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前导学案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分析现代食物生产变革根本原因与影响。
时空观念:梳理不同时期食物生产、储备技术发展的时间脉络与空间差异。
史料实证:通过图表、数据等史料,论证现代食物领域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历史解释:阐释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家国情怀:增强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全球粮食合作意义的理解。
学习目标
1.掌握农业机械化、生物技术等现代食物生产方式的主要表现与发展历程。
2.了解从传统储备到现代冷链技术的食物储备技术进步过程及意义。
3.分析全球消除饥饿的举措与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现代食物生产与储备技术的革新
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难点
理解科技进步在食物生产、储备中的核心作用
探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综合性策略。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机械化
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逐渐向机械化发展。19 世纪,美国发明了__________,提高了小麦收割效率;20 世纪以来,__________、播种机、__________等农业机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推动农业生产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转变。
中国农业机械化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2.生物技术的应用
20 世纪以来,遗传学和__________的发展,推动了农作物育种技术的进步。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杂交等技术,培育出许多高产、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例如,中国科学家__________培育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
在畜牧业领域,人工授精、__________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畜禽的繁殖效率和__________质量。同时,饲料工业的发展,为畜牧业提供了科学的__________配方。
3.现代养殖与种植模式
现代养殖采用__________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通过建立大型养殖场,实现畜禽的__________饲养和科学管理。例如,养猪场通过控制__________、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__________。
无土栽培、__________农业等新型种植模式不断涌现。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等方式栽培作物,具有__________、高产、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__________农业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__________监测和控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和效率。
知识点一
1.农业机械化
机械收割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人力畜力;机械化
增长;小麦
2.生物技术的应用
基因技术;诱变;袁隆平
胚胎移植;肉质;饲料
3.现代养殖与种植模式
专业;集中;温度;出栏率
智慧;节水;智慧;远程
知识点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传统食物储备方式
古代,人们采用地窖、__________等方式储存食物。这些传统储备方式受__________影响大,储存时间和__________有限,且容易出现__________、霉变等问题。
中国古代的__________制度是重要的粮食储备制度,通过在各地设立粮仓,丰年__________,灾年__________,以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民生。
2.现代食物储备技术
20 世纪以来,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食物储备方式。机械制冷设备的发明,使食物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储存,延长了食物的__________。
冷链物流的出现,实现了食物从生产、储存到运输、销售的全程__________控制。冷链物流广泛应用于__________、水果、水产品等易腐食品的流通领域,减少了食物的损耗。
粮食储备方面,现代粮仓采用__________、控温、__________等技术,具备防潮、防虫、__________等功能,提高了粮食储备的安全性和__________。
知识点二
1.传统食物储备方式
陶罐;环境;数量;腐烂
常平仓;籴粮;粜粮
2.现代食物储备技术
制冷;保质期
温度;肉类
通风;熏蒸;防霉;稳定性
知识点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消除饥饿的努力
二战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粮食需求不断增加,饥饿问题成为全球性挑战。联合国成立了__________,通过开展粮食援助、推广农业技术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__________。
中国通过实施__________工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措施,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粮食的基本__________。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合作,为全球__________事业作出贡献。
2.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农药、__________的过度使用,以及食品生产、加工、__________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隐患。
为保障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__________。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__________,学会识别和选择安全的食品。
知识点三
1.消除饥饿的努力
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产量
菜篮子;自给;减饥
2.食品安全问题
化肥;运输
监管;意识
深化探究
探究一:分析现代食物生产技术革新的主要推动因素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食物生产技术革新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提供设备支持;遗传学、基因技术等学科发展,推动农作物育种和畜牧技术革新。
2.人口增长压力: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急剧增加,促使人们通过技术革新提高食物产量。
3.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对食物品质、种类和供应稳定性的要求提高,推动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4.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出台政策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
探究二:探讨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
问题: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角度,分析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1.政府层面: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管执法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体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农药、化肥等)的管理。
2.企业层面: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把控;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3.消费者层面: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辨别能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主动监督和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低价食品 。
习题训练
1.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20 世纪以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不包括( )
A. 拖拉机
B. 蒸汽机
C. 播种机
D. 联合收割机
2.杂交水稻技术的成功培育,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
A. 钱学森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3.冷链物流的出现,有效减少了易腐食品的损耗。下列不属于冷链物流应用领域的是( )
A. 蔬菜
B. 图书
C. 肉类
D. 水产品
4.中国古代为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民生设立的重要粮食储备制度是( )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常平仓制
D. 占田制
5.下列关于现代养殖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分散、粗放的生产方式
B. 不注重环境条件对畜禽生长的影响
C. 不利于提高畜禽的繁殖效率
D. 实现畜禽的集中饲养和科学管理
6.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联合国成立的相关组织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世界卫生组织
C. 世界粮食计划署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下列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隐患的是( )
①农药过度使用 ②食品加工不规范 ③冷链物流运输 ④食品包装精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智慧农业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监测和控制,其优势不包括( )
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B. 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C. 实现精准化生产
D. 减少资源浪费
9.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食物生产发生了巨大变革。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耕地、播种到收割,各类农业机械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深入,通过基因编辑、杂交育种等技术,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品种。在养殖领域,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了畜禽的繁殖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现代食物生产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大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1)根据材料,概括现代食物生产变革的主要表现。
(2)针对现代食物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
10.材料一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食物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古代的地窖、粮仓到现代的机械制冷设备、冷链物流,食物储备方式不断革新。现代粮仓采用先进的通风、控温、熏蒸等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粮食的储存安全。冷链物流实现了食物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低温控制,减少了易腐食品的损耗。
材料二 尽管食物储备技术不断进步,但全球粮食安全仍面临挑战。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低,粮食储备能力不足;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减产,增加了粮食储备的压力;此外,粮食浪费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
(1)根据材料一,说明现代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早期的动力机械,主要应用于工厂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并非 20 世纪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都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机械,故答案选 B。
2.答案:C
解析: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提高水稻产量,C 正确;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研发作出贡献,屠呦呦发现青蒿素,A、B、D 错误。
3.答案:B
解析:冷链物流主要用于蔬菜、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的储存和运输,图书不属于易腐品,无需冷链物流,B 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常平仓制是中国古代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民生的重要粮食储备制度,丰年籴粮,灾年粜粮,C 正确;井田制是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北魏至唐前期的土地分配制度,占田制是西晋的土地制度,A、B、D 错误。
5.答案:D
解析:现代养殖采用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方式,实现畜禽集中饲养和科学管理,注重环境条件对畜禽生长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畜禽繁殖效率,D 正确,A、B、C 错误。
6.答案:C
解析: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致力于解决全球饥饿问题,C 正确;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与协调,世界卫生组织关注全球卫生事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A、B、D 错误。
7.答案:A
解析:农药过度使用和食品加工不规范会导致食品安全隐患,①②正确;冷链物流运输有助于保障食品新鲜度和安全,食品包装精美与食品安全隐患无关,③④错误,答案选 A。
8.答案:B
解析:智慧农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精准化生产,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B 选项 “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不属于其优势,符合题意。
9.答案
(1)表现: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各类农业机械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深入应用,培育出大量优良农作物品种;养殖领域采用新技术,提高畜禽繁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2)建议: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加强对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处理,治理养殖污染;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探索环保型生产技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解析:(1)从材料中提取关于农业机械化、生物技术应用、养殖技术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概括。(2)针对材料中提到的问题,从生产方式、污染治理、科技研发、食品安全监管等角度提出建议。
10.答案
(1)表现:采用机械制冷设备,革新食物储存方式;建立冷链物流,实现食物全程低温控制;现代粮仓运用通风、控温、熏蒸等先进技术,保障粮食储存安全。
(2)挑战:部分发展中国家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低;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减产;全球粮食浪费现象严重。
应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粮食储备条件;推广农业抗灾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约粮食意识,减少粮食浪费。
解析:(1)依据材料一,归纳现代食物储备技术在设备、物流和粮仓技术方面的进步表现。(2)从材料二提取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从国际合作、技术推广、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