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第 7 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前导学案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从经济根源剖析近代殖民活动,明确其历史必然性,理解殖民与人口转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双重作用,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影响。
时空观念:梳理近代殖民及人口转移的时空脉络,构建历史框架,把握事件发展的时序与空间关联。
史料实证:运用多种史料探究殖民与人口转移过程及影响,培养提取信息、论证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阐释美洲族群变化、大洋洲人口结构改变及华工作用,解读人口迁移与文化、经济、社会的内在联系。
家国情怀:认识殖民活动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国际观与民族观,尊重多元文化 。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殖民活动的基本史实,掌握美洲族群变化、大洋洲人口结构改变的原因和表现。
2.理解华工在美洲和大洋洲开发中的重要贡献,认识人口跨地域转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关系,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相关历史内容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学习重难点
重点: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和表现;英国殖民活动对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华工在美洲和大洋洲开发中的作用。
难点:分析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域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人口迁移对不同地区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与原住民减少
1492 年,__________“发现” 美洲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原住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奴役和__________,加之欧洲人带来的__________,导致美洲原住民人口急剧减少。例如,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下,墨西哥的原住民人口从 15 世纪末的约 2500 万锐减到 16 世纪末的约 265 万。
2.新族群的形成
随着原住民的减少,欧洲殖民者大量移民美洲。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美洲种植园和矿山的劳动力需求,欧洲殖民者从__________掳掠了大量黑人奴隶运往美洲。不同族群相互通婚,逐渐形成了新的族群。在__________,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通婚形成的混血人种,逐渐成为主要族群。例如,18 世纪,巴西的混血人种数量已占全国人口的 40% 左右。
3.文化的融合与变迁
美洲新族群的形成带来了文化的融合与变迁。欧洲文化、非洲文化和美洲原住民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__________文化。在语言方面,许多美洲国家以__________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但也保留了一些原住民语言词汇;在宗教上,__________成为美洲的主要宗教,但也融合了非洲和美洲原住民的一些宗教元素;在饮食、音乐、舞蹈等方面,也都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
知识点一
1.哥伦布;疾病传播;传染病
2.非洲;拉丁美洲
3.美洲;西班牙语;基督教
知识点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对澳大利亚的殖民
18 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在澳大利亚进行殖民活动。1788 年,英国第一支__________船队抵达澳大利亚悉尼,开始了对澳大利亚的殖民统治。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__________的流放地,大量英国罪犯被流放到这里。19 世纪,随着澳大利亚__________的发现和牧羊业的发展,英国自由民开始大量移居澳大利亚。
2.新西兰的殖民与人口变化
18 世纪末,英国开始侵入新西兰。1840 年,英国迫使新西兰的毛利人族长签订了《__________》,新西兰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英国移民大量涌入,改变了新西兰的人口结构。到 19 世纪后期,新西兰的__________已占人口多数,毛利人成为少数民族。
3.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英国的殖民活动使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住民在人口中的比例大幅下降,__________逐渐成为大洋洲的主要居民。以澳大利亚为例,到 20 世纪初,原住民人口仅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 1.5% 左右,而英国移民及其后裔成为澳大利亚的主体民族。
知识点二
1.罪犯;罪犯;金矿
2.怀唐伊;白人
3.白人
知识点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华工与美洲开发
19 世纪初,随着美洲__________和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严重短缺。美国于 1862 年修建__________时,大量招募华工。华工参与了铁路建设、矿山开采、农业种植等艰苦工作,为美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华工承担了最艰苦的工作,为铁路的顺利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2.华工与大洋洲开发
19 世纪中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现__________,吸引了大量华工前往。华工在金矿开采、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澳大利亚,华工不仅参与金矿开采,还从事农业劳作,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在新西兰,华工参与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为新西兰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贡献。
3.华工的遭遇与影响
华工在美洲和大洋洲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遭受了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但他们凭借勤劳和智慧,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促进了中国与美洲、大洋洲之间的__________和文化交流。同时,华工的经历也成为中国近代移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点三
1.淘金热潮;太平洋铁路
2.金矿
3.经济联系
深化探究
探究一:分析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种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原因
欧洲殖民侵略: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是美洲族群变化的根本原因。他们对美洲原住民进行屠杀、奴役,导致原住民人口锐减,为其他族群的迁入创造了空间。
劳动力需求:美洲种植园和矿山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促使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奴隶,同时也吸引了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不同族群在美洲汇聚。
族群通婚:不同族群之间相互通婚,加速了新族群的形成,进一步改变了美洲的族群结构。
2.影响
文化融合:促进了欧洲文化、非洲文化和美洲原住民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洲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发展:大量劳动力的涌入,为美洲的种植园经济和矿山开采提供了人力支持,推动了美洲经济的发展。
社会结构变化:改变了美洲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以白人为主导,多种族共存的社会格局,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随之产生。
政治格局演变:对美洲的政治格局产生影响,一些新兴的混血族群逐渐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推动了美洲政治的多元化发展。
探究二:评价华工在美洲和大洋洲开发中的作用
问题:结合史实,谈谈华工在美洲和大洋洲开发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应如何评价他们的贡献?
参考答案
1.作用
经济建设:在美洲,华工参与铁路建设、矿山开采和农业种植等工作,为美国西部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劳动力,促进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大洋洲,华工参与金矿开采、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推动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发展。
文化交流:华工的到来促进了中国与美洲、大洋洲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生产技术等带到当地,同时也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社会建设: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道路、桥梁等,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和生活条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评价
积极方面:华工以勤劳、坚韧的品质,在艰苦的条件下为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他们的贡献值得肯定和铭记。
消极方面:华工在当地遭受了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其权益得不到保障,反映了当时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残酷性。华工的经历是一段充满苦难的历史,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公平、平等和尊重人权的重要性。
习题训练
1.1492 年 “发现” 美洲的航海家是( )
A. 迪亚士
B. 达 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2.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原住民人口减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 屠杀
B. 奴役
C. 疾病传播
D. 强迫劳动
3.18 世纪,混血人种数量占全国人口 40% 左右的美洲国家是( )
A. 美国
B. 巴西
C. 墨西哥
D. 阿根廷
4.1788 年,英国第一支罪犯船队抵达的澳大利亚城市是( )
A. 悉尼
B. 墨尔本
C. 珀斯
D. 布里斯班
5.1840 年,英国迫使新西兰毛利人族长签订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怀唐伊条约》
6.19 世纪,美国招募华工主要用于( )
A. 修建铁路
B. 发展工业
C. 商业贸易
D. 教育事业
7.19 世纪中叶,吸引大量华工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肥沃
B. 气候宜人
C. 发现金矿
D. 政策优惠
8.下列关于华工在美洲和大洋洲遭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受到热烈欢迎
B. 生活和工作条件优越
C. 享有平等权利
D. 遭受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随着欧洲殖民活动的开展,美洲的族群发生了巨大变化。原住民人口锐减,欧洲移民、黑人奴隶以及混血人种逐渐成为主要族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的原因。
(2)说明美洲新族群形成对美洲文化发展的影响。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大量华工前往美洲和大洋洲,参与当地的开发建设。
材料二 华工在美洲和大洋洲遭受了种种苦难,但他们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一,指出 19 世纪华工前往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华工为美洲和大洋洲开发做出的贡献。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1492 年,哥伦布 “发现” 美洲,C 正确;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 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A、B、D 错误。
2.答案:C
解析: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使美洲原住民缺乏抵抗力,大量死亡,是对美洲原住民人口减少影响最大的因素,C 正确;屠杀、奴役、强迫劳动也有影响,但不如疾病传播影响大,A、B、D 错误。
3.答案:B
解析:18 世纪,巴西的混血人种数量已占全国人口的 40% 左右,B 正确;美国、墨西哥、阿根廷不符合,A、C、D 错误。
4.答案:A
解析:1788 年,英国第一支罪犯船队抵达澳大利亚悉尼,A 正确;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不符合,B、C、D 错误。
5.答案:D
解析:1840 年,英国迫使新西兰的毛利人族长签订了《怀唐伊条约》,D 正确;《南京条约》是中英签订,《望厦条约》是中美签订,《黄埔条约》是中法签订,A、B、C 错误。
6.答案:A
解析:19 世纪,美国招募华工主要用于修建太平洋铁路,A 正确;发展工业、商业贸易、教育事业不是主要用途,B、C、D 错误。
7.答案:C
解析:19 世纪中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现金矿,吸引了大量华工前往,C 正确;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政策优惠不是主要原因,A、B、D 错误。
8.答案:D
解析:华工在美洲和大洋洲遭受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D 正确;A、B、C 表述错误。
9.答案
(1)原因:欧洲殖民者的残酷屠杀;对原住民进行奴役和强迫劳动;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使原住民缺乏抵抗力,大量死亡。
(2)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化、非洲文化和美洲原住民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洲文化;在语言、宗教、饮食、音乐、舞蹈等方面都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解析:(1)结合知识点一,从屠杀、奴役、疾病等方面分析原因。(2)从文化融合和文化多样性角度阐述对美洲文化发展的影响。
10.答案
(1)原因:美洲和大洋洲开发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中国国内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为寻求生计前往;西方列强的招募和掠夺。
(2)贡献:在美洲参与铁路建设、矿山开采、农业种植等工作,促进了美国西部开发和经济发展;在大洋洲参与金矿开采、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推动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与美洲、大洋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和生活条件。
解析:(1)从劳动力需求、国内环境、列强因素等方面分析华工前往的原因。(2)结合知识点三,从经济建设、文化交流、社会建设等方面阐述华工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