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教学质量监测(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2.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监测时间为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12道德与法治、13-24历史)1、在当今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与现实几乎隔绝,即便到了公开场合,他们也独来独往,很少与人交流,不知不觉地将自己封闭起来。为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交往观,以下建议恰当的有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放松自己②迷恋网络,寻求精神慰藉③静待花开,让时间来改变一切④培养兴趣爱好,调适闭锁心理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校园暴力事件,而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却往往由负面情绪所导致,部分学生一言不合便口出恶言,甚至大打出手,最终酿成大祸。以下对情绪管理认识正确的是①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②情绪可能会让我们因为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③选择合适的场合,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④我们在表达情绪时也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脊梁骨。”这告诉我们①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外部形象②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③要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④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我不敢发言,如果说错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多没面子啊!4.面对右图漫画中的人物的话语,你会对他说①改善自身不足,塑造完美自我②勇敢参与探究,增强自信底气③焕发青春活力,做事随心所欲④切勿害怕失败,大胆展示自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4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在多个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很多运动员克服伤病、训练艰苦等困难,顽强拼搏。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就应该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怀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成长,更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④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二)第1页(共6页)6.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零至出大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所以被联合/8份品站、分小国教科文收录是因为清明E.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二十四②是让我们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节气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比牙什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处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立大X炉小7.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下列中华传统美德解释正确的是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一任劳任怨,无私奉献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③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一一互帮互助,和睦共处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一孝亲敬长,仁爱兄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桐城市的“六尺巷”、西递村的“作退一步想”墙角、临涣古镇的“一杯茶调解法”,这些蕴藏在微风皖韵里的化解纠纷的方法,都是基于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核心思想了理念②“君子义以为上”的核心思想理念③“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核心思想理念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核心思想理念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9.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下列说法与这一论述蕴含的思想相一致的有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③绳锯木断,水滴石穿④物之不齐,物之情也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0.《荀子·修身》写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对于青年来说,只要路对,就不怕路远,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定不移地沿着“向上向善”的人生轨迹成长。这要求我们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②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极③志存高远,自强不息④当有鸿鹄之志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以下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体现该荣辱观念的有①闻鸡起舞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③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④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一则公益广告中说道:“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法律促进了国家和社会发展③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④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二)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