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第 5 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前导学案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形成、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理解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时空观念:梳理古代印度、朝鲜、日本及美洲印第安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把握其地域特征和时代特点,构建清晰的时空框架。
史料实证:通过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建筑遗址等史料,探究各地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成就,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阐释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历史意义,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差异,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家国情怀: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成果,增强对人类文明多元性的认同感,树立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在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文化成就,掌握种姓制度对印度文化的深远影响。
2.熟悉古代朝鲜与日本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文化特色,理解中华文化对其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3.知晓美洲印第安文化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中的突出表现,包括建筑、天文、历法等领域的成就。
4.能够分析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比较不同地区文化的异同,认识文化交流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和种姓制度的影响;中华文化对古代朝鲜、日本文化的影响;美洲印第安文化的典型成就。
难点:分析种姓制度与古代印度文化发展的关系;理解东亚文化圈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探讨美洲印第安文化相对独立发展的原因及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差异。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古代印度文化
1.宗教与哲学
古代印度是宗教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 1500 年左右,__________教产生,其经典是《吠陀》,该教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公元前 6 - 前 5 世纪,__________和耆那教兴起,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倡 “四谛” 说,认为人生充满苦难,只有消除欲望,才能达到 “涅槃” 境界。
印度的哲学思想丰富,奥义书时期形成了 “梵我合一” 的哲学观念,认为宇宙的本原 “梵” 和人的灵魂 “我” 本质上是同一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印度哲学和宗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与艺术
《摩诃婆罗多》和《__________》是古代印度著名的史诗,它们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生活,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古代印度的艺术成就辉煌,佛教艺术独具特色。阿旃陀石窟的壁画以佛教故事为题材,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建筑方面,__________是印度教建筑的代表,其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体现了印度工匠的卓越才能。
3.科学技术
在数学领域,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 “0” 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创造了__________计数法,这种计数法后来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为 “阿拉伯数字”。
古代印度的医学也较为发达,在外科手术、药物治疗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如《__________》是古代印度的医学经典,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详细的记载。
知识点一
1.婆罗门;佛教
2.罗摩衍那;泰姬陵
3.十进位;妙闻集
知识点二: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1.古代朝鲜文化
古代朝鲜在文学方面,有《__________》等作品,它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汉诗,反映了当时朝鲜文人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世界。
朝鲜人民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 “__________”,它的创制结束了朝鲜半岛长期借用汉字的历史,对朝鲜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朝鲜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独具特色,伽倻琴是朝鲜传统乐器之一,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在建筑上,朝鲜的宫殿、庙宇等建筑风格受到中国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2.古代日本文化
日本早期主要使用汉字,后来在汉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和片假名,用于记录日本语言。
文学方面,《古事记》是日本最早的神话与历史书籍;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它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日本贵族的生活和文化。
日本的建筑和艺术深受中国影响,如奈良的__________,其建筑风格模仿中国唐代建筑,是日本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绘画方面,浮世绘是日本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表现民间生活为主要内容,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日本的宗教主要有__________和佛教。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崇拜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佛教在 6 世纪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对日本的文化、艺术、建筑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二
1.薯童谣;谚文
2.平假名;源氏物语;唐招提寺;神道教
知识点三:美洲印第安文化
1.玛雅文化
玛雅人在建筑方面成就显著,__________是玛雅建筑的代表,它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庙宇,用于祭祀和天文观测,其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一种__________文字,由图形和符号组成,主要刻在石碑、陶器和树皮纸上。
玛雅的天文历法十分先进,他们精确计算出太阳年的长度约为 365.2420 天,与现代天文观测结果相差无几;还制定了复杂的__________和圣年历,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宗教活动。
2.阿兹特克文化
阿兹特克人建造了宏伟的__________城,城市布局严谨,有宫殿、庙宇、市场等建筑。城市中心的__________金字塔是阿兹特克人的宗教圣地,用于祭祀神灵。
阿兹特克人发明了 “浮动园地”,这是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在浅湖区域建造人工岛,在岛上种植农作物,提高了农业产量,保障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3.印加文化
印加帝国的交通系统发达,修建了长达数万千米的__________,用于传递信息、调运军队和物资,加强了帝国的统治和管理。
印加人在建筑上擅长使用巨大的石块,__________古城是印加建筑的杰出代表,它的建筑石块之间严丝合缝,不用任何黏合剂,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技艺。
知识点三
1.蒂卡尔金字塔;象形;太阳历
2.特诺奇蒂特兰;太阳
3.道路网络;马丘比丘
深化探究
探究一:分析种姓制度对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种姓制度对古代印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宗教哲学方面:种姓制度为婆罗门教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婆罗门教强调种姓的划分和等级秩序,维护了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这种宗教观念深入印度社会,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得 “梵我合一” 等哲学思想与种姓制度紧密相连,成为印度文化中宗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也是对种姓制度下不平等现象的反思和反抗,它们的教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种姓制度,推动了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2.文学艺术方面:种姓制度下的社会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就反映了不同种姓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艺术领域也受到种姓制度的影响,不同种姓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和差异,一些艺术形式成为特定种姓展示身份和地位的方式,如印度教建筑的雕刻艺术,体现了种姓的等级秩序和宗教信仰。
3.社会生活与教育方面:种姓制度严格规定了不同种姓的职业和社会地位,限制了人们的社会流动和文化交流。高种姓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传承机会,而低种姓则在文化学习和发展上受到诸多限制,导致文化发展在不同种姓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同时,种姓制度下的婚姻制度也影响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同种姓之间的通婚限制使得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种姓群体中传承,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各群体文化的独特性,但也阻碍了文化的广泛交流与融合。
探究二:比较东亚文化圈中古代朝鲜、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异同
问题:结合史实,分析古代朝鲜、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在哪些方面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
1.相同点
文字与文学:古代朝鲜和日本早期都大量使用汉字进行书写和文学创作,朝鲜的《薯童谣》等作品、日本的《古事记》等都采用汉字书写,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在诗歌、散文等文体上有相似之处。同时,两国都借鉴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和主题,丰富了自身的文学内涵。
宗教信仰: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后,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对朝鲜和日本的宗教、文化、艺术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两国都修建了众多的佛教寺庙,佛教艺术也得到了发展。此外,中国的儒家思想在朝鲜和日本也有广泛传播,成为两国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建筑风格:朝鲜和日本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中国建筑,如宫殿、庙宇等建筑布局和结构都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特点,采用对称式设计、飞檐斗拱等元素。城市规划也受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注重中轴线布局和功能分区。
1.不同点
文字发展:朝鲜创造了谚文,日本形成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虽然都受到汉字的影响,但它们与汉字有明显区别,成为独立的文字系统,更适合记录本国语言,体现了朝鲜和日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字的创新和本土化改造。
文化特色:朝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舞蹈风格,如伽倻琴音乐和朝鲜传统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日本文化则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浮世绘、茶道、武士道等,这些文化元素体现了日本民族对美的独特追求和社会文化的独特性。
宗教融合:虽然佛教在朝鲜和日本都有传播,但两国在宗教融合方面存在差异。日本的神道教与佛教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神道教的神灵崇拜与佛教的教义和仪式相结合,在日本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朝鲜的宗教文化相对更侧重于佛教和儒家思想的融合,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影响更为突出 。
六、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古代印度产生的宗教不包括( )
A. 婆罗门教
B. 佛教
C. 耆那教
D. 基督教
2.古代印度著名的史诗是( )
A.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B.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C. 《吉尔伽美什》
D. 《荷马史诗》
3.古代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播后被称为( )
A. 罗马数字
B. 阿拉伯数字
C. 中文数字
D. 希腊数字
4.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汉诗是( )
A. 《薯童谣》
B. 《春香传》
C. 《沈清传》
D. 《阿里郎》
5.日本最早的神话与历史书籍是( )
A. 《古事记》
B. 《源氏物语》
C. 《枕草子》
D. 《平家物语》
6.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是日本的( )
A. 《古事记》
B. 《源氏物语》
C. 《枕草子》
D. 《平家物语》
7.玛雅建筑的代表是( )
A. 特诺奇蒂特兰城
B. 马丘比丘古城
C. 蒂卡尔金字塔
D. 太阳金字塔
8.阿兹特克人发明的独特农业生产方式是( )
A. 梯田
B. 垄作
C. 浮动园地
D. 灌溉系统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印度的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倡 “四谛” 说,认为人生充满苦难,只有消除欲望,才能达到 “涅槃” 境界。佛教的传播对古代印度和周边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佛教的主要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教传播对古代印度文化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形成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用于记录日本语言。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日本贵族的生活和文化。
材料二 日本的建筑和艺术深受中国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在文字和文学方面的成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日本建筑和艺术如何体现受中国影响又具有民族特色。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并非古代印度,古代印度产生的宗教有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D 符合题意,A、B、C 错误。
2.答案:B
解析:《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著名史诗,B 正确;《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构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西亚文学作品,A、C、D 错误。
3.答案:B
解析: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十进位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播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B 正确,A、C、D 错误。
4.答案:A
解析: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汉诗是《薯童谣》,A 正确;《春香传》《沈清传》是朝鲜民间传说改编的文学作品,《阿里郎》是朝鲜民谣,B、C、D 错误。
5.答案:A
解析:日本最早的神话与历史书籍是《古事记》,A 正确;《源氏物语》是长篇小说,《枕草子》是散文集,《平家物语》是历史小说,B、C、D 错误。
6.答案:B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是日本的《源氏物语》,B 正确,A、C、D 错误。
7.答案:C
解析:蒂卡尔金字塔是玛雅建筑的代表,C 正确;特诺奇蒂特兰城是阿兹特克人的都城,马丘比丘古城是印加建筑代表,太阳金字塔是阿兹特克文化建筑,A、B、D 错误。
8.答案:C
解析:阿兹特克人发明的独特农业生产方式是浮动园地,C 正确;梯田、垄作、灌溉系统并非阿兹特克人独特发明,A、B、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1.答案
(1)思想主张: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倡 “四谛” 说,认为人生充满苦难,消除欲望可达到 “涅槃” 境界。
(2)影响:冲击了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古代印度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如佛教故事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佛教艺术得到发展;佛教的传播还影响了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和思考;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产生影响,引导人们追求精神解脱和道德完善。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