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活动一:寻美民俗
一、学习小组准备开展元宵习俗宣传活动,请你参与。(22分)
1.阅读“寻美元宵”宣传语,完成任务。(6分)
寻元宵古韵,探传统之美,让古老的智慧与风情,在心中hàn①▲放繁
花。璀璨烟火以磅②▲b6力量绘就天幕画卷,映照万家笑屠:ui③▲
色灯笼以斑驳之态诉说岁月之章,见证古镇沧桑:④▲。本次“寻美元宵”
活动,既能欣赏一幅幅名俗风情画卷,又能增强文化自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①zhan▲_放
②磅▲b6
③tui▲色
(2)根据上下文,为④处补写一项元宵民俗,句式和前2个分句一致。(3分)
4
2.小组拟选用一副元宵节对联。请帮助选出与上联“灯火辉煌元夜月”相配的下联()3分

歌悠扬太平
处笙歌留
家萧管乐·
庭院祥



A
B
C
D
阅读二则描述元宵节的古诗文,完成任务。(13分)
【甲】京都风俗志①(节选)
[清]让廉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祭神以元宵为献,俗谓之灯节。三街大市,前后张灯五夜,其灯有大小高矮,长
短方圆灯式,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之别。其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封神、志异等图。花卉测兰、菊、
梅、桂、牡丹,禽兽则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鱼虾虫蚁等图。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颇难枚
举。而最奇巧者,为冰灯。以冰琢成人物花鸟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消,雕刻玲珑,观者嘉赏。而豪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家富室,演放花盒。先是市中搬芦棚道侧,卖各色花盒爆竹,堆挂如山,形式名目,指不胜屈。其盒于晚
间月下,火燃机发,则盒中人物花鸟坠落如挂,历历分明。移时始没,谓之一层大盒。有至数层者,其花
则万朵零落,千灯四散,新奇妙制,殊难意会。亦有洋式制造者,尤幻变,百出穷极,精巧不可名状。又
有好事者,于灯月之下,为藏头诗句,任人猜揣,谓之灯谜,俗曰灯虎。此五夜,凡通衢委巷,灯光星布
珠悬,皎如白昼,喧闻彻旦。
【注】:①《京都风俗志》清朝让廉所著,记载了清时古人的习俗。②阅(ti):充满:填塞。
【乙】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
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③,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本词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3.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字词
方法
解释
指不胜屈
联系成语:举不胜举
(1)

历历分明
课内迁移:历历可数。《核舟记》
(2)
不可名状
借助字典:①名称②取名③说出和描述④量词
(3)
喧阗彻旦
语境推断:此五夜,凡通衢委巷,灯光星布珠
(4】
悬,皎如白昼,喧阗彻旦。
4.用“”为甲文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3分)
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颇难枚举
5,学习小组准备把甲文与乙词作为元宵节习俗的宣传材料是否合适?结合内容简述理由。(6分)

二、学习小组准备开展除夕习俗文章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20分)
白雪红灯的年
迟子建
()除夕的清晨,我被零星的爆竹声扰醒。撩开窗帘,见山色清幽,太阳还没出,于是又钻回被窝,睡
到八,点多。再次被接二连三的爆竹声唤醒时,霞光已经把兴安岭的一道道雪线映红了。看来老天也知道过
年了,特意让霞光化做春联,贴在山间。想必老天贴的春联,是用云彩做的砚台,用银河之水做的墨汁,
用彩虹做的笔管,所以这不凡的春联看上去明丽脱俗,充满了朝气。
(2)吃过早饭,我也给家门贴上春联和福字。A那副烫金的大红春联,看上去就像两行飞向天空的金丝
准,给人喜气洋洋的感觉。而门中央的福字,真的像丁亥年的一头小金猪,肥嘟嘟的,讨人喜欢。
(③)我喜欢大自然的红色,如朝霞晚霞,玫瑰百合。可对针织品的红色,我爱不起来。我不喜欢红色的
床盖、窗帘和衣服,见了它们,眼睛会疼。前年春节回家,妈妈给我的卧室挂上了一幅红地黄花的新窗帘,
我感觉窗前就像飘着两朵乌云,说不出的压抑。当夜就把米色的窗帘换回去,这才心臆舒畅,安然入梦。
二十五岁前,我还穿过几件红衣,戴过红帽子。可是近二十年来,红色的衣服在我的衣橱中几乎绝迹了。
我钟爱黑白、灰色和咖啡色。每年除夕,家人大红大紫地装粉自己的时候,我依然素衣素服,最多穿上
双红袜子。结婚的时候,我打了一件红色毛线开衫。可婚礼一过,就把它压在箱底了。我的一个朋友,说
我命运的变故与爱穿黑白色的衣服有关,这说法着实把我吓着了。如果那样的衣服真的是生活的下下签,
我为什么要屡屡抽它们呢?于是,我尝试着改变颜色,将眼界放在水粉和橘黄上。可对于红色,我还是有
些犹疑和畏惧。就连我妈妈和姐姐看我穿了红衣服后,也会摇着头说:不好看,不好看!
(4)今年元旦过后,我逛商场的时侯,看到了一件枣红色的羊绒开衫。它软软的,茸茸的搭在衣架上,
看上去懒洋洋的,很有点邻家女孩的味道,让人觉得亲切。它的红是收敛的红,红得有分寸,有气质,不
张扬,不造作,我动心了。但因为它是红色的,还是心存着警惕,从它身边走开。回家后,我的眼前老是
晃动着那件红衫,它像一团火在我心中燃烧,于是,隔了几天,把它买回,即刻穿在身上。站在镜子面前,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1)①绽
②礴
③褪(每小题1分,共3分)
(2)圆圆汤圆以软糯之质盈满玉碗之席,慰藉游子情思。(3分)
2.A(3分)
3.①尽②清楚分明的样子③说④天亮或早晨(每小题1分,共4分)
4.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颇难枚举(每处断句1分,共3分)
5.示例1:合适。甲选文着力描绘元宵佳节的风俗,有各式各样的花灯、曼妙的烟花,富室贵族与百姓一
同欢庆的场景,展现了温馨和谐的社会风貌及人们对美好生活情趣的追求:乙词写现在南渡为客,犹
如身处天涯海角。回想昔日元宵佳节的繁茉昌盛场面,流露出与家人团圆的美好愿望。文与词体现了
元宵习俗风貌与寓意。
示例2:甲文合适,甲选文着力描绘元宵佳节的风俗,有各式各样的花灯、曼妙的烟花,富室贵族与百
姓一同欢庆的场景,展现了温馨和谐的社会风貌及人们对美好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元宵习俗风貌
与寓意。乙词不合适,乙词写现在南渡为客,犹如身处天涯海角,悲凉之地。回想昔日元宵的繁荣昌
盛,真是辛酸流泪啊。词借元宵节抒发作者沉痛的爱国情思,并未体现了元宵习俗风貌与寓意,悲伤
情感与元宵喜庆也不一致。
(甲文与乙词分析各3分,共6分。结合内容分析,合理即可)
6.贴春联,贴福字,挂红灯笼,穿红色衣服(红色装饰物),吃团圆饭(答出4点即可)
7.A比喻修辞,把大红春联比成飞向天空的金丝雀,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联的形状和色彩,画面感特别喜
庆:(2分)抒发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情感1分)
B三个短句,既节奏轻快,又写出我动作迅疾、连贯,(2分)体现了作者对合家团圆的热切盼望。(1
分)(每题3分,意对即可,共6分)
8,不应该删掉,因为文章第(③)段详写“我”不喜欢红色的床盖、窗帘和衣服,即使后来尝试改变衣服的
颜色,也难以接受红色,与后文买回枣红色的羊绒开衫,并一路穿进年关的行为形成对比,表达了“我”
过年祈福,改变命运的愿望;(3分)同时使文章显得有波折,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意
对即可,共4分)
9.本题采用分层赋分
第一层级:只从白雪和红灯一个方面理解所蕴含的年味。(1一2分)
示例1:雪是冬季的典型景象,洁白纯净,营造出宁静、纯洁的氛围,为“年”奠定了纯净、安宁的底
色,也突出了北方最鲜明的过年特征,红灯也一样富有韵味。
示例2:红色的灯笼是过年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喜庆、热闹和团圆,给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突出新
年的朝气、生活的信念和希望,白雪也一样富有韵味。
第二层级:分别从白雪和红灯两个方面理解所蕴含的年味。(3一4分)
示例:雪是冬季的典型景象,洁白纯净,营造出宁静、纯洁的氛围,为“年”奠定了纯净、安宁的底
色,也突出了北方最鲜明的过年特征;红色的灯笼是过年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喜庆、热闹和团圆,给
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突出新年的潮气、生活的信念和希望。
第三层级:比较白雪和红灯意蕴,理解过年的文化内涵。(56分)
示例:雪是冬季的典型景象,洁白纯净,营造出宁静、纯洁的氛围,为“年”奠定了纯净、安宁的底
色,也突出了北方最鲜明的过年特征:红色的灯笼是过年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喜庆、热闹和团圆,给
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突出新年的朝气、生活的信念和希望。白雪红灯在色调上给读者带来强烈的
冲击,在寒冷的冬日中传递出浓浓的年味儿和家的温馨,突显人们过年祈福,追求美好生活的淳朴愿
望。
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