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故事启迪篇数1579.《远方的雷声》与《草陂小憩》我很喜欢美国乡村画家安德鲁·魏斯的两幅名画:《远方的雷声》和《草陂小憩》。《远方的雷声》画面上是一位下肢瘫痪的年轻姑娘的背影,草陂上,她正凝望着远方低沉的乌云,挪动着身体,向着地平线方向移动一她听到了远方的雷声,正赶紧着回家。画面中人的背影很美,风景单调、宁静而略带沉闷,气韵淡远悠长。画中既没有滂沱的雨点,也没有狂风的暗示,只有乌云在大地上投下的明暗不一的色块,每一个读者都会感觉到:远方有雷声,闲适的行者要回家。《小陂小憩》的画面阳光灿烂,年轻的女子用帽子盖住脸,躺在草陂上小憩,忠实的狗伏在不远处,一边打盹一边担任警卫。我很奇怪,近处明明有两棵巨大如伞的树,那女子为什么不躺在树下遮158深眸:班主任笔放◆阴呢?原因大概只有一个一她想晒太阳。真是此心以师心,此行似师行啊。班主任、老师是和平时期最繁忙的人之一。农民有农闲的时侯,而教师没有。不是人无闲,而是心难闲。关心了自己头上那方阳光,还要关心学生头上那片云彩。他们青春的天空有没有下雨?基础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不能像企业竞争那样搞得轰轰烈烈,夸张地做广告,或者像时尚产品那样,为吸引眼球走马灯以地制造新的兴奋点,教育是在高度稳重中求渐变的行业,教师传授知识、发掘学生潜藏的本真智慧和本能探究,必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如果说商业产品的错误能够在高速更新中得以淘汰纠正,那么赶时髦的教育、一窝哄的教育最终都是误人的,而且教育的错误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发现,且要用更长的时间去校正。基础教育的内涵与那些传世的经典名著有着巨大的相似性,都要求超越时间、性别、空间,都要求具有可个性化溶解的潜在价值。从来没有人认为《论语》零碎、古板,也没有人会认为法布尔的《昆虫故事》过时老土。教育的非功利性要求我们教育者应该超越功利、略带闲适地去思考,常在阳光下眯缝着眼睛作小憩式的反省;纵然腿脚已经不那么灵便,也要平静地带领学生们向心灵的家园一寸一寸地挪动。远方有雷声和地平线,脚下身下有春天,心中有梦想的家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满怀欣喜地、怡然自得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呢?风雨晦冥,更能衬托人格的光明灿烂。品读杰出的乡村写实主义绘画大师魏斯的作品,的确能给我们教育者许多心灵的触动。据说魏斯与干百万乡村教师一样,一生的活动范围和表现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