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89
10111213141516
答案
B
A
D
A
B
AC AB CBBB D BB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17.【示例】
视角:民族交融。
论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古代民族交融的精神纽带。(2分)
评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孔子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强调以儒家
先进文化教化“九夷”。西汉时.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唐代,唐太宗、杜佑等人主张华夷平等。氏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少
数民族先后建立政权,有的甚至统一全国。各少数民族统治者积极吸收中原儒家文
化成果,促进了本民族文化发展,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增强了华夏文化认

综上可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民族交融中丰富发展,为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0分)
18.(1)特点:唐政府积极参与、管理:以物物交换为主;中外交流的区域广泛:胡
商经营范围涉及多个领域。(答出3点即可,6分)
(2)影响: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播到亚非多国,提
升了中国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亚非国家和地区
的发展。(答出3点即可,6分)
19.(1)特点:交流范围具有全球性:双向交流,呈现互补性:欧洲占据主导:交流
内容丰富。(答出两点即可,4分)
(2)趋势:逐渐突破地域限制:食物种类趋于丰富:餐桌文化日益多彩:传统食物
地位下降:饮食文化趋于平民化。(答出两点即可,4分)
(3)影响:促进了世界人口增长;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提高了人们的
抗饥荒能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以上答出两点即可,4分)对部分地区
高二历史答案第1页(共2页)
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以上答出一点即
可,2分)。
20.(1)如何:蒸汽机车的发明: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为铁路建
设提供技术、材料支持: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亟待解决。(答
出两点即可,4分)
意义:铁路使运输业获利颇丰,积累了资金:推动商业贸易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降
低了物流成本,提升竞净力,扩大市场。(答出两点即可,2分)
(2)特点: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许多领域世界领先。(4分)
原因: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引进技术和自行研发
相结合,科技创新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铁速度快,舒适度高,便于出行。(答出两点即可,2分)》
(3)因素: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高二历史答案第2页(共2页)★2025年4月23日
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清朝《建始县志》记载道:“邑境山多田少,
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这反映出,高产作物的种

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增强了应急度荒能力
C.提升了基层救灾效能
D改变了民众饮食结构
2.1904年,法国人田德能将从法属殖民地越南带来的咖啡苗种到大理朱苦拉村,成为中国引种咖啡第
一人,开启了云南的咖啡文化。这说明
A.物种交流丰富饮食文化
B.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物种交流
C.物种引进影响生态环境
D.殖民扩张活动发生根本性变化
3.工业革命使大机器工业发展起来,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急需开辟国外新市场。铁路将港口与腹地连
接起来,轮船把世界各国铁路连接起来,造就了国际性交通运输网,为大工业的商品输出和资金流动
带来极大便利。材料主旨是
A.交通运输网便于西方国家殖民扩张
B.工厂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商品输出推动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
D.工业革命促进统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西门子和马丁发明平炉炼钢法,使钢产量增加了70%;李比希提出合成肥料
理论,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A.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B.发明源于技术经验积累
C.自然科学取得系列成果
D消费需求推动技术革新
5明清时期,山西曹张古城以“亨顺通”等四大粮行闻名三晋。古城大小商号众多,当地商界出资1700
余两建“曹张会馆”,其中外地客商出资160余两。材料可用于印证明清时期该地区
A.商人地位的提高
B.商业氛围的浓厚
C.资本力量的强大
D.长途贸易的发展
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6.1914年,在上海绅商联名要求下,上海古城墙被全部拆除;1915年,福州开始拆除古城墙,至1935年
全部拆完;2008年,大同市政府斥资10亿元修复古城墙,西安、苏州等传统城市亦在修复古城墙。
这一不同做法
A顺应了城市多功能的需求
B.突显了开放自由的精神
C.摆脱了重商文化观的束缚
D.折射了审美取向的变迁
7.下表是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至2009年上半年天津抽样调查统计表。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京
津城际铁路的开通
博物馆和纪念馆入馆人数
40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80万人次,北京游客占90%
刷场演出场次、观众人数、演出收入
增长20%
工艺品的销量
同比增长超过50%
A.使天津市常住人口激增
B.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C.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
D标志中国进人高铁时代
8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政府为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培训大批掌握基本技能的医护人员,集中开展预
防、保健等公共卫生项目。改革开放后,“赤脚医生”、社区医生转变为基层医生,坚守基层医疗一
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这表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立足基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B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均衡医疗资源布局
C.提高技术,攻克诊疗疑难杂症
D.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9.距今约9000年前,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已经出现了玉器的维形。约5500年前,玉器被赋予“以玉事
神”内涵。夏商周时,“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观念逐渐发展。之后经儒家文化演绎,“君子比
德于玉”风尚经久流传。这表明中华文化的
A.包容性
B.连续性
C.多样性
D.凝聚性
10.北宋时,温州文士周伫随商船到达高丽并受重用,官至礼部尚书。他参照大宋国情,在高丽编史、文
教、外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丽史》中有传。周伫的事迹表明
A.高丽全面仿效宋朝政治制度
B对外贸易提高宋朝国际地位
C.海外移民促进中华文明传播
D.宋朝移民推动高丽汉化进程
11.在古希腊建筑中,多利克柱式粗大雄壮,柱头没有装饰,被称为男性柱;爱奥尼柱式纤细秀美,柱头
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被称为女性柱。这反映出古希腊
多利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