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广东省韶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025七上·韶关期末)与熊猫细胞相比,竹子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2.(2025七上·韶关期末)观察下图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③是叶绿体,其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
C.④是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D.⑤是液泡,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解了多种物质
3.(2025七上·韶关期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赞美荷花的诗句,诗中与“红”有关的色素位于(  )
A.叶绿体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4.(2025七上·韶关期末)小李用“目镜10×、物镜40×”的镜头组合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5.(2025七上·韶关期末)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时,能在视野内找到叶绿体的是(  )
A.人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根尖细胞
C.菠菜叶肉细胞 D.番茄果肉细胞
6.(2025七上·韶关期末)关于“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物镜镜头 B.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C.漱口后用牙签轻刮口腔侧壁 D.无需进行染色直接观察
7.(2025七上·韶关期末)下图中①②③④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其中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5七上·韶关期末)华南虎和丹霞鸭跖草都具有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  )
①细胞 ②组织 ③器官 ④系统 ⑤生物体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2025七上·韶关期末)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
A.农田松土 B.合理密植 C.带土移栽 D.人工授粉
10.(2025七上·韶关期末)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B.滴加碘液后用水漂洗叶片再观察
C.将部分遮光的叶片放进小烧杯的水中加热
D.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
11.(2025七上·韶关期末)新鲜采摘的桃子鲜甜可口,但放置久了甜度会下降,桃子甜度下降的原因是桃子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2.(2025七上·韶关期末)“山上多栽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下图能表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的过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5七上·韶关期末)砂糖桔树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时,为了保证开花和结果的营养供应,可适当在主枝上进行环割,阻止有机营养物质向根茎运输。被隔断的结构是(  )
A.韧皮部中的导管 B.韧皮部中的筛管
C.木质部中的导管 D.木质部中的筛管
14.(2025七上·韶关期末)小张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时,将西红柿幼苗移入培养箱中,并向培养箱加入未经稀释的营养液,幼苗出现了“烧苗”现象,下列补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多晒太阳 B.适量浇水 C.适量施肥 D.放到阴凉处
15.(2025七上·韶关期末)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前夕,乐昌黄金奈李(如图)第一次远销巴黎。下列有关黄金奈李花与果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
B.雌蕊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C.黄金奈李的可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若开花期间天气阴雨连绵,常会造成减产
(2025七上·韶关期末)周末,小明一家到韶关森林公园游玩。形态优美的山体和保护完好的森林植被是该公园自然景观资源的最大特色,森林覆盖率达到88%。公园内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空气湿润、清新,小明一家心情倍感愉悦。请完成下面小题。
16.韶关森林公园植物有野牡丹、杉木、樟树等420余种,动物有266种,以鸟类为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7.当小明走近草地上的喜鹊时,喜鹊迅速地飞到树上,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长 B.繁殖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
18.下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植物体生理活动,可以使公园内“空气湿润、清新”的生理活动主要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9.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公园内某棵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时附近,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
B.12时附近,植株只进行光合作用
C.a、c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D.b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与叶片部分气孔关闭有关
20.韶关森林公园是韶城市民的“绿色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游玩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爱护园内花草树木 B.扔垃圾时进行分类
C.张网捕猎各种鸟类 D.洗手不忘关水龙头
(2025七上·韶关期末)为全面推进韶城绿化工作,建设美丽宜居韶关,2024年3月12日,韶关市某区组织相关单位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大家纷纷移栽幼苗、提桶浇水,以实际行动凝聚“绿美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完成下面小题。
21.活动中所准备移栽的树苗根部都带了个土坨,是为了(  )
A.避免伤害植物的伸长区 B.避免伤害植物的分生区
C.避免伤害植物的根冠 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
22.植树后要适当浇水,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C.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D.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2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一农谚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
A.铁、锌、钙 B.氮、磷、钙 C.锰、钼、铜 D.氮、磷、钾
24.樟树是常见的移栽绿化树,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它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能源源不断地向上运输到茎和叶,其动力来自植物进行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运输作用
25.随着全面推进韶城绿化工作,建设美丽宜居韶关的工作落实,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不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C.大树进行蒸腾作用,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D.大树能招风,吹走了环境周围的热量
(2025七上·韶关期末)小华在观察红豆种子的结构时,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然而诗中的“红豆”和日常食用的红豆并非同一物。请完成下面小题。
26.诗中的“红豆”是豆科的落叶乔木相思树的种子,与日常食用的红豆皆属于双子叶植物,它们均不具备的结构是(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乳
27.用清水浸软后的食用红豆粒,小华用解剖刀可以轻易剥离其种皮,露出里面完整的结构,该结构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称为(  )
A.胚 B.胚芽 C.胚轴 D.胚根
28.小华喜爱饮食的红豆沙,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用红豆结构(如图)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⑤
29.小华把10粒食用红豆种子放在铺有湿润纱布的一次性杯子中进行观察,在温暖环境中第6天时发现大部分红豆种子都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小叶子的发育源自于红豆种子中的(  )
A.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根
30.如图是食用红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红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的选项是(  )
A. B.
C. D.
31.(2025七上·韶关期末)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小明用菠菜叶制作了叶的结构临时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写编号,“______”上填写文字)
(1)图中的[①]   和下表皮的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且无色透明,有利于   。菠菜叶的表皮主要由   组织构成。
(2)表皮上分布的[ ]   是水分散失的“通道”,也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3)小明发现菠菜叶的正面绿色深一些,背面绿色浅一些,这是因为叶肉中[   ]栅栏组织的叶绿体含量比[③]   多,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   等多种色素。
(4)[④]   是菠菜叶的“骨架”,具有支持和   的作用。
32.(2025七上·韶关期末)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其营养丰富、口感味道佳,备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温度和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在4个花盆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土壤,播种前进行松土,每组播种50粒玉米种子,一周后统计各组种子萌发数,结果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土壤含水量 种子萌发数
1 25℃ 20% 49粒
2 10℃ 20% 5粒
3 25℃ 10% 42粒
4 10℃ 10% 0粒
请回答:
(1)本实验中1、3组的变量是   。其他外部条件应保持   ,这遵循了探究实验的   原则。
(2)通过实验结果可看出,萌发率最高的组别是   号。从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   和适量的水分。播种前松土,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还需要   。
(3)实验中每组播种50粒玉米种子,能改为每组只播种1粒种子吗?为什么?   。
(4)在播种前,同学将玉米种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选出   (填“下沉”或“上浮”)的饱满颗粒进行播种,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之一是   。
33.(2025七上·韶关期末)桃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如图分别是桃花结构示意图和桃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______”上填文字)
(1)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中花、果实和   是生殖器官;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包括   和   。
(2)桃花开放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会使花粉落到[①]   上,帮助花完成传粉的过程。当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胚珠内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
(3)桃花完成受精后,图甲中[ ]   将发育成图乙中的果皮,图甲中④将发育成图乙中的[ ]   。
(4)一般情况下,桃树要结出果实,需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和结果四个阶段,若桃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果树减产,分析主要原因是:   。
34.(2025七上·韶关期末)据计算,10000m2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里,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约1t,释放氧气约0.73t,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的作用。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图解,请分析回答: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   ,它通过图中[   ]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   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   ]呼吸作用分解其体内的含碳有机物,产生水和   ,并释放到大气中。
(3)植树造林能缓解   效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是一项重要的生态行为。但人类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又使得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请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写出两项有效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熊猫属于动物,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竹子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除了包含动物细胞的结构外,还特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所以与大熊猫的体细胞相比,竹子叶肉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①是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A错误。
B.③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有叶绿素等色素 ,B正确。
C.④是细胞核,具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C正确。
D.⑤是液泡,液泡中的细胞液中溶解了糖类、无机盐、色素多种物质,D正确。
故选A。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3.【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叶绿体主要含有叶绿素,与光合作用相关,不是与“红”有关的色素所在位置,A不符合题意。B.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胶状物质,虽然其中可能含有色素,但不是“红”色色素的主要储存地,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场所,与色素的储存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水分、色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场所,其中的色素可以是各种颜色,包括红色,因此诗中“荷花”的“红”色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中色素的分布与功能。植物细胞中含有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和液泡中。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与光合作用有关,而液泡中的色素则与植物的颜色、味道等特性相关。
4.【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小李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40×,可以计算出小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5.【答案】C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A、人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在视野内找不到叶绿体,不符合题意。B、洋葱根尖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视野内找不到叶绿体,不符合题意。
C、菠菜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视野内能找到叶绿体,符合题意。
D、番茄果肉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视野内找不到叶绿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它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内,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只有有叶绿素的部分有。
6.【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该用擦镜纸擦拭显微镜物镜镜头,而纱布质地较粗糙,容易刮伤镜头,影响显微镜的成像效果,故A错误。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如果滴加清水,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故B错误。
C.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杂质,需要先用凉开水漱口,然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获取口腔上皮细胞,故C正确。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易观察其结构,需要进行染色,通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7.【答案】D
【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生长
【解析】【解答】A.由题图可以看出,①过程是细胞由小变大,故①表示细胞生长过程,A不符合题意。
B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由题图可以看出,通过②③过程,细胞的数目增多,故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B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由题图可以看出,通过④过程,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故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生长,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
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细胞生长增大体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增加了细胞的种类。
8.【答案】A
【知识点】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解析】【解答】华南虎属于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丹霞鸭跖草属于植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华南虎和丹霞鸭跖草都具有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①细胞、②组织、③器官、⑤生物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9.【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农田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A错误。
B.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正确。
C.带土移栽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成活率,C错误。
D.人工授粉可以弥补自然授粉的不足,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农作物过密会使植物的叶片相互遮挡,影响接受阳光,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农作物过稀不能使最多的植物接受阳光,造成光能的浪费,不能最大限度地合成有机物。
10.【答案】C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滴加碘液后,叶片会变蓝,这是淀粉遇碘液的反应。如果用水漂洗,会洗掉碘液,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故B不符合题意。
C.将部分遮光的叶片放进小烧杯的水中加热是错误的。该实验中,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时,应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再将小烧杯置于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水浴加热,而不是直接将叶片放进小烧杯的水中加热,因为水不能溶解叶绿素,无法达到脱色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
D.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是正确的。这样可以确保遮光部分完全不透光,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从而探究光对绿叶合成淀粉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如下:
1. 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 遮光: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遮盖叶片的一部分,形成对照。
3. 光照:将植物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4. 脱色: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 漂洗: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6. 检验: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11.【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桃子甜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桃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桃子在采摘后,虽然不再进行光合作用,但其细胞内的呼吸作用仍在继续,消耗了果实中的糖分等有机物,导致甜度下降。
故选B。
【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是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过程,但它们对桃子甜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光合作用主要在植物的叶绿体中进行,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增加甜度;呼吸作用则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可能降低甜度;蒸腾作用主要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与甜度变化关系不大;吸收作用主要指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与果实甜度变化无直接关联。
12.【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图中①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图中:①植物蒸腾作用,②降水,③蒸发,④降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行的路线: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
13.【答案】B
【知识点】茎的结构;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筛管是高等植物韧皮部中的管状结构,由筛分子组成,负责光合产物和多种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砂糖桔树环割是为了阻止有机营养物质向根茎运输,而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的,所以环割时被隔断的结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14.【答案】B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无土栽培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烧苗”现象是由于营养液浓度过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了缓解“烧苗”现象,应该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即适量浇水。
故选B。
【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15.【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A.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这是正确的。花药是产生花粉的地方,花丝支撑花药,两者共同构成雄蕊,故A正确。
B.黄金奈李只有一个种子,因此雌蕊子房中有一个胚珠,故B错误。
C.黄金奈李果实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肉,也就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故C正确。
D.若开花期间天气阴雨连绵,会影响授粉和果实的生长,常导致减产,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16.A
17.C
18.C
19.B
20.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6.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目中提到韶关森林公园植物有野牡丹、杉木、樟树等420余种,动物有266种,以鸟类为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A。
17.生物的特征包括多个方面,如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等。其中,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题目中提到,当小明走近草地上的喜鹊时,喜鹊迅速地飞到树上。这表明喜鹊对外界的刺激(小明的接近)作出了反应。
故答案为:C。
18.图中①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光合作用。
①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会使空气污浊,不能使空气湿润、清新。
②蒸腾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
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从而使空气变得清新。故C②③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A.从图中可以看出,0h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故B符合题意。
C.a、c点是两曲线的交点,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b点由于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影响了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A.花草树木是公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护它们有助于维持公园的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同时也能让游客更好地欣赏自然景观,故A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有利于保护公园的土壤、水源和空气等,使公园保持整洁美观,为游客和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韶关市全市范围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韶关森林公园属于禁猎区,张网捕猎各种鸟类会直接导致鸟类数量减少,破坏公园的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还可能触犯法律,受到相应的处罚,故C符合题意。
D.这是一种环保且节约资源的良好行为。关闭水龙头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保护公园的水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节约习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21.D
22.D
23.D
24.A
25.C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21.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移栽植物时带土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A.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是在筛管中进行,筛管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有机物,且运输方向是从上向下,而不是运输水分,故A错误。
B.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是在筛管中进行,筛管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有机物,且运输方向是从上向下,而不是运输水分,故B错误。
C.导管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 “根→茎→叶”,而不是 “叶→茎→根”,故C错误。
D.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水分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根内的导管,然后沿着根、茎、叶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所以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在导管中,沿着 “根→茎→叶” 的方向运输,故D正确。
故选D。
23.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故选D。
24.A.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形成了一种 “泵” 的原理,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所以樟树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能不断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但它不是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直接动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运输作用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生理作用,它只是描述了物质在植物体内的移动过程,而不是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阳光,确实能减少阳光直射地面,使地面吸收的热量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树下温度,但这不是 “大树底下好乘凉” 的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B.大树根系发达,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以维持树木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周围土壤的水分含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大树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分从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据测定,一株10米高的大树在夏季一天能蒸发273千克水,要把如此多的水蒸发掉,需要吸收的热量是惊人的,所以大树底下的温度会明显降低,故C符合题意。
D.大树能招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速空气流动,但这种作用对降低周围环境温度的效果相对较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26.D
27.A
28.A
29.B
30.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解析】【分析】图中:①种皮,②子叶,③胚根,④胚芽,⑤胚轴。
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双子叶植物 都有种皮和胚,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单子叶植物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26.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红豆属于双子叶植物,不具备的结构是胚乳,D符合题意。
故选D。
27.红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其中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它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植株,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8.红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②子叶中,因此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用红豆结构(如图)中的②子叶,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9.在红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因此红豆种子都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小叶子的发育源自于红豆种子中的胚芽,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0.红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开始时种子消耗储存的有机物,因此有机物含量会下降,直到幼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含量又开始增加,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1.【答案】(1)上表皮;透光;保护
(2)⑤气孔
(3)②;海绵组织;叶绿素
(4)叶脉;运输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气孔
【解析】【解答】(1)图中的①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细胞排列紧密,形成保护层,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虫害侵袭。无色透明的特性使得光线能够穿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表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保护组织是植物体表的保护层,具有保护作用。
(2)⑤气孔是植物叶片上分布的微小孔隙,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通道。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植物可以控制水分的蒸发和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3)小明发现菠菜叶的正面绿色深一些,背面绿色浅一些,这是因为叶肉中②栅栏组织的叶绿体含量比③海绵组织多。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色素,其中叶绿素含量较高,使叶片呈现绿色。
(4)④叶脉是菠菜叶的 “骨架”,具有支持和运输的作用。叶脉中的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叶肉细胞等部位,为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提供原料;筛管则负责运输有机物,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部、茎部等,供植物生长、储存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
【分析】图中:①上表皮,②叶肉中的栅栏组织,③叶肉中的海绵组织,④叶脉,⑤气孔。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1)图中的①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且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透过。
菠菜叶的表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其功能是保护内部的叶肉组织等,防止水分过度散失和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等。
(2)表皮上分布的⑤气孔是水分散失的 “通道”,也是气体交换的 “门户”。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同时,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氧气等气体也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
(3)小明发现菠菜叶的正面绿色深一些,背面绿色浅一些,这是因为叶肉中②栅栏组织的叶绿体含量比③海绵组织多。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色素,其中叶绿素含量较高,使叶片呈现绿色。
(4)④叶脉是菠菜叶的 “骨架”,具有支持和运输的作用。叶脉中的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叶肉细胞等部位,为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提供原料;筛管则负责运输有机物,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部、茎部等,供植物生长、储存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
32.【答案】(1)土壤含水量/水分;相同;单一变量
(2)1;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3)不能,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4)下沉;有足够的营养储备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1)为遵循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中1、3组的变量是土壤含水量,1组的土壤含水量为20%,3组的土壤含水量为10%。其他外部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该原则要求在设计实验时,除了要研究的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该自变量引起的,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萌发率最高的组别:第1组种子萌发数为49粒,萌发率为98%;第2组萌发率为10%;第3组萌发率为84%;第4组萌发率为0%。所以萌发率最高的组别是1号。
从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1组和2组对比,温度不同,25℃时萌发数远多于10℃,说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1组和3组对比,土壤含水量不同,20%含水量时萌发数多于10%,说明适量的水分有利于种子萌发。
播种前松土,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还需要充足的空气,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使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若土壤板结,空气不足,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实验中每组不能改为只播种1粒种子,因为种子的萌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播种1粒种子,一旦该种子不萌发,就无法准确判断是种子本身的问题还是环境条件的问题,而每组播种50粒种子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如果这粒种子本身是不饱满的、有损伤的或者处于休眠期等,就可能导致不萌发,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当样本数量足够多时,个别种子的特殊情况对整体结果的影响就会减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之一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饱满的种子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而下沉的种子相对更饱满,其胚和胚乳发育更完整,营养物质更充足,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上浮的种子可能是干瘪的、不饱满的,或者胚已经受损,萌发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播种前,同学将玉米种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选出下沉的饱满颗粒进行播种。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本实验中1、3组的变量是土壤含水量,1组的土壤含水量为20%,3组的土壤含水量为10%。其他外部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这遵循了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设计实验时,除了要研究的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该自变量引起的,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萌发率最高的组别:第1组种子萌发数为49粒,萌发率为98%;第2组萌发率为10%;第3组萌发率为84%;第4组萌发率为0%。所以萌发率最高的组别是1号。
从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1组和2组对比,温度不同,25℃时萌发数远多于10℃,说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1组和3组对比,土壤含水量不同,20%含水量时萌发数多于10%,说明适量的水分有利于种子萌发。
播种前松土,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还需要充足的空气,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使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若土壤板结,空气不足,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实验中每组不能改为只播种1粒种子,因为种子的萌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播种1粒种子,一旦该种子不萌发,就无法准确判断是种子本身的问题还是环境条件的问题,而每组播种50粒种子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如果这粒种子本身是不饱满的、有损伤的或者处于休眠期等,就可能导致不萌发,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当样本数量足够多时,个别种子的特殊情况对整体结果的影响就会减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在播种前,同学将玉米种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选出下沉的饱满颗粒进行播种,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之一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饱满的种子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而下沉的种子相对更饱满,其胚和胚乳发育更完整,营养物质更充足,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上浮的种子可能是干瘪的、不饱满的,或者胚已经受损,萌发的可能性较小。
33.【答案】(1)种子;雄蕊;雌蕊
(2)柱头;卵细胞
(3)③子房壁;⑥种子
(4)传粉不足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利用,通过茎运到叶,在叶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中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因为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2)桃花开放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会使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帮助花完成传粉的过程。
当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桃花完成受精后,图甲中③子房壁将发育成图乙中的果皮,图甲中④胚珠将发育成图乙中的⑥种子。因为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4)若桃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果树减产,主要原因是:阴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导致传粉不足。桃花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等传粉者将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而连绵的阴雨会使昆虫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进行传粉,使得雌蕊不能得到足够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从而影响果实的形成和产量。
【分析】图甲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图乙中:⑤果皮,⑥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中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因为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2)桃花开放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会使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帮助花完成传粉的过程。
当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桃花完成受精后,图甲中③子房壁将发育成图乙中的果皮,图甲中④胚珠将发育成图乙中的⑥种子。因为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4)若桃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果树减产,主要原因是:阴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导致传粉不足。桃花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等传粉者将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而连绵的阴雨会使昆虫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进行传粉,使得雌蕊不能得到足够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从而影响果实的形成和产量。
34.【答案】(1)生产者;①;氧气;碳—氧
(2)②;二氧化碳
(3)温室;下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措施:低碳出行;光盘行动;随手关灯;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减少塑料袋使用等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生产者,它通过图中①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②呼吸作用分解其体内的含碳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3)植树造林能缓解温室效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体内,从而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两项有效措施如下:
节约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使用,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
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因为汽车尾气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和行驶里程,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分析】 图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生产者,它通过图中①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②呼吸作用分解其体内的含碳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3)植树造林能缓解温室效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体内,从而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两项有效措施如下:
节约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使用,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
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因为汽车尾气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和行驶里程,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 / 1广东省韶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025七上·韶关期末)与熊猫细胞相比,竹子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熊猫属于动物,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竹子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除了包含动物细胞的结构外,还特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所以与大熊猫的体细胞相比,竹子叶肉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2.(2025七上·韶关期末)观察下图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③是叶绿体,其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
C.④是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D.⑤是液泡,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解了多种物质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①是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A错误。
B.③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有叶绿素等色素 ,B正确。
C.④是细胞核,具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C正确。
D.⑤是液泡,液泡中的细胞液中溶解了糖类、无机盐、色素多种物质,D正确。
故选A。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3.(2025七上·韶关期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赞美荷花的诗句,诗中与“红”有关的色素位于(  )
A.叶绿体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叶绿体主要含有叶绿素,与光合作用相关,不是与“红”有关的色素所在位置,A不符合题意。B.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胶状物质,虽然其中可能含有色素,但不是“红”色色素的主要储存地,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场所,与色素的储存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水分、色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场所,其中的色素可以是各种颜色,包括红色,因此诗中“荷花”的“红”色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中色素的分布与功能。植物细胞中含有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和液泡中。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与光合作用有关,而液泡中的色素则与植物的颜色、味道等特性相关。
4.(2025七上·韶关期末)小李用“目镜10×、物镜40×”的镜头组合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小李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40×,可以计算出小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5.(2025七上·韶关期末)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时,能在视野内找到叶绿体的是(  )
A.人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根尖细胞
C.菠菜叶肉细胞 D.番茄果肉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A、人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在视野内找不到叶绿体,不符合题意。B、洋葱根尖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视野内找不到叶绿体,不符合题意。
C、菠菜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视野内能找到叶绿体,符合题意。
D、番茄果肉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视野内找不到叶绿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它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内,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只有有叶绿素的部分有。
6.(2025七上·韶关期末)关于“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物镜镜头 B.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C.漱口后用牙签轻刮口腔侧壁 D.无需进行染色直接观察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该用擦镜纸擦拭显微镜物镜镜头,而纱布质地较粗糙,容易刮伤镜头,影响显微镜的成像效果,故A错误。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如果滴加清水,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故B错误。
C.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杂质,需要先用凉开水漱口,然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获取口腔上皮细胞,故C正确。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易观察其结构,需要进行染色,通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7.(2025七上·韶关期末)下图中①②③④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其中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生长
【解析】【解答】A.由题图可以看出,①过程是细胞由小变大,故①表示细胞生长过程,A不符合题意。
B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由题图可以看出,通过②③过程,细胞的数目增多,故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B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由题图可以看出,通过④过程,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故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生长,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
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细胞生长增大体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增加了细胞的种类。
8.(2025七上·韶关期末)华南虎和丹霞鸭跖草都具有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  )
①细胞 ②组织 ③器官 ④系统 ⑤生物体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A
【知识点】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解析】【解答】华南虎属于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丹霞鸭跖草属于植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华南虎和丹霞鸭跖草都具有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①细胞、②组织、③器官、⑤生物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9.(2025七上·韶关期末)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
A.农田松土 B.合理密植 C.带土移栽 D.人工授粉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农田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A错误。
B.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正确。
C.带土移栽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成活率,C错误。
D.人工授粉可以弥补自然授粉的不足,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农作物过密会使植物的叶片相互遮挡,影响接受阳光,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农作物过稀不能使最多的植物接受阳光,造成光能的浪费,不能最大限度地合成有机物。
10.(2025七上·韶关期末)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B.滴加碘液后用水漂洗叶片再观察
C.将部分遮光的叶片放进小烧杯的水中加热
D.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
【答案】C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滴加碘液后,叶片会变蓝,这是淀粉遇碘液的反应。如果用水漂洗,会洗掉碘液,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故B不符合题意。
C.将部分遮光的叶片放进小烧杯的水中加热是错误的。该实验中,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时,应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再将小烧杯置于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水浴加热,而不是直接将叶片放进小烧杯的水中加热,因为水不能溶解叶绿素,无法达到脱色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
D.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是正确的。这样可以确保遮光部分完全不透光,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从而探究光对绿叶合成淀粉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如下:
1. 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 遮光: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遮盖叶片的一部分,形成对照。
3. 光照:将植物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4. 脱色: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 漂洗: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6. 检验: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11.(2025七上·韶关期末)新鲜采摘的桃子鲜甜可口,但放置久了甜度会下降,桃子甜度下降的原因是桃子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桃子甜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桃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桃子在采摘后,虽然不再进行光合作用,但其细胞内的呼吸作用仍在继续,消耗了果实中的糖分等有机物,导致甜度下降。
故选B。
【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是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过程,但它们对桃子甜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光合作用主要在植物的叶绿体中进行,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增加甜度;呼吸作用则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可能降低甜度;蒸腾作用主要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与甜度变化关系不大;吸收作用主要指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与果实甜度变化无直接关联。
12.(2025七上·韶关期末)“山上多栽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下图能表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的过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图中①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图中:①植物蒸腾作用,②降水,③蒸发,④降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行的路线: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
13.(2025七上·韶关期末)砂糖桔树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时,为了保证开花和结果的营养供应,可适当在主枝上进行环割,阻止有机营养物质向根茎运输。被隔断的结构是(  )
A.韧皮部中的导管 B.韧皮部中的筛管
C.木质部中的导管 D.木质部中的筛管
【答案】B
【知识点】茎的结构;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筛管是高等植物韧皮部中的管状结构,由筛分子组成,负责光合产物和多种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砂糖桔树环割是为了阻止有机营养物质向根茎运输,而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的,所以环割时被隔断的结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14.(2025七上·韶关期末)小张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时,将西红柿幼苗移入培养箱中,并向培养箱加入未经稀释的营养液,幼苗出现了“烧苗”现象,下列补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多晒太阳 B.适量浇水 C.适量施肥 D.放到阴凉处
【答案】B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析】【解答】无土栽培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烧苗”现象是由于营养液浓度过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了缓解“烧苗”现象,应该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即适量浇水。
故选B。
【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15.(2025七上·韶关期末)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前夕,乐昌黄金奈李(如图)第一次远销巴黎。下列有关黄金奈李花与果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
B.雌蕊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C.黄金奈李的可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若开花期间天气阴雨连绵,常会造成减产
【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解析】【解答】A.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这是正确的。花药是产生花粉的地方,花丝支撑花药,两者共同构成雄蕊,故A正确。
B.黄金奈李只有一个种子,因此雌蕊子房中有一个胚珠,故B错误。
C.黄金奈李果实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肉,也就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故C正确。
D.若开花期间天气阴雨连绵,会影响授粉和果实的生长,常导致减产,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2025七上·韶关期末)周末,小明一家到韶关森林公园游玩。形态优美的山体和保护完好的森林植被是该公园自然景观资源的最大特色,森林覆盖率达到88%。公园内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空气湿润、清新,小明一家心情倍感愉悦。请完成下面小题。
16.韶关森林公园植物有野牡丹、杉木、樟树等420余种,动物有266种,以鸟类为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7.当小明走近草地上的喜鹊时,喜鹊迅速地飞到树上,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长 B.繁殖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
18.下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植物体生理活动,可以使公园内“空气湿润、清新”的生理活动主要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9.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公园内某棵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时附近,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
B.12时附近,植株只进行光合作用
C.a、c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D.b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与叶片部分气孔关闭有关
20.韶关森林公园是韶城市民的“绿色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游玩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爱护园内花草树木 B.扔垃圾时进行分类
C.张网捕猎各种鸟类 D.洗手不忘关水龙头
【答案】16.A
17.C
18.C
19.B
20.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6.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目中提到韶关森林公园植物有野牡丹、杉木、樟树等420余种,动物有266种,以鸟类为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A。
17.生物的特征包括多个方面,如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等。其中,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题目中提到,当小明走近草地上的喜鹊时,喜鹊迅速地飞到树上。这表明喜鹊对外界的刺激(小明的接近)作出了反应。
故答案为:C。
18.图中①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光合作用。
①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会使空气污浊,不能使空气湿润、清新。
②蒸腾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
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从而使空气变得清新。故C②③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A.从图中可以看出,0h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故B符合题意。
C.a、c点是两曲线的交点,可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b点由于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影响了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A.花草树木是公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护它们有助于维持公园的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同时也能让游客更好地欣赏自然景观,故A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有利于保护公园的土壤、水源和空气等,使公园保持整洁美观,为游客和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韶关市全市范围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韶关森林公园属于禁猎区,张网捕猎各种鸟类会直接导致鸟类数量减少,破坏公园的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还可能触犯法律,受到相应的处罚,故C符合题意。
D.这是一种环保且节约资源的良好行为。关闭水龙头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保护公园的水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节约习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5七上·韶关期末)为全面推进韶城绿化工作,建设美丽宜居韶关,2024年3月12日,韶关市某区组织相关单位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大家纷纷移栽幼苗、提桶浇水,以实际行动凝聚“绿美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完成下面小题。
21.活动中所准备移栽的树苗根部都带了个土坨,是为了(  )
A.避免伤害植物的伸长区 B.避免伤害植物的分生区
C.避免伤害植物的根冠 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
22.植树后要适当浇水,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C.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D.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2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一农谚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
A.铁、锌、钙 B.氮、磷、钙 C.锰、钼、铜 D.氮、磷、钾
24.樟树是常见的移栽绿化树,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它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能源源不断地向上运输到茎和叶,其动力来自植物进行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运输作用
25.随着全面推进韶城绿化工作,建设美丽宜居韶关的工作落实,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不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C.大树进行蒸腾作用,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D.大树能招风,吹走了环境周围的热量
【答案】21.D
22.D
23.D
24.A
25.C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21.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移栽植物时带土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A.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是在筛管中进行,筛管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有机物,且运输方向是从上向下,而不是运输水分,故A错误。
B.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是在筛管中进行,筛管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有机物,且运输方向是从上向下,而不是运输水分,故B错误。
C.导管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 “根→茎→叶”,而不是 “叶→茎→根”,故C错误。
D.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水分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根内的导管,然后沿着根、茎、叶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所以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在导管中,沿着 “根→茎→叶” 的方向运输,故D正确。
故选D。
23.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故选D。
24.A.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形成了一种 “泵” 的原理,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所以樟树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能不断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但它不是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直接动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运输作用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生理作用,它只是描述了物质在植物体内的移动过程,而不是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阳光,确实能减少阳光直射地面,使地面吸收的热量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树下温度,但这不是 “大树底下好乘凉” 的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B.大树根系发达,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以维持树木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周围土壤的水分含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大树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分从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据测定,一株10米高的大树在夏季一天能蒸发273千克水,要把如此多的水蒸发掉,需要吸收的热量是惊人的,所以大树底下的温度会明显降低,故C符合题意。
D.大树能招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速空气流动,但这种作用对降低周围环境温度的效果相对较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5七上·韶关期末)小华在观察红豆种子的结构时,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然而诗中的“红豆”和日常食用的红豆并非同一物。请完成下面小题。
26.诗中的“红豆”是豆科的落叶乔木相思树的种子,与日常食用的红豆皆属于双子叶植物,它们均不具备的结构是(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乳
27.用清水浸软后的食用红豆粒,小华用解剖刀可以轻易剥离其种皮,露出里面完整的结构,该结构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称为(  )
A.胚 B.胚芽 C.胚轴 D.胚根
28.小华喜爱饮食的红豆沙,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用红豆结构(如图)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⑤
29.小华把10粒食用红豆种子放在铺有湿润纱布的一次性杯子中进行观察,在温暖环境中第6天时发现大部分红豆种子都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小叶子的发育源自于红豆种子中的(  )
A.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根
30.如图是食用红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红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的选项是(  )
A. B.
C. D.
【答案】26.D
27.A
28.A
29.B
30.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解析】【分析】图中:①种皮,②子叶,③胚根,④胚芽,⑤胚轴。
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双子叶植物 都有种皮和胚,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单子叶植物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26.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红豆属于双子叶植物,不具备的结构是胚乳,D符合题意。
故选D。
27.红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其中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它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植株,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8.红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②子叶中,因此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用红豆结构(如图)中的②子叶,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9.在红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因此红豆种子都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小叶子的发育源自于红豆种子中的胚芽,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0.红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开始时种子消耗储存的有机物,因此有机物含量会下降,直到幼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含量又开始增加,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1.(2025七上·韶关期末)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小明用菠菜叶制作了叶的结构临时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写编号,“______”上填写文字)
(1)图中的[①]   和下表皮的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且无色透明,有利于   。菠菜叶的表皮主要由   组织构成。
(2)表皮上分布的[ ]   是水分散失的“通道”,也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3)小明发现菠菜叶的正面绿色深一些,背面绿色浅一些,这是因为叶肉中[   ]栅栏组织的叶绿体含量比[③]   多,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   等多种色素。
(4)[④]   是菠菜叶的“骨架”,具有支持和   的作用。
【答案】(1)上表皮;透光;保护
(2)⑤气孔
(3)②;海绵组织;叶绿素
(4)叶脉;运输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气孔
【解析】【解答】(1)图中的①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细胞排列紧密,形成保护层,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虫害侵袭。无色透明的特性使得光线能够穿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表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保护组织是植物体表的保护层,具有保护作用。
(2)⑤气孔是植物叶片上分布的微小孔隙,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通道。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植物可以控制水分的蒸发和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3)小明发现菠菜叶的正面绿色深一些,背面绿色浅一些,这是因为叶肉中②栅栏组织的叶绿体含量比③海绵组织多。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色素,其中叶绿素含量较高,使叶片呈现绿色。
(4)④叶脉是菠菜叶的 “骨架”,具有支持和运输的作用。叶脉中的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叶肉细胞等部位,为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提供原料;筛管则负责运输有机物,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部、茎部等,供植物生长、储存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
【分析】图中:①上表皮,②叶肉中的栅栏组织,③叶肉中的海绵组织,④叶脉,⑤气孔。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1)图中的①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且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透过。
菠菜叶的表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其功能是保护内部的叶肉组织等,防止水分过度散失和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等。
(2)表皮上分布的⑤气孔是水分散失的 “通道”,也是气体交换的 “门户”。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同时,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氧气等气体也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
(3)小明发现菠菜叶的正面绿色深一些,背面绿色浅一些,这是因为叶肉中②栅栏组织的叶绿体含量比③海绵组织多。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色素,其中叶绿素含量较高,使叶片呈现绿色。
(4)④叶脉是菠菜叶的 “骨架”,具有支持和运输的作用。叶脉中的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叶肉细胞等部位,为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提供原料;筛管则负责运输有机物,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部、茎部等,供植物生长、储存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
32.(2025七上·韶关期末)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其营养丰富、口感味道佳,备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温度和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在4个花盆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土壤,播种前进行松土,每组播种50粒玉米种子,一周后统计各组种子萌发数,结果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土壤含水量 种子萌发数
1 25℃ 20% 49粒
2 10℃ 20% 5粒
3 25℃ 10% 42粒
4 10℃ 10% 0粒
请回答:
(1)本实验中1、3组的变量是   。其他外部条件应保持   ,这遵循了探究实验的   原则。
(2)通过实验结果可看出,萌发率最高的组别是   号。从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   和适量的水分。播种前松土,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还需要   。
(3)实验中每组播种50粒玉米种子,能改为每组只播种1粒种子吗?为什么?   。
(4)在播种前,同学将玉米种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选出   (填“下沉”或“上浮”)的饱满颗粒进行播种,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之一是   。
【答案】(1)土壤含水量/水分;相同;单一变量
(2)1;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3)不能,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4)下沉;有足够的营养储备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1)为遵循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中1、3组的变量是土壤含水量,1组的土壤含水量为20%,3组的土壤含水量为10%。其他外部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该原则要求在设计实验时,除了要研究的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该自变量引起的,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萌发率最高的组别:第1组种子萌发数为49粒,萌发率为98%;第2组萌发率为10%;第3组萌发率为84%;第4组萌发率为0%。所以萌发率最高的组别是1号。
从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1组和2组对比,温度不同,25℃时萌发数远多于10℃,说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1组和3组对比,土壤含水量不同,20%含水量时萌发数多于10%,说明适量的水分有利于种子萌发。
播种前松土,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还需要充足的空气,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使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若土壤板结,空气不足,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实验中每组不能改为只播种1粒种子,因为种子的萌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播种1粒种子,一旦该种子不萌发,就无法准确判断是种子本身的问题还是环境条件的问题,而每组播种50粒种子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如果这粒种子本身是不饱满的、有损伤的或者处于休眠期等,就可能导致不萌发,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当样本数量足够多时,个别种子的特殊情况对整体结果的影响就会减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之一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饱满的种子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而下沉的种子相对更饱满,其胚和胚乳发育更完整,营养物质更充足,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上浮的种子可能是干瘪的、不饱满的,或者胚已经受损,萌发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播种前,同学将玉米种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选出下沉的饱满颗粒进行播种。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本实验中1、3组的变量是土壤含水量,1组的土壤含水量为20%,3组的土壤含水量为10%。其他外部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这遵循了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设计实验时,除了要研究的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该自变量引起的,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萌发率最高的组别:第1组种子萌发数为49粒,萌发率为98%;第2组萌发率为10%;第3组萌发率为84%;第4组萌发率为0%。所以萌发率最高的组别是1号。
从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1组和2组对比,温度不同,25℃时萌发数远多于10℃,说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1组和3组对比,土壤含水量不同,20%含水量时萌发数多于10%,说明适量的水分有利于种子萌发。
播种前松土,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还需要充足的空气,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使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若土壤板结,空气不足,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实验中每组不能改为只播种1粒种子,因为种子的萌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播种1粒种子,一旦该种子不萌发,就无法准确判断是种子本身的问题还是环境条件的问题,而每组播种50粒种子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如果这粒种子本身是不饱满的、有损伤的或者处于休眠期等,就可能导致不萌发,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当样本数量足够多时,个别种子的特殊情况对整体结果的影响就会减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在播种前,同学将玉米种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选出下沉的饱满颗粒进行播种,这是因为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之一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饱满的种子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而下沉的种子相对更饱满,其胚和胚乳发育更完整,营养物质更充足,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上浮的种子可能是干瘪的、不饱满的,或者胚已经受损,萌发的可能性较小。
33.(2025七上·韶关期末)桃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如图分别是桃花结构示意图和桃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______”上填文字)
(1)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中花、果实和   是生殖器官;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包括   和   。
(2)桃花开放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会使花粉落到[①]   上,帮助花完成传粉的过程。当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胚珠内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
(3)桃花完成受精后,图甲中[ ]   将发育成图乙中的果皮,图甲中④将发育成图乙中的[ ]   。
(4)一般情况下,桃树要结出果实,需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和结果四个阶段,若桃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果树减产,分析主要原因是:   。
【答案】(1)种子;雄蕊;雌蕊
(2)柱头;卵细胞
(3)③子房壁;⑥种子
(4)传粉不足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利用,通过茎运到叶,在叶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中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因为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2)桃花开放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会使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帮助花完成传粉的过程。
当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桃花完成受精后,图甲中③子房壁将发育成图乙中的果皮,图甲中④胚珠将发育成图乙中的⑥种子。因为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4)若桃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果树减产,主要原因是:阴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导致传粉不足。桃花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等传粉者将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而连绵的阴雨会使昆虫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进行传粉,使得雌蕊不能得到足够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从而影响果实的形成和产量。
【分析】图甲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图乙中:⑤果皮,⑥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中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因为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2)桃花开放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会使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帮助花完成传粉的过程。
当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桃花完成受精后,图甲中③子房壁将发育成图乙中的果皮,图甲中④胚珠将发育成图乙中的⑥种子。因为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4)若桃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果树减产,主要原因是:阴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导致传粉不足。桃花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等传粉者将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而连绵的阴雨会使昆虫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进行传粉,使得雌蕊不能得到足够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从而影响果实的形成和产量。
34.(2025七上·韶关期末)据计算,10000m2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里,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约1t,释放氧气约0.73t,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的作用。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图解,请分析回答: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   ,它通过图中[   ]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   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   ]呼吸作用分解其体内的含碳有机物,产生水和   ,并释放到大气中。
(3)植树造林能缓解   效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是一项重要的生态行为。但人类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又使得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请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写出两项有效措施:   。
【答案】(1)生产者;①;氧气;碳—氧
(2)②;二氧化碳
(3)温室;下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措施:低碳出行;光盘行动;随手关灯;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减少塑料袋使用等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生产者,它通过图中①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②呼吸作用分解其体内的含碳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3)植树造林能缓解温室效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体内,从而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两项有效措施如下:
节约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使用,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
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因为汽车尾气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和行驶里程,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分析】 图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生产者,它通过图中①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来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②呼吸作用分解其体内的含碳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3)植树造林能缓解温室效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体内,从而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两项有效措施如下:
节约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使用,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
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因为汽车尾气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和行驶里程,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