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第 9 课 20 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前导学案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分析 20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影响。
时空观念:梳理 20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演变的时空脉络,把握不同阶段的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经济数据、政策文件、国际协定等史料,探究经济现象背后的历史逻辑。
历史解释:阐释国际贸易规则、国际金融体系变化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角色转变,增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性认知和应对意识。
学习目标
1.了解 20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演变。
2.掌握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分析其对商品流动、贸易规则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3.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变革,明确其在调节国际收支、稳定经济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
20 世纪世界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难点
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复杂影响。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1.20 世纪初至二战前的世界经济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剧。
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危机从__________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导致大量企业倒闭、__________失业,各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__________,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德国、日本等国则走上__________道路,试图通过对外扩张摆脱危机。
2.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施__________政策,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 “__________”。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以__________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20 世纪 70 年代,受石油危机等因素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出现 “__________” 现象,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各国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行__________政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__________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__________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3.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20 世纪 60 - 80 年代,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发展__________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被称为 “__________”。
21 世纪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__________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知识点一
1.垄断组织;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
美国;工人;罗斯福新政;法西斯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黄金时代;国家;滞胀;新自由主义
信息技术;新兴市场
3.出口导向型;亚洲四小龙
新兴市场
知识点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各国签署《__________》,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1995 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__________成立,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区域贸易协定不断涌现,如__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推动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也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2.国际贸易的变化与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__________和种类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__________贸易、技术贸易等发展迅速。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们能够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丰富了人们的__________。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__________交流与融合。
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对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时面临着__________和挑战。
知识点二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欧盟
2.规模;服务;物质生活;文化;机遇
知识点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确立了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该体系规定美元与__________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
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会议决定成立__________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稳定__________,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主要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2.国际金融体系的变化
20 世纪 70 年代,受美国经济实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__________汇率制逐渐取代固定汇率制。
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各种__________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大量出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但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__________。
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的成立,为国际金融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国际金融体系的__________。
知识点三
1.美元;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汇率
2.浮动;金融;风险;改革
深化探究
探究一:分析 20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20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趋势?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快速增长,都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整: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为应对经济危机和促进经济发展,各国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20 世纪 70 年代后,又根据经济形势调整政策,减少干预,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
3.新兴经济体崛起: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 “亚洲四小龙” 到 21 世纪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4.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区域贸易协定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不断涌现,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和经济合作,同时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
探究二:探讨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体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问题:从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体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日常生活方面
商品丰富多样:国际贸易使人们能够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极大丰富了物质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如人们可以轻松购买到进口的食品、电子产品等。
文化交流融合:商品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通过贸易相互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例如外国的电影、音乐、时尚等文化元素进入人们的视野。
2.经济发展方面
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资金支持,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增长,如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实现经济发展。
加剧经济不平衡: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发达国家凭借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面临贸易不平等、金融风险等问题,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国际合作方面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各国在经济领域加强合作,通过签署贸易协定、成立国际金融机构等方式,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引发贸易摩擦和金融冲突:各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利益诉求不同,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和金融冲突,如贸易保护主义、汇率争端等,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关系的稳定 。
习题训练
1.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迎来经济发展 “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
A. 自由放任政策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C. 计划经济体制
D. 新自由主义政策
3.1995 年成立,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的组织是( )
A.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 世界银行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4.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中心是( )
A. 美元
B. 英镑
C. 欧元
D. 日元
5.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 “滞胀” 现象是指( )
A. 经济增长停滞与高失业率并存
B. 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C. 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并存
D. 经济快速增长与通货膨胀并存
6.下列属于区域贸易协定的是( )
①欧盟 ②世界贸易组织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亚太经合组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20 世纪 60 - 80 年代,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被称为 “亚洲四小龙” 的国家和地区不包括( )
A. 韩国
B. 新加坡
C. 中国台湾
D. 中国香港
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是( )
A. 提供长期贷款
B. 稳定国际汇率
C. 促进国际贸易
D. 推动经济全球化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活跃。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等。
(1)根据材料,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浮动汇率制逐渐取代固定汇率制。
材料二 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大量出现,但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1)根据材料一,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随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C 正确,A、B、D 错误。
2.答案:B
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迎来经济发展 “黄金时代”,B 正确;自由放任政策是经济危机前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推行的,A、C、D 错误。
3.答案:D
解析: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D 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其前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金融机构,A、B、C 错误。
4.答案:A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A 正确,B、C、D 错误。
5.答案:B
解析: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 “滞胀” 现象是指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B 正确,A、C、D 表述错误。
6.答案:C
解析: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属于区域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贸易组织,①③④正确,②错误,答案选 C。
7.答案:D
解析:20 世纪 60 - 80 年代,被称为 “亚洲四小龙” 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D 选项表述不完整,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稳定国际汇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B 正确;提供长期贷款是世界银行的职能,促进国际贸易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是其主要职能,A、C、D 错误。
9.答案
(1)表现: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活跃。
(2)影响:积极影响: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消极影响: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解析:(1)从材料中直接提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0.答案
(1)主要内容: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瓦解原因:美国经济实力下降,无法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其他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对美元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
(2)影响:积极影响: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促进了资金的流动和配置;推动了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消极影响: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使金融监管难度加大。
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从美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变化分析瓦解原因。(2)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这份导学案围绕 20 世纪以来人类经济与生活,构建了系统的学习框架。若你对知识点的讲解、习题的难度等方面有调整需求,或有其他想法,欢迎随时和我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