斗 将霸王龙的化石拼接后测量大小
33.(2024六下·婺城期末)请将星座名称与对应的图形连线。
天鹅座 天琴座 天鹰座
34.(2024六下·婺城期末)请将生活中的现象填入对应的两种变化中。
①淀粉遇到碘酒变色 ②木柴燃烧发光发热 ③水沸腾产生气泡 ④刚打开的汽水冒气泡 ⑤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泡 ⑥小苏打溶解在水里 ⑦铜狮子生锈 ⑧乒乓球被踩破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四、实验探究题
35.(2024六下·婺城期末)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五(5)班同学观看了返回舱着陆的视频后,决定举行一次制作降落伞的科技活动。要求降落伞能携带一枚鸡蛋从四楼降落,鸡蛋不破损。
(1)在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地面的过程中,降落伞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小和空气的摩擦
B.降低返回舱的运动速度
C.吸引救援队伍
(2)设计制作“降落伞”的步骤有:
①在限制的条件下进行设计 ②实施方案 ③明确问题 ④评估与改进
请按先后顺序将它们排序:   →   →   →   。(填序号)
(3)为子探究不同位置的小孔对降落伞下降时稳定性的影响小科同学在三个降落伞的不同伞面部位剪了三个孔,位置如图,对孔的大小处理最科学的是(  )。
A.应该①号最大 B.应该③号最大 C.三个孔一样大
(4)下列关于降落伞测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试失败,就代表“降落伞”是失败的作品,一点价值都没有
B.发现模型存在问题,可以先将问题记录下来,讨论以后改进
C.不管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原来的图纸继续制作
(5)如果在降落伞模型测试中鸡蛋碎了,请你写出1条降落伞制作的改进措施:   。
36.(2024六下·婺城期末)十九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验。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两种,豌豆花的颜色有红花、白花两种。他将矮株豌豆和矮株豌豆进行杂交,后代也是矮株的,将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他持续研究,终于揭开了生物遗传的奥秘。
(1)如图1是豌豆植株的花,由图可知豌豆植株的花是(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单性花
(2)如图2小科在做豌豆种子发芽实验,该实验中豌豆种子最有可能发芽的是(  )。
A.a种子 B.b种子 C.c种子
(3)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株豌豆,这是发生了   现象。
(4)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颜色有红花、白花两种,这两对性状特征可以组合成   种不同的豌豆植株。
(5)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孟德尔 B.钟南山 C.袁隆平
(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下列方法不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全面开放自然旅游资源
C.建立种子库和花粉库
37.(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同学在课堂上模拟了“日食形成原因”实验,课后又绘制了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什么
大球:   ;小球:   ;眼睛:   .
(2)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动到完全看不到大球,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方向1或3移动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环食
(3)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是从(  )边开始。
A.东 B.南 C.西
38.(2024六下·婺城期末)小科吃饭时,发现白米饭刚开始咀嚼时没味道,咀嚼一会儿后却出现了甜味,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科猜测可能和唾液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
A.分别在1号和2号试管中装相同量的淀粉糊。(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
C.用搅拌的方法让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
D.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
(1)这个实验中,两根试管中的不同条件是:   。
(2)“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B.防止淀粉糊变冷
C.防止淀粉糊变质
(3)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  )。
A.1号试管淀粉消失
B.2号试管淀粉消失
C.1号试管比2号淀粉含量多
(4)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课本;风扇;地震模拟仪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的环节,测试前要明确标准。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我们对制作好的塔台进行测试,测试塔台承重能力,可以用课本做重物;测试抗风能力,需要使用风扇;测试抗震能力,需要使用地震模拟仪进行地震模拟。
2.【答案】三角形框架;稳定性好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用橡皮筋和塑料棒搭建了一个帐篷模型(如右图),这个帐篷模型采用的是三角形框架结构,该结构的优点是稳定性好。
3.【答案】二歧分类法;草质茎;木质茎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是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就是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例如:书本上列举了植物的茎依据柔软和坚硬的特征,将植物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4.【答案】灭绝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已经不再存在,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演化,又称进化,是指生物在不同时代具有差异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各种理论。小明发现有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与现在的任何生物都不像,比如三叶虫化石,对于这些生物,科学家找不到它们的现代亲代,于是推断它们已经灭绝。
5.【答案】3;1;2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寻找三颗亮星的特征是银河,河中1是天津四,河西2是织女,河东3是牛郎。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这几颗亮星,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6.【答案】恒星;运动的银河系
【知识点】银河系
【解析】【分析】制作银河系模型,首先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几条“旋臂”,画好后剪下来,然后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将纸片固定在陀螺上并开始旋转,最后观察旋转过程中的“银河系”。
7.【答案】物理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给发高烧的小孩身上擦酒精是降低体温的一种有效方法,酒精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8.【答案】二氧化碳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9.【答案】热量
【知识点】科学常识
10.【答案】根;茎;叶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花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11.【答案】A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观察图中系统可知,连接着外部电源,供全房的所有房间,是供电系统。
12.【答案】C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结构指房屋本身具备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购置,住房的基本结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住房所具有的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电路、煤气、供暖、网络等。无论是住房结构,还是各种设施,其整体都是由多项系统整合组成的。各项系统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协调整合,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统筹规划设计才能实现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建造房屋时窗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风和增加采光,设计门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出入。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塔台
【解析】【分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三角形框架结构会使塔台更稳定,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要想搭得高且稳定,①把大的胡萝卜颗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 ②塔身要上小下大 ③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 ④牙签与胡萝卜颗粒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故选B。
14.【答案】C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在建造过程中面临很多的的限制和挑战,如可能会遇到灾害性天气台风。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叶的特征
【解析】【分析】题目中提到植物叶子比较大,掌形,非平行脉。选项C的叶子呈现出掌状分裂,叶片较大,且叶脉为网状脉,符合掌形、非平行脉的特征.
16.【答案】B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故选B。
17.【答案】A
【知识点】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按照是否具有某一特征分类,将4种相貌特征进行组合,可以把人分成2x2x2x2=16类。故选A。
18.【答案】C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迅速掩埋,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的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通过观察古代生物化石的牙齿可以判断它的食性,如恐龙化石的牙齿呈锯齿状,适于切断食物,这是恐龙属于草食动物的重要证据;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生物的样子,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推测当时的地球环境,推测生物进化历程。故选C。
19.【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关的政策法规,不猎杀、捕食珍稀动物,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措施。①长江流域十年禁捕 ②退耕还林 ④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③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不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故选C。
20.【答案】B
【知识点】我国航天事业
【解析】【分析】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2022年2月15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再出新成果: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五号采自月球的样品,研究建立起新的更精确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将为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时间标尺。故选B。
21.【答案】B
【知识点】银河系;太阳系;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银河系和所有观察到的数以百亿计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也只是一颗小“沙粒”。现在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出现,人们的视野已经扩展到了一百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对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认识,宇宙是浩瀚无边的,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颗小“沙粒”,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小“沙粒”,它们的大小关系是选项B。
22.【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先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缩小一万倍)。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共计48个。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画在纸带上,我们发现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部分是不均匀的。制作好后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中心,按照指示的不同方向粘贴在黑板上,我们发现八颗行星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与我们平时观察图片时的位置差别很大,图片只能体现它们与太阳的远和近,并不是实际的比例关系。根据表格木星的位置是②。故选B。
23.【答案】A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金星,所以水星、金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金星凌日”现象。故选A。
24.【答案】C
【知识点】我国航天事业
【解析】【分析】近两年,中国航天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取得了诸如嫦娥探月、天宫空间站建设、太空载人飞行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①“神舟”系列载人飞船、③祝融号漫游车开展火星采样、 ④天舟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是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②“百年星河”计划是美国宇航局制定的一个空间计划。故选C。
25.【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能长身体属于化学变化;吃着香喷喷的烤面包,越嚼越甜属于化学变化;煮汤之前,把肉排骨切碎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26.【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紫甘蓝与白醋混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彩虹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27.【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呼吸作用、药物治疗都是在我们体内发生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叶在光的照射下制造养料的过程。故选A。
28.【答案】A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力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重力、摩擦力、拉力、推力、弹力、压力等。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我们曾做过一个“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驱动小车的力是弹力。故选A。
29.【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我们观察瓶装啤酒、瓶装饮料,发现它们都不会完全装满,这是因为预留热胀冷缩的空间,防止爆瓶。故选B。
30.【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脑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补充全面、合理的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我们反应灵敏、动作准确;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睡眠可以让大脑更好地休息每天应保证8~10小时睡眠,都可以让脑更健康。故选A。
31.【答案】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住房结构指房屋本身具备的部分,不包括后期购置,住房的基本结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住房所具有的系统:供水、供电、排水、电路、煤气、供暖、网络等。无论是住房结构,还是各种设施,其整体都是由多项系统整合组成的。各项系统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协调整合,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统筹规划设计才能实现住宅需求。如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相互关系,电路系统与网络系统相互关系。采光系统的对应的功能为拉开窗帘晒太阳,排水系统的对应功能为洗澡,燃气供应系统的对应功能为用燃气灶做饭,供电系统的对应功能为给手机充电。
32.【答案】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迅速掩埋,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的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通过在霸王龙的残骸中发现未消化的肉类食物化石推测霸王龙为肉食性动物;通过在霸王龙化石上发现打斗受伤痕迹推测霸王龙性格凶猛好斗;通过霸王龙化石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推测霸王龙生活环境;通过将霸王龙的化石拼接后测量大小推测霸王龙体型和体长。
33.【答案】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即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这几颗亮星,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34.【答案】③水沸腾产生气泡 ④刚打开的汽水冒气泡 ⑥小苏打溶解在水里⑧乒乓球被踩破没;①淀粉遇到碘酒变色 ②木柴燃烧发光发热⑤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泡 ⑦铜狮子生锈有新物质生成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①淀粉遇到碘酒变色 ②木柴燃烧发光发热⑤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泡 ⑦铜狮子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水沸腾产生气泡 ④刚打开的汽水冒气泡 ⑥小苏打溶解在水里⑧乒乓球被踩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5.【答案】(1)B
(2)③;①;②;④
(3)C
(4)B
(5)增大伞面面积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1)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在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地面的过程中,降落伞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返回舱的运动速度故选B。
(2)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为了探究不同位置的小孔对降落伞下降时稳定性的影响,小科同学在三个降落伞的不同伞面部位剪了三个孔,位置如图,这个实验为对比实验,只能改变孔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对孔的大小处理最科学的是三个孔一样大。故选C。
(4)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模型存在问题,可以先将问题记录下来,讨论以后改进;失败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在测试时发现问题可以对设计图进行修改。故选B。
(5)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面积有关系。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成反比,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伞面大阻力大;反之伞面小速度就快。如果在降落伞模型测试中鸡蛋碎了,可以增大伞面面积。
36.【答案】(1)A
(2)B
(3)变异
(4)4
(5)C
(6)B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变异;遗传;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1)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少一部分的叫不完全花。豌豆植株的花由四部分组成属于完全花。故选A。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种子饱满无损伤。如图2小科在做豌豆种子发芽实验,该实验中豌豆种子最有可能发芽的是b种子。故选B。
(3)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株豌豆,这是发生了变异现象。
(4)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颜色有红花、白花两种,这两对性状特征可以组合成2×2=4种不同的豌豆植株。
(5)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提高水稻的产量,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故选C。
(6)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关的政策法规,不猎杀、捕食珍稀动物,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措施。全面开放自然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选B。
37.【答案】(1)太阳;月球;地球上的视角
(2)A
(3)C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1)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太阳、月球和地球上的视角。
(2)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分为日环食、日偏食、日全食三种。如果发生日食时,月球离地球越近,则月球遮挡住太阳的部分越大,此时越有可能出现日全食。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当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动到完全看不到大球,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日全食;当小球沿方向1或3移动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日偏食。
(3)在同一次日食现象中,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看到的日食形状不同。西边比东边早看到日食现象,因为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故选C。
38.【答案】(1)一根试管放水,一根试管放唾液
(2)A
(3)C
(4)化学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本实验运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这个实验中,两根试管中的不同条件是一根试管放水,一根试管放唾液。
(2)人的体温在37℃左右,“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故选A。
(3)淀粉与碘酒混合会变蓝,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1号试管比2号淀粉含量多。故选C。
(4)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混合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