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从古至今,饮食从来不只是吃饱肚子,更是中国人用味觉书写的文化史。除了饮食,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如果剪纸只剩下花纹没有吉祥寓意,如果端午节只剩粽子没有屈原精神,这些文化还会打动我们吗?还能够让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吗?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华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所从事的生产时间等密不可分。这些古诗文体现出我国的先民以哪种生产实践为主?24节气将天地万物纳入一个共同体之中,说明中国古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地万物有共同的本原,人应该尊重、顺应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中国人十分注重按客观世界本来的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基于此,中国人认为认识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思考: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怎样的价值导向?以民为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的瞩目,早已超越经济成就的表层观察——国际社会既惊叹中国用数十年走完西方百年工业化之路,更在探究五千年文明未中断的‘发展密码’。·请你说说,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密码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2)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小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