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5.4说明: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1.5分,共21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1.从中国共产党、人民和宪法的三者关系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②中国共产党要依据宪法和法律履行执政兴国的职责③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④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党的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年7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B.宗旨是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C.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力军 D.履行组织社会建设的国家职能以下是某会议2025年3月5日的部分日程安排,据此完成第3-4题:① 听取国务院总理关于政府的工作报告。② 审查国务院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3.根据日程安排,该会议应当是A.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B.国务院常务会议C.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D.党的二十大会议4.上述日程所列活动安排体现了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③国务院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④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5.右下图漫画《为官不为》警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A.用权须谨慎,徇私枉法贻害无穷B.法定职责必须为,要敢于担责任C.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不可任性D.有权必有责,履职会被追究责任(文字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言不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1页 (共4页)6.从以下这些法律的“自我介绍”中看出,具有最高法律权威的是A.“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B.“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C.“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7.当前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电信网络,以“免费赠送”“积分兑换”等诱饵迷惑市民,实施诈骗。为有效防范电信诈骗,某初中校“社会经纬”社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提出了行动建议并阐明理由,以下你赞同的是①把反电信诈骗相关规定写入宪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广泛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市民警惕意识和反诈能力③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与法律监督机制--捍卫法律权威,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国家应加大对网络的监管、整治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不正确的个数是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1 小华参加班级班长的选举活动 行使公民的选举权2 小文检举政府工作人员李某公车私用 行使了监督的权利3 小明在期刊发表文章并领取稿费 行使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4 小青将零花钱捐给灾区 行使财产使用权A.1 B.2 C.3 D. 49.王某家养了一只大型犬,经常放任其在小区里乱串,不按法律规定用绳子拴住,威胁到小区居民的人身安全。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公民享有合法的养狗自由 ②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③公民权利的行使可以随心所欲 ④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 ②④10.2024年4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通知,重点对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滥发“新黄色新闻”等无底线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对此通知,我们应有的态度是A.支持,这有助于网民增强权利与义务观念 B.支持,这是我国广大网民的根本活动准则C.支持,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出台的刚性规则 D.不支持,这是对网民言论自由的一种限制11.下列选项逻辑关系符合右图关系表示的是A.①依法纳税 ②基本义务 ③法定义务B.①言论自由 ②人身自由 ③基本权利C.①普通法律 ②宪法 ③法律D.①受教育权 ②社会经济权利 ③人权12.202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经营者自动续费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同时规定消费者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上述规定说明A.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B.公民一切权益受法律保护C.权利意识比义务观念更重要 D.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2页(共4页)13.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结合右下图相关信息,你认为与“?”处所填内容相一致的是A.小康及时举报偷拍军事禁区照片的行为B.小薇荣获“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C.小晨参加了“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D.小明热爱学习,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14.2024年8月,常州市毛某某为博取关注,将外地火灾事故图片转发至微信群,编造“武进某小区地下车库发生电车连环爆炸”的谣言。该信息引发群众恐慌并大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毛某某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A.法无授权不可为 B.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C.违反权利要担责 D.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二、简答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15题3分,16题10分,共13分)15.常州市某中学开展学习党的知识系列活动,以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与理解。请根据要求,完成下表。(3分)信息材料 解读关系 得出结论最高法院院长张军强调,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与司法 ①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②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为了体察民情,前往各地调查研究,了解民生实事,关心人民生活。 党与民生 ③16.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妇女的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程度。但现实生活中,下列事件却屡见不鲜:案例重现:王女士在求职过程中被心仪的公司拒绝,在向求职单位征询未录取原因时,该单位却给出因为王女士怀孕后要生育请假会给公司造成不便,所以公司招聘“仅限男性”而拒绝了资历相符的王女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 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3页(共4页)(1)以上材料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哪些观点?(4分)(2)请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该如何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6分)三、综合探究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共16分)17.2024年12月4日,某中学响应法治宜传日的号召,开展“走进宪法新天地”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宪法知识我学习】同学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关注了以下信息。《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爱国主义教育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请运用宪法知识,指出这两部法律第一章(总则)第一系内容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4分)【宪法知识我宣讲】为了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有效提高宪法宣传效果。学校开展了设计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方案比赛。(2)学校开展宪法学习宜传教育活动方案比赛对同学们有何意义?(6分)【宪法知识我践行】小刚同学在参加了宪法讲座,了解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后,把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建议》发到省人大网站的“主任信箱”里,小刚的建议很快得到省人大的重视和回信。(3)我们从小刚的做法中得到哪些启发?(6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4页(共4页)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1-5 AAACB 6-10 DDCDA 11-14 ADD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15题3分,16题10分,共13分)15.①党领导司法工作,党建对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推动作用;②党与法治;③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点1分,共3分)16.(1)①我国宪法和法律保障妇女享有平等权利;②现实生活中存在性别歧视等不平等现象;③公民的平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公民的平等权。(每点2分,回答2点即可得4分)(2)①国家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为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保障妇女合法权益;③司法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妇女的各项合法权益,对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进行公正司法。(每点2分,共6分)三、综合探究题(共16分)17.(1)共同之处:两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原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每点2分,共4分)(2)①有利于同学们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内容,增强宪法意识:②有利于同学们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权威;③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每点2分,共6分)(3)①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参与政治生活,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建议;②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事务;③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积极践行宪法,为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