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21·cn·jy·com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1·c·n·j·y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1)、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虽然长株潭三市存在着发展差异,但三市的发展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节课我们就来梳理长株潭三市的发展联系。www.21-cn-jy.com活动2【活动】预习提示1、你知道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吗?2、长株 ( http: / / www.21cnjy.com )潭城市群由哪些城市组成?3、长株潭城市群有那些交通线路?4、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存在哪些差异?5、长株潭城市群之间有什么联系?6、长株潭城市群是如何实现两型社会的?21·世纪*教育网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填空:1.城市群概况:A_____、B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C_____三市位于____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____、____和______江相连。2.三市的发展差异:长沙①湖南省省会,城市规模较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②教育、科技、文化较发达,计算机、杂交水稻、新材料、工程机械的等全国领先。③名胜古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株洲①铁路枢纽,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在此交会;②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工业基地;③建有大型服装市场,________发达。湘潭①_______和旅游业相对发达;②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__、机电、农产品加工等;③管辖的_______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3.三市的发展联系:(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加强______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________,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建设“两型社会”:200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是指_________社会和___________社会。21cnjy.com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1.在经济发展中,长湘潭城市群各城市为何要确定不同的方向?2.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如何加强一体化建设的?3、将长株潭三市打造成一体化建设,会给三个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4、目前长株洲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师生归纳总结。(电信:把三市电信改成一个区号,为市民节约话费。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旅游:整合三市旅游项目,构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旅游圈。交通: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在三市间开城际公共汽车,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环保:明确各自城市环保责任,严格保护好湘江的水环境。)活动5【测试】【达标测试】1、流经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A.长江 B.湘江 C.珠江 D.汉江2.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____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A.天津滨海新区 B.长株潭城市群 C.重庆两江新区3 .“两型社会’是指_______社会 ( )A.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B.环境保护型和科学发展型C.科学发展型和包容增长型4.毛泽东同志的故乡在( )A.长沙 B.株洲 C.湘潭 D.浏阳5.长株潭经济区位于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 )A.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B.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C.沿陇海-兰新铁路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D.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6.为了促进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三市采取了相关措施,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21教育网A.三市关闭一批重污染、高能耗的企业B.三市联合在湘江进行季节性禁渔C.为减轻用电紧张的状况,三市加大火力发电的规模D.用现代科技改善企业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