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1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第17- ( http: / / www.21cnjy.com )22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通过读图分析,理解青藏地区因“高”生“寒”,导致了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的独特性 ,从而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寻找因果关系,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查找资料提高信息搜索的目的性、筛选能力、组织能力。通过联系时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和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同时更进一步理解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藏羚羊、野驴”的保护等知识的介绍,树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环境意识。通过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重点难点重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及交通的影响。难点青藏地区的“高”和“寒”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4教学突破及学情分析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教材P.18页那曲和南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温资料,让学生思考后得出:青藏地区因“高”生“寒”,同时导致了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的独特性 ,从而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生活的影响,是一个较抽象的问题,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尽量采用视频、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手段,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热情。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还可通过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就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展开讨论。如果按一般新授课的模式,教师讲解青藏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概况、地形、人口、民族、物产等知识后,进行了相关练习后进行总结,学生学习劲头可能会不足。基于农村学生基础较差,见识少,学习兴趣欠佳,以青藏地区知识大比武——2015年暑假夏令营“走进青藏地区”入场积分券的夺取为主线,将青藏地区主要知识点用竞赛形式进行,通过适当的讲解和介绍,以便完成本节教学任务。5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青藏地区的有关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为新课引入等做准备。准备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设计多媒体课件,并准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大屏幕投影和音响等。学生准备预习青藏地区一课主要内容,搜集相关资料。6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投影反映青藏高原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提问:同学们认出来这是我国哪个地理区域吗?能说说你对“青藏地区的印象”吗?2015年暑假夏令营将选些同学走进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知识大比武”获胜团队的同学将获积分券,讲解和强调大比武的要求和规则。 欣赏、感知可能回答:青藏地区分组:玲玲团队和贝贝团队,准备“青藏地区知识大比武” 让学生对青藏地区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对青藏地区的印象以青藏地区知识大比武——2015年暑假夏令营“走进青藏地区”入场积分券的夺取为主线,将青藏地区主要知识点用竞赛形式进行,以便完成本节教学任务。二、竞赛活动看来同学们对青藏地区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想不想更进一步走进它呢?第一关 比眼力1、青藏地区在我国什么位置呢?投影:中国地理分区图和青藏地区主要山脉分布图。提问:青藏地区边缘山脉有哪些? 让学生完成课本P17活动2、找出作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山脉。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板书:一、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读图抢答(西部等)读图抢答 过渡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明确了青藏地区的位置与范围之后,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板书:二、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3. 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4、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流到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印度河等。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5、青海省南部为什么被称为“三江源地区“,请在图中找出依据。板书:三、青藏地区的河流特征6、阅读P18活动材料1,分析造成那曲和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7、对照中国降水分布图,说出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板书:四、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第二关 比记忆力要求:看青藏地区视频,并回答问题1、关于西藏农业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谷农业 B、高寒农业 C、阳光农业 D、绿洲农业2、青藏地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A、藏羚羊 B、野驴 C、雪豹D、牦牛板书:五、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生态特征3、青藏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 )。A、汉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满族介绍“好客的藏族人民”板书: 六、青藏地区的民族与宗教介绍“布达拉宫” 抢答抢答读图抢答思考回答读图抢答读图抢答读图抢答读图抢答读图抢答阅读读图 过渡适时通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知识的介绍,树立爱护环境意识。过渡了解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青藏地区具有某些地理特点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寒”。适时通过珍稀动物知识的介绍,树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爱护我们共同家园的环境意识。4、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议一议,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板书:六、青藏地区的民族与宗教板书:七、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第三关 比听力要求:听歌曲,并回答问题。播发《天路》,提问:1、这首歌中的“天路”是指什么?2、在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时,遇到哪些困难?第四关 比功力1、藏民的这图种交通方式叫什么?(出示溜索图)2、找出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投影:青藏地区铁路和公路分布图,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明确青藏铁路起讫点以及北段与南段的分界点。 青藏铁路已于2005年10月15日全线铺轨完工。强调: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板书:八、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现在,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青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建设驶上了快车道,你愿意走进青藏,同青藏人民一起建设青藏,展望一下青藏的未来吗?根据我们前面的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把青藏建设得更好呢?你将来能为青藏的建设做些什么工作呢?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板书:九、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介绍“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 思考抢答听歌曲,抢答(青藏铁路)(遇到了寒冷、缺氧、低气压、冻土、生态环境脆弱等困难)抢答读图、抢答思考“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和以前交通不便的原因。 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高寒”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过渡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学会对比思考解决问题能力。通过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其爱国热情。充分利用学过的各类专题图片和地图,体现地理教学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会综合分析能力。3、列表比较北方地区、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4、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下列人类行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课堂小结后,统计玲玲团队和贝贝团队“青藏地区知识大比武”的结果,对学生予以鼓励。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分析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我们应该感受到:许多地理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从原因上加以理解可以避免死记硬背。探究活动: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在归纳区域特征时,要善于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进而分析主导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最终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依照下图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自主探究讨论、回答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7板书设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2课时)青藏地区一、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二、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三、青藏地区的河流特征四、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五、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生态特征六、青藏地区的民族与宗教七、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八、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九、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8预习知识及作业一、选择1、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是( )A.黄河 B.珠江 C.长江 D.澜沧江2、青藏高原单位面积小麦产量高,原因是( )A.水源充足 B.光照强 C.热量丰富 D.土壤肥沃3、柴达木盆地最著名的矿产是( )A.钾盐 B.石油 C.铁矿 D.铅锌矿4、“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 )A.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河西走廊二、综合题读下图,回答1) 我国各省区进藏的4条公路是:① ②③ ④2) 图中⑤代表的铁路是 ,它经过了 盆地。3) 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农业区:A 谷地 B 谷地4) 城市⑥是 ,水电站⑦是 . 【知 识 拓 展】三、列表比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气候特征 日照充足,气温低主要河流 长江、珠江主要矿产 煤、石油主要农作物 水稻、油菜附: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程标准新理念,把义务阶段的学生培养成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首先在教学思路上贯彻了正确的教学观,以“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为基准(新课程教学观的基础),创设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情境,组内讨论,团队PK,伴随有竞争的学习,学生开始自己动手思考,通过感知现象、读图分析、理解现象、学习探讨的步骤,使学生抓住青藏地区的“高寒”这个区域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本节课亮点有以下几点:1、教学手段的运用直观、合理。在这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采用了交互式电子白版多媒体教学。如:对地图的处理,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观的描述等,体现了知识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2、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观察、探索、发现规律。如让学生计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地区要比同纬度地区温度大约低多少度,分析总结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青藏地区的自然差异、人文差异这些基础知识,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做法,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是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充当学生的“向导” ——把学生引向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向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学生自能乐学、善学。青藏地区离桂林的学生很遥远,可是《天路》却是广为人知、广泛传唱的歌曲,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我进行了挖掘。整节课几乎是由学生PK活动串联在一起,学生在读图、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4、“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对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内容选择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注意联系实际,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这节课用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引人入胜的目标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如果按一般新授课的模式,教师讲解青藏地区概况、地形、人口、民族、物产等知识后,进行了相关练习后进行总结,学生学习劲头可能会不足。基于农村学生基础较差,见识少,学习兴趣欠佳,以青藏地区知识大比武——2015年暑假夏令营“走进青藏地区”入场积分券的夺取为主线,将青藏地区主要知识点用竞赛形式进行,通过适当的讲解和介绍,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PK式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学生先自主探究问题来完成学习内容,学生可自我检测学习的成效和能力,也使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差距,从而使个别辅导更具针对性。另外,本节课运用分组PK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内容;运用指导读图法引导学生看、读地图,观察地理事物,使学生初步学会读图、识图,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运用分析比较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更加清晰,便于记忆;归纳法,使学生有一个更明确的答案,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