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眸:班主任笔记】1.班主任一生的工程:构建一颗育人的“心”(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深眸:班主任笔记】1.班主任一生的工程:构建一颗育人的“心”(PDF版)

资源简介

规律方法篇意161
规律方法篇
透视青春—一
教育的黄金分割
162深眸:班主任笔放◆
1.班主任一生的工程:
构建一颗育人的“心”
新班主任的第一件事,是从思想到业务完全进入状态,力求尽
快找到一颗属于自己的教育之“心”,否则会因经常面对纷纭的青
春而感到无所适从。多好的教育书籍和管理制度,在教师自觉地
通过身体力行转化成教育智慧之前,都是别人的。优秀的班主任,
需要一生不断地寻觅、上下求索,以求完善这颗育人的“心”。
我们总是面对人生十多岁的那个阶段,面对那么几本相对固
定的教材,周而复始。教师会一天天走向衰老,青春的微笑却渴望
老师永恒的激情;教材中的文本相对不变,阅读体验教材的人岁岁
不同。天长日久,你有克服审美疲劳的思想准备吗?用什么去克
服?誓言,制度,还是热爱?
班主任这颗“心”,成分复杂,并非生而知之,全靠自己的愿力、
意志、实践去一点点地采撷提炼,逐渐积淀为育人的智慧。失“心”
者迷,得“心”者智;正“心”者境界大,偏“心”者境界小。
如果把班主任的育人管理工作看做一门技艺,那么有人循技
问道,最终成为班主任群体中的良厨庖丁;有人被动地奔忙于冗杂
的班主任事务,疏于反省深掘,未能让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难入
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妙境,形象地说,是有口无“心”,难以在工作中
体味育人之乐,并从中获得职业的滋养。
规律方法篇意163
究其原因,二者之间除了工作态度、学术修养的区别之外,更
重要的是成功的班主任始终带着热爱、寻找、创造的眼光登上讲
台,不断从现象中发掘师生双方的性灵甘泉,为师生双方的生命美
善着色添彩;而平唐的班主任则止于日常事务的布置、督促、检查,
削足适履,未能从阴影中感知头顶的阳光,从五彩缤纷的青春躁动
中觉察到春天生命的涌动膨胀。
当为人师者能够经常感知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发展的渴望和
需要,能够经常下意识地设计出与学生个性相匹配的办法、与学生
共同找到相应的路径,并与学生音声相和,这就说明教师找到了属
于自己的那颗育人之“心”,教育智慧之花在绽放。谁也不能否认
教育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育人
实践,情感熏陶往往大于理性说服。
成群的鲑鱼在亚马逊河逆流而上,它们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去产卵。大瀑布旁、河边年年准时挤满等候鲑鱼群的棕熊,它们要
大量食用鲑鱼以补充冬眠失去的能量和体重。天欲雨,海欲潮,肌
肉疼痛牙正痒,万物的生命都在以不同方式悸动、轮回、成长着,我
们感知否?我们对面前的一个个鲜活青春的感知和预见程度,是
否比得上大自然中那些“低等动物”?
感知青春的种种悸动,并从中摄能穿行,班主任有着许多因人
而异的方式,每种方式都缘于教育对象的不同和班主任自身文化
背景的差异、价值指向性差异,等等,即缘于“心”的不同。如何构
建和完善一颗充满智慧的育人之“心”,是教育者一生最重要的课
题,是永不毕业的复合功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