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议题式教学课件)(共42张PPT+视频素材)【2025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教学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议题式教学课件)(共42张PPT+视频素材)【2025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教学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统编2024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5年春七下道法同步精品课件含视频(统编2024版)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议题式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议题学新知
课堂小结
1
3
4
5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6
新课导入
2
目录
新课导入
视频:中华传统美德宣传片
情境思考:你还知道那些中华传统美德呢?
1.通过学习历史典故和模范人物事迹,知道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
2.清楚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3.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培养政治认同,提升道德修养。
学习目标
总议题:看古代名人的故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子议题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何在?
子议题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所谓何?
议题学新知
子议题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何在?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认为上卿蔺相如功劳不如自己,官位却在自己之上,为此他非常不满,便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退让,表示将相不和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廉颇听闻后,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议学情境:
闻鸡起舞
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国家。有一天,他们在半夜听到鸡鸣,心情振奋,于是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程门立雪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火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动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议学任务
1.上面3个小故事各体现了什么传统美德?
小故事 传统美德
负荆请罪
闻鸡起舞
程门立雪
知错能改;宽宏大量
勤奋刻苦;坚持不懈
尊师重道;虔诚求学
樊锦诗:
一生守护敦煌文化
救火英雄:
爱岗敬业、忠诚守护
张富清:
坚守初心、默默奉献
黄文秀:
青春献给人民
新时代的传统美德
议学任务
2.这些传统美德对当今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作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议学任务
3.看完以上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小组讨论践行传统美德有何意义。
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课堂笔记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教材P66)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课堂笔记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有何意义?(教材P66)
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子议题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所谓何?
卧冰求鲤
晋朝时有一个琅邪人叫王祥,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不爱护关心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不是。王祥因而失去父亲的疼爱,总是让他干打扫牛棚之类的脏活累活。后来父母生病了,王祥没有计较以前的是非,忙着照顾父母,一直没有去休息,连衣带都没有解开过。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后想吃鲤鱼,但因天气寒冷河水冰冻,无法捕鱼,王祥便脱去衣服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层化开,从裂缝处跳出两条鲤鱼,王祥赶紧捉住鲤鱼回家供奉继母。
议学情境:
孔融让梨
《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指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兄友弟恭。
视频:文天祥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取信于民,在国都集市南门竖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会重赏将木头搬至集市北门的人,后有人将木头搬至北门,商鞅立刻重赏了他,此次事件使商鞅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为后续商鞅变法打下良好基础。
徙木立信
曾子是孔子其中一个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说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曾子避席
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戏文当中又叫古城会。
关羽千里走单骑
羊续,兖州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市)人,东汉大臣,司隶校尉羊侵之
孙,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
羊续虽然历任庐江、南阳两郡太守多年,但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他到南阳郡上任不久,他属下的一位府丞给羊续送来一条当地有名的特产--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这位府丞执意要太守收下。当这位府丞走後,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成为鱼乾。後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著柱上悬挂的鱼乾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著,已成了鱼乾,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这位府丞甚感羞愧,悄悄地把鱼取走了。
此事传开後,南阳郡百姓无不称赞,敬称其为“悬鱼太守”,也再无人敢给羊续送礼了。明朝于谦有感此事曾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羊续悬鱼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拥有的却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说:“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即使)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有教养的人家的)庭院里有果树,当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时,(有教养的)小孩经过它,也不斜着眼看就离去。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这样。“元世祖想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以自己有病(为理由)辞谢了。许衡去世后,四方有学之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痛哭在墓下的人。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议学任务
1.仿照前面的例子,举出几个“礼义廉耻”的例子。
礼: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耻: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门立雪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于谦拒礼
勾践卧薪尝胆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议学任务
2.从前面的例子中,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对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有怎样初步的认识?
相关链接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信,指讲诚信;礼,指为人处世懂 礼貌、讲规矩;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廉,指廉洁奉公;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
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红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这一故事流传到后世,形成了“墨悲丝染”的典故,人们常用它说明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
议学情境:
一天,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其他大夫说:“大家都说孔子了不起,我看子贡比他的老师强。”子服景伯听说这话后,转达给子贡听。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非常敬重自己的老师。他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叔孙武叔说这话是不对的,我怎么能赶得上老师呢,人的学问好比围墙,我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人们一眼就可以看见里面房屋的美好。而我的老师孔子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那就无法看见墙内宗庙的雄伟和房舍的多姿多彩。然而,能够找着大门进去的人可能不太多。所以叔孙武叔这么说,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议学任务
上述历史典故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的?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议学情境:
视频:岳飞
名族英雄——岳飞
议学任务
1.从岳飞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传统美德?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守信仰、初心不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同志惨遭反动军阀绞杀,牺牲时年仅38岁。
2.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议学任务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著名核物理学家)
于敏,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同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议学情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传统美德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情境思考:这些故事对你有哪些思想触动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以不畏强暴的英勇抗争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杰出代表。
课堂笔记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教材P68)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①内涵: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②重要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③意义: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①内涵: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②意义: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课堂笔记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教材P62-P64)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①内涵: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②意义: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①内涵:中华传统美德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②意义: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课堂小结
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
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
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的行为方式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
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随堂练习
1.小刚在上网搜集资料时浏览到了一则“在外互帮父母协议”:“这一次我来帮助你的父母,下一次你帮到的或许就是我的父母”——没有约束条款,甚至缺少统一内容,这份协议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留言支持,纷纷表示“自愿签署”,并分享转发,呼吁大家出门在外,都尽己所能伸出援手,让出门在外的老年人能及时得到帮助。这份协议的内容(  )
①体现了敬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②说明了恪守诚信是为人之本
③传承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
④使得空巢老人困境迎刃而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B
→与题意无关
→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
2.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故事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孝亲敬长
诚信做人
比喻了解事物不全面
做事急于求成
A
3.某村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和身边好人、好邻居、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传播“好人精神”,鼓励大家择善而为,促进了乡风文明。这说明( )
A.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B.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需要共同营造
D.要践行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C
→与题意无关
→与题意无关
→与题意无关
→说法正确
4.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责任与担当”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在那场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殊死搏斗中,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枪林弹雨,不畏困难、威武不屈、血战到底,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发光。
我们应该如何向民族英雄学习 (3分)
我们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1分)我们每个人不仅要肩负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2分)
1.背诵课本P66-69正文。
2.实践活动:搜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典故并于同学们交流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