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前导学案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的关系,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时空观念:梳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的特点,构建时空框架。
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考古实物等史料,探究古代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的发展历程。
历史解释:阐释生产工具革新对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家国情怀:认识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1.掌握古代农业工具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的演变过程及特点。
2.了解古代手工业工具在纺织、陶瓷、冶炼等领域的进步表现。
3.分析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劳作方式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工具的主要类型及演变
不同时期劳作方式的特点。
难点
理解生产工具革新与劳作方式变革对古代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使用石斧、石铲等__________石器进行耕作,这些工具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制作,较为粗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石器,如磨制石斧、石锛等,制作更加精细,提高了耕作效率。
商周时期,__________器开始出现,但因其比较珍贵,主要用于__________、祭祀等,农业生产中仍以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农具逐渐得到推广。铁制农具坚硬、锋利,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__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它可以连续翻土、碎土,使得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
2.灌溉工具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人们主要通过__________等方式灌溉农田。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了简单的灌溉工具,如__________,它利用杠杆原理,通过人力提水灌溉。
东汉时期,__________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同时也启发了灌溉工具的改进。曹魏时期,__________改进了翻车,通过__________驱动,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提高了灌溉效率,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唐朝时期,__________出现,它借助水力自动旋转,将水汲到高处,节省了人力,是灌溉工具的重大革新。
知识点一
1.打制;敲打;磨制
青铜;礼器
铁制;耕作;铁犁牛耕
2.挖沟引水;桔槔
杜诗;马钧;人力
筒车
知识点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使用__________等简单工具进行纺织。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纺轮,它通过旋转将纤维拧成纱线,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汉朝时期,__________的发明是纺织技术的重大突破。它可以同时纺出多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纺纱的速度和质量。此外,汉朝还出现了织布机,能够织出复杂的花纹和图案。
唐朝时期,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它结构更为精密,能够织出精美的丝织品,代表了古代纺织工具的较高水平。
2.陶瓷工具
制作陶器的主要工具包括__________、陶拍、刮刀等。早期人们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制作陶器,后来发明了__________,通过旋转陶轮,使制作的陶器更加规整,提高了生产效率。
瓷器制作需要更精细的工具和技术。在制瓷过程中,使用__________对瓷土进行加工,使其更加细腻;使用__________等工具进行造型;采用匣钵装烧技术,提高了瓷器的成品率。
3.冶铸工具
冶铜和冶铁的主要工具包括坩埚、__________、范等。在冶铸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将金属熔化,然后倒入__________中成型。
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__________,提高了冶铁时的炉温,促进了生铁的冶炼。东汉时期,杜诗发明了__________,利用水力鼓风,进一步提高了冶铁的效率和质量。
知识点二
1.骨针;提花机;花楼机
2.泥条盘筑;陶轮;泥料粉碎工具;拉坯工具
3.鼓风装置;坩埚;范;竖炉;水排
知识点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劳作方式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采用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随着农业工具的进步,人们逐渐走向定居,形成了__________的劳作方式。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__________制。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集体劳作,在井田上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__、播种、收获等活动。
春秋战国以后,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__________经济逐渐成为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劳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手工业劳作方式
家庭手工业是古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__________为单位,生产规模小,产品主要用于__________,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__________消费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明朝中后期,部分民营手工业出现了__________性质的生产关系。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主要生产__________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产品,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知识点三
1.刀耕火种;定居农耕
井田;垦荒
个体小农
2.家庭;自身消费
民间;雇佣
武器
深化探究
探究一:分析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对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对古代农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1.提高生产效率:铁制农具坚硬、锋利,相比木、石、骨制农具,极大地提高了翻土、开垦荒地等耕作效率;牛耕的使用,使人力得到解放,且畜力比人力更持久、力量更大,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2.促进土地开垦:铁犁牛耕的应用,使得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为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推动生产关系变革: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取代了大规模的集体劳作,封建土地私有制也随之确立,推动了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
4.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为了适应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人们不断改进耕作技术,如垄作法、代田法等耕作方法的出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探究二:比较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特点
问题:从经营方式、生产规模、产品用途、技术水平等方面,比较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特点。
参考答案
类型 经营方式 生产规模 产品用途 技术水平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规模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产品 技术水平高,集中了大量优秀工匠,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规模逐渐扩大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某些行业能与官营手工业相媲美
家庭手工业 以家庭为单位 规模小 产品主要用于自身消费,剩余部分出售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以满足家庭生活需要为主
习题训练
1.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使用的耕作工具主要是( )
A. 青铜农具
B. 铁制农具
C. 打制石器
D. 磨制石器
2.商周时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的工具材质是( )
A. 青铜
B. 铁
C. 木、石、骨、蚌
D. 不锈钢
3.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工具是( )
A. 石斧
B. 青铜铲
C. 铁犁牛耕
D. 耧车
4.东汉时期发明水排,主要用于( )
A. 灌溉农田
B. 鼓风冶铁
C. 纺织丝绸
D. 制作陶瓷
5.唐朝时期出现的先进灌溉工具是( )
A. 桔槔
B. 翻车
C. 水排
D. 筒车
6.汉朝时期,提高纺纱效率的重要工具是( )
A. 纺轮
B. 提花机
C. 花楼机
D. 水排
7.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是( )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 ②生产规模大 ③技术水平高 ④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是( )
A. 奴隶制
B. 封建制
C. 雇佣制
D. 集体制
9.材料 铁制农具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铁制农具坚硬、锋利,能够深入土壤,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牛耕的出现,使得人力得到解放,畜力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个体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
(1)根据材料,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10.材料一 官营手工业在我国古代手工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它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了大量优秀工匠,生产规模庞大,技术水平高超。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产品,产品质量上乘,但生产不计成本,效率低下。
材料二 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其生产的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明朝中后期,一些民营手工业部门出现了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营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的发展变化。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使用打制石器进行耕作,C 正确;青铜农具主要出现在商周时期,A 错误;铁制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推广,B 错误;磨制石器虽然也在原始社会出现,但不是原始社会主要的耕作工具,D 错误。
2.答案:C
解析:商周时期,青铜比较珍贵,主要用于制作礼器、祭祀用品等,农业生产中仍以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为主,C 正确,A 错误;铁制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推广,B 错误;不锈钢是现代材料,D 错误。
3.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农业生产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工具,它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C 正确;石斧是原始社会的工具,A 错误;青铜铲在商周时期使用,B 错误;耧车是西汉时期的播种工具,D 错误。
4.答案:B
解析: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主要用于鼓风冶铁,提高了冶铁时的炉温,促进了生铁的冶炼,B 正确;灌溉农田的工具是桔槔、翻车、筒车等,A 错误;纺织丝绸的工具是纺轮、提花机等,C 错误;制作陶瓷的工具与水排无关,D 错误。
5.答案:D
解析:唐朝时期出现的筒车是先进的灌溉工具,它借助水力自动旋转汲水,D 正确;桔槔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灌溉工具,A 错误;翻车在曹魏时期得到改进,B 错误;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C 错误。
6.答案:B
解析:汉朝时期,提花机的发明提高了纺纱效率,它可以同时纺出多根纱线,B 正确;纺轮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A 错误;花楼机是唐朝时期的纺织工具,C 错误;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D 错误。
7.答案:A
解析: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主要供官府、贵族消费,①②③正确,④错误,答案选 A。
8.答案:C
解析: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 正确;奴隶制、封建制、集体制均不符合题意,A、B、D 错误。
9.答案
(1)重要标志: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2)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土地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
解析:(1)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关键信息即可。(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生产效率、土地制度、经济形态、社会转型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分析影响。
10.答案
(1)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量优秀工匠,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超;产品主要供官府、贵族消费;生产不计成本,效率低下。
(2)发展变化: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民营手工业部门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解析:(1)根据材料一,逐条概括官营手工业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总结民营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在规模、技术和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