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学试题(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1.肤色不同,眼睛的颜色也往往不同。其差异表现在眼球壁的A.虹膜上 B.巩膜上 C.角膜上 D.视网膜上2.打乒乓球时,随着球由远及近的移动,运动员始终能看清球的位置,主要是因为A.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B.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3.中央电视台推出同步手语节目,方便听障人士了解时事新闻。他们观看节目时,图像信息成像部位和了解信息的部位分别是A.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B.晶状体、视网膜C.视网膜、大脑皮层 D.视网膜、视网膜4.耳鸣是一种耳科疾病,由于声波传导障碍引起的称为传导性耳鸣;由于耳蜗的感音结构及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引起的称为神经性耳鸣。下列结构如果损伤可引起神经性耳鸣的是A.鼓膜 B.听小骨 C.外耳道 D.大脑5.当你“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说的话,主要是“打呵欠”影响了A.听小骨的振动 B.鼓膜的振动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6.从青少年时期就要注意保护好身体的器官。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眼、耳的是A.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 B.戴耳机听音乐时要选择合适的音量C.定期检查视力,做好眼保健操 D.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并堵住耳朵7.我国一直在开展“一盔一带”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以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如果某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该部位位于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8.某人忽然说话吐字不清,经检查得知是由血栓引起的。据此可初步判断血栓发生部位是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9.如图是人体某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B.大脑皮层由大量的④聚集在一起构成C.③以及外面套着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D.该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10.下列不能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的是A.手被针刺破后,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B.大脑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C.手碰到火就立即缩回来 D.胸部脊髓横断的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11.如图为“看红绿灯,过马路”这一活动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感受器位于晶状体B.若②受损,仍能完成反射活动C.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⑤效应器,为行走相关的肌肉12.晓刚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母亲被丹化”的那一幕感动得流泪了;小明眼睛里进了沙子,也流泪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晓刚流泪的反应是反射,小明流泪不是 B.小明流泪的神经中枢是脊髓,是条件反射C.晓刚流泪这一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13.研究发现“辣“并非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辣椒含有的辣椒素能与人体内一种叫TRPV1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使人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如图)。该受体也能被43℃以上的高温等刺激激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受体与辣椒素结合后引发神经元产生兴奋B.吃辣椒引起的痛觉是在舌头处产生的C.有人听到辣椒就流口水是一种条件反射D.多喝冷水可以减轻吃辣带来的灼痛感14.下列四种反射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熟睡中蚊子叮咬,用手去拍打 B.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C.听到发令枪响,运动员迅速起跑 D.听故事听到紧张时,手心出汗15.能分泌多种激素,并能调节其他内分泌活动的腺体是A. 甲状腺 B.垂体 C.胰岛 D.肾上腺16.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 B.运动系统和循环系统C.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17.如图为某人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为70~180毫克/100毫升B. bc段上升是因为消化道吸收了大量葡萄糖C. cd段下降是因为甲状腺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D. c点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该人患糖尿病18.下列有关激素及其缺乏症的叙述,正确的是A.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智力基本正常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体会出现厌食、肥胖等症状19.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牧草高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放牧方式 长期禁牧 禁牧后恢复放牧 长期放牧牧草平均高度 (cm) 24.3 42.0 30.4A.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实行禁牧后恢复放牧有利于草原发展C.动物啃食牧草能促进草场的物质循环 D.放牧的时间越长,牧草的高度就越高20.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能源。和石油、煤炭一样, “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是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下列观点较合理的是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B.温室效应对地球上生物生活是有利的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D. “可燃冰”、石油和煤炭都是清洁能源21.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欣和同学做了探究“酸雨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如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模拟酸雨 清水 (pH=7) pH=5 pH=4 pH=2种子萌发率(%) 91 13 2 0A.该实验的变量是“模拟酸雨”的PH值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C.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组应用等量的多颗黄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雨水pH降低,对黄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22.下列疾病中,都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 龋齿、贫血 B.水痘、流感C.狂犬病、乙型脑炎 D.疟疾、乙肝23.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我国先后发生过300余次疫病流行。在汉代中国就有“病迁坊”设施,用来隔离麻风病人。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提高抵抗力24.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经由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注射百日咳疫苗可预防此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百日咳杆菌属于传染源 B.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注射的百日咳疫苗属于抗体 D.吉日咳疫苗可用来预防肺结核25.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患过某种传染病的人一定不会再次患同一种传染病B.血液中的白细胞可吞噬病菌,故血液属于人体的免疫器官C.鼻腔黏膜阻挡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人体属于特异性免疫D.小明因对百合花的花粉过敏而哮喘,这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50分)26.(13分)暑假期间,很多人选择去海边游玩。如图甲、图乙分别是人体的眼球和耳的基本结构。请据图回答:(1)游客看到朝阳从海边冉冉升起,是因为光线依次经过图甲中的 (填序号),最终在[⑦] 上成像,并通过 (填序号)将信息传给 某特定区域形成了视觉。(2)游客们能听到导游的讲解,是因为声波引起 (填序号)的振动,然后振动由 传导到内耳的 (填序号),刺激它内部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3)太阳升起后,光线变强,眼球的结构②会 。有的游客是近视眼,采用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理解为在眼球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ICL 晶体植入手术前,患者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⑦的 方。植入的 ICL 晶体相当于一个 。(4)有的游客乘车时会晕车,与晕车有关的结构是 ;游玩期间,有的游客咽部发炎,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中耳炎,这是因为咽部与鼓室之间有图乙结构4 相连。(5)经常参加户外运动,能有效保护视力。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不同阅读时长后眼球前后径,结果如图三所示。请推测探究结果: 。27.(10分)生物课上,同学们进行了膝跳反射实验,步骤如下:①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小腿自然放松。②实验者用橡皮锤快速叩击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③交换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此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 (填图中序号)。(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能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这种感觉形成的部位是图中的[ ] ,从快速叩击到受测者感觉到叩击,这个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途径是 (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3)若图中4处严重受损,其他部分正常,此时 (填“能”或“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填“能”或“不能”)感觉到叩击。(4)实验中,实验者能用橡皮锤精准的叩击到膝盖下方的韧带,这一过程中,能协调运动的结构是图中[ ] 。当健康个体看到橡皮锤敲击韧带后,有意控制腿部肌肉便不会发生膝跳反射,原因是 。(5) “渐冻症”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的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功能丧失,肌肉逐渐萎缩,请利用膝跳反射原理写出“渐冻症”的检测方法: 。28.(9分)如图是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⑥所指的腺体与唾液腺、肝脏相比不同点是 ,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这类腺体叫做 。(2)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发生了重要变化,女生的变化主要是图中[ ] 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3)图中①是 ,它能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图中④是 ,它能分泌 ,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4)张大妈近期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日渐消瘦、四肢无力的症状,根据其症状的表现,其可能患有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对该类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除此之外,请你对其饮食等方面提出哪些建议 (提1条即可)。29.(11分)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回顾一下:(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来代替人痘接种法。从免疫角度来说这两种方法都属于 免疫,这是人体的第 道防线。人体的这道防线主要由 组成。(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接种的牛痘进入人体作为 起作用。(5)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属于 。(6)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HIV是这种传染病的 ,艾滋病患者属于 。但我们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被感染 。①交谈 ②共餐 ③握手 ④共用注射器 ⑤拥抱 ⑥被蚊子叮咬 ⑦性接触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⑤⑥ C. ②④⑤⑥⑦ D. ①③⑤⑥⑦30.(7分)镉是水体中剧毒的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活具有毒害作用。棘腹蛙的幼体(蝌蚪)皮肤渗透性强,对外界环境敏感。现用棘裂蛙的2月龄蝌蚪,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组别 实验溶液中镉浓度(mg/L) 蝌蚪数量 (哐) 实验蝌蚪在各时间内累计死亡数 (尾)24 小时 48 小时 72 小时 96 小时① 30 0 0 0 0② 1.5 30 0 0 0 0③ 3.0 30 0 0 5 11④ 4.5 30 0 4 18 21⑤ 6.0 30 0 9 26 30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中,除 外,其条件均需要一致。如五个组的蝌蚪,要选择生活状况相近的并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这样做的目的是 。(2)①组作为对照组,表中“ ”处应是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和实验时间的延长, 。(4)有研究显示,满江红在净化水质,改善重金属造成的水质污染方面有显著功效。如果要验证这个结论,可以在本实验中增加一个第⑥组,使其与第⑤组进行对照。⑥组不同于⑤组的处理方法是 。(5)根据表中数据推测,环境中水体镉的安全值是 。水体镉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废水和相关工业(如电镀、碱性电池等)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的。针对这一现象,防治镉污染,你的建议是 (写出一条即可)。七年级生物学试题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AACDB 6-10DCABC 11-15DCBAB 16-20DBCDC 21-25BAABD二、非选择题26.(13分)(1) ④②③⑨ 视网膜 ⑧ 大脑皮层(2)3 听小骨 8(3) 变小 前 凹透镜(4)前庭、半规管 咽鼓管(5)长期弱光照阅读会引起近视27.(10分)(1)反射弧 5、 1(2) 脊髓 [A]大脑皮层 5→4→3→6→A(3) 不能 不能(4) [B]小脑 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控制(5)刺激5 处,患者有感觉但不发生膝跳反射28.(9分)(1)无导管 内分泌腺(2) [⑥]卵巢(3) 垂体 肾上腺 肾上腺素(4)糖尿病 注射胰岛素 减少糖分的摄入,少食多餐(合理即可)29.(11分)(1)传染性和流行性(2)特异性 三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3)病原体(4)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5)传播途径(6)病原体 传染源 B30.(7分)(1)实验溶液中镉浓度 控制单一变量(2)0(3)棘腹蛙蝌蚪死亡的数量增加(或棘腹蛙蝌蚪死亡率升高)(4)6组加入满江红植物(5)1.5mg/L 禁止向河流中倾倒废水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