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3)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特征。
2、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3、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级分界线的位置
4、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上承中国地理总论部分,起到承上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作用,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本节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资源(电子白板),图文并茂,从学生兴趣抓起,从基础知识补起,或开展学生“一帮一”活动,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开封市晨阳中学 邢玉慧
简介:
本课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域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及教学设备,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学习小组,通过预习、合作、探究,明确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区域间的分界线。
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型:讲授课
一、教材分析:
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区域划分是怎么回事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学生现有的感性知识基础上来讲授本章,我认为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第一节课又是基础的基础,全书的关键,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要体现这样的特征:要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度适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秦岭--淮河。”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上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21cnjy.com
二、学生分析:
本节知识上承中国地理总论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本节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资源(电子白板),图文并茂,从学生兴趣抓起,从基础知识补起,或开展学生“一帮一”活动,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21·cn·jy·com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采用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和民主性。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为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关注细节,重视评价,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特征。
2、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3、运用地图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级分界线的位置
4、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六、关键问题: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七、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学生活动,合作探究
八、教学准备:课件教学
九、课时安排: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㈠导入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认识本节要阐述解决的问题。
教师:所谓的差异就是在不同的地方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的地理景观、地理事物,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指的是自然和人文方面。中国的地理差异当然是中国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之间不一样的地方。所谓区域就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片地方。就像一片西瓜地,一片花生地。当然西瓜地里大部分是西瓜,花生地大部分是花生。西瓜地和花生地有明显不同。也就是说区域内的指标有相似性,区域间又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片花生地和那片花生地大小不同,也就是尺度不同。北面求实中学和我们晨阳中学都是学校,但是大小不同级别也不同。(用生活中身边的例子说明问题易于学生理解,可以把复杂的地理问题简单化。)www.21-cn-jy.com
过渡:对于区域有一定的理解后我们来学习第五章的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打开电子白板,播放课件图片)2·1·c·n·j·y
㈡新课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展示片)
请同学们阅读P2正文及图5.1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材料“秦岭和淮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了解秦岭和淮河的一些重要特征,并让学生观看有关秦岭淮河的一些影像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展示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
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均为东西走向)
秦岭--淮河先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①湖北 ②河北 ③江西 ④山东 ⑤浙江⑥山西 (② ④ ⑥)21·世纪*教育网
淮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洪水;中游利用胡泊、洼地修建蓄水工程;下游整治入江入海水道,开辟新的入海通道以利河水下泄。)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
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教师:(展示片13·14)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展示片15---19)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课件展示20--23),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www-2-1-cnjy-com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4. 师生总结,填下表:(展示)
名称 位 置 范 围 划 分 依 据
北方地区 秦岭--- 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季风区的北部地区、1月0 ℃等温线 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季风区的南部地区、1月0 ℃等温线 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非季风区、深居内陆、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严寒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21教育网
[反馈练习](展示18--20)
1.填空
(1)、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份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又是干湿地区的 和地区的分界线。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山脉)、 (河流)一致。
(3)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4)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 。
2.选择题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关于此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A 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东西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2)、河南省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4)、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5)、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A 自然环境 B 地理景观 C 居民主食 D人种和宗教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A 秦岭——淮河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青藏高原边缘线 D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7)、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
B 黄河冬季不结冰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D 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
[布置作业]:展示21--2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