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学情调研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以下有关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阶段性事件,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社会分工出现②农业和畜牧业产生③阶级和国家产生④私有制产生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2.关于古代的印度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不分贵贱、职业世袭、法律地位平等的种姓制度
B.《罗摩衍那》《吉尔伽美什》是古代印度著名的史诗
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计值
D.莎草纸是古代印度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3.据考古资料:“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
A.呈现多元特征B.起源时间完全一致C.完全独立发展D.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4.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首创“历史”一词,并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史上的一种史学体裁,把历史学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他是()
A查士丁尼B.修昔底德C.亚里士多德D.希罗多德
5.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下列关于大秦的表述,符合此时期的是)
A.国家达到空前繁荣B.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C.基督教成为其国教D.与中国处于联系隔绝状态
6.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
B.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
7.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①中央集权制度②封君封臣制度③庄园与农奴制度④种姓制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10世纪以后,英国林肯城的市民通过与封建主谈判、赎买、武装暴动等方式,从英干亨利二世手中得到特许状,赢得了一定程度的城市管理权。这可以用来佐证西欧的
A.城市自治B.王权衰落C.封君封臣制强大D.民族国家形成
9.依据下侧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这描述的是
A.法兰克王国B.奥斯曼帝国C.德里苏丹国D.拜占庭帝国
10.16世纪,伊凡四世推行土地改革,将大量原属于大贵族的世袭领地重新分配,规定土地所有者需按照土地面积向国家缴纳赋税,同时为鼓励农业生产,对积极开垦荒地的小地主给予税收优惠。这些举措(
A.阻碍了农业技术进步B.增强了大贵族的实力
C.强化了沙皇专制统治D.导致了城市经济衰败
11.如图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所搜集的主要材料,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B.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C.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12.阿拉伯帝国在首都和一些大城市建立规模宏大的天文台,制造和配备各种精密的天文仪器,还招聘和集中一批各部族及外国有名的天文历算学家进行长期的天文观察,对天体运行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天文学成就卓著B.国家重视推动科学发展C.注重学习和创新D.文化发展具有多民族性
13.8-15世纪,西非先后兴起了加纳、马里、桑海等强国,其发展的优势在于(
A.受古埃及文明的影响B.控制了黄金交易和商路C.较早掌握炼铁的技术D.大海阻隔了外族的入侵
14.玛雅人是创造美洲文明的先驱者,被誉为“新世界的希腊人”。阅读《美洲印第安文明分布图》,判断玛雅人的生活区域主要在
A.①B.②C.③D.④
15.《新全球史》中写到,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这一情况的出现与如图哪些航路的开辟有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一位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强调()
A.企业家们真正开辟了新航路B.企业家为新航路提了供财力支持
C.企业家是“寻金热”主要人物D.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17.下图是开始于16世纪的大西洋国际贸易,它经由欧洲进行商品输出,再进行交换或生产,最后将获利再输入欧洲。这反映了()
A.区域文明交流成果明显B.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C.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8.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这反映了()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B.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
C.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D.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19.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将统治者关进了“笼子”。由此可见,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B.冲破了天主教会思想束缚
C.提出未来社会制度构想D.引起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0.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描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以上著作的共同意义是()
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出现B.提供了观察研究世界的理性视角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1.“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大要素,其灵感的源头是古希腊、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形式上则继承了13世纪末以来的英国政治传统,但其实质内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
A.代议机关成为国家权力中心B.议会受到工业资产阶级控制
C.权力机关实现了制约与平衡D.个人的自由权利得到了保障
22.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废除了一切封建特权和桎梏,其中一些原则使其它资产阶级国家把它评价为发展资本主义最良好的上层建筑。这些原则主要是()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王权至上③大土地所有制④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改革和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对各国改革和革命的影响正确的是()
改革和革命 影响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推翻沙皇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B 意大利统一 缓和国内矛盾,实现民主共和
C 日本明治维新 摆脱民族危机,对外侵略扩张
D 德意志统一 清除贵族统治,确立民主共和
A.AB.BC.CD.D
24.17世纪60年代,茶叶价格高昂,在英国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成为许多普通民众每日不可或缺的消费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B.社会等级观念的消除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英国与东方贸易扩大
25.下面是英法三大思想家的主张。据此可知,他们都()
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不过是“复活的奴隶制”,工厂是“温和的苦役场所”;欧文认定“新机器首先产生的效果是增加的个人财富”,但却带来了“劳动阶级的贫困与痛苦”。
A.主张进行阶级斗争B.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C.反对采用机器生产D.重视将理论与现实结合
26.如表为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国民收入变化状况。该表中的现象可用于说明()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A.马克思主义诞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B.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空前恶化
C.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不可避免D.追求社会公平的斗争尚处萌芽阶段
27.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爆发了两次工人武装起义,提出的口号是“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不共和,毋宁死”。马克思如是评价:“里昂的工人们以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可是事实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的战士。”结合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工人运动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B.法国已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实践的验证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得以最终确立
28.俄罗斯学者伊瓦什凯维奇指出:“《共产党宣言》对社会思想发展和社会主义进程的巨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宣言锋芒所向,直指人类的主要灾祸之-人剥削人的现象。”这一论述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
A.科学性B.实践性C.民族性D.阶级性
29.1871年4月16日,巴黎公社授权工人协会联合会:调整被(资本家)遗弃工厂的状况和编制工厂财产清册;拟定实际开工措施,由本厂工人组成工人生产协会,负责管理工厂;制定工人生产协会章程;等等。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致力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变革B.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理想蓝图
C.注重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体作用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
30.法、德、美、英在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争端,英国提出召开国际会议来最后解决刚果问题,德国首相俾斯麦随即表示赞同。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
A.使拉美最终沦为列强殖民地B.消除了列强殖民争夺的矛盾
C.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D.促使列强侵略目标转向亚洲
31.拉美独立运动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不过三四十年,然而独立后的南北美洲在发展道路上却迥然不同,且成鲜明对照。美国在一个世纪里便成长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而拉丁美洲则长期在落后状态中徘徊不前。造成拉美国家与美国发展道路不同的根源是()
A.启蒙思想传播范围不同B.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的程度不同
C独立后采取的政体不同D.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不同
32.1804年海地宣布独立,1881年苏丹爆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大起义,1908年印度孟买爆发大规模的政治总罢工,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应该是(
A.反帝反封建运动兴起B.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开展
C.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D.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33.下表所示为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占有殖民地情况及其工业品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占比。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沙俄
殖民地面积(k㎡) 30 3350 290 1060 1740
工业品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占比 32% 13.6% 14.8% 6.1% 8.2%
A.欧洲各国工业化基本完成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C.世界被大国瓜分完毕
D.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34.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国际联盟()
1922年 国际联盟签发南森护照给予无国籍难民,该护照得到52个国家的承认
1932年2月2日 国际联盟组织日内瓦裁军会议
1935年6月 在国际联盟和周边国家的调停下,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双方实现停火
A.发挥了一定作用
B.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C.关注亚非拉国家
D.竭力阻止法西斯侵略
35.1921年11月,美、英、日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和瓜分中国等问题达成协议,建立起了华盛顿体系。据此可知,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A.表明了欧洲的世界优势丧失
B.奠定了国际联盟成立基础
C.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
D.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11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2题,30分)
36.新航路的开辟(16分)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说明三则史料在研究新航路开辟中的价值。(8分)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8分)
37.两次工业革命(14分)
材料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多方面原因促使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适应了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在英国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圈地运动在使农民成为流浪者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出卖廉价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因而促成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从百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
-摘编自孙丽红《试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金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统计表(相当于百万吨煤)
国家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英国 145 171 185 195
德国 71 112 158 187
法国 36 47.9 55 62.5
奥匈帝国 19.7 29 40 49.4
俄国 10.9 30 41 54
意大利 4.5 5 9.6 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6分)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学期调研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A C B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B C D C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D B A A D C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B A C
36.(1)类型:材料一为实物史料;材料二为图像史料;材料三为文献史料。(3分)
价值:罗盘作为实物史料可以和文献史料对照,可用于佐证和研究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版画再现新航路开辟中贸易的过程与盛况,可与文献史料记载互证;文献则多角度总结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增进读者对新航路开辟的整体理解。(3分)
三则史料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论证新航路的开辟,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2分)
(2)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大洲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拓宽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促进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促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拉开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掠夺,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欧洲资本主义获得发展。(8分)
37.(1)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前提;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本,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自然科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答出4点即可,8分)
(2)特点:总体上都有所增长(增加)但在增长速度上呈现出不平衡性(或增长速度有快有慢)。(2分)
原因: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各国工业基础不同、政策各异;各国工业化进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带来能源消耗量的变化差异。(答出2点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