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一讲 地形地势特征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考点训练商务星球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章 第一讲 地形地势特征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考点训练商务星球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十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讲 地形地势特征
【基础达标】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
2.(2024·贵港学业考)读中国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分界山脉a是
( )
A.大兴安岭 B.阴山
C.祁连山 D.横断山
3.(2024·贵港覃塘区期中)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①~④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高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②山脉北侧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C.③山脉以西有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D.④山脉以北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这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沙漠戈壁广布,是我国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地之一。据此,回答4、5题。
4.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 ( )
A.内蒙古高原 B.黑土广布区
C.第一级阶梯 D.长江三角洲
5.东风着陆场所在地,可描述为 (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域辽阔,沙漠广布
C.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D.地狭人稠,高楼林立
  (2024·无锡学业考)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6、7题。
6.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7.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为柴达木盆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山脉是我国的地形骨架,图中数字代表山脉正确的 ( )
A.①-天山山脉 B.②-昆仑山脉
C.③-横断山脉 D.④-喜马拉雅山脉
9.关于②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北侧是塔里木盆地 B.南侧是塔里木盆地
C.北侧是柴达木盆地 D.南侧是准噶尔盆地
【巩固提升】
  (2024·玉林容县期中)读图,完成10~12题。
10.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在 ( )
A.500米 B.1 000~2 000米
C.2 000米以上 D.4 000米以上
1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给内陆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和多种农业经营
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
1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地面积最大 B.平原、丘陵分布最广
C.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2024·湖南湘潭期末)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 (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 D.准噶尔盆地
14.下列地理现象中,受如图所示地势特点影响的有 ( )
①拉萨七月份均温低于上海
②杭州一月份均温高于北京
③东部交通比西部更便利
④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川藏铁路是第二条进藏“天路”,起点为成都,终点是拉萨,沿途穿越的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山脉峰岭最密集的地区,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读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
15.下列的叙述符合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的是 ( )
A.沙漠、戈壁广阔
B.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C.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石林、孤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密布
16.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沿线地区( )
①旅游业的兴起 ②资源的开发
③动植物的迁移 ④文化的交流
⑤交通的发展 ⑥气候的改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拓展探究】
17.《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走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
山脉:A ,B 。
河流:C 。
(2)“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A山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A山的西侧 A山的东侧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年降水量 低于400 mm 高于400 mm
农业生产 以畜牧业为主 以种植业为主
(3)“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 (地形区),该地区的地表特征是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的 。
(4)“走胡线”西南段的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请推测一下,体验者会遇到哪些艰险
(5)“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18.(2024·江西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探究主题: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京九铁路沿北部山麓而过。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 800mm以上,雨热同期。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地,每年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如图为文人墨客游庐山写下的诗词。
(1)读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山上桃花盛开时间明显晚于山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只考虑流量因素,欣赏庐山瀑布的最佳季节是 季。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明庐山多瀑布的原因。
(3)雨季游庐山,游客需要防范哪些地质灾害 试列举两种。
(4)探究庐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第十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讲 地形地势特征
【基础达标】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C)
2.(2024·贵港学业考)读中国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分界山脉a是
(C)
A.大兴安岭 B.阴山
C.祁连山 D.横断山
3.(2024·贵港覃塘区期中)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①~④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高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②山脉北侧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C.③山脉以西有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D.④山脉以北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这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沙漠戈壁广布,是我国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地之一。据此,回答4、5题。
4.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 (A)
A.内蒙古高原 B.黑土广布区
C.第一级阶梯 D.长江三角洲
5.东风着陆场所在地,可描述为 (B)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域辽阔,沙漠广布
C.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D.地狭人稠,高楼林立
  (2024·无锡学业考)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6、7题。
6.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7.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C)
A.②为柴达木盆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山脉是我国的地形骨架,图中数字代表山脉正确的 (D)
A.①-天山山脉 B.②-昆仑山脉
C.③-横断山脉 D.④-喜马拉雅山脉
9.关于②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B)
A.北侧是塔里木盆地 B.南侧是塔里木盆地
C.北侧是柴达木盆地 D.南侧是准噶尔盆地
【巩固提升】
  (2024·玉林容县期中)读图,完成10~12题。
10.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在 (B)
A.500米 B.1 000~2 000米
C.2 000米以上 D.4 000米以上
1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不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给内陆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和多种农业经营
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
1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山地面积最大 B.平原、丘陵分布最广
C.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2024·湖南湘潭期末)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①所示的地形区是 (A)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南丘陵 D.准噶尔盆地
14.下列地理现象中,受如图所示地势特点影响的有 (C)
①拉萨七月份均温低于上海
②杭州一月份均温高于北京
③东部交通比西部更便利
④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川藏铁路是第二条进藏“天路”,起点为成都,终点是拉萨,沿途穿越的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山脉峰岭最密集的地区,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读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
15.下列的叙述符合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的是 (B)
A.沙漠、戈壁广阔
B.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C.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石林、孤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密布
16.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沿线地区(A)
①旅游业的兴起 ②资源的开发
③动植物的迁移 ④文化的交流
⑤交通的发展 ⑥气候的改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拓展探究】
17.《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走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
山脉:A大兴安岭,B秦岭。
河流:C黄河。
(2)“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A山两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A山的西侧 A山的东侧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年降水量 低于400 mm 高于400 mm
农业生产 以畜牧业为主 以种植业为主
(3)“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该地区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
(4)“走胡线”西南段的体验者于8、9月份穿越横断山脉,请推测一下,体验者会遇到哪些艰险
答:地震、滑坡、 泥石流、 洪灾等。
(5)“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答: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或东密西疏)。
18.(2024·江西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探究主题:庐山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京九铁路沿北部山麓而过。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 800mm以上,雨热同期。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庐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佳地,每年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如图为文人墨客游庐山写下的诗词。
(1)读古诗《大林寺桃花》可知,山上桃花盛开时间明显晚于山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山上海拔高,气温较低。
(2)只考虑流量因素,欣赏庐山瀑布的最佳季节是夏季。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明庐山多瀑布的原因。
答:庐山海拔较高,河流落差大;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较多。
(3)雨季游庐山,游客需要防范哪些地质灾害 试列举两种。
答: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4)探究庐山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答:庐山群峰耸立,多河谷和陡崖。山上云雾缭绕、瀑布直下、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美;庐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近代以来,庐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于海内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