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知识梳理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1 北京人
1.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生产生活状况:能够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进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考点2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原始农业的发展
1.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地点:距今约七八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建造干栏式房屋,过上定居生活,开挖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用骨耜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乐器;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懂得使用天然漆。
2.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上定居生活。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用弓箭、长予、石球等捕猎;采集野菜,作为食物补充;制造彩陶;制作装饰品、乐器;用骨针、骨锥、纺轮纺线、织布、制衣。
3.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因: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
(2)经过:大约20000年前,人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地生长;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3)分布特点:南方主要栽培稻(距今约10000年),北方黄河流域主要栽培粟和黍(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4)兴起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5)发展趋势: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6)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7)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考点3 炎帝和黄帝
1.炎黄联盟
(1)时间、地点: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
(2)概况: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先在阪泉之战大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结果:炎黄部落联盟后来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其部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其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重点难点精讲
【思维导图】
1.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
2.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历史启示】
造成我国南北方人民生产生活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1)原因:南北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2)启示:做任何事情,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
【易错易混】
远古传说与史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之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史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2)联系:传说有神话的成分,但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例如: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记》有记载,而且有相关的考古依据。
【求同存异】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点:
(1)相同点:两处遗址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共同特征是原始农耕文化。
①都开始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学会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
②都会制造陶器;
③都已使用磨制石器;
④都已过上定居生活。
(2)不同点:南北农耕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河姆渡经济是水田经济,半坡经济是旱地经济。
【拓展延伸】
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典例分析
【考情分析】
本主题近3年3考,主要以选择题进行考查,分值2分。
【考点跟踪】
跟踪 (识记)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典例】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 D )
A.木器 B.彩色陶器 C.石器 D.碳化稻谷
思维破冰: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要注意题干是问能够证实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证据,通过比较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D项碳化稻谷最能证实这一史实。
战术小结: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乐器,建造干栏式房屋,开挖木结构水井,还会纺线、织布和制衣等。
变式拓展
(原创)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这样的镜头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易错易混】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和黍。
课堂演练
模拟演练
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解析】选A。考古发现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一点人工加工的史料,是最可信的,而文献记载和调查问卷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主观的东西,神话传说更是不可信。
2.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 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B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石铲(翻土) 石刀(收割) 石磨盘(谷物加工)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解析】选A。图中的石铲用于翻土,石刀用于收割,石磨盘用于谷物加工,这里翻土、收割、谷物加工属于农业生产活动,因此,该图说明了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4.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B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
5.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担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C )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6.《周易 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解析】选D。材料中的“舟楫”是指船桨,通过比较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D项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符合题意。
课时提升练习
1.了解史前时期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最可靠的证据是(  )
A.神话传说 B.口述史料 C.考古发现 D.《史记》记载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史前社会的最可靠依据。远古人类生活的时期,距离今天比较遥远,又几乎没有文献记载,因此我们主要依据考古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来研究人类起源的有关历史。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时期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最可靠的证据。C符合题意。
2.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发现有很厚的灰烬,有的成堆,有的成层。据此推断,北京人(  )
A.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懂得狩猎和采集
C.已经会使用和管理火 D.学会农耕和纺织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发现有很厚的灰烬,有的成堆,有的成层。据此推断,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和管理火,有灰烬说明北京人使用火,灰烬很厚,说明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管理火。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能够作为了解远古时期黄河流域聚落居民生活状况的考古资料是( A )
A.半坡遗址出土鱼纹彩陶盆 B.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
C.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遗存 D.河姆渡聚落房屋复原图
4.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C )
①种植粟和水稻②饲养猪狗等家畜③原始聚落的出现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再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总书记的家乡在黄河流域的陕西省富平县,下列完全反映黄河流域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完全反映黄河流域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图片的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和半地穴式房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6.2018年4月5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前往陕西黄帝陵,担任戊戌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主祭。中华儿女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出岳巍巍,河海荡荡,缅怀祖德,永矢弗忘!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中华儿女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B )
A.他们属于黄色人种
B.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他们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
D.中国人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
7.“(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下列能反映这一传说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  )
A. B.
C. D.
【解析】选A。本题以“(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和炎帝的相关知识点。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