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前导学案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分析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根源与影响,理解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2.时空观念:梳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脉络,明确商业贸易在时空维度上的阶段性特征与地域差异。3.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考古实物等史料,探究古代商业贸易的具体形态,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4.历史解释:阐释古代商业贸易在经济交流、文化传播、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准确解读商业贸易现象背后的历史逻辑。5.家国情怀:认识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辉煌成就及其在世界商业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学习目标1.掌握古代商业贸易在不同地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包括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以及中国等地区。2.了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古代商业贸易中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其对商业活动的促进作用。3.分析古代商业贸易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古代不同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特点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演变及作用。难点理解古代商业贸易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商业契约在规范商业活动中的意义。预习新知知识点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古代世界商业的起源在古代__________流域,商业贸易出现较早。乌尔城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当地居民通过__________和两河的水运条件,发展对外贸易,羊毛、__________等是主要的出口商品。古埃及的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多由__________控制。尼罗河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国内贸易,埃及的__________、麻、纸草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从国外进口__________、金银等商品。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若干商业贸易中心,__________是其中典型代表。古希腊的海外贸易活跃,输入谷物、葡萄酒、橄榄油,输出__________、陶器、金属制品等。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业主要掌握在__________和贵族手中。周朝实行 “__________” 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 格局被打破,许多__________冲破官府束缚经商致富,__________、吕不韦等是当时著名的大商人。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秦汉时期,国家统一,货币、车轨、__________的统一,促进了全国商品流通。都城长安设有专门的商业区 ——“__________”,官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隋唐到两宋,城市__________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北宋时期,__________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__________、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兴起,长途贩运和大宗商品交易发达。知识点一1.两河;幼发拉底河;白银国家;亚麻;象牙雅典;葡萄酒2.官府;工商食官庶人;范蠡度量衡;市坊市;四川晋商知识点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的发展古代世界,不同地区使用过不同的__________作为货币。在古埃及,人们曾使用__________等作为交换媒介;在古希腊,__________成为重要的流通货币。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__________。商朝后期,开始出现__________货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通行全国,这种钱制一直沿用到__________末年。2.信贷的出现公元前 22 - 前 21 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__________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__________借贷。唐代,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 “__________”。宋代,交子、关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除存款、贷款外,还从事__________等业务。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等金融机构。3.商业契约的发展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契约在两河流域已广泛使用。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__________和证人签字盖章。中国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__________成为主要契约形式,凡涉及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都要订立契约。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__________契约、租佃契约、借贷契约等大量出现。知识点二1.实物;谷物;铜币贝壳;铜铸;清朝2.宫廷;货币;飞钱;兑换;票号3.书记官契约文书;买卖深化探究探究一:分析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具有哪些显著特点?参考答案1.历史悠久:中国商业起源可追溯至商朝,历经数千年发展,从未间断,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繁荣。2.受政策影响大:长期受 “重农抑商” 政策束缚,商业发展曲折。但在某些时期,如唐宋时期,政策相对宽松,商业得以快速发展。3.与农业、手工业紧密相连: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同时又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4.城市商业功能逐渐增强:城市从最初的政治、军事中心,逐渐发展为商业中心,商业活动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坊市制度的瓦解是其重要标志。5.货币发展独特: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不断演变,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6.商帮兴起:明清时期,地域性商帮如晋商、徽商等兴起,他们以地域为纽带,开展长途贩运和大宗商品交易,在全国商业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探究二:探讨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古代商业贸易中的作用问题:从经济活动、商业秩序等方面,分析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对古代商业贸易的重要作用。参考答案1.货币的作用方便商品交换: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解决了物物交换的不便,使商品交换更加便捷高效,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衡量价值尺度:为商品定价提供了统一标准,便于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有利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稳定。促进财富积累和流通:货币的出现使财富的积累和转移更加方便,推动了商业资本的流动和商业活动的持续开展。2.信贷的作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为商人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尤其对长途贩运等需要大量资金的商业活动意义重大。调节经济活动:通过不同的借贷利息和形式,调节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市场供需关系。具有社会救济功能:免息借贷等形式为贫困人群或遇到困难的商人提供帮助,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3.商业契约的作用规范商业行为: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商业纠纷,保障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的商业秩序。增强商业信任:契约的存在使交易双方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增强了彼此的信任,促进了商业合作的开展。推动商业发展:保障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有利于商业活动的长期化和规模化,对古代商业贸易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习题训练1.古代两河流域乌尔城的主要出口商品是( )A. 丝绸和茶叶B. 羊毛和白银C. 亚麻和纸草D. 粮食和葡萄酒2.中国古代 “工商食官” 政策开始被打破是在( )A. 商朝B. 周朝C. 春秋战国D. 秦汉3.北宋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出现于( )A. 四川B. 长安C. 开封D. 杭州4.古埃及对外贸易主要由谁控制?( )A. 商人B. 贵族C. 国家D. 教会5.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 )A. 贝壳B. 金属C. 布匹D. 粮食6.唐朝时期出现的类似现代汇票的汇兑业务是( )A. 交子B. 关子C. 会子D. 飞钱7.明清时期兴起的地域性商帮中,著名的有( )①徽商 ②晋商 ③浙商 ④闽商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8.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在两河流域转让重要财产,需达成书面契约并由谁签字盖章?( )A. 书记官和证人B. 商人代表C. 贵族D. 法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 格局被打破,许多庶人冲破官府束缚经商致富,城市商业繁荣。秦汉时期,国家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商品流通。隋唐到两宋,坊市制度逐步瓦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纸币 “交子”。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晋商、徽商等商帮兴起。(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世界,两河流域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中国唐代出现 “飞钱”,宋代纸币开始使用,明清时期出现票号。材料二 两河流域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已广泛使用契约,中国商周时期出现契约,唐宋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世界信贷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业契约发展对古代商业贸易的影响。答案与解析1.答案:B解析:古代两河流域乌尔城的主要出口商品是羊毛和白银,B 正确;丝绸和茶叶是中国的商品,A 错误;亚麻和纸草是古埃及的出口商品,C 错误;粮食和葡萄酒是古希腊的商品,D 错误。2.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 格局被打破,许多庶人冲破官府束缚经商,C 正确;商朝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中,周朝实行 “工商食官” 政策,秦汉时期是在 “工商食官” 格局打破之后,A、B、D 错误。3.答案:A解析:北宋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出现于四川地区,A 正确;长安、开封、杭州不符合题意,B、C、D 错误。4.答案:C解析:古埃及对外贸易多由国家控制,C 正确;商人、贵族、教会均不符合史实,A、B、D 错误。5.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贝壳,A 正确;金属货币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布匹和粮食虽在某些时期可作为交换媒介,但不是最初的货币,B、C、D 错误。6.答案:D解析:唐朝时期出现的类似现代汇票的汇兑业务是飞钱,D 正确;交子是北宋四川地区的纸币,关子和会子是宋代的纸币,A、B、C 错误。7.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兴起的地域性商帮中,著名的有徽商和晋商,①②正确;浙商和闽商兴起时间较晚,不符合题意,③④错误,答案选 A。8.答案:A解析: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在两河流域转让重要财产,需达成书面契约并由书记官和证人签字盖章,A 正确;商人代表、贵族、法官均不符合史实,B、C、D 错误。9.答案(1)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 格局被打破,城市商业繁荣;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促进商品流通;隋唐到两宋,坊市制度瓦解,商业活动监管放松,出现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帮兴起。(2)推动因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为商业发展创造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商品流通;货币的发展和使用,方便商品交换;商业政策的调整,在某些时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业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商人的积极经营 。解析:(1)根据材料按时间顺序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2)从农业、政治、交通、货币、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推动因素。10.答案(1)表现:两河流域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参与放贷;中国唐代出现 “飞钱”,宋代纸币使用,明清出现票号等新式金融机构。(2)影响:规范了商业行为,减少商业纠纷,维护商业秩序;增强了交易双方的信任,促进商业合作;保障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推动古代商业贸易的持续发展。解析:(1)从材料一中提取古代世界信贷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2)结合所学知识,从规范行为、增强信任、保障发展等方面分析商业契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