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综合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综合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综合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
1.京东原副总裁蔡磊在41岁事业巅峰期被确诊为“渐冻症”。面对病魔,他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绝地反击”————研发治疗渐冻症的药物,为攻克这一世界难题作贡献。为此,他获评“2024中国力量年度人物”。蔡磊的故事启示我们( )
A.挫折是人生的绊脚石 B.得意时,挫折使人更清醒
C.直面挫折,勇于挑战 D.应对逆境,寻求他人帮助
2.2025年“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提振消费”主题,曝光了手机抽奖疯狂敛财、虾仁加工中超量添加保水剂等问题。一夜之间,这些产品销量骤减。因此,企业应( )
A.行使监察职能,整治市场乱象
B.坚持诚信经营,塑造良好形象
C.运用诚信智慧,尊重他人隐私
D.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诚信行为
3.观察漫画《宣誓》,这说明( )
A.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立法依据
C.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D.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为行为准则
4.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某班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调查活动,设计如下几个环节,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①信息统计,分析研究②走进社区,开展调查
③小组交流,展示成果④查阅资料,设计问卷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5.用图示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年1月7日,西藏发生地震,习近平总书记立即指示: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安排好群众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当地党政军各部门迅速响应,全国各地、社会各界人士捐献物资。这体现了( )
①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②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③各民族人民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④在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国家印发此纲要是因为( )
A.近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
B.法律规定公民享有文化教育的权利
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8.为满足小区居民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某社区居委会在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邀请第三方专业团队设计针对性建设方案推进充电设施安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这( )
A.有效保障居民行使决策权,创新了基层治理方式
B.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法治政府
C.开展了基层民主协商,有效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
D.扩大了居民的权利和自由,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9.今年开局之年,国产动画电影又有新高光。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继《哪吒之魔童降世》后进一步推陈出新,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勇于反抗命运,追求自我认同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 )
A.中华文化事关国运兴衰、民族复兴
B.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已越来越大
C.我国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来优秀文化
D.这部电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下列两则新闻材料告诉我们( )
新闻一:2024年11月25日至27日,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第二届“良渚论坛”,共商文明交流互鉴。 新闻二: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非洲发展,并为此提供资金支持。
A.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B.中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C.各国在生态、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
D.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11.某班级开展辩论赛,正方辩题为“经济全球化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正方辩手,下列选项中你会选取作为此观点论据的是( )
①中国烧饼入选“世界上最好吃的50种面包”
②春节期间,中国马面裙备受海外消费者追捧
③2024年中国全年汽车出口量达到了641万辆
④中医、戏曲和八段锦日渐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小明用如图来示意我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增加了阻力F2
②我国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增加了动力F1
③我国在技术领域的良好积累增加了动力F1
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增加了阻力F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202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务院与全国人大相互监督,保证权力有序运行
B.我国构建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C.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D.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
14.刘某原在某科研单位工作,未被重用,离职前私自拷贝大量涉密资料。后因炒股负债,辗转多国向境外间谍机构兜售。刘某因犯间谍罪、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依法判处死刑。该案例警示我们( )
①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存在冲突 ②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③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时代楷模”杨士莪院士荣获“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他放弃理论物理研究,投身国家急需的水声工程领域,攻克技术难题,打破超级大国对洲际战略核武器的长期垄断。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理论研究枯燥,尊重自身爱好 ②打破大国垄断,只为获得表彰
③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④结合国家需要,做好生涯规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驻豫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昭分享了她扎根农村、带领乡亲蹚出生态循环农业致富路的奋斗故事。
17年前,赵昭抱定“年轻人考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离开落后的家乡,而是要改支家乡的落后”的志向,辞去城市工作,回到家乡南阳市南召县太山庙乡冯庄村成立养殖合作社。她贷款购买牛犊、盖厂房,并通过自学和向村里的“牛把式”请教,逐步掌握了养牛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她的养殖场从最初的50头牛发展到如今的4000多头牛,并流转了225亩养殖基地和2000亩种植基地,实现了种养结合。
2015年,面对牛群感染疾病,牛价一路狂跌的危机,她四处奔走,向专家请教,日夜钻研养殖技术,最终化险为夷;她积极探索牛粪资源化利用,成功打通生态循环链条:“养牛—牛粪—沼液—种植玉米—秸秆—粗饲料—养牛”,实现了化粪为肥,变废为宝;赵昭的养牛事业不仅带动了周边500多户农户致富增收,每年还向农户收1000多万吨的秸秆草料,让农民实现了创收,也缓解了秸秆焚烧问题。她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改变了传统低效的养殖方式。她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农村的发展赵昭深有体会:“对年轻人来说,农村和农业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是我作为人大代表最质朴的履职方向。”
从大学生到城市白领到农民再到全国人大代表,赵昭的故事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启示
17.【改革开放促发展科技创新享未来】
九年级(1)班围绕“改革创新”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活动,改革创新组同学们搜集以下资料:
资料一:2025年2月15日,多地“新春第一会”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国产大模型DeepSeek以“小成本办大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江西试飞成功并发电;从无人矿山到智慧港口,绿色技术赋能传统产业……
资料二:绘制了如下时间轴: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思辨组同学们与道德与法治老师就“AI技术走进生活你我正确面对”为主题,展开了讨论交流:
(2)根据讨论内容,运用相关知识,续写老师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正确对待挫折。
C:题干中,面对病魔,他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绝地反击”,这体现了他直面挫折,勇于挑战,故C符合题意;
A:挫折也是人生的垫脚石,故A说法错误;
B:选项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涉及寻求他人帮助,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B
本题考查践行诚信。
B:诚信是企业无形的资产。题干中企业被曝光出问题后滞销,这体现了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塑造良好形象,故B符合题意;
A:监察机关行使监察职能,故A不符合题意;
C:公民要运用诚信智慧,尊重他人隐私,故C不符合题意;
D:行政机关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诚信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D
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
D:题干中的宪法宣誓、国家宪法日等,这体现了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为行为准则,故D符合题意;
ABC:选项说法正确,但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A
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
A:结合实际,某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调查活动,首先查阅资料,设计问卷;其次,走进社区,开展调查;再次,信息统计,分析研究;最后,小组交流,展示成果,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③,故A符合题意;
BCD:选项排序不对,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D
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司法机关、违法行为的分类。
①: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是基本权利;故①错误;
②: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故②正确;
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属于司法机关,是并列关系;故③错误;
④: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B
本题考查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敬畏生命的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民族团结。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安排好群众生活,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活放在首位,故①符合题意;
③:当地党政军各部门迅速响应,全国各地、社会各界人士捐献物资,体现了各民族人民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故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未涉及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在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C
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
C:材料中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故C符合题意;
A: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发展是事实,但这是结果而非印发纲要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B:法律规定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但并不是国家印发此纲要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D: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8.C
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根据所学,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据此,题文中,社区居委会在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邀请第三方专业团队设计针对性建设方案推进充电设施安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这一举措有利于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能够有效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所以C正确;
A:居民没有决策权,故A说法错误;
B:居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不是基层政府,故B说法错误;
D:公民权利不能随意扩大,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D
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均来自经典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和历史文化遗产,表明该电影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国本土神话的当代诠释,故D符合题意;
ABC: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没有直接体现出中华文化对国运兴衰、民族复兴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已越来越大、我国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来优秀文化,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D
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新闻一体现了中国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领域国际合作;新闻二体现了我国在经济领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两则新闻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故D符合题意;
AB:材料中未体现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故AB不符合题意;
C:新闻一体现了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文化方面的合作,但选项只能体现新闻一,未体现新闻二,故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A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
①:中国烧饼入选“世界上最好吃的50种面包”,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通过相关评选活动走向世界,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新机遇,故①符合题意;
②:春节期间中国马面裙备受海外消费者追捧,说明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服饰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可,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契机,故②符合题意;
③:2024年中国全年汽车出口量达到了641万辆,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中商品贸易的发展,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影响,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中医、戏曲和八段锦日渐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的传承和发展,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影响,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2.B
本题考查我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①③: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这是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加了阻力F2;我国在技术领域的良好积累,这是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增加了动力F1,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我国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是增加了阻力F2,故②说法错误;
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这是增加了动力F1,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3.D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
D:题干中,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故D符合题意;
A: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二者并非“相互监督”,故A说法错误;
B:我国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故B说法错误;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起宏观调控的作用,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4.D
本题考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安全。
③④:题文中,“刘某因犯间谍罪、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依法判处死刑”,这说明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和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题文中刘某损害了国家利益,不是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存在冲突,故①说法错误;
②:违反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5.D
本题考查做好职业规划,实现人生价值。
③④:杨士莪院士的事迹体现了他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并通过专业精神实现人生价值。他攻克技术难题,展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主动转向国家急需的领域,说明个人生涯规划应结合国家和社会需求。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未体现“理论研究枯燥”,且他放弃理论研究是出于国家需要,而非单纯个人爱好,故①说法错误;
②:他的行为是为了国家利益,而非“只为获得表彰”,动机描述错误,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6.①职业选择要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②要坚韧不拔、勇于面对挫折,在成长中战胜各种困难。③要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创新实践。④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⑤要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实践,在奋斗中实现梦想。⑥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⑦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维护社会公平。
考点考查:职业选择、生命的韧性、创新精神、劳动、社会责任、共同富裕等
能力考查:提炼观点和分析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职业选择、生命韧性、创新精神、劳动、责任和共同富裕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赵昭抱定“年轻人考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离开落后的家乡,而是要改支家乡的落后”的志向→联系职业选择要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
关键词②:面对牛群感染疾病,牛价一路狂跌的危机,她四处奔走,向专家请教,日夜钻研养殖技术,最终化险为夷→联系要坚韧不拔、勇于面对挫折,在成长中战胜各种困难。
关键词③:她积极探索牛粪资源化利用,成功打通生态循环链条;她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改变了传统低效的养殖方式→联系要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关键词④:赵昭的养牛事业不仅带动了周边500多户农户致富增收,每年还向农户收1000多万吨的秸秆草料,让农民实现了创收,也缓解了秸秆焚烧问题。→联系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⑤:贷款购买牛犊、盖厂房,并通过自学和向村里的“牛把式”请教,逐步掌握了养牛技术→联系要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实践,在奋斗中实现梦想。
关键词⑥:对年轻人来说,农村和农业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联系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⑦:她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联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维护社会公平。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1)①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多地“新春第一会”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现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②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诸多成果,如国产大模型DeepSeek、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等,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③从时间轴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改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改革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老师观点续写:在规则不明的情况下,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合理使用AI技术。
理由:①AI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存在权利争议和安全隐患,如虚拟主播、AI翻译等功能可能涉及侵权等问题。
②在规则不明时,增强法律意识,能让我们在使用AI技术时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侵权等违法行为;增强风险意识,能帮助我们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
考点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增强风险意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健全人格。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的作用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多地“新春第一会”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可链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②:国产大模型DeepSeek以“小成本办大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可链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关键词③:1978年-2025年我国改革历程→可链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改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改革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增强法治意识、增强风险意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AI技术已进入我们的生活,使用AI技术是我们的权利,但是我们要......→可链接在规则不明的情况下,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合理使用AI技术+涉及侵权等问题+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侵权等违法行为+增强风险意识,能帮助我们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