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问题与任务距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怎样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再上一个层级?阅读下面的学习设计,你会有感悟,有心得,加以练习会有较大提升。提分学案|2025广州高考二模作文题解析+下水作文+提升学练下水作文:龚志民 解析与设计:陈继英一、命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对成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二、命题特点解析2025广州二模作文命题,对考生有很好的引领性与导向性。题目材料一共十三个字再加一个问题,可分四个层面理解:一个是前提条件概念:“对成长而言”,是指对人成长来说的,要表现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二是在这种前条件下,提出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观点;三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这是在写作中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四是提出了具体的写作任务:“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这些材料内容,开起来对考生理解题意并不困难。但是,这道作文命题“简洁”,而不简单。一是命题具体而思辨要求高题目把思辨性与学生追求的现实性问题结合在一起,组成“完成”与“完美”的二元对举选择,引导考生辩证思考成长过程中不同期待的具体行动目标与结果的关系,这种对立统一的命题设计,与近年来高考作文思辨性命题趋势高度一致,同时又贴近青年人成长的现实困惑,是追求完成,还是追求完美,都关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与面对现实的不同心态。这是青年人再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社会现象,应该说,两种追求都各有优势,关键是还要看前提条件“对成长而言”,你将如何选择与说理。二是“写作任务”设置导向明确命题材料下的写作任务“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又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是一个问句,这要求考生必须第一时间回答问题:同意,还是不同意,这不能含糊不明。二是“明确立场和观点”,是要求考生开篇亮明自己的立场,是站在同意支持的立场,还是不同意的反对立场,避免写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要表现出鲜明的立场与观点。当然,对这道作文题,你也可以选择赞同的立场,但是也不否认追求“完美”的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但这样写作,在高考考场上很难写得深透具体而又紧扣题意。建议考生还是顺着题意写作,便于立意行文,能有效表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当然,若考生有思维认知深度,有高阶思维能力,能够驾驭复杂的思维问题,也是可以写好这种立场的文章的。三是命题可写范围广泛题目的“对成长而言”既可以写个人成长,也可以写企业成长、文化发展、科技发展、国家发展等成长,写作时考生可以多维度展开议论说理与阐述,写出具有普遍性哲理的作文。四是可多文体写作这道作文命题,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类文章,还可构思小小说等文学类作品。虽然以往的高考作文命题,也说“明确文体”,但是命题的材料,基本适合写议论性文章,很难写成其它文体。但这道作文命题不一样,考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可选择文体写作,对文科考生来说,对善于写记叙类文章的考生来说,可以发挥其特长进行写作。三、命题对考生有何启发从这道作文命题的分析,考生看出什么?高考写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审题立意要全面审题,不能过于草率,要分析材料类型,仔细研读核心概念,比如这道题的“对成长而言”这个前提条件,“成长比完美更重要”的观点断言,都要仔细咬文嚼字,要明确理解材料的写作重心——“对成长而言,成长比完美更重要”,你同意吗?写作时,要始终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写作,不能离开这个问题而旁逸斜出地进行写作。对于命题提出的问题要用心研究,千万不要忽视。对写作任务与指令“明确立场与观点”,也要做到,做好。另外,写作要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形象思维好的,可以写记叙类文章,但平时要多练习,不要在考场上临时抱佛脚;逻辑思维比较好的,还是可以选写议论类文章。(解析:陈继英)四、下水作文阅读下面一篇作文,分析其写作特点,探究考场作文写作规律,你认为从这篇作文的写作中可以学习什么呢?躬耕于野,成长于干龚志民成长是一个由我和岁月共同组成的过程。成长的内涵,就是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生命历程、处理专属自己的岁月的方式。岁月会把许多心中曾经的“完美”变成垃圾,也会把曾经的“完成”凝固成里程碑。我辈应但问完成耕耘,不问收获完美。所有的成长,无论年龄,无论家国群体,本质上都是面向未来的探索。青春共和国的成长,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先干起来,在成长中去解决问题。时不我待,不干,不完成,不但没有完美,连缺陷美也没有,只剩下空中楼阁的理想。没有光刻机,先从最低级干起来,完成了,就有了一项事业自主的美好开端;最好的光刻机在荷兰,最好的芯片在美国,但西方卡我们的脖子,所以,中国光刻机、芯片的国产化“完成”比尖端“完美”更重要。中国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一直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从来没有“完美”,一直都在不断完成、寻找新的目标、再完成,才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东方巨龙。中国的成长关键,在于追求每个阶段性“完成”中的自我成长,从来没有奢望一步登天的“完美”,也不知道什么是终极“完美”,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完成”。那些卡我们脖子、企图击败我们的人,一直都宣传他们的“完美”,并有着“完美”对付中国的计划,但中国总是一次次用自己看似低端、卑微的“完成”让对手失望、失意,令他们一次次铩羽而归。我们用自己独特的“完成”方式,战胜了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对手的所谓“完美”计划。中国的雄起和对手的衰落,说明了实践的完成比所谓的“完美”更重要。于幼稚单薄的青春而言,更没有所谓的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更不需要完美。青春需要的是在一次次摔打中“完成”,在一次次看似渺小的“完成”中获得进步,在一次次失败中经受洗礼,甚至在头破血流中用伤痕来作为自己的成长纪念。任正非说:完美的人就是没用的人,我们公司从来不用完人。能够创造性完成自己岗位任务的人,才是企业家的最爱,也是最有用的人才。马谡理论上深通兵法,说起来头头是道,跟随诸葛亮多年,理论资历职级都很“完美”,但主导守街亭之战,却一败涂地。邓艾力排众议,孤军从阴平入蜀,灭蜀计划极不“完美”,若遇埋伏必全军覆没,但邓艾用三万孤军完成了不可能的灭蜀任务。完成是现实,完美是梦想。梦想固不可少,还可以随意涂改得更完美;但“完成”是实践,不允许刻舟求剑、纸上谈兵,必须马上启程,金戈铁马,刀枪相接。世界上没有一场战争是按“完美”的计划预案来进行的,一切成功只诞生于完成的过程中,完成了,就是胜利,完成或没完成,干了,都是成长。若刻意追求完美,或成笑话。既要、又要、还要型的人,会因贪婪而失去甚至一无所有。只要、必要、心无旁骛的完成型实干家,往往行者必至,为者必成。所以完美虽好,还是让它藏在潜意识中励志吧。要么在岁月中不断向“完成”进发而获得真实的成长,要么在“完美”的梦想中蹉跎岁月两手空空。五、点评龚老师的下水作文虽不“完美”,但很大气,其写作,可给考生以下启发:首先,立场观点明确。开头第一段明确提出“我辈应但问完成耕耘,不问收获完美”,这就第一时间回答了命题任务与问题,态度鲜明。其次,写作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文章的第二段,是一个中心句,也是证明中心论点重要原因的灵魂句。第三段从国家的成长角度写作,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联系国家发展过程中具体成长问题进行写作,例如, 联系“光刻机”“芯片”等具体问题的解决,论事说理,分析具体、深入,有力证明了“中国光刻机、芯片的国产化“完成”比尖端的完美更重要。中国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一直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从来没有完美,一直都在不断完成、寻找新的目标、再完成,才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东方巨龙”; 第四段从反面分析“那些卡我们脖子、企图击败我们的人,一直都宣传他们的完美”却铩羽而归;第五段,明确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于幼稚单薄的青春而言,更没有所谓的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更不需要完美”的分论点,文章运用任正非的观点,马谡与邓艾的正反实例,一路信手拈来,有力证明了“一切成功只诞生于完成的过程中,完成了,就是胜利,完成或没完成,干了,都是成长”,这是对文章中心论点进一步强化证明,也是针对青年人思想困惑的问题解决。文章最后一段从反面阐述“完成”对成长的重要性,“若刻意追求完美,或成笑话”,“完美虽好,还是让它藏在潜意识中励志吧”,这样的升华议论,让全文更有磅礴气势和力量。龚老师文章,大气磅礴,没有所谓的“套路”,然而,层次分明,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是难得的好文章。六、写作启发从龚老师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学习什么呢?一是学习龚老师理解分析命题写作材料的方法,学会准确抓住命题材料的实质。二是讲究写作层次的安排,全文采用“总—分—总”构思法,开头一段明确表达自己观点,中间四段层层递进写作,富有逻辑性。三是学习规范段落写作,每个段落都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进行解析,再联想论据进行有效证明,在观点与例证之间有效形成了因果思维分析的逻辑说理;四是在写作中积累见识与论据材料,龚老师的论据运用,看起来信手拈来,这是他长期写作积累而形成的能力,不是靠背记作文素材而得。而他在论据材料运用方面,没有大段大段的照搬材料,而是简洁、有效的运用与分析。七、实战演练阅读下面三道作文命题材料,分析命题材料的题型特点,分别写出结构提纲,然后选择一题写一篇文章。(提醒:高考考场上的优秀作文,是平时练出来的)(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旅行、研学、志愿服务等活动中的需求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去过”,而是渴望“感动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小天莺听见一位老人在叫卖“一根羽毛换取两只虫子”,就忍痛拔下一根羽毛换了两只虫子,美餐一顿。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天莺飞翔于天空,妈妈说:“等你羽毛丰满了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莺虽点头,但心中仍惦记着虫子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三根羽毛换了六只虫子,吃得非常高兴。以后,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莺发现自己飞翔的本领远不如从前,但出于吃虫的欲望,它继续拔毛换虫。直到有一天,它再也飞不起来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蜕”是某些生物成长的关键环节,暗含成就新生命的阵痛。每一次蜕皮都标志着成长阶段的跨越,每一次蜕变都意味着战胜困苦的升华。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写作。(1)请以“蜕”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者散文,不少于800字。(2)请以“蜕”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3)请以“蜕”为主题写一首诗,不少于40行,题目自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作者简介:陈继英,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首届教育名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深圳市人生语文教育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特约教师教育主讲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专家,全国新高考语文命题研究专家,教育部《教育文摘周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等专业报刊,曾多次以“头版人物”“封面人物”“专题研究”等形式介绍其教育教学经验与教改事迹。著作与教学主张被“百年中国语文课改博物馆”收藏展示,教学思想被《改革开放20年中学语文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丛书)收入研究。龚志民,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特支计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下水作文多篇,每年高考作文后,在各类报刊或自媒体发表下水作文众多,被舆论成为“下水作文之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