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模拟试题(三)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出率、净迁入率(迁入与迁出之差除以常住人口)的动态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东部沿海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入率达到峰值的时间存在差异,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A.重庆、上海、广东B.上海、北京、广东C.北京、上海、广东D.广东、上海、北京2.造成四川省净迁出率降低的直接原因是A.四川省的生态环境改善 B.东部沿海地区岗位缺乏C.就业与收益未达到预期 D.国家政策鼓励人口回流3.近几年,东部沿海净迁入率和中西部净迁出率均降低,给我国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东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B.中西部劳动力外流导致撂荒土地增多C.东部沿海劳动力充足,不会出现用工荒D.中西部劳动力回流促进第一产业发展 我国中部某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零售商业空间结构逐渐发生演变,传统的“金字塔”形单中心结构特征被弱化。整体而言,传统市、区级商业中心的中心极化效应减弱,新兴区级商业中心产生新的集聚效应,由单核集聚向多核集聚转变。下图为市级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与专业店网点圈层结构演变图。据此完成4~6题。4.在市级商业中心代表的 0~4 km 核心圈层中,商业网点数量占比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分别是A.整体比例逐年下降 市级商业中心的吸引力下降B.大型超市占比上升 市级商业中心人口密度增加C.整体比例逐年上升 市级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强D.专业店占比下降 电子商业对城市零售业的影响小5.在传统区级商业中心代表的4~10 km圈层中,商业网点的变化规律是A.网点数量占比最小 B.商业网点数量增多C.峰值顶点连年下降 D.商业中心集聚效应增强6.在新兴区级商业中心代表的 10~16 km圈层中,出现新的集聚峰值,说明A.伴随城市扩张,外围地区形成新市级商业中心B.伴随人口减少,总体形态出现线性减缓的趋势C.商业网点在不同圈层分布的数量差异显著增长D.郊区商业崛起,出现离心化与郊区化发展趋势可燃冰为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可燃冰燃烧值高,1 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164 m3的天然气和约0.8 m3的水。右图示意正在燃烧的可燃冰。据此完成7~8题7.据材料推测,下列区域中不可能出现可燃冰的是A.黑龙江北部的多年冻土层 B.四川盆地1000 m深处C.南海大陆架 D.大洋海盆内8.可燃冰的大规模应用可能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温室效应加剧 B.臭氧层空洞扩大C.酸雨的范围扩大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22年1月15日,位于太平洋的汤加(如图)发生海底火山喷发,这是近代有仪器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火山爆发。此次火山主体大部分坠入海洋,爆发喷射的高度超过50 km,造成的大气波动在24 小时内传播至全球。中国政府向汤加提供了应急和灾后重建物资,由两架运-20飞机于北京时间1月27日7时30分左右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经停印度尼西亚万鸦老市、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斐济首都,大约23小时后到达汤加首都。据此完成9~11题。9.汤加附近火山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地处A.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10.汤加火山爆发的影响不包括A.扰动环太平洋电离层 B.增加地面的太阳辐射C.引发波及全球的海啸 D.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11.汤加为了成为世界上最早看到日出的国家,采用东十三区(位于国际日界线以西,区时比东十二区时早一个小时)区时,运-20飞机到达汤加时当地时间约为A.1月28日11时30分 B.1月28日6时30分C.1月28日10时30分 D.1月28日16时30分 植物幕墙绿化(如图)是一种以基质布(由人工纤维或合成纤维构成)为介质的垂直绿化。该系统是由结构架、植物幕墙基质布、灌溉系统和绿色观赏植物以及垂直面所需的防水层等共同组成的一种薄层轻质的无土栽培系统,将植物栽植于植物幕墙基质布中与墙体连接,采用滴灌技术维持基质布湿润状态,以供给植物生长。据此完成12~14题。12.植物幕墙基质布是植物幕墙的核心结构,其具备的特点是A.透气不保水 B.毛细作用强C.易腐烂、寿命短 D.质地重、易固定13.植物幕墙构建后,墙体表面温度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到达墙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B.建筑的长波辐射增加C.植被散射率比墙面高 D.植被吸收二氧化碳14.植物幕墙对建筑周围环境的影响是A.植物反射率低,吸收太阳辐射多,提高周围环境温度B.植被具有蒸腾作用,增加相对湿度,提高周围环境温度C.植被具有蒸腾作用,吸收热量,降低周围环境温度D.植被表面摩擦力大,风速减小,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西太平洋暖池是位于太平洋中、西部广大海域,水温高于28 ℃的暖水区域。暖池的位置除有季节性的南、北向摆动外,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东、西向运移。1997年5月到1998年5月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下图示意不同年份赤道太平洋(5° N~5° S)不同经度平均海表水温(单位:℃)的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15.推测西太平洋暖池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规律为A.3月向东移B.6月向南移C.9月不动D.1月向北移16.据图指出在1997年5月到1998年5月厄尔尼诺现象期间西太平洋暖池的范围变化为A.向东延伸B.向北收缩C.向西收缩D.向南延伸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1976年,日本某公司率先在九州岛熊本县(如图)建设了第一家半导体工厂,日本政府出台了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许多企业纷纷入驻九州。该类工厂对优质的水源和稳定的供电等方面的条件要求很高。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多数半导体骨干企业的总部、研发机构和人才仍主要集中在东京等大城市,九州地区只是作为半导体生产与组装基地。为此,日本推出了《产业集群计划》,旨在打造涵盖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品牌运营等的现代化产业链条。现在,九州岛的科研及服务机构有近百所,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体系。(1)与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区相比,简述熊本县建设半导体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3分)(2)试分析多个半导体工厂在九州岛聚集的人为原因。(4分)(3)某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拟在江苏昆山和贵州贵阳两个开发区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产址,你认为哪个更加合适 请说明理由。(3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义乌地处浙江省中部(如图),1980年以前的义乌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农业县。义乌传统的“四层半”一般为四到五层的楼房,底层直接临街,一般为商用,中间住宅出租,顶层及露台为房东自住。“四层半”遍布义乌市各处,尤其集中分布在大市场周边,商品城1 km范围内更是形成了专业街。1982年,义乌政府决定积极、有序地开发小商品市场,制定了“兴商建市”战略。经过“五代市场”建设发展,目前义乌已成为全国百强县、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性商贸城市。(1)据材料分析义乌“兴商建市”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2)结合“四层半”位置特点,分析义乌“四层半”房屋底层商用、中间住宅出租的原因。(4分)(3)说明义乌“四层半”对城市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上海市东濒东海,北界为长江出海口,其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受到海陆风强烈影响。某科研小组对上海城郊—崇明岛—启东市区,以及这三个区域之间的北支水道(窄海)与南支水道(宽海)之间的矩形区域进行了研究(图Ⅰ),分析海陆风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海陆风通常在晴朗微、静风天气发生,研究区域陆风转海风的时间为8:00—10:00,海风转陆风的时间为20:00—22:00。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的气团,其交界面具有类似锋面的特征,被称为海风锋,海风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效果取决于海风锋面与污染物的时空关系。图Ⅱ示意不同时段等量污染物释放后24小时内的浓度变化。(1)比较崇明岛与宽海、崇明岛与窄海之间海风风力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4分)(2)夜间,宽海两侧分别有来自崇明岛和上海城郊的陆风,上海城郊至宽海的陆风比来自崇明岛的陆风约晚3个小时抵达陆海交界处,但风速明显大于来自崇明岛的陆风,试分析其原因。(4分)(3)指出甲地(污染源)排放废气对上海所在研究区域污染最小的时段,并说明理由。(6分)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黄土高原2000—2020年温度较 1987—1999 年平均上升了1.3 ℃,降雨量较 1987—1999 年平均增加了35 mm,气候的增暖变湿对促进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植被绿度线是确定植被与非植被显著变化的分界线。下图为1987—2020年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植被绿度线图。材料二 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会引起区域蒸散耗水量急剧增加,消耗原本就有限的水资源,加剧区域干旱缺水态势。(1)试说明1987—2020年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植被绿度线的时空变化特点及原因。(6分)(2)科研人员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进行研究发现,人为原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0%以上,试分析在黄土高原沟壑区25°以上的陡坡开垦耕地的危害。(4分)(3)研究表明,2000—2015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绿度线北移。2015—2020年植被恢复接近黄土高原植被承载能力的上限,植被覆盖率变化趋于平稳,植被绿度线推移变化不明显。你认为是否应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请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1.D 2.C 3.A【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为背景材料,涉及我国人口迁移方向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1题,广东省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净迁入率最先达到峰值;北京和上海对外开放时间稍晚,人口净迁入率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对滞后;与北京相比,上海净迁入人口总数较多,净迁入率较高;而重庆不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直接原因一般从自身收益角度出发。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在家乡就业的收入有所提高,且东部沿海生活成本逐渐升高,外出务工的收益(收入-成本)降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仍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会吸引人口迁入;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迁移,但不是直接原因。第3题,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迁入减少,可能会出现用工荒的情况,进而促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或就地转型升级;中西部农村人口回流增多,撂荒土地减少,但并不会促进第一产业发展。4.A 5.C 6.D【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我国中部某省会城市的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与专业店网点圈层结构演变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和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4题,从图中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与专业店网点圈层结构演变分析来看,总体形态均出现线性减缓、斜率减小的趋势,说明商业网点在不同圈层分布的数量差距和圈层差异缩小。进一步分析集聚峰值的分布变化发现:在市级商业中心代表的 0~4 km 核心圈层中,商业网点数量占比均逐年下降,反映市级商业中心吸引力下降,中心极化效应减弱。第5题,在传统区级商业中心代表的4~10 km 圈层中出现最高集聚峰值,说明该区域商业网点数量占比多,但峰值顶点连年下降,并向外围地区推移,反映传统区级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减弱,从材料提供的信息中无法判断商业网点数量的变化。第6题,在新兴区级商业中心代表的10~16 km 圈层中,出现新的集聚峰值,说明伴随城市扩张,区级商业中心在外围地区形成新的集聚中心,呈现离心化与郊区化发展趋势。7.B 8.A【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可燃冰为背景材料,涉及能源安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7题,据材料可知,可燃冰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多年冻土层较为深厚,可以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巨大压力,也能提供低温环境,因此,冻土层中可能出现可燃冰;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低温条件,四川盆地1000 m深处无低温条件。第8题,可燃冰分解后产生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大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9.C 10.B 11.A【命题意图】本题组以火山活动为背景材料,涉及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9题,汤加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第10题,当大气压力波能量到达电离层时,会导致电子密度不规则性振荡, 进而在电离层中产生显著的扰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火山灰等会被喷射到平流层,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此次火山爆发能量巨大,火山主体大部分坠入海洋,引发全球水位震荡,诱发了波及全球的海啸;火山爆发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典型的温室气体。第11题,运-20飞机是北京时间1月27日7时30分左右起飞,汤加(东十三区)与北京(东八区)相差5个小时,东加西减,飞机起飞时汤加当地时间是1月27日12时30分,飞机飞行了约23个小时,因此到达汤加时当地时间约为1月28日11时30分。12.B 13.A 14.C【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植物幕墙为背景材料,以图为载体,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影响因素及太阳能的利用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12题,植物幕墙基质布是植物幕墙的核心结构,是由人工纤维或合成纤维构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双层复合式结构,等同于土壤,对植物起到扎根、供水供肥的支持作用,需具备保水透气、毛细作用强、宜于水分均匀扩展、耐腐蚀、柔软、薄型、质轻的特点。第13题,植物幕墙构建后,建筑墙体被绿色植被覆盖,植被遮阳,到达墙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得墙面降温;建筑的长波辐射由建筑本身温度决定,墙体温度下降,长波辐射减弱;据图可知,植被反射率高可降低墙体表面温度,但不是散射;植被能够吸收一定的二氧化碳,但不是造成墙体表面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第14题,植被反射率低,使得建筑反射至周围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周围环境温度;植被蒸腾,相对湿度增加,会降低周围环境温度;植被蒸腾会吸收周围热量,使得周围环境降温;植被表面摩擦力大,减小风速,阻碍周围环境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导致温度升高。15.D 16.A【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太平洋暖池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分析】第15题,暖池季节性的移动应是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1月太阳直射点从南向北移,影响海洋水温变化,暖池逐渐向北移。第16题,据图只能看出东西方向的变化。根据28 ℃等温线的范围可以判断,西太平洋暖池边界东移,范围向东延伸。17.(1)熊本县有“量丰质好”的水源;开发程度低,环境质量高;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区水源含盐量大(污染大),不能满足集成电路生产对水源的苛刻要求。(3分)(2)有多座核电站,电力充足,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有航空港,满足芯片的运输需求(属于“轻薄短小型”企业,对海运需求小);有大量的科研及服务机构;产业配套设施齐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任答四点,4分)(3)贵州贵阳。理由:属于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丰富,水质好;水能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且价格低廉。(或江苏昆山。理由:靠近发达城市,科学技术水平高,研发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产业配套设施齐全,产业链完整。)(3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日本九州岛半导体产业发展为背景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和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8.(1)位于浙江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全省各地小商品集中;地价较低,可建大规模交易市场;河运、陆运等交通便利,便于商品流通;距港口、机场较近,出口便捷;政府支持,具有政策优势;有经商传统,居民经商意愿高。(任答四点,4分)(2)位于市场周边,承载大市场的功能外溢,人流量大,租房需求大;底层临街,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便于商用。(4分)(3)土地开发粗放,用地成本高;造成城市功能混乱,市民居住环境差;大面积零碎的“四层半”小区,分割城市用地,不利于其他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影响城市景观。(任答三点,6分)【命题意图】本题以义乌传统的“四层半”住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开发及其影响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9.(1)崇明岛与宽海之间风力更大。原因:宽海面积比窄海大,与崇明岛之间的温差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4分)(2)崇明岛陆地区域面积有限,故产生于崇明岛的陆风比产生于上海城郊的陆风更早抵达宽海;上海城郊面积更大,与宽海之间的温差更大,两地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4分)(3)11:00—13:00。(2分)理由:该时段海风强盛,来自海洋的较冷空气与上海城区较暖空气相遇,形成海风锋;污染物处于海风锋前(暖气团一侧),沿海风锋面卷至上空,海风起到了清洁作用。(4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海洋与陆地热力环流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及其运用等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20.(1)特点:1987年植被绿度线主要在胡焕庸线附近,而2000年植被绿度线靠北部分东移,靠南部分西移,2020年植被绿度线整体向西北推移。(2分)原因:胡焕庸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与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为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随着气候的增暖变湿,黄土高原植被逐渐恢复,植被绿度线向西北推移。(4分)(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贫瘠,水资源减少等;中游水库淤积,调蓄径流的能力降低;下游地区河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旱涝灾害加剧。(任答两点,4分)(3)应该。理由:黄土高原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能增加区域植被总蒸腾量,使得近地表大气更加湿润,大气中水汽和云量增多;加强了区域大气水循环,对降水量增加具有积极作用。(或不应该。理由:黄土高原继续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会引起区域蒸腾耗水量急剧增加,消耗原本就有限的水资源,加剧区域干旱缺水态势;植被恢复已接近黄土高原植被承载能力上限。)(观点与论据相匹配,4分)【命题意图】本题以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植被绿度线为背景材料,涉及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