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七 春节申遗成功-2025届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七 春节申遗成功-2025届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考点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热点七 春节申遗成功
热点解读
2024年12月4日,北京时间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申报的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9 届常会上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让春节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与文化的传统节日,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关联考点:
文化类 :分析春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链接九年级“中华文化特点”),结合《笔走龙蛇》等节目说明创造性转化路径 。
法治类 :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条“保护责任”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强国”战略的关联性 。
(二)练习
1.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居世界第一。“春节”申遗成功( )
①表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能进一步坚定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③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融合统一
④有利于我国春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的成功申遗( )
①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②能有力促进各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使其成为主流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申遗成功之际,灵境·人民艺术馆推出庆贺申遗成功“春节”数字笔墨。灵境·人民艺术馆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上持续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展示书法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
A.坚持以我为主,摒弃外来文化
B.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C.兼收并蓄,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D.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4.2024年12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该名录,总数居世界第一。“春节”申遗成功( )
A.是我们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成果
B.将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互鉴,趋于统一
C.表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
D.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感受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小敏认为“春节申遗”成功( )
①有利于延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血脉
②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建设创新驱动强国
③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④全世界人民都过春节,能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6.2025年蛇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聚合式”的传统大节,是传统信仰、天人观念、民俗礼仪的“集大成者”。春节从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到成功申遗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 )
①消除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
④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24年12月,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农历蛇年春节即将到来,这是给中华民族、也是给全世界的一份新年礼物。这份礼物包括( )
①增添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
②春节成为世界的法定假日
③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8.2024年12月4日晚,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 )
A.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习俗有关
C.说明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D.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文化
9.春节是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申遗成功,说明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某校八年级开展“了解春节”假期优秀实践活动评选。下列活动可以入选的是( )
①美食文化组探寻特色美食,了解月饼、桂花酒等制作方法及寓意
②历史文化组聚焦纪念屈原,开展包粽子体验、历史剧表演等活动
③节俗文化组品味年俗风情,体验打糍粑、写春联、吃泡汤等民俗
④文艺表演组体验非遗文化,学习铜铃舞、肉连响、彩龙船等舞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成功申遗有利于( )
①输出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潮流
②增强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推动中外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委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 )
①消除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
④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海外“春节热”不断升温。春节申遗成功( )
①有利于增强我们民族自豪感,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能有力促进各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坚定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引进外国节日,为不同特质的文化交融增添新元素,激发新活力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3.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中国春节的一些习俗在其他国家与当地传统文化相融合,如在澳大利亚悉尼,春节期间举办龙舟赛向土著致敬;在浪漫之都巴黎,新春巡游如同巴黎时装周的中国传统服装秀。春节习俗在其他国家“落地开花”( )
①巩固和强化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
②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③促进和助推了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
④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年12月4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申遗成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为世界各国人民呈现了一场交流互鉴的文化盛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过春节,鉴文化】
近年来,每逢春节,许多国家和地区便同时进入“春节时间”——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日本东京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地标披上“红装”,大大小小的商家挂上灯笼、售卖年货。世界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
(1)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的角度谈谈,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
【知非遗,扬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春节相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春节申遗成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一方面的自信
【看春晚,庆团圆】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首届春晚,也是首次在西藏拉萨设立分会场的总台春晚。拉萨分会场的标识以“春晚·扎西德勒”为主题,会场中心是布达拉宫与雪山,会场的外形为圆形,寓意团圆。
(3)材料反映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4)材料启示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怎样的方针 需要各族人民铸牢什么意识
(5)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能做什么 (写出两点)
15.春节荣登非遗名录 奏响文化自信强音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基因,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1)请针对春节申遗成功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请向国际友人推介一项年俗活动,并说明推介理由。
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②④:材料中,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能进一步坚定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我国春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故②④说法正确;①: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最优秀文化”的说法是错误的,故①说法错误;③:不同文明应“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而非“融合统一”,强调保持自身特色而非同化,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文化交流互鉴。①②③:“春节”的成功申遗,能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能有力促进各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但不会成为主流文化,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B:灵境·人民艺术馆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上持续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展示书法之美。这启示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故B符合题意;A:我们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故A说法错误;C:全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故C说法错误;D:题干未涉及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B: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会趋于统一,故B说法错误;C:最有影响力,夸大了中国文化的作用,故C说法错误;D: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5.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自信。①③:依据题文,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有利于延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血脉;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故①③说法正确;②:“春节申遗”成功与建设创新驱动强国没有直接关联,故②说法错误;④:“全世界人民都过春节”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春节申遗”成功的影响力,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6.B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的相关知识。①: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差异不可能被消除,故①说法错误;②: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故②说法正确;③:春节申遗成功能够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大家更加热爱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故③说法正确;④: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说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④: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给中华民族、也是给全世界的一份新年礼物,可以增添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①④说法正确;②: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②错误;③: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8.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春节申遗成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可,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D说法正确;A:文化无优劣之分,各民族文化平等,故A说法错误。B: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习俗、技艺、艺术等,并非全部与习俗有关,故B说法错误。C: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有重要贡献,但“引领世界”表述不准确,强调交流互鉴而非单向引领,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9.D
【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③④:品味年俗风情,体验打糍粑、写春联、吃泡汤等民俗 ,体验非遗文化,学习铜铃舞、肉连响、彩龙船等舞蹈,属于春节文化习俗,故③④符合题意;①:月饼、桂花酒属于中秋节习俗,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粽子属于端午节习俗,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春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故②说法正确;③: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其成功申遗有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故③说法正确;① :虽然“春节”成功申遗有助于推广中华文化,但“实现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潮流”这一表述过于绝对。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引领所有文化潮流。故①说法错误;④ :“趋同”这一表述不准确,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融合,实现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1.B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③: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题干中,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不能消除,故①说法错误; ④:中华文化不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2.C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文化交流。②③: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申遗成功,能有力促进各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坚定文化自信,故②③说法正确;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①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出引进外国节日,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3.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文化自信、文化交流。②④:分析材料,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世界多国传承春节的习俗。这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故②④说法正确;①:“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说法太绝对,有些国家并不认同中华文化,故①说法错误;③: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4.(1)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2)文化自信
(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开放题,答案内容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是青少年可行的,言之有理,都可得分。如: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破坏民族团结行为作斗争等。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世界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可链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春节申遗成功→可链接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民族关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拉萨分会场中心是布达拉宫与雪山,会场的外形为圆形,寓意团圆→可链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4)本题考查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怎样的方针,需要各族人民铸牢什么意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5)本题考查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5.(1)春节申遗成功意义重大。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和文化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申遗成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同时,春节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中华文化符号,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了文化多样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
(2)推介年俗活动:贴春联。推介理由:贴春联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春联上的吉祥话语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它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体现,能让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解析】(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春节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基因,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可联系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答。
关键词②: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可联系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 本题考查为海外朋友推荐一项“春节”年俗活动,并说明推荐的理由,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