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选择题(共2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代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B.②内模拟了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C:④内产生了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D.该实验可以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提供证据2.利用生物进化树可以揭示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下图为脊椎动物的“进化树”,图中①是A.爬行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哺乳动物3.下图甲是甲骨文“鱼”字,乙是约4700万年前的鱼化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中的①表示鱼的鳃 B.乙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C.甲乙均能看出鱼具有脊柱 D.甲出现的时间比乙形成的时间晚4.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下列关于化石及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B.植物类群进化的历程为:藻类→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C.生物进化的趋势有: 由简单到复杂、由陆生到水生、由低等到高等D.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5.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比较,可知这些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如图为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B.马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早于果蝇C.动物的进化趋势是从胎生到卵生D.酵母菌与人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近6.滇叶鏅是一种珍惜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滇叶鏅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A.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7.右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1段时害虫都是不具有抗药性的B.农药使2段时的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变异成为有利变异,2段时害虫得以生存繁衍D.3段时害虫的后代全都具有抗药性8.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能人 ②南方古猿 ③直立人 ④智人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9.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瓢虫鞘翅的鲜艳色斑,竹节虫与竹枝有相似的形态,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A.保护色,保护色, 警戒色 B.保护色,警戒色,拟态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10.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温度对生物影响的是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南极大陆上的企鹅 B.池塘中的所有水生植物C.一片荒芜的田地 D.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12.如图是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生物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该生态系统中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草体内最多C.图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草→兔→鹰→微生物D.图中的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13.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这是因为生物圈A.指地球上所有生物B.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C.各种资源用之不尽D.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1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而进行。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C.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D.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甲可表示分解者B.在短时间内,若甲数量增加,则乙数量会减少C.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一甲→丁→丙D.生物乙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多16.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2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就是一个生态系统C.鹰体内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D.最长的食物链为植物→兔→狐→鼠→蛇→鹰17.“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可逐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减少污染 B.蚕在该人工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C.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增加了能量的循环 D.物质沿着食物链周而复始、逐级递减18.从下列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中可以推测,当时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最少的是A.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9.我国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文件,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A.迁地保护 B.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C.就地保护 D.禁止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20.一项研究显示了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其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栖息地丧失是该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B.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有偷猎、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等C,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只会影响生物种类多样性,不会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D.目前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影响非选择题(共3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五个小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21.(6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由互不相连、彼此孤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了13种地雀,如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请分析并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地雀都是由 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在地雀的祖先中具有微小的、 的变异,为其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2)在不同岛屿的特定条件下,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地雀之间存在着激烈的 ______,为不同岛屿上地雀的进化提供动力。(3)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 现象,环境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定向 作用,保留了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地雀进化的方向。因此,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22.(5分)人类从哪里来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发生呢 请回答:(1)据图一回答:从古人类“露西”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出,“露西”下肢骨粗壮,这说明她的运动方式可能是 ;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块有明显的加工痕迹,分别呈斧状和凿状,由此推测此时的古人类已经具有 简单工具的能力。(2)图二为人类起源发展示意图,人类进化历程的正确排序为 (填序号)。(3)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学会了用火烧烤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也有利于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 ,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4)在进化过程中,人类从自然界的弱者逐渐变成了强者,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关于如何正确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你的看法是 。23.(7分)几个同学利用假期对我县某大片未开垦盐碱地进行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小乔木或灌木以柽柳为主,草本植物以碱蓬居多。有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的(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1)上图是一位同学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写出漏画的箭头及两端的生物 。补充完整后该食物网中鹰处于第 营养级。(2)该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吃草籽的鸟属于 。(3)补充完整后的该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是 关系。(4)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数值是500(单位:焦每平方厘米年),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数值是 11.2,假如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4%,则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可见,能量传递的特点是: 。24.(6分)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图一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含有的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甲、丙表示的生物成分分别是 。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是 (填序号)。(2)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大气中含碳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生物体中含碳的主要形式是 。(3)图一中,请写出包含六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 。(4)若图二中的生物构成了图一中含有蝗虫的一条食物链,则a对应的生物为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森林生态系统比该农田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原因是 。25.(6分)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说“生态兴则文明兴”,响亮提出要重视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概念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A、B、C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A指的是 的多样性;C指的是 的多样性。(2)每到花生播种季节,种子公司都会提供许多优质的花生种子供农民选择。这些种子是技术人员利用 的多样性培育出来的。(3)李老师喜欢各处去旅游,坝上草原去骑马烤全羊、白洋淀看荷花、茅荆坝原始森林看秋叶,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这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4)2023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中国宣传主题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物种保护”。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措施的主要形式是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D A A C B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D C D C A A B C21.(6分)(1)南美洲地雀 不定向(2)生存斗争(3)变异 选择 自然选择22. (5分)(1)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2)④②①③⑤⑥(3)语言(4)人类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23. (7分)(1)绿色植物→ 杂食性鸟 三、 四(2)生产者 消费者(3)捕食和竞争(4)16%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4. (6分)(1)生产者、分解者 ①③④(2)有机物(3)甲→蝗虫→蜘蛛→食虫鸟→蛇→猫头鹰(或甲→蝗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4)食虫鸟(5)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25. (6分)(1)物种/生物种类 生态系统(2)遗传/基因(3)直接使用 间接使用(4)建立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