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下道法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是一种理念与精神,是为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诗句体现“孝”文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2.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著名的六尺巷,重温张吴两家礼让典故。六尺巷承载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小链接:相传清代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向张英写信求助。张英回诗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主动退让三尺,吴家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A.勤劳勇敢的奋进品格 B.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C.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D.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3.中华传统美德,就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存在过的、在今天仍有着生命力的优秀道德伦理、规范、行为等的综合。中华传统美德( )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②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③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④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这些年,湖北省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荆楚楷模、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选树工作,选树各类典型近千人。其中,吴天祥、黄旭华、张富清、马旭、张定宇、崔崑、汪勇等2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开展此类活动( )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③有利于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④可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在新时代,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我们应该(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B.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只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利益6.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时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下列情境能体现总书记这一指示的是( )情境①:外出研学时,发现同学晕车,小轩将自己喜欢的靠窗座位让给他。情境②:小组活动时,小君少做自己该完成的部分,让其他组员补位。情境③:课间时,小敏发现邻班同学摔倒,主动搀扶并帮忙联系老师。情境④:值日时,两名同学因清洁区域划分争执,最终各让一步并共同完成。A.情境①和情境② B.情境②和情境③ C.情境③和情境④ D.情境①和情境④7.2025年全球有近20个国家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定为法定假日,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春节日益“全球化”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②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③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度互动,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④“春节”所蕴含的“和谐”“团圆”等理念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列行为体现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有( )①小明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②小红经常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③小刚抄袭作业,还欺骗老师④小丽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图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杨叔子身上集中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有( )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②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④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以下名言与“廉”这一传统美德相符的是(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1.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养老”变“享老”的温暖图景正在成为现实,这充分展现了( )①满腔热忱的爱国之情 ②推己及人的尊老之道③传递温暖的仁爱之举 ④见义勇为的友善之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以下句子体现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的是( )①德者,本也②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民吾同胞,物吾与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有(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有(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行为体现这一荣辱观的是( )①为父母过生日 ②许衡“梨无主,我心有主”③公交车上抢座位 ④给同学起外号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二、分析说明题16.春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春节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万家团圆,家家户户在浓浓的亲情和隆重的仪式中除旧迎新。舞龙舞狮、铁水火龙、高跷秧歌、庙会祭祖……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如文化精灵,跳跃在世界的舞台。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体现了从“中国年”到“世界节”的传播和认同。(1)结合材料,说明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2)春节民俗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请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春节民俗并简要说明其寓意。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对青少年而言,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某校开展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结合习总书记的嘱托,谈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些什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下道法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B B D C B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A D D A1.D【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D:分析可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诗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强调了子女行孝要及时,不要等到失去机会才后悔莫及,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及时尽孝的呼吁,故D符合题意;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故A不符合题意;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战士们坚定的报国之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故B不符合题意;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寓意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需要不断努力和磨练,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2.B【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B: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六尺巷承载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律己宽人的处事原则,承载的是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故B说法正确;AC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B【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②③:根据所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据此,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核心思想理念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B【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②③:题文中湖北省常态化开展典型选树工作,“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此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开展此类活动不能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B【详解】本题考查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B: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我们应该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故B符合题意;A: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故A说法错误;C:体现消极态度,故C说法错误;D: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D【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C:外出研学时,发现同学晕车,小轩将自己喜欢的靠窗座位让给他;值日时,两名同学因清洁区域划分争执,最终各让一步并共同完成,体现相互礼让、以和为贵,情境③和情境④正确;ABD:小君少做自己该完成的部分,让其他组员补位不符合相互礼让、以和为贵;小敏发现邻班同学摔倒,主动搀扶并帮忙联系老师,体现关爱他人,情境②和情境③与题意不符,ABD错误;故本题选D。7.C【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①③④:全球有近20个国家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春节日益“全球化”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同时体现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度互动,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另外还表明“春节”所蕴含的“和谐”“团圆”等理念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文化具在丰富性和多样性,最优秀文化的说法错误,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B【详解】本题考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①:小明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体现了乐于助人的精神,是崇德向善的表现,故①符合题意;②:小红经常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关爱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展现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故②符合题意;④:小丽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图书,是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举动,体现了崇德向善的品质,故④符合题意;③:小刚抄袭作业、欺骗老师,这是不诚信、违反学习道德规范的行为,与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不符,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C【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②③:叔子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体现出他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带领团队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体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②③说法正确;①④:说法与人物事迹不符,①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0.A【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传统美德。A:“廉”意思是正直、刚直、品行方正、廉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符合“廉”的传统美德,故A符合题意;B:体现的是换位思考,故B不符合题意;C: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故C不符合题意;D:意思是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C【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老。①④:观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题文中通过政策机制尊重和保障老年人权益,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传递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与温暖,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A【详解】本题考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①:意思是道德和德行是人或事物的根本或基础,故①符合题意;:意思是对于君子来说,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善良和友善,故②符合题意,③: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故③符合题意;④:“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意思是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兄弟姊妹,而万物皆与我为同类,体现的是天下大同的思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3.D【详解】本题考查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自然景物,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体现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统一,强调在有能力时心系家国,符合家国情怀。“我以我血荐轩辕”体现鲁迅直抒献身国家的赤诚,是爱国精神的直接表达。“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文天祥以死明志,彰显对国家忠诚的至高境界,都体现了爱国情怀,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D【详解】本题考查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自然景物,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体现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统一,强调在有能力时心系家国,符合家国情怀。“我以我血荐轩辕”体现鲁迅直抒献身国家的赤诚,是爱国精神的直接表达。“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文天祥以死明志,彰显对国家忠诚的至高境界,都体现了爱国情怀,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A【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①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为父母过生日体现孝敬父母,许衡“梨无主,我心有主”体现自律,都符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①②说法正确;③:公交车上抢座位,缺乏谦让,不符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③错误;④:给同学起外号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不符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④错误;故本题选A。16.【答案】(1)①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充分挖掘春节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展示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③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贴春联,寓意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发压岁钱,寓意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与祝福。【分析】考点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春节申遗成功;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一可链接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充分挖掘春节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词②:舞龙舞狮、铁水火龙、高跷秧歌、庙会祭祖......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如文化精灵,跳跃在世界的舞台一可链接展示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关键词③: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可链接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春节民俗并简要说明其寓意,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7.【答案】(1)演讲比赛、研学活动、黑板报比赛等。(2)有利于激励我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3)①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和魅力,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②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爱护并保护文化景点、文化古迹等。⑤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分析】考点考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详解】(1)本题考查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可链接激励我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青少年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些什么,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同步练习参考答案.doc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