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训练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训练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中考模拟训练卷·语文(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3.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与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2)他的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可以让读者反复咀嚼回味。
(3)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    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4)他们在    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A.juǎn    jiáo    漫不经心    前扑后继
B.quán    jué    漫不经心    前仆后继
C.quán    jiáo    慢不经心    前扑后继
D.juǎn    jué    慢不经心    前仆后继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夜晚的广场上人声鼎沸,不时掺杂着吉他演唱和悠扬的乐器旋律。
B.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周老师那熠熠生辉的眼睛,将她所有的真挚感情流露了出来。
C.这部电影简直太震撼了,一上映大家都趋之若鹜地一睹为快,真是一票难求呀!
D.学校并不是世外桃源,它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游客进到广场之后,看到的第一眼就是用花岗岩制作的古朴庄重的蔡和森一家的雕像。
B.今年以来,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和消费券已成为各地促消费、稳增长的一种新趋势。
C.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D.为创建文明校园,我们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是选择得过且过的生活呢 还是选择拼搏奋斗的人生 相信大家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B.“白毛女”是延安鲁艺创作出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也是民族歌剧的里程碑。
C.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D.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它展出了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
5.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青年周恩来“邃密群科”,为寻求救国真理奔走求学,找到正确信仰与方向。
②青年的力量,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③正因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所以青年成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④28岁的夏明翰追随心中“主义”,从容就义前给妻子留下了绝笔信:“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⑤29岁的陈望道心无旁骛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把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着粽子吃,还说不苦,一点都不苦,因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A.②④③⑤①   B.③②⑤①④   C.③⑤①④②   D.②①④⑤③
6.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情怀的诗句是“       ,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通过写人与月的缺憾,道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道理的句子是“       ,       ”。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借春花夏木描绘了山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美景的喜爱之情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2分)
当夜直吃到四更时分,安排些饭食,李逵吃了,趁五更晓星残月,霞光明朗,便投村里去。朱贵分付道:“休从小路去。只从大朴树转湾,投东大路,一直望百丈村去,便是董店东。快取了母亲来,和你早回山寨去。”李逵道:“我自从小路去,却不近 大路走,谁奈烦!”朱贵道:“小路走,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李逵应道:“我却怕甚鸟!”戴上毡笠儿,提了朴刀,跨了腰刀,别了朱贵、朱富,便出门投百丈村来。
(1)言为心声,品读李逵的言语,可以看出他    的性格特点。(1分)
(2)加横线的句子为下文的哪两件事埋下伏笔 请简要概括。(1分)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伯乐赏识和展示才华哪个更重要 ”为题的辩论赛,请你作为反方代表进行发言。
正方:伯乐赏识更重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的赏识,千里马就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默默无闻,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也只能明珠蒙尘了。生活中有大量的人才因为没有伯乐赏识,而埋没于平凡之中。所以,得到伯乐的赏识更重要。
反方: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B.孙叔/敖举于海
C.曾益/其所不能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
B.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D.人恒过(犯错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先列举六位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而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的事例,证明大人物们都喜欢吃苦。
B.本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展开论证,得出了中心论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文中比喻句式和对仗句式,形成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D.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先提出论据,紧接着进行深入分析、引申、推论,最后推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1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3.本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你是如何看待的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 白
一为迁客【注】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迁客:被贬谪之人。此指西汉贾谊。
14.首句提及“迁客”贾谊,诗人借他来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情 (2分)
15.诗歌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2分)
(三)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尧舜时期,先人在生活经验中逐渐发现节气在一年中的循环变化,口口相传中提出一些节气概念,后来这些概念逐渐出现在文字记载中。《尚书·尧典》就有关于节气的早期记载,其中包括“日中、日永、宵中、日短”这些词,这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节气词。
《夏小正》可能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历书,民间的“农历”有时也会被称为“夏历”,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受到这部历书的影响。这部书中,根据天象历法,出现了不少节气名称,比如《夏小正》中记录“正月”。这些名词逐渐被吸收到二十四节气中,而夏历一直被广泛应用直到今天,因其能够促进农业生产,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一。
周朝,中国先人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节气的词语更加丰富。《管子》中记载了诸多节气系统和其他气象相关知识。当时的节气系统里,有三十节气系统,划分给春秋两季各8节,冬夏两季各7节,每个节气12天。这是二十四节气早期的形态。
节气本质上反映了一种客观规律,因此大家的认识和称呼趋向一致,逐渐有了比较一致的二十四节气概念。《淮南子·天文训》中出现了中国最全、最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和名称,记载了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
(选自《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有删改)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图
材料三
二十四个节气对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深刻印记到中国历史长河中。它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并逐渐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西汉的《太初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太初历》还以无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比此前的年终置闰法更为合理。
(选自《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有删改)
材料四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就更大了,比如,对冬至时刻的细致推算,有利于安排来年的农业生产。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冬至具体时刻有所差异。例如,南宋朝廷南迁后,冬至的日影长度就与中原地区有区别。古代著名典籍《数书九章》中也有天文历法方面的问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比如“推气治历”题:“问太史测验无道。庆元四年戊午岁冬至三十九日九十二刻四十五分,绍定三年庚寅岁冬至三十二日九十四刻一十二分。欲求中间嘉泰甲子岁气骨、岁余、斗分各得几何 ”其中的“气骨”就是指冬至时刻。
二十四节气同时也反映了物候变化。唐高祖时代,令狐德棻在编撰著作《周书》中记载了“惊蛰……桃始华”等节气与物候现象。正是根据这个记载,再辅以其他文献,许多气象学家和气候学家认为,唐朝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比较暖和。而这样的发现,让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有了更深远的历史坐标——古代节气与物候知识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当代大气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选自《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有删改)
16.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农历”有时也会被称为“夏历”,某种程度上,是受中国最早的历书——《夏小正》的影响。
B.周朝时期,中国先人用土圭实测日晷的方法,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C.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是西汉的《太初历》,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D.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很大,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节气具体时刻可能会有所差异。
17.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图画内容。(3分)
18.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3分)
(四)阅读议论文,回答问题。(8分)
逆境的价值
①友谊有价值,健康有价值,快乐有价值,赞扬有价值。这些固然没错,然而很少有人想到,批评也有价值。
②当你被严厉的批评围困,人群中砸来的白眼将你击倒在地,让你不敢爬起来面对时,你一定不会考虑到这些讽刺里蕴含着多少价值。一个理性的批评家可能会抓住你的弱点不断加以抨击,这的确叫人难以承受。那么,何不反过来想 人总是难以发现自己的弱点,既然有人为你一一罗列,岂不正好 在批评声袭来时,不要光顾着流眼泪,要默默记下自己的弱点,然后一点一点努力,弥补自己的弱点。当批评家们再次试图抓住你的弱点不放时,你可以微笑着让他们知道,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抓住的了。所以说,批评具有促使你变得更美好的价值。
③困境有价值。没人愿意陷入困境,当然我在这里也不会鼓励你跳入困境。只是,在困境中,你可以理解为自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如果通往成功路上的挫折是个定值,现在又少了一个。此外,患难见真情,在困境中,你只要安静地等着,那些虚伪的朋友便会作鸟兽散,留下的仍守在你身边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困境不仅可以锻炼你的能力,还能为你筛选出一批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所以说,逆境出人才,它的价值就在于能加快你走向成功的步伐。
④忧愁有价值。我们承认,终日郁郁寡欢是不可取的,不过,我们也发现,忧愁也有不可多得的价值。忧愁似乎能给予人们更多的灵感,相比稍纵即逝的快乐,这种绵长细腻的情感更容易被记录下来。因而,忧愁成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古往今来,无数诗词都是描述忧愁的。比如,孟子的“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欧阳修的“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些被记录下来的各种各样的人生忧愁及解愁的方式,这些精美的表述范式,成了后代的精神食粮,它们慰藉了并将继续慰藉一代一代读者的心灵,其价值不可谓不大啊!
⑤富有价值的不只是传统的褒义事物,许多负面的事物也蕴含着珍贵的价值。留心,可不要忽略了这些可贵的价值。
(有删改)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0.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3分)
21.本文第④段中列举李白、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3分)
(五)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14分)
姚老师的眼睛
①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教师这个职业的平凡和伟大。我的启蒙老师姚立新就是这样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好老师。所谓“平凡”,指的是她兰心蕙质,37年与讲台为伴无怨无悔。所谓“伟大”,指的是她怀抱梦想,从没有忘记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②姚老师是我的小学班主任,她既教语文又教数学。那个时候,她30岁出头,有着典型北方女性的身高和清秀的五官,说话声音响亮清脆且带有磁性。剪得不能再短的发型,更显精干利落。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尽带慈爱温馨,让我至今难忘。
③她慈爱的眼睛,告诉我什么是温暖。那个时候,我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在砖厂做些零工,忙起来就顾不上回家做饭,我中午经常带着干粮在学校吃。有一次姚老师见我又要吃干粮,就把我带回家里吃饭。没想到姚老师那双灵巧的手,不仅写字写得好,做起饭来也很麻利。不一会儿炒鸡蛋、炒土豆丝和香喷喷的大米饭上桌了,那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一顿好饭。姚老师一直给我夹菜,当两碗米饭下肚后,我才发现姚老师一口也没吃,而是自己又煮了面。她的儿子和我一般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只吃了一碗,女儿也吃得很少,并很快就到书房学习去了。后来同学们算了一下,竟有10多个同学在姚老师家吃过饭,大家都说姚老师像妈妈,她的眼睛总是那样温暖。
④她严厉的眼睛,教会我什么是方法。姚老师好像天生有一种严厉感,这种严厉不是让人怕,而是让人敬。有几个同学总爱给别人起外号,姚老师说:“外号不是不能起,要起就起正能量的外号,像素有‘铁榔头’之称的郎平姐姐,像穿着简朴、一身风尘的‘伙夫头’朱总司令。”她这样一说,“老狐狸”变成了“智多星”,“跳蚤”也成了“飞将军”。
⑤校园西南角外是居民区,附近的同学常把院墙弄出个豁口走捷径。姚老师每次劳动课都会带领大家一起和泥搬砖砌墙,她一边砌墙一边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几个跳墙头的,就会两人一组抬着砖头,整齐地放到砌墙线的旁边,认真接受“劳动改造”。后来,再没人跳墙了,墙上的豁口也就彻底弥合了,劳动课的内容也由砌墙变成了大扫除。
⑥一次上课前,我和班里一位非常淘气的同学发生了争执。我以为老师会护着我,结果老师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我,让我也好好反省了一番。现在想起来,姚老师真是高明,她让人信服的原因不是痛批错误时有多么严厉,而是发自骨子里的那种会把道理教给人的方法。
⑦那个时候我很贪玩,经常完不成作业。有一次姚老师生气地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她那双慈祥的眼睛变得异常严厉。“罚写三遍,明天交来”,姚老师这回要动真格的了。“老师!我如果把课文背下来,能不能不要抄写 ”我急中生智地说。“当然可以!”姚老师不大相信地看着我。第二天,我不仅把课文全都背了下来,还对中心思想和写作背景进行了复述。姚老师高兴地说:“写作业的目的是要学会,如果学会了完全可以不写作业。”她40年前对“学生作业”这种独到的见解,放在当下仍不过时。
⑧她坚毅的眼睛,指给我什么是远方。那时,我们的学校是镇办小学,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家长也多为农民,只会教孩子们干农活喂牲畜。姚老师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说:“学生不能只会做题,更要学会干活,庄稼地里的活也是我们的必修课。虽然我们在座的学习成绩可能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我们的动手能力不一定比他们差。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身体好,劳动好。”听了老师的话,我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开始跑步。印象最深的是寒冬时节,雪花飞舞,路灯清冷,街上“大喇叭”激昂澎湃,我就像奥运健将一样一路狂奔。先天素质并不好的我,竟然在全县3000米冬季越野赛中获得了第12名。姚老师的教导至今犹在耳边回荡,也一直激励着我“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正是有姚老师这样一批因材施教的好老师,那时我校才常在全县的广播体操赛上拿第一,为县体校输送了大量的好苗子。在当下盛行“减肥”的生活圈,我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得益于40多年前老师不唯成绩论的思想启迪,得益于老师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去到诗和远方的种子。
⑨那时的日子总是无忧无虑,那时的天空总是风和日丽,那时的笑容总是天真无邪。世上最美好的莫过于回忆,但在那一刻不觉得,后来才觉得好。儿时太多的故事已尘封在那张发黄的毕业照里,但时空在年轮的加持下仍然光芒四射。如今,姚老师已近古稀之年,容颜已不再年轻,但她那双眼睛依然慈祥,当同学们来看她的时候,谈起当年学校的那些陈年旧事,她依然兴奋得像个孩子。许多年以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总觉得老师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我,给我力量、催我奋进、令我自强。
(有删改)
22.你认为文章以“姚老师的眼睛”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3分)
23.文章围绕姚老师写了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6分)
24.请对文章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简要赏析。(3分)
听了老师的话,我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开始跑步。印象最深的是寒冬时节,雪花飞舞,路灯清冷,街上“大喇叭”激昂澎湃,我就像奥运健将一样一路狂奔。
25.说说姚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分)
三、写作。(50分)
26.按要求作文。(50分)
微笑是一种友善、亲切、礼貌和关怀的表现,能够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卡耐基认为微笑能让人战胜一切困难,它无价值但又价值连城,能够使人富有而不会让自己变得贫穷。微笑还能带来友善和传递愉悦,是一种肯定、鼓励和尊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 请你以“微笑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 目 :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B(2分)
2.C(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2分)
3.B(A项语序错误,应该是“第一眼看到的”;C项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去掉“能否”;D项成分残缺,在“书法进校园”后加上“等活动”)(2分)
4.C(A项属于选择疑问句,应该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B项“白毛女”属歌剧名,应用书名号;D项,省略号与“等”表意重复,应删去省略号)(2分)
5.D(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青年的力量,是理想信念的力量”。②句是中心句,点明观点,①④⑤句举例阐释,③句总结)(2分)
6.(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6分,每空1分)
7.(1)火爆(或“毛躁、急躁、爽直、率真”)(1分,答出一点即可)
(2)巧遇剪径强盗假李逵李鬼;回来时遇到大虫,刀杀三虎。(1分,意思对即可)
8.示例:展示才华更重要。当没有人赏识自己的时候,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历史上的毛遂在秦围赵都邯郸的国难当头的时候挺身而出,最终施展才华随平原君保家卫国。所以,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更重要。(2分)
二、阅读。(50分)
(一)
9.C(2分)
10.A(“发”的意思是兴起,指被任用)(2分)
11.D(A项证明的应是“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B项得出的中心论点应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C项文中并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应将“比喻”改为“排比”)(2分)
12.(6分)
(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3分)
(2)(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3分)
13.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1分)。主观因素:思想的磨炼(1分)。
看待示例:只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结合,才有可能造就一个人才,使其成就一番事业(1分)。
(二)
14.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出诗人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2分,意思对即可)
15.示例:诗人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由听觉诉诸视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2分)
(三)
16.A(“《夏小正》可能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历书”与“可能是受到这部历书的影响”中的“可能”,表推测,选项表述过于肯定)(3分)
17.示例:《二十四节气》图由中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和两边的四幅有关节气的插图构成(1分)。中间的时间表将一年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一个节气(1分)。两边的四幅插图依次画出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或时令(物候)特征(1分)。
18.①对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理论之一;②对农业的影响更大,有利于安排来年的农业生产;③反映了物候变化,为当代大气科学研究提供证据,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3分,每点1分)
(四)
19.富有价值的不只是传统的褒义事物,许多负面的事物也蕴含着珍贵的价值。(2分)
20.三个方面:批评有价值;困境有价值;忧愁有价值。(3分)
21.充当论据,证明“忧愁有价值”“忧愁成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的观点,使论证更加丰富和生动,使论证更具说服力。(3分)
(五)
22.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可以充当文章的线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意思对即可)
23.给“我”和同学们做饭吃;纠正学生起外号;惩治学生翻墙头;正确处理“我”和同学之间的纠纷;对“学生作业”有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全面发展。(6分)
24.示例:“街上‘大喇叭’激昂澎湃,我就像奥运健将一样一路狂奔”把自己与运动员类比,既形象又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听了姚老师的话后激动兴奋的情态。(3分)
25.示例:姚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严厉、教育艺术高超、有远见、既平凡又伟大的老师。(2分)
三、写作。(50分)
26.略。(50分)
模拟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