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九新疆阿勒泰:牲畜专场-2025届中考地理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九新疆阿勒泰:牲畜专场-2025届中考地理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热点九 新疆阿勒泰:牲畜专场-2025届中考地理热点考点训练
【热点解读】
“转场”,就是依照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是游牧民族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独特游牧文化
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转场时,牧民们携子女及亲属,组成驼队,带着帐篷、生活用品,赶着畜群一起大迁移,逐水草辗转而居。
每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牧民都要进行生命大迁徙。阿勒泰地区是新疆的主要牧区之一,每年这里的哈萨克族牧民都要赶着牛羊进行换季转场,上百万牲畜一群接着一群,声势浩大,转场历时半月,路程短则200公里,长则600公里。
牧民转场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路线。一般来说,春季利用山地阳坡带的干旱草原即春牧场放牧。再逐步上升,到中部的草甸草原带过渡一段时日。
夏季转场到山地高处森林、草甸、草原和高山、亚高山草场,一般海拔在2000米—3500米。这里气候凉爽,风光秀丽,水草丰美,是牲畜抓膘增壮增长的良好场地。
夏天一过,天气很快冷下来,高山开始下雪,牲畜必须向下转移,过渡到秋窝子,牧民把这叫做“秋天雪赶羊”。
冬天,再回到平原盆地谷地荒漠草原地带。这里地面没有厚雪覆盖,牲畜能觅食牧草,亦称为冬窝子。
转场可以及时给牲畜提供优质牧草,保证牲畜的成长和数量的增加;转场可以使畜牧生产专业化;转场可以使各种牲畜自然淘汰,有利于品种优化。
成千上万的牛羊驼马,在哈萨克人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浩浩荡荡,烟尘滚滚,牲畜嘶鸣,整个场面非常震撼,牛羊如潮水般地迁徙已经成为阿勒泰特有的哈萨克民族风情!
【考查角度】
角度1 阿勒泰地区的地形特征
角度2 结合气候类型分析阿勒泰地区牲畜转场原因
角度3 分析阿勒泰地区牲畜转场的生态意义
【考查题型】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游牧生活,当地牧民随四季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图示意该山地牧场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阿勒泰地区山地牧场位置及转场路线的是( )
A. B.
C. D.
2.影响四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坡向 C.土壤 D.风力
3.牧民采用季节轮牧的目的是( )
A.减少牲畜病害 B.减轻草场压力 C.躲避牲畜天敌 D.改良牲畜品种
千百年来,生活在阿勒泰地区的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的牧场,进行转场放牧。下图示意阿勒泰地区四季牧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阿勒泰地区地处我国( )
A.西藏牧区 B.内蒙古牧区 C.新疆牧区 D.青海牧区
5.图中甲牧场最有可能是( )
A.春牧场 B.夏牧场 C.秋牧场 D.冬牧场
6.牧民进行转场放牧有利于( )
①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②降低劳动强度
③增加牲畜的运动量
④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少数民族仍沿袭“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区的高等级公路,联通了新疆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下图是“新疆区域图”和“阿勒泰地区四季牧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新疆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
①深居内陆
②纬度较低
③距海遥远
④山脉阻挡水汽
⑤破坏植被严重
⑥河流数量稀少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8.沙漠公路的开通( )
A.加大了塔中地区铁矿的开发力度 B.成为油、气资源外输的主要方式
C.缩短了轮南与塔中的运输距离 D.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9.阿勒泰地区( )
①牧民冬季到盆地内部放牧
②夏季牧场分布的位置海拔较高
③是蒙古族牧民传统放牧区
④四季转场是“人地和谐”的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游牧民族,一直沿袭着“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赶着上百万头牲畜追逐水草。每年3月过后,牧民从冬牧场出发转到春牧场,6月底转到夏牧场,8月下旬向秋牧场转移,11月下旬再次回到冬牧场。
吉木乃位于阿勒泰地区西南部,辖7个乡(镇)、地处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该地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民族聚居,在语言和文化习俗上与哈、俄、蒙三国相近。下图为吉木乃位置示意图和牧场专场示意图。
(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的民族构成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____特点,并分析该地区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____。
(2)转场线路一般选择的地形部位是____,简述该路线的优势____。
(3)甲牧场为____季牧场,试分析阿勒泰地区该季节牧场载畜量大的主要原因____。
位于新疆阿勒泰山脉中麓的禾木村被誉为“神的自留地”,住一晚当地传统建筑白桦林小木屋,成为各地游客打卡必选项目,游客惊奇的发现小木屋的墙缝中塞夹杂苔藓植物。
(4)结合下图,分析白桦林的小木屋的建筑特点如何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5)阿勒泰地区发现的滑雪岩画证实当地是“人类滑雪起源地”,分析阿勒泰诞生滑雪运动的条件。
11.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山地牧场随季节迁移,当地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逐水草而牧。图1示意阿勒泰地区位置及主要牧场分布、图2示意阿勒泰地区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
(2)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河流/气候/地形)。
(3)哈萨克族人往往循着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上下迁移,该河流最终注入___________(大洋),属于______河,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_________。
(4)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代表不同季节的牧场,其中代表夏季牧场的是___________,牧民选择夏季在该地放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天山牧场为山地牧场,由于山地有垂直地带性,夏季时山上冰雪融化,牧民可以上山放牧,冬季时,由于山上积雪不能放牧,因此牧民下山放牧,牲畜能觅食牧草,春秋季气温介于冬夏季之间。故海拔最高为夏季牧草、海拔最低为冬季牧场,春秋季的牧场位置在夏季和冬季牧场之间,故选C。
2.答案:A
解析:新疆天山牧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牧草的生长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不同季节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放牧,故四季牧场的形成跟气温和降水有关,跟坡向、土壤和风力关系不大,故选A。
3.答案:B
解析:牧民采用季节轮牧的目的是不同海拔的牧草得到休收,减轻了草场的压力,B正确。跟减少牲畜病害、躲避牲畜天敌、改良牲畜品种无关,AC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属于新疆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在青藏高原地区;内蒙古牧区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牧区主要在青海省。故选C。
5.答案:B
解析:图中甲牧场位于海拔较高处。在阿勒泰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海拔高处气候凉爽,水草丰美,适合牲畜避暑和获取充足的食物,所以甲牧场最有可能是夏牧场,B正确;春牧场一般在海拔较低、气温回升快的地方,利于牲畜较早吃到返青的牧草;秋牧场一般在山腰等位置,利用秋季山腰的牧草资源;冬牧场则在海拔最低、相对温暖避风的地方,以利于牲畜安全越冬,ACD错误。故选B。
6.答案:B
解析:不同季节在不同海拔的牧场放牧,能使不同季节、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等问题,实现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①正确;转场放牧需要牧民驱赶牲畜在不同牧场间移动,实际上增加了牧民的劳动强度,②错误;牲畜在转场过程中以及在不同牧场间移动,增加了活动范围和运动量,③正确;转场放牧本身并不能直接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投入和建设等,④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新疆沙漠广布的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重重山脉阻挡使水汽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8.答案:C
解析:沙漠公路的开通主要是加大了塔中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力度,缩短了轮南与塔中的运输距离。油、气资源外输的主要方式是管道运输;对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9.答案:D
解析:盆地内部是荒漠,不是牧场;阿勒泰地区夏季气温高,夏季牧场分布的海拔较高;阿勒泰地区是哈萨克族牧民传统放牧区;四季转场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人地和谐”的表现。
10.答案:(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地处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
(2)山谷;山谷地带,地势较缓和,风力小,有河流可以提供水源
(3)夏;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牧草生长茂盛
(4)当地森林丰富,就地取材,木屋冬暖夏凉
(5)冬季寒冷,降雪多,山地地形,适宜滑雪
解析:(1)读吉木乃的民族构成可知,该地哈萨克族为主,其他还有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由吉木乃的位置可知,该地处在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四国交界处,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2)由材料并结合图可知,转场线路多与河流平行,处于山谷地带,且山谷地带坡度较小,便于迁徙,山谷地带风力较小,有河流可以保证牧民与牲畜生活用水。
(3)由材料并结合图可知,冬牧场应为准噶尔盆地(图中丁牧场),这里海拔较低,相对温暖;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沿岸(图中乙、丙牧场)属于春秋牧场;甲处位于阿尔泰山南麓,海拔高,气温低,只有在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水草丰美,应是夏季牧场。
(4)读图可知,该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面积广阔的白桦林,可以就地取材,这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小木屋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适应了当地的气候。
(5)读图可知,阿勒泰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坡度,而且这里距离冬季风发源地近,冬季寒冷,降雪多,为滑雪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11.答案:(1)西北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
(3)北冰洋 外流 高山冰雪融水
(4)甲 夏季气温高,水源充足(降水多,冰雪融水丰富);牧草茂盛
解析:(1)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是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春季气温回升将牲畜赶到春季牧场,冬季气候寒冷将牲畜赶到山麓冬季牧场,故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主要是考虑气候。
(3)哈萨克族人往往循着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上下迁移,该河是最终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水源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4)甲、乙、丙、丁四大牧场中,代表夏季牧场的是位于山坡上的甲,夏季之所以选择在此处放牧,是由于夏季气温高、降水和冰雪融水多、牧草茂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