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中考新考法】(2024·山东聊城)(多选)生活中的瓶瓶罐罐都是科学研究的好器材。下列利用玻璃瓶做的4个物理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装满水的玻璃瓶分别正放、倒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两种情况下玻璃瓶对海绵的压力不同B.乙实验,拿着用玻璃瓶制作的气压计乘坐电梯,发现楼层越高,细管中的水柱越高,说明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C.丙实验,把一根吸管a插入盛水的玻璃瓶中,将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吸管a的上端,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说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D.丁实验,用滴管分别向装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瓶中滴入一滴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答案】BCD【解析】A.甲实验,装满水的玻璃瓶分别正放、倒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两种情况下玻璃瓶对海绵的压力相同,压强不同,故A错误;B.乙实验,拿着用玻璃瓶制作的气压计乘坐电梯,发现楼层越高,细管中的水柱越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减小,进一步说明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故B正确;C.往吸管b中吹气,b处空气流速快,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水压入吸管,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说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C正确;D.热水的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BCD。考点1 分子热运动1.(2024·江苏常州)端午节煮粽子时,厨房飘满了粽子的清香,这说明( )A.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B.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D.液体分子连续分布,气体分子间有间隙【答案】C【解析】煮粽子时厨房漂满了粽子的清香,属于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2024·黑龙江牡丹江)关于建造楼房时利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砌墙时使用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B.用一根U形水管来确定等高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保温板主要利用了材料硬度大的特点D.将瓷砖贴在墙上,利用了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B【解析】A.砌墙时使用铅垂线,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当墙体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体是竖直的,否则说明是倾斜的,故A错误;B.U形水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是连通器,当连通器内水不流动时,各连通器的水面相平,故用一根U形水管来确定等高点,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B正确;C.保温板主要利用隔热效果好,能有效防止热量散失,故C错误;D.将瓷砖贴在墙上,利用了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错误。故选B。3.(2024·青海)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关于“蒸”月饼时的情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水温升高 B.水变成水蒸气——放出热量C.闻到月饼的香味——扩散现象 D.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不变【答案】C【解析】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吸收热量,故A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的过程,汽化吸热,故B错误;C.闻到月饼的香味是因为月饼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正确;D.因液体的分子距离小于气体的分子距离,水变成水蒸气,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因此分子间距变大,故D错误。故选C。4.(2024·四川广元)“女皇蒸凉面”是广元地方特色美食,凉面的口感、香气深受人们喜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香气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凉面条之间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吃一口凉面,只有几个分子进入口中【答案】B【解析】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分子间还存在斥力,故A错误;B.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故B正确;C.凉面是看得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所以凉面条之间有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D.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和原子组成,吃一口凉面,有大量的分子进入口中,故D错误。故选B。5.(2024·山东济宁)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选项是( )A现象 分析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灭 两盏灯是串联的B现象 分析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C现象 分析小磁针靠近磁体时发生偏转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D现象 分析发声体置于玻璃罩内,抽气过程中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可推测真空不能传声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灭,两灯与开关可以串联,还可以两盏灯并联,开关在干路上,故A错误,符合题意;B.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将小磁针靠近磁体,小磁针指向改变,说明磁体周围有磁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发声体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由于介质的减少,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会减小;由此推理,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4·江苏宿迁)每年春季的三台山,春意盎然,花香四溢,游客们闻香而至。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 。骑上单车,用力蹬车加速前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停止蹬车时,车能继续前进是因为 。【答案】 ①做无规则运动 ②运动状态 ③具有惯性【解析】[1]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所以可以闻到花香。[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用力蹬车加速前行,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3]由于车具有惯性,停止蹬车时,车会继续向前运动。7.(2024·山东菏泽)唐代诗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从物理学角度看,手中“月”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虚像;“香”满衣是一种 现象。【答案】 ①等大 ②扩散【解析】[1]手中“月”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等大的虚像。[2]“香”满衣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香气分子扩散到衣服上。8.(2024·北京)(1)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时,某同学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图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情况;(2)如图丙所示,某同学用滴管向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 ,这属于扩散现象。【答案】 (1)甲 (2)一整杯水都变红了【解析】(1)[1]沸腾前烧杯底部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底部的水先汽化形成气泡,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气泡越变越小,是乙图,沸腾时,整杯水的温度一致,底部的水先汽化,气泡慢慢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汽化,气泡越变越大,故选甲图。(2)[2]某同学用滴管向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水分子、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可以看到一整杯水都变红了。9.(2024·山东济宁)结合图中的信息,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中,一只手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通过比较气球左右两侧的形变情况,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2)确定像的位置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一个关键点。图中,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倍焦距外某位置,如果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模糊,需要 (填对光屏的操作)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3)在探究气体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将2个瓶采用图所示的a、b两种放置法,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都会观察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另一个瓶中。 (选填“a”或“b”)放置法更合理;(4)图中,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向左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若让导体向右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将 偏转。【答案】(1)受力面积 (2)前后移动 (3)a (4)向右【解析】(1)两只手同时挤压气球,气球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及力的相互性可知,气球受到两只手的压力相等;气球与两手之间的受力面积不同,凹陷程度不同,这是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2)图中蜡烛可能在距离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固定蜡烛的位置后,应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这就是蜡烛的像的位置。(3)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为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应把装有密度较小的空气的瓶子放上面,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放下面,所以a的放置法更合理。(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及导体运动方向有关。在磁场方向不变时,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就会改变电流方向,所以让导体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向左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若让导体向右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右偏转。考点2 内能10.(2024·宁夏)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图甲中,炉火烧水 B.图乙中,搓手取暖C.图丙中,用暖手宝暖手 D.图丁中,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答案】B【解析】ACD.炉火烧水、用暖手宝暖手、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CD不符合题意;B.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故选B。11.(2024·青海)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 )A.弯折铁丝B.钻木取火C.压缩空气D.酒精灯加热【答案】D【解析】“蒸”“烤”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A.弯折铁丝时对铁丝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压缩空气时活塞对空气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酒精灯加热时,烧杯中的液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2024·甘肃定西)在“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的一些设备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用煤气灶煲汤,在沸腾时调小火焰能使汤的温度升高B.用高压锅炖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水的沸点会随气体压强增大而降低C.切菜的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D.刚出锅的馒头入嘴时很烫,是因为馒头含有的热量很高【答案】C【解析】A.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因此用煤气灶煲汤,在沸腾时调小火焰不能提高汤的温度,故A错误;B.气体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煮食物时高压锅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在高压锅内沸腾时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食物熟得越快,故B错误;C.切菜的刀磨得很锋利,可以减小刀锋的面积,所以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来增大压强,故C正确;D.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刚出锅的馒头入嘴时很烫,是因为馒头的温度高,故D错误。故选C。13.(2024·黑龙江哈尔滨)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下列实验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B.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能力C.探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D.估测大气压强值【答案】A【解析】A.图中改变铅笔芯连入电路的长度,改变电阻,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B.实验时,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两个相同试管中的水和铁砂,加热时间相同,则水和铁砂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计示数大小判断水和铁砂的吸热能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改变拉力的方向,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14.(2024·山东潍坊)(多选)如图所示,用汽缸、固定隔板和活塞密闭甲、乙两部分气体,汽缸和活塞均不导热,隔板导热良好。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并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乙内能均变大B.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内能不变、乙内能变大C.乙内能改变的方式只有做功D.乙内能改变的方式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答案】AD【解析】AB.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时,施加外力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乙部分气体的内能,乙部分气体的温度会升高;由于隔板导热良好,因此热量会由乙内通过隔板传递到甲内,最终甲乙两部分气体的温度相等。由此可知乙部分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质量不变,因此乙部分气体的内能变大;甲部分气体的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因此甲部分气体的内能也变大。故A正确,B错误;CD.推动活塞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乙气体的内能,活塞推到虚线处后,热量由乙通过隔板传递到甲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5.(2024·黑龙江哈尔滨)冬季夜晚,池塘里有60m3的水凝固成冰,则这些冰的质量为 kg,此过程中是通过 方式来减少内能的。(ρ水=1.0×103kg/m3)【答案】 ① ②热传递【解析】[1]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则这些冰的质量则这些冰的质量为。[2]水凝固成冰,需要放出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来减少内能的。16.(2024·辽宁)东北铁锅炖深受大家喜爱,炖煮锅内食物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锅内食物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答案】 ①热传递 ②无规则运动【解析】[1] 炖煮锅内食物时,食物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2] 锅内食物香味四溢,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7.(2024·甘肃定西)今年,我省天水的麻辣烫火遍全国。在锅里煮食材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食材的内能,麻辣烫香气四溢,这是 现象。【答案】 ①热传递 ②扩散【解析】[1]在锅里煮食材时,食材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食材的内能。[2]麻辣烫香气四溢,是由于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考点3 比热容18.(2024·北京)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油的温度 B.减小油的表面积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减少油的体积【答案】A【解析】减慢蒸发的方法包括降低液体温度、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和减小液体表面积。灯点燃后会加热灯盏,热量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给油,使油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加快油的蒸发,增加耗油量;如果在夹层中加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油的温度升高得慢些,减慢了油的蒸发,所以相对耗油量就少一些。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2024·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时物体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时物体的内能。若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固态时的比热容。【答案】 ①晶体 ②固液共存状态 ③小于 ④大于【解析】[1][2]AB段为该物质熔化过程,由于熔化过程其温度保持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t1到t2时刻物质正在熔化,固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内能增大,故t1时刻内能小于t2时刻内能。[4]因为在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热量相等,质量不变,由图像可知,OA段为固态,BC段为液态,且BC段温度上升较慢,故液态比热容较大。20.(2024·甘肃兰州)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待水温升至60℃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条件: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锅内水面;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腾后,玻璃杯中的水 (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 并且 ;(4)小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相同热源对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不同液体A、B同时加热,“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①由图丙可知,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②本实验中,小怡是用 (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答案】(1)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 (2)A (3)相同 不沸腾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4)B 加热时间的长短【解析】(1)[1]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2)[2]按A读数,会造成读书偏大,按C读数,会造成读数偏小,按B读数,是正确的,故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A所示的情景读取的。(3)[3][4][5][6]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玻璃杯中的水与锅中的沸腾的水温度相同,但是玻璃杯中的水不沸腾,因为玻璃杯中的水虽然达到了沸点,但是玻璃杯中的水与锅中的沸腾水温度相同,无法继续吸热,所以玻璃杯中的水不沸腾,说明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能继续吸热。(4)[7]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热量相同,B液体温度的改变量小,则B液体的吸热能量强,比热容更大。[8]相同热源加热的目的是,保证不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则小怡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考点4 热机21.(2024·江苏常州)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在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没有发生能量转化。故选C。22.(2024·四川广元)1883年人类发明了汽油机。一台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冲程中,火花塞点火,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则该冲程( )A.是压缩冲程 B.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活塞依靠飞轮的惯性而运动 D.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答案】B【解析】火花塞点火,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这是做功冲程。A.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混合气体,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此时并没有点火燃烧和对外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B.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C.在做功冲程中,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而不是活塞依靠飞轮的惯性运动。飞轮的惯性主要在其他冲程(如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中起作用,帮助活塞完成这些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D.在做功冲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会减小(因为部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而不是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3.(2024·甘肃兰州)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等水沸腾后,可以看到蒸汽把软木塞顶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水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B.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C.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排气冲程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答案】B【解析】A.加热水的过程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较高,水温较低,热量从火焰转移到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BC.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错误;D.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液化为小水滴,在试管口形成“白雾”,故D错误。故选B。24.(2024·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答案】C【解析】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错误;B.热值是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质量之比,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质量未知,无法比较热值的大小,故B错误;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是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晶体熔化时,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25.(2024·山东菏泽)家用汽车常用汽油机提供动力,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燃烧时它的热值减小B.汽油机的冷却液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汽车尾气的汽油味越浓说明汽油燃烧越充分【答案】C【解析】A.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热值只与物质种类有关,汽油燃烧时它的热值不变,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的多少,故B错误;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汽车尾气的汽油味越浓说明汽油燃烧越不充分,故D错误。故选C。26.(2024·山东聊城)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说明通过 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一过程与汽油机的 冲程具有相同的能量转化。【答案】 ①做功 ②压缩【解析】[1]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硝化棉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压缩空气做功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使硝化棉燃烧,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汽缸内气体做功,使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二者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考点5 热机效率27.(2024·黑龙江牡丹江)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不属于热机B.柴油机的效率能达到100%C.汽油机会散发出汽油味属于扩散现象D.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C【解析】A.蒸汽机属于热机中的一种,故A错误;B.柴油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所以柴油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故B错误;C.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汽油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所以我们能闻到汽油味,故C正确;D.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C。28.(2024·山东济宁)下列与数据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为的电磁波一定比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快B.功率为的机械一定比的机械做的功多C.热值为的燃料一定比的燃料放热多D.质量为的物体一定比的物体的惯性大【答案】D【解析】A.各种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与频率无关,故A错误;B.根据公式可知,机械做功多少取决于功率和时间两个因素,只知道功率大小不能比较做功的多少,故B错误;C.根据公式可知,燃料放热多少与燃料质量及燃料热值有关,只比较热值大小不能确定哪种燃料放热多,故C错误;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质量为的物体一定比的物体的惯性大,故D正确。故选D。29.(2024·江苏宿迁)氢能是新能源利用的新潮流,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如图所示是市场上的某品牌氢能自行车,一次性充满0.02kg氢气,2h能匀速骑行50km,氢能自行车与骑行者总质量为84kg,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5倍,氢气热值为。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J,氢气的利用效率是 ()。【答案】 ① ②75%【解析】[1]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2]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行车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所以做的功为氢气的利用效率是30.(2024·黑龙江哈尔滨)完全燃烧0.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 J;若这些热量的20%被4kg的液体吸收,使其温度升高5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q天然气=3.0×107J/m3)【答案】 ①3.0×106 ②3×103【解析】[1]完全燃烧0.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放=Vq天然气=0.1m3×3.0×107J/m3=3.0×106J[2]液体吸收的热量Q吸= Q放η=3.0×106J×20%=6×105J该液体的比热容31.(2024·辽宁)汽油机在 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若某汽车的汽油机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有用功为,效率为25%,则该汽油机在这段时间内消耗 kg的汽油(汽油的热值取)。【答案】 ①做功 ②2【解析】[1]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则汽油的质量为32.(2024·四川广元)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将氢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加以利用。已知氢燃料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为。如果一辆汽车平均每月消耗氢燃料30kg,这些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可使 kg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答案】 ① ②【解析】[1]这些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这些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2]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水的质量可使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33.(2024·江苏宿迁)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汽油机工作时,需要用水为其降温,这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点。若水,温度升高,水吸收的热量为 J。[]【答案】 ①压缩 ②比热容 ③8.4×103【解析】[1]由图可知,汽油机的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2]汽油机工作时,温度非常高,需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给汽油机降温,效果较好。[3]水吸收的热量为34.(2024·山东潍坊)某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10s内将质量为2.15t的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6m,此过程起重机消耗柴油0.01kg。柴油的热值,g取10N/kg。(1)求重物上升的速度;(2)求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3)若将起重机提升重物做的功与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定义为其提升效率,用字母表示,求起重机的提升效率。【答案】(1) (2) (3)【解析】(1)重物上升的速度为(2)起重机在10s内将质量为2.15t的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6m,重物处于平衡状态,起重机对重物的拉力F等于重物的重力,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为(3)起重机的提升效率为35.(2024·山东聊城)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引导及风力发电、并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风力发电开发走在了世界前列,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一。某地有一风力发电站,其中一台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约为1.8×104J,1年内提供的电能约为4.8×1011J。求:(1)若该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70%被水吸收,可以使100g常温下的水升高多少摄氏度 ;[c水=4.2×103J/(kg·℃)](2)若该风力发电机1年内提供的电能改由火力发电机来提供,且火力发电机工作时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约40%转化为电能,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炭 。(煤炭的热值q约3.0×107J/kg)【答案】(1)30℃ (2)【解析】(1)若该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70%被水吸收,水吸收能量为升高的温度为(2)火力发电机工作时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约40%转化为电能,则煤炭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需要煤炭的质量为36.(2024·江苏常州)中国工程师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态燃料,作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主火炬的燃料.工程师在科普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同学们演示模拟实验,测量该燃料的热值.①在空酒精灯内加入适量该液态燃料,得到“燃料灯”;②在空烧杯内加入1kg水,测得水的初温为31℃,点燃“燃料灯”开始加热;③当水恰好沸腾时,立即熄灭“燃料灯”,测得“燃料灯”消耗燃料30g。已知实验时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用该装置加热水的效率为42%.求:(1)此过程中,烧杯内水吸收的热量;(2)该液态燃料的热值。【答案】(1)2.898×105J(2)2.3×107J/kg【解析】解:(1)烧杯内水吸收的热量为(2)该液态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该液态燃料的热值为答:(1)此过程中,烧杯内水吸收的热量为2.898×105J;(2)该液态燃料的热值为2.3×107J/kg。考点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37.(2024·内蒙古包头)如图所示是一个香薰炉,点燃炉内蜡烛加热香薰液,一会儿,房间内充满了香气,对这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香薰液通过做功增加内能C.香薰液吸热升华变成香气 D.香气弥漫是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A.蜡烛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香蕉液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故B错误;C.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香蕉液吸热汽化变为香气,故C错误;D.香气弥漫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38.(2024·北京)(多选)如图所示是我国西部某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上万面镜子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到高塔顶端,太阳光的能量被塔顶的熔盐吸收,熔盐带着这些能量到达厂房,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塔式光热发电站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塔顶的熔盐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内能增大C.汽轮发电机发电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D.不同位置的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塔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CD【解析】A.塔式光热发电站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水蒸气的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塔顶的熔盐吸收太阳光的能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故B正确;C.汽轮发电机发电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D.不同位置的镜子,是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塔顶,是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故选BCD。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中考新考法】(2024·山东聊城)(多选)生活中的瓶瓶罐罐都是科学研究的好器材。下列利用玻璃瓶做的4个物理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装满水的玻璃瓶分别正放、倒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两种情况下玻璃瓶对海绵的压力不同B.乙实验,拿着用玻璃瓶制作的气压计乘坐电梯,发现楼层越高,细管中的水柱越高,说明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C.丙实验,把一根吸管a插入盛水的玻璃瓶中,将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吸管a的上端,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说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D.丁实验,用滴管分别向装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瓶中滴入一滴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考点1 分子热运动1.(2024·江苏常州)端午节煮粽子时,厨房飘满了粽子的清香,这说明( )A.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B.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D.液体分子连续分布,气体分子间有间隙2.(2024·黑龙江牡丹江)关于建造楼房时利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砌墙时使用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B.用一根U形水管来确定等高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保温板主要利用了材料硬度大的特点D.将瓷砖贴在墙上,利用了分子间存在斥力3.(2024·青海)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关于“蒸”月饼时的情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水温升高 B.水变成水蒸气——放出热量C.闻到月饼的香味——扩散现象 D.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不变4.(2024·四川广元)“女皇蒸凉面”是广元地方特色美食,凉面的口感、香气深受人们喜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香气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凉面条之间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吃一口凉面,只有几个分子进入口中5.(2024·山东济宁)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选项是( )A现象 分析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灭 两盏灯是串联的B现象 分析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C现象 分析小磁针靠近磁体时发生偏转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D现象 分析发声体置于玻璃罩内,抽气过程中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可推测真空不能传声A.A B.B C.C D.D6.(2024·江苏宿迁)每年春季的三台山,春意盎然,花香四溢,游客们闻香而至。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 。骑上单车,用力蹬车加速前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停止蹬车时,车能继续前进是因为 。7.(2024·山东菏泽)唐代诗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从物理学角度看,手中“月”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虚像;“香”满衣是一种 现象。8.(2024·北京)(1)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时,某同学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图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情况;(2)如图丙所示,某同学用滴管向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 ,这属于扩散现象。9.(2024·山东济宁)结合图中的信息,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中,一只手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通过比较气球左右两侧的形变情况,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2)确定像的位置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一个关键点。图中,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倍焦距外某位置,如果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模糊,需要 (填对光屏的操作)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3)在探究气体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将2个瓶采用图所示的a、b两种放置法,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都会观察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另一个瓶中。 (选填“a”或“b”)放置法更合理;(4)图中,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向左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若让导体向右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将 偏转。考点2 内能10.(2024·宁夏)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图甲中,炉火烧水 B.图乙中,搓手取暖C.图丙中,用暖手宝暖手 D.图丁中,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11.(2024·青海)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 )A.弯折铁丝B.钻木取火C.压缩空气D.酒精灯加热12.(2024·甘肃定西)在“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的一些设备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用煤气灶煲汤,在沸腾时调小火焰能使汤的温度升高B.用高压锅炖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水的沸点会随气体压强增大而降低C.切菜的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D.刚出锅的馒头入嘴时很烫,是因为馒头含有的热量很高13.(2024·黑龙江哈尔滨)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下列实验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B.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能力C.探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D.估测大气压强值14.(2024·山东潍坊)(多选)如图所示,用汽缸、固定隔板和活塞密闭甲、乙两部分气体,汽缸和活塞均不导热,隔板导热良好。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并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乙内能均变大B.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内能不变、乙内能变大C.乙内能改变的方式只有做功D.乙内能改变的方式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15.(2024·黑龙江哈尔滨)冬季夜晚,池塘里有60m3的水凝固成冰,则这些冰的质量为 kg,此过程中是通过 方式来减少内能的。(ρ水=1.0×103kg/m3)16.(2024·辽宁)东北铁锅炖深受大家喜爱,炖煮锅内食物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锅内食物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17.(2024·甘肃定西)今年,我省天水的麻辣烫火遍全国。在锅里煮食材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食材的内能,麻辣烫香气四溢,这是 现象。考点3 比热容18.(2024·北京)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油的温度 B.减小油的表面积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减少油的体积19.(2024·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时物体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时物体的内能。若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固态时的比热容。20.(2024·甘肃兰州)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待水温升至60℃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条件: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锅内水面;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腾后,玻璃杯中的水 (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 并且 ;(4)小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相同热源对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不同液体A、B同时加热,“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①由图丙可知,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②本实验中,小怡是用 (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考点4 热机21.(2024·江苏常州)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22.(2024·四川广元)1883年人类发明了汽油机。一台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冲程中,火花塞点火,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则该冲程( )A.是压缩冲程 B.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活塞依靠飞轮的惯性而运动 D.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23.(2024·甘肃兰州)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等水沸腾后,可以看到蒸汽把软木塞顶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水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B.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C.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排气冲程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24.(2024·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25.(2024·山东菏泽)家用汽车常用汽油机提供动力,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燃烧时它的热值减小B.汽油机的冷却液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汽车尾气的汽油味越浓说明汽油燃烧越充分26.(2024·山东聊城)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说明通过 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一过程与汽油机的 冲程具有相同的能量转化。考点5 热机效率27.(2024·黑龙江牡丹江)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不属于热机B.柴油机的效率能达到100%C.汽油机会散发出汽油味属于扩散现象D.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8.(2024·山东济宁)下列与数据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为的电磁波一定比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快B.功率为的机械一定比的机械做的功多C.热值为的燃料一定比的燃料放热多D.质量为的物体一定比的物体的惯性大29.(2024·江苏宿迁)氢能是新能源利用的新潮流,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如图所示是市场上的某品牌氢能自行车,一次性充满0.02kg氢气,2h能匀速骑行50km,氢能自行车与骑行者总质量为84kg,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5倍,氢气热值为。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J,氢气的利用效率是 ()。30.(2024·黑龙江哈尔滨)完全燃烧0.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 J;若这些热量的20%被4kg的液体吸收,使其温度升高5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q天然气=3.0×107J/m3)31.(2024·辽宁)汽油机在 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若某汽车的汽油机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有用功为,效率为25%,则该汽油机在这段时间内消耗 kg的汽油(汽油的热值取)。32.(2024·四川广元)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将氢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加以利用。已知氢燃料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为。如果一辆汽车平均每月消耗氢燃料30kg,这些氢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可使 kg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33.(2024·江苏宿迁)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汽油机工作时,需要用水为其降温,这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点。若水,温度升高,水吸收的热量为 J。[]34.(2024·山东潍坊)某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10s内将质量为2.15t的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6m,此过程起重机消耗柴油0.01kg。柴油的热值,g取10N/kg。(1)求重物上升的速度;(2)求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3)若将起重机提升重物做的功与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定义为其提升效率,用字母表示,求起重机的提升效率。35.(2024·山东聊城)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引导及风力发电、并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风力发电开发走在了世界前列,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一。某地有一风力发电站,其中一台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约为1.8×104J,1年内提供的电能约为4.8×1011J。求:(1)若该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70%被水吸收,可以使100g常温下的水升高多少摄氏度 ;[c水=4.2×103J/(kg·℃)](2)若该风力发电机1年内提供的电能改由火力发电机来提供,且火力发电机工作时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约40%转化为电能,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炭 。(煤炭的热值q约3.0×107J/kg)36.(2024·江苏常州)中国工程师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态燃料,作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主火炬的燃料.工程师在科普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同学们演示模拟实验,测量该燃料的热值.①在空酒精灯内加入适量该液态燃料,得到“燃料灯”;②在空烧杯内加入1kg水,测得水的初温为31℃,点燃“燃料灯”开始加热;③当水恰好沸腾时,立即熄灭“燃料灯”,测得“燃料灯”消耗燃料30g。已知实验时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用该装置加热水的效率为42%.求:(1)此过程中,烧杯内水吸收的热量;(2)该液态燃料的热值。考点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37.(2024·内蒙古包头)如图所示是一个香薰炉,点燃炉内蜡烛加热香薰液,一会儿,房间内充满了香气,对这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香薰液通过做功增加内能C.香薰液吸热升华变成香气 D.香气弥漫是扩散现象38.(2024·北京)(多选)如图所示是我国西部某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上万面镜子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到高塔顶端,太阳光的能量被塔顶的熔盐吸收,熔盐带着这些能量到达厂房,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塔式光热发电站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塔顶的熔盐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内能增大C.汽轮发电机发电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D.不同位置的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塔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战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5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3期)(学生版).docx 备战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5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3期)(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