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模拟试题(二)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山东某县是农业大县,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组织劳务输出,一般是组织农村劳动力到苏南地区的城市务工。2015年至今,该县人口陆续回流,回流农民没有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而是成为兼业农民(兼顾务工和务农),在县域范围内务工。据此完成1~3题。1.20世纪90年代,该县劳务主要输向苏南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亲缘 B.矿产资源 C.交通 D.距离2.2015年后,该县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有①县城就业机会比苏南地区多 ②兼顾家庭 ③农业发达 ④县城经济快速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3.该县回流农民对自家耕地的处理方式最有可能是A.自耕 B.种花 C.托管 D.出售 农地耕作是聚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地种植结构、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产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聚落扩张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峡库区的奉节县是集农村、山区、移民区为一体的生态脆弱区。近年来,奉节县乡村聚落—坡耕地—果园三者协同发展,实现了农地利用功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价值(如下图)。据此完成4~6题。4.聚落在山区农业景观协同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改造调节坡耕地利用程度 B.维持原农业用地种植结构C.改变坡耕地位置和通达度 D.规模受制于果园发展方向5.坡耕地A.与聚落协同发展,保障当地农民的粮食需求B.造成聚落用地紧张,影响乡村特色产业发展C.提高乡村环境质量,吸引年轻农民回乡创业D.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果园土地生产功能丧失6.果园在山区农业协同发展中的特点是A.改变种植业的结构,影响聚落选址B.减少规模化种植,保护生物多样性C.受气候、地势起伏度综合影响较小D.受与县城距离、经济密度影响较大 我国县域陆路交通优势区域的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大致经历极核式、点轴式和轴辐式等阶段,交通优势区域一般被称为节点,非交通优势区域被称为辐点。下图示意陆路交通拓展模式。据此完成7~8题。7.陆路交通拓展模式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8.图中①阶段节点、辐点和交通通道纵横交错,形成了交通网络,区域内A.辐点一般为省会等区域性中心城市B.辐点和节点联合形成面状交通优势区域C.交通通道成轴线形成块状交通优势区域D.辐点的交通优势逐渐加强并超过节点 琼北地区大地构造位于中国东南大陆古新世开始发育的雷—琼裂谷,其中火山活动伴随裂谷的发育而发展。野外地质调查证实,琼北火山锥的形态可分为 3 种不同类型:第 1 类火山锥由火山砾、火山灰、围岩碎屑构成,成因为射气岩浆喷发;第 2 类火山锥由火山弹、熔岩饼等火山碎屑构成,成因为岩浆爆破;第 3 类火山锥多由熔岩块构成,成因为熔岩侵出。据此完成9~11题。9.射气岩浆成因类火山锥形成于一种较为特殊的火山活动,其形成过程为高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导致爆炸式喷发,喷发产物为围岩或岩浆的碎屑,紧贴地面呈放射状向火山口外侧扩散,之后堆积形成堆积物。射气岩浆成因类火山锥的结构特征是A.整体结构比较松散 B.具有交错、波状层理C.火山碎屑组成柱体 D.呈条状或鱼脊状10.与熔岩侵出成因类火山锥相比,岩浆爆破成因类火山锥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是A.岩浆气体以及玄武岩质火山弹、熔岩饼喷发B.花岗岩质熔岩块、熔岩饼喷射到火山口上方C.玄武质熔岩流从山顶火山口和山腰裂隙溢出D.熔岩流表壳冷却,熔岩从表层薄弱处侵出11.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琼北地区古代居民常用水缸储存雨水,其原因是A.当地年降雨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B.水缸储水隔热,可调节民居微气候C.火山岩坚硬且裂隙多,挖井取水难D.水缸储存雨水,雨季能够削减洪峰 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主要类群的组成,其丰富度、优势度等群落基本特征会随着环境变化产生明显变化。多样性指数越高,群落所含物种数量越多。优势集中性指数能反映各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指数越大,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下图示意西藏地区不同海拔果园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据此完成12~13题。12.西藏地区不同海拔果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形成的条件及特点是A.高海拔地区人类活动少 昆虫种类少但数量多B.低海拔地区植被复杂多样 每种昆虫数量更少C.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 各种昆虫数量更为均匀D.低海拔地区环境条件较好 昆虫的种类更丰富13.高海拔地区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于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是A.昆虫数量少,种内竞争小B.优势种突出,竞争能力强C.人类影响小,种内竞争强D.昆虫种类少,种间竞争小 比湿是一团由干空气和水汽组成的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与湿空气的总质量之比,以g/g或g/kg为单位。通常大气中比湿小于40 g/kg。2020年8月30日至9月1日,大连出现特大暴雨。下图示意大连该时段内空气比湿等值线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14.大连出现最强降雨时的北京时间约为A.8月30日16:00 B.8月31日16:00C.8月31日22:00 D.9月1日4:0015.大连暴雨时A.近地面相对湿度降低 B.比湿增加,向高层延伸C.比湿减小,向底层延伸 D.近地面盛行下沉气流16.此次大连暴雨的水汽主要源于副热带高压的A.西南边缘 B.东北边缘C.中心内部 D.中心南部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平顶山市原煤总储量为103亿吨,有“中原煤仓”之称。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平顶山被划分为成熟型资源城市,处于煤炭行业稳步发展、逐步寻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平顶山煤炭形成于石炭—二叠纪,石炭纪初平顶山区域处于古赤道附近,以开阔的陆表海环境为主,浅海中多有陆地出现;石炭纪至二叠纪早期,该区域发生海退,演化成浅水海湾和浅水河流三角洲;二叠纪该区域演变为地势低洼的陆地,二叠纪末期地壳抬升。下图为平顶山2011—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图。(1)简述平顶山成煤的过程。(6分)(2)指出平顶山建成区的形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分)(3)从产业角度说明平顶山市的产业转型发展措施。(3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新寨村位于云南省西部保山市隆阳区,盛产保山小粒咖啡。保山小粒咖啡是中国乃至全球品质较好的咖啡之一。新寨村位于高黎贡山山脉东麓、怒江大峡谷西岸(如下图),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3 ℃。理想的咖啡产地至少包含两个条件,其一,最冷月气温不能太低,否则会对咖啡造成寒害;最热月不能太热,高温、干旱易导致咖啡豆过早成熟、品质下降,树冠长势衰退等,最好有云雾天气缓解过热天气对咖啡的伤害,一定的荫蔽环境可以减轻咖啡的病虫害。其二,咖啡生长需水量大且怕涝,需高温,怕光照。农户们根据多年实践发现,保山小粒咖啡种植最佳海拔为1000~1400 m,海拔800 m以下地区种植的咖啡存在咖啡豆不饱满、品质难以提高的问题。(1)说明保山小粒咖啡种植最佳海拔为1000~1400 m的原因。(6分)(2)简述新寨村海拔800 m以下咖啡种植区可采取的整治措施。(6分)(3)请从商业角度为新寨村提高咖啡销量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伊萨尔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北坡,流经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市慕尼黑。19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对伊萨尔河进行开发,1950年左右,该河河道已转变为一条狭窄的混凝土通道。20世纪初,人们在伊萨尔河流域大力建设水电站,这极大地改变了河道的水文情况。20世纪后期,该地居民开始进行伊萨尔河慕尼黑段的修复计划,确立了三个治理目标:降低洪水风险、进行生态修复、提升休憩功能。下图示意1910—2010年部分修复河段的河道演变细节。(1)推测1950年渠化后该河段河边砾石滩消失的原因。(4分)(2)简述20世纪后期该地为降低洪水风险所采取的措施。(3分)(3)20世纪后期的修复过程中,人们恢复了砾石滩。说明砾石滩的作用。(6分)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祁连山中段北缘的冷龙岭西段夏季西南气流和局地热力环流对该地降水产生重要影响。在西南气流影响下,祁连山区水汽比较丰沛,一天内天气变化明显,经常出现几小时前还是晴空万里,几小时后却有大量云团堆积在山顶,甚至形成暴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北侧降水多于南侧。西南气流对祁连山南侧山谷间热力环流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影响与之相对应的北坡。下图示意祁连山冷龙岭西段位置。(1)请在下面祁连山南侧沟谷地形剖面图中画出在西南气流影响下祁连山冷龙岭西段南侧山谷间白天的热力环流方向,并分析西南气流对祁连山南侧山谷间热力环流强度的影响。(6分)(2)指出白杨沟所在山谷一天中暴雨出现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3分)(3)分析该山地北侧降水比南侧多的原因。(3分)参考答案1.D 2.B 3.C【命题意图】本题组以人口迁移为背景材料,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与影响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1题,江苏与山东相邻,两地距离近,且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山东地区的农民外出到苏南地区务工。第2题,山东县城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不断增多,但县城就业机会不如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多,①错误,④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回流农民没有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故回流与农业发达无关,③错误;农民回流后可以兼顾家庭,②正确。第3题,由于回流的农民主要成为兼业农民,既从事农业生产又在县城务工,且该县是农业大县,所以农民对自家耕地无法完全实现自耕;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不归属个人,农民无权出售;农民将土地部分或者全部托管出去,可以减轻农业劳动量,从而实现兼业;种花会导致耕地非粮化,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且投入劳动量大,会导致农民难以兼顾务工。4.A 5.A 6.D【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农业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乡村聚落—坡耕地—果园三者协同发展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4题,读图可知,以人为代表的聚落,根据其自身大小、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一方面改造调节坡耕地利用程度,另一方面改变农地种植结构,决定着果园发展的方向及规模大小。第5题,坡耕地一方面是聚落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为果园持续发展提供生产空间。聚落与坡耕地协同发展,既可以保障当地农民的粮食需求,又可以避免土地资源生产功能的丧失。第6题,坡耕地与果园协同发展,既可以提升土地资源价值,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丰富自然景观;聚落—坡耕地—果园空间组合类型在自然因素中受气候影响大,在经济社会因素中受与县城距离、经济密度影响大;减少规模化种植,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7.C 8.B【命题意图】本题组以陆路交通拓展模式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发展状况,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7题,②阶段交通优势区域只有3个,其他都为非交通优势区域,最先形成;④阶段有交通通道连接交通优势区域,③阶段交通通道比④阶段更多,交通优势区域更多,所以③形成于④之后;①阶段交通通道最复杂,交通优势区域最多,最后形成。第8题,省会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发达,交通需求明显超过一般城市,形成交通优势区域(节点),而辐点通常是位于中心城市腹地的小城市、新区等;辐点和节点协同发展可形成面状交通优势区域,而交通通道轴线有利于形成带状交通优势区域。9.B 10.A 11.C【命题意图】本题组以火山锥为背景材料,考查火山锥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9题,射气岩浆成因类火山锥体的基底较大,火山口一般呈圆形或近圆形,其主体由凝灰岩组成,可见交错、波状层理,在火山口周围有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喷发抛射出的围岩及下伏地层的角砾碎块岩。第10题,由材料可知,爆破成因类火山锥由火山弹、熔岩饼等火山碎屑构成,火山弹、熔岩饼是火山喷发时熔岩被抛到空中,在快速旋转飞行过程中经迅速冷却而形成的岩石团块。熔岩块为侵出成因类火山锥的组成物质,侵出成因类火山锥火山熔岩流速较慢,表壳先行冷却,下面的熔岩仍在缓慢流动,从表层薄弱处挤出,炽热的熔岩在冷却收缩和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一些岩浆不断侵出,从而形成边坡陡峭的熔岩山脊和侵出岩丘。第11题,琼北地区位于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水缸体积、数量有限,并且位于民居檐下,对民居微气候影响不大;该地区位于雷—琼裂谷,火山活动伴随裂谷的发育而发展,火山岩多孔隙,保水性差,加上质地坚硬,居民挖井取水困难,所以居民雨季时用水缸储存雨水以便旱季使用;水缸储存的雨水数量有限,雨季时对削减洪峰的作用小。12.D 13.B【命题意图】本题组以西藏地区不同海拔果园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群落的形成与差异,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12题,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降水多,环境良好,植被复杂多样,昆虫种类丰富,多样性指数高,且由于环境良好,每种昆虫的数量也比高海拔地区多;从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无法判断高海拔地区各种昆虫数量是否均匀;高海拔地区虽然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但环境较为恶劣,多样性指数小,昆虫种类少,昆虫数量并不会更多。第13题,高海拔地区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于低海拔地区,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环境较为恶劣,适合生存的昆虫种类少,优势种突出;种内竞争与优势集中性指数关系不大;高海拔地区昆虫种类少,但是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种间竞争强。14.D 15.B 16.A【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大连某时段内空气比湿等值线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降雨的形成与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解题分析】第14题,据图可知,世界时8月31日20:00,大连近地面比湿最大,说明此时空气中水汽最多,降雨量最大。北京与伦敦时差为8小时,故大连出现最强降雨时的北京时间为9月1日4:00。第15题,降雨时近地面相对湿度升高;8月31日8:00至20:00,降雨量大,比湿变大并向高空延伸;暴雨时近地面以上升气流为主。第16题,8月份影响我国东部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副热带高压,此时副热带高压位置稳定,大连处于副热带高压北缘,副热带高压气流顺时针辐散,副热带高压西南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暴雨区提供水汽和动力条件,易产生强降雨天气。17.(1)石炭纪初,该区域处于古赤道附近,气候湿润,陆地植被茂盛,沿海地带形成大面积沼泽环境,植物木质部分在浅海(弱氧化)环境下形成煤;石炭纪至二叠纪早期,该区域发生海退,气候仍温暖湿润,植物茂盛,植被死亡后在本区域浅水海湾和浅水河流三角洲被泥沙沉积覆盖,形成二叠纪含煤层;二叠纪该区域为低洼陆地,气候湿润,植被发育,植被死亡后在低洼处被掩埋,形成含煤层;二叠纪末期,地壳抬升,气候干热,成煤结束。(任答三点,6分)(2)形态:东西向带状。(1分)形成原因:北部为山体,南部多河湖,地形地貌限制城区发展方向。(2分)(3)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展煤炭工业遗产更新与利用;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任答三点,3分)【命题意图】本题以平顶山为背景,主要考查平顶山煤炭形成与城市发展,考查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8.(1)纬度低,受寒冷气流影响小,冬季温暖,地势较高,夏季凉爽;地势起伏大,排水条件好;山腰处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较多,多云雾,光照较弱。(6分)(2)兴修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条件;种植橡胶树等高大乔木,改善荫蔽条件,缓解高温导致的咖啡豆早熟、品质下降问题;逐步退出咖啡种植,种植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6分)(3)建设咖啡文化展示馆等,发展咖啡观光旅游业;发展电商等销售模式,扩展销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咖啡知名度。(3分)【命题意图】本题以保山小粒咖啡为背景,考查咖啡树种植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9.(1)上游水库拦截泥沙与砾石,河流挟带至慕尼黑段的泥沙和砾石减少,沉积物来源减少;水库集中放水,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增强,原有砾石滩面积不断缩小。(4分)(2)拓宽河道;部分河漫滩由灌木改为草地,增加河漫滩过洪能力;抬高防洪堤。(3分)(3)丰富河床形态,利于河流自然形态的恢复;砾石滩为生物提供栖息环境;砾石滩可为人们提供休憩场所。(6分)【命题意图】本题以伊萨尔河为背景,考查河流的整治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20.(1)绘图如下。(2分)影响:西南气流与祁连山南侧白天谷地沿坡面爬升的谷风风向一致,加强谷风,加强白天的热力环流;西南气流与祁连山南侧夜晚沿坡面下沉的山风风向相反,削弱山风,使夜晚的热力环流强度降低。(4分)(2)中午至午后(12时至16时)。(1分)理由:中午至午后白杨沟所在山谷垂直风速最大,上升气流强烈,利于水汽凝结,形成暴雨。(2分)(3)西南气流带来水汽,谷风抬升作用下易在山脊附近形成云团;西南气流将云团从南往北推,北侧水汽充足;北侧白天谷风抬升作用强,利于降水形成。(3分)【命题意图】本题以祁连山为背景,考查山谷风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