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定安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定安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定安中学2023级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语文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上游,而古典文学的载体一文言文,是根底,是骨架。不读
文言文,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包括文学,我们很难吸收,很难理解。先秦时代是中国文言文
形成并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那个时代的文言文虽然离所谓“今古文”还较有距离,但已经为
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汉代华丽的赋体、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做了铺垫。应该说,
从先秦开始,中华绚烂的文化便和文言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说,不熟读古文,就不
会见识到中文能美到什么程度,也不会领悟古人的造诣能抵达怎样的深度和高度。学习古文
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文以载道,经典古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
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背诵和学习这些经典古文,对我
们的眼界、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有很多人对学习古诗文有误解,认为学了这些诗文不能吃,也不能喝,甚至想到是不
是还要回到古代那样的生活。我必须告诉各位,其实这是一种功利思想在作怪。当然,读了
古诗文,的确可能不能马上看到什么成效,获得什么收益。但是,学习古诗文一个最大的好
处在于能涵养一个人的心性并为之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而最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文化熏陶
正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与自己的先人进行对话的基本途径。现代著名文史学家顾随先生曾
经说过:“学古诗文的目的是做一个现代人。”一个人学习了古诗文,能够爱生活、有情趣、
平等待人、学会宽容,而且可以获得阅读体验和精神感悟,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一个现代
中国人,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讲,尤其从文化意义上来
说,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摘编自张胜强《古诗文学习的现代意义》)
材料二: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吃饱穿暖时,自然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古典诗
词以短小的形态、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性、动情的内涵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最近,抖音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古诗词短视频在抖音上累计播放量
达178亿,同比增长168%。无独有偶,来自图书销售市场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古诗词图书
销量猛增。这些充分说明,在精神文化产品极度丰富的今天,古诗词依旧热度不减。
古诗词中,唐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人们依然能在
唐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找到与古人强烈共鸣的情感瞬间。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经
典诗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大家之所以喜欢唐诗,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本身的节奏韵律,十分便于朗诵记忆:另一
方面也是因为唐诗兴盛的时代极具魅力。历史上的唐朝,风气开放、兼收并蓄,出现了许多
英雄和天才人物,诵现出大量诗人、艺术家。现存的5万多首唐诗,基本涵盖了一个中国人
所能想象到的生活和情感的全部。再加上高超的艺术水准、高深的思想境界,因此唐诗成为
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最为璀璨的明珠,让后来历代人敬仰。也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唐诗
是中国人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古诗词?以唐诗为例,许多经典篇目都是诗人在困境中的有感而
发,今天我们回顾这些诗句时,不仅要读出诗人们曾经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更要读出他们展
现的乐观心态。比如《行路难》,李白在诗中感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
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