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1、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的第三节内容。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 有大尺度的四大地理区域,到小尺度的港澳台、北京、新疆等,每个区域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新疆的学习主要侧重于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对应的课标是“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以案例的学习方式呈现,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从而为后续学习地理奠定良好的基础。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经济面貌”、“生态环境保护”四部分内容,需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时是第一课时。教材在阐述完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后,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第三产业4个方面扼要介绍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一课时完成内容较多,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梳理出一条主线:位置——自然环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区域特征为主线组织教学 ,突出了地理学科特点。 教材通过位置图、地形图、景观图片、阅读资料、活动题等多种图文资料,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研究区域,有益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归纳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生产、生活, 同时人类活动又会影响自然环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也就是开发与保护并举,从而树立人地协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二、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册《中国自然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东北地区》、《香港》、《澳门》、《北京》等,对新疆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等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区域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的能力基础:学生有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整合基础知识的能力,通过探究能理清自然环境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具备一定搜集、整理地理信息资料以及归纳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了阅读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以及地理图表的技能。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对新疆缺少全面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有限,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自然环境与学生生活不能联系起来,缺乏亲身体验,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人类活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一地理思想。3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的位置与范围,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性。2、读图和资料,归纳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并会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3、掌握新疆的特色农业和主要农产品。4、明确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展示、读图、自主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问题、讨论等活动,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新疆的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的进行区域开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疆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新疆特色农业教学难点:明确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突破方法: 用多媒体手段为载体,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问题导学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这节课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地图、图片、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讨论然后归纳、小结。从而使学生掌握了新疆的位置、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有效突破难点。5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读图分析、问题导学法、探究讨论6教学过程6.1 第一学时6.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欣赏,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MV视频歌曲《最美还是我们新疆》,背景是新疆的自然风光。让我们走进新疆,进一步了解新疆,引入新疆的学习。学生活动:学生欣赏,感悟新疆地理概况。资源(媒体)运用:白板环境下播放视频,拖动放大,使画面质感清晰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歌曲欣赏,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一个感性认识,引入新疆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教师活动: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1——地理位置(板书:地理位置)读图8——40和8——41,回答下列各题1、读图说出新疆在我国的位置2、找出与新疆接壤的国家和相邻省区3、想一想,邻国众多的地理位置,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学生活动:读图学习,说出并在图上落实新疆在我国的位置,邻国、邻省,理解众多邻国对新疆发展的影响。资源(媒体)运用:白板环境下,展示两幅图,用画笔勾画出这些地理事物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读图、阐述地理位置等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教师活动:自主学习2——自然环境特征(板书:自然环境特征)读8——42图及教材86——87页文字完成填空1、新疆地形以、为主,有“三山夹两盆”的分布特点,“三山”是指(自北向南)、、,“两盆”是指、。2、新疆是气候,特点:冬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稀少而蒸发旺盛。3、植被和河流,多为河。最大的内流河是。北部的河注入北冰洋为外流河学生活动:学生在白板上动手填写空白部分,在课本上勾画出答案,并将这些知识点落实与地图上。资源(媒体)运用:用白板书写,在图上勾画确认地形分布,气候类型分布等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图文结合、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活动4【活动】讨论探究,发展能力教师活动:承转:自然环境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新疆这样的气候、植被、河流等特征与其独特地理位置、地形、距海较远有关,这些地理要素互成因果关系。活动四:讨论探究——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把下列内容按照因果关系排序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⑤植被、河流稀少,沙漠广布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将排序写在黑板上,经过不断分析探究改正,直至答案正确为止资源(媒体)运用:用白板呈现探究的问题,用结构图让学生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探究,不仅要知道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还要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5【活动】讨论探究,提高能力教师活动:承转:自然环境与什么产业密切相关?活动五:讨论探究——农业发展条件及特色农产品读教材87页阅读部分(板书:农业)问题:①新疆这样的自然环境(气候)对发展农业的有利方面是什么?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特色产品是什么?②不利方面是什么?师述: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疆人民怎样在适应当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呢?※出示坎儿井图片——“古老的引水工程”※说明坎儿井的开凿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坎儿井剖面示意图归纳:坎儿井是在当地干旱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可以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才智,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看看人们战胜自然的办法好不好?学生活动:学生读资料,联系刚学过的知识归纳如下:有利条件: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农产品着色),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合成)。主要农作物:小麦、棉花、甜菜、瓜果,其中著名的农产品是:长绒棉、哈密瓜、葡萄闻名全国。不利方面: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资源(媒体)运用:1、用白板呈现探究的问题,然后用橡皮擦功能呈现隐藏的答案。2、视频播放特色农产品3、呈现坎儿井图片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提高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一地理思想。活动6【活动】问题导学,突破难点教师活动:承转: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人类开发行为,导致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活动六: 拓展延伸——生态环境问题1、读图对比古今绿洲分布,你发现了什么?师述: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现在人们不恰当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发,从自然界中不断索取,导致环境恶化,出现荒漠化,连最耐旱的胡杨树也枯死了。2、看92页教材,新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3、应如何治理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整个西北地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你能为改善生态环境做点什么贡献?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也就是开发与保护并举。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图文资料阅读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沙进人退,荒漠化加剧2、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3、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学生联系生活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言:①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率。如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发展节水型农业。②减少水污染以及污水的治理再利用。如城市绿化用水③节约每一滴水。如日常生活中洗衣水可冲座便器,洗拖布;淘米水可以浇花等等资源(媒体)运用:文字和图片呈现荒漠化现象加剧,引起强烈的震撼利用刮奖区隐藏答案,然后用橡皮擦呈现答案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唤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活动7【练习】形成检测,反馈回授一、选择题1、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的山脉是()A.阴山B.祁连山C.昆仑山D.天山2、新疆的邻国有()A.6个B.5个C.8个D.9个3、新疆地区发展绿洲灌溉农业的特色饮水工程()A.坎儿井B.跨流域点水C.地表引水渠D.修建水库4、新疆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习惯,这种习惯适应了新疆()A.多风沙的特点B.光照强的特点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D.降水稀少的特点二、结合已学内容说出新疆之最(至少6个)位置:我国最西端面积:我国最大沙漠: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邻国:邻国最多(8个)瓜果:最甜河流: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三、在填充图册上填出新疆“三山夹两盆”地形分布资源(媒体)运用:呈现检测题,用画笔功能写出答案序号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反思提高。活动8【活动】小结小结: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地形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地和盆地为主,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因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沙漠、戈壁,植被稀少,以内流河主。农业必须依靠灌溉,发展灌溉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活动9【活动】板书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一)地理位置(二)自然地理环境(三)农业农业分布地区: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的地方主要农产品: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瓜果(四)生态环境问题活动10【活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老师精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教学过程,对教材进行整合,教学结构清晰、有条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图文资料唤起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过度自然,课件制作生动,选材得当,有鲜明的地理特色,是一节成功的优质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