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忆读书》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忆读书》教案

资源简介

忆读书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语言运用: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思维能力: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审美创造: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梳理脉络
师:冰心的作品吸引了千千万万个小读者。在冰心奶奶89岁高龄的时候,她深情地回忆了自己一生的读书经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26课,和冰心一起《忆读书》。
1. 检查预习,夯实字词
(1)根据预习反馈,出示难读的段落。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a.指名读,正音。
b.多音字“传”“着”的读音,放在语境中练读。
c.难读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看微课理解词语。
(2)写字指导
“津”字横画较多,借助辅助线和小口诀“横画等距,主横突出”指导写美观。
一字带多字:“衰”、“宴”、“某”三个字横画也比较多,同样可以遵循小口诀。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修改。
2. 通览全篇,理清脉络
学生分享交流:运用上节课学过的分类、准确梳理信息的方法,选择喜欢的方式,梳理的冰心的读书经历。
预设a.在书上圈点勾画的,提醒孩子用符号标识更加清晰。
预设b.思维导图、框架式、表格式等,教师点拨:阅读红楼梦的时间点不遗漏;现代文艺作品是一类书目;没有明确读书时间的可以标“?”存疑。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七岁 《三国演义》
十二三岁 中年以后 《红楼梦》
1980年后 《水浒传》 《西游记》? 《荡寇志》? 《封神榜》? 现代文艺作品
小结:运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就可以把文章的脉络梳理清楚了。
二、扶助圈画,品文习法
师:同学们知道吗,文中除了阅读时间和阅读书目这两个主要信息,还藏着许多隐性的、重要信息需要我们在阅读中进一步梳理。
1. 圈点勾画,读懂感受
学习要求:快速默读3-5段,圈画相关词句,思考冰心想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预设a: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生交流:结合“无限期待”“含泪上床”等关键词。
预设b: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交流:学生自主谈感受—结合“津津有味”的词义理解感受—指导朗读。
2. 直击三国,激发共鸣
播放关羽镇守荆州音频、诸葛亮临死前看士兵的视频,学生谈感受。
结合“哭了一场又一场”再次回扣“津津有味”。
小结:通过阅读,发现“津津有味”是冰心在谈她阅读的感受,在谈感受的同时,她也告诉我们一部好书它的情节是精彩的。
3. 结合资料,对比读书方法
继续交流第4段,结合尤安.艾肯(英)的读书方法,学生谈对冰心“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的理解。
冰心: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尤安.艾肯(英):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然后在脑子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还会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了的东西……
小结:读书方法没有好坏,要根据阅读目的进行选择。像《三国演义》这种半文言的长篇巨著,一知半解地读往往可以提高我们的读书效率。
4. 信息梳理,回顾学习方法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阅读感受 好书标准 读书方法
七岁 《三国演义》
(1)回到课堂伊始的表格,继续梳理文中隐藏的重要信息,学生参照板书,思考应该怎么填写。
(2)回忆刚才梳理出“阅读感受、好书标准、读书方法”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梳理出用到的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结合资料。
三、学以致用,梯次梳理
师:我们就用“提取关键信息、结合资料”两种方法继续阅读,把课文中其他的重要信息梳理出来。
1.小组合作
小组分工:一、二组重点梳理《红楼梦》,三、四组重点梳理《水浒传》。
合作流程: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结合《课堂学习单》中的资料,谈一谈填写的信息;运用“围圈说”的方式,1号同学负责记录,2号同学负责汇报。
2.小组汇报
(1)汇报冰心读《红楼梦》《水浒传》的感受、好书标准、读书方法。
(2)结合给出的原著资料片段谈“反复读”的读书方法和“形象鲜明”的好书标准。
阅读书目 阅读感受 好书标准 读书方法
《三国演义》 津津有味 耐人寻味 反复读
《红楼梦》 (结合“材料一”展开学习) 十二三岁: 中年以后:
《水浒传》 (结合“材料二”展开学习)
资料一:
黛玉看着宝钗走远了,待宝玉进去关上了门,她望着门,不觉心酸起来,滴下了几滴眼泪,便怀疑是宝玉有意不让她进,于是对宝玉产生了怨恨,无精打彩地回到潇湘馆。第二天带着满腔悲愁,一个人跑到小山坡上去葬花。宝玉去找黛玉,当他快要到花冢的时候,隐隐听到山坡那边传来一阵呜咽的哭声,一声声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
——选自《红楼梦》
资料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郑屠胸脯,提起那醋钵 [bō] 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选自《水浒传》
《鲁智深打闹忠义堂》节选
鲁达大怒,抡起禅杖便打,一禅杖打进伯奋怀里来,却打了个空。 ——选自《荡寇志》
小结:同学们看,冰心的这篇文章看似杂乱,经过我们的梳理就非常清晰了。我们不仅知道了冰心什么时间段读什么书,还学会了梳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
四、勾连生活,理解体悟
师:冰心透过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样的书是好书,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书,这样的阅读才能让我们获得读书的快乐。
齐读: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师:是啊,只有好的书,用正确的方法去读的书,我们才能真正吸收到书的营养,才能真正获得读书的快乐。所以,文章最后,冰心告诉我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小结:希望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牢记并践行冰心奶奶的嘱托。
五、推荐作业,课外延伸
把自己读过的好书,梳理出关键信息,推荐给同学。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