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度部编版五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分数一、填空(8*2=16分):1.随着( )的增长和( )的逐渐增强,我们有时会觉得家人 说的话和要求的事与自己的 内心的想法不一致,有时还会和家人发生 一些不愉快。2.当家人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同时还要发挥好“( )”的作用,和家人一起解决问题。3.“( )。”优秀家风中蕴含的尊老爱幼 、勤俭持家 、知书达理 、邻里团结 、遵纪 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铭记在我们的心灵中,融入我们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 息的重要精神力量。4.人们在( )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5.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 ),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6.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 )的支持、( )的保障。二、判断题(2*10=20分):( )1.公共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行为和秩序意识,不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2.在公共汽车上高声唱歌是我的权利,别人无法干涉。( )3.在公共生活中只对成年人有要求,需要注意言谈举止。( )4.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美丽社区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5.公共利益需要共同维护,不能因一己私利,妨碍社会利益。( )6.当与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我会先反思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然后站在家人的角度想一想,想通后就向他们道歉,再商量解决的办法。( )7. 家庭出现变故,一句关心的 问候、一杯暖心的热水,都是对家人的支持,都是在为家庭作贡献。( )8.某同学说:“为家庭尽责出力是父母的事,我只管学习成绩好就行。”( )9.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反之,家风不好,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10.不同的时代,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的精神,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家国情怀,铸就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之魂。三、单项选择题(4*7=28分):1.下列不属于和父母沟通的方式是( )。A.写信、留便条B.面对面聊一聊C.找朋友代为表达2.“家和万事兴,别让语言成为伤害家人的武器。”对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清早,妈妈一遍又一遍提醒丽丽起床,丽丽嘟嘟嚷嚷地说:“真烦人!”B.出门前,爸爸再一次叮嘱刚刚外出要看红绿灯,注意交通安全,他微笑着对爸爸说:“我知道 了,放心吧!”C.奶奶最近生病了,我放学后就陪在她身边,跟她说今天发生的趣事,帮她解闷3.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A.我们希望能自己做决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B.明知爸妈讲的话有道理,却故意与他们作对。C.我们应该主动地与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4.人们在使用公共设施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则,这说明( )。A.公共设施的使用是大家共同的权利B.公共设施也需要共同保护,文明过公共生活C.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个人无关5.当我们过马路时,需要做到( )。①强行通过,车让人行 ②红灯不行绿灯行③环顾左右,确保安全再行走 ④走斑马线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6.出人公共场所时,常需要做到自觉排队,对此说法有误的是( )。A.排队是自身文明有素质的表现B.排队会浪费时间,人少时可以不排队C.公共生活具有公开性,要注意自觉的言谈举止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 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程序,抗拒、阻碍国 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管制。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共秩序需要国家支持、法制保障B.扰乱公共秩序只需要处分首要分子C.对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要严抓、严惩四、简答题:(18分)1.维护公共秩序,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请你说说,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10分)2.在与父母沟通交流中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请简述“四心”沟通法?(8分)五、实践题(8+12=18分)1.请结合案例,试着说说为什么原本亲密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了。你如何看待这些矛盾?情境一:李晓欣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烦恼。从前,我是爸妈的贴心人,我们无话不谈。现在,我发现这种感觉越来越少,他们不 理解我,对我 管得也越来越多。期 末考试结束了,终于可以放松了!我想去朋友家玩一会儿,他们就是不 同意,还说一个人出去不 安全。妈妈 连我穿什么衣服也要管,这件不合适,那件太新潮,总之就是校服最好。学校开展演讲比赛,我想 讲自 己在种花过程中的 小发现,可爸爸却说话题太小,让我说说周末去敬老院为 老年人读 书的事 情。这事虽 然有意义,但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发现。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成长 中的烦 恼吗? 是我 变了,还是爸爸妈妈 变了呢?情境二:公园的长椅上,两位妈妈在倾诉最近遇到的困惑。一位妈妈说:“最近我女儿不像小时候那么温顺 了,对我总是不满 意、看不顺眼,只要我一说 话,她就像个小刺精一样。以前乖巧的 小女孩 怎么变成了这样呢?我 不 知道怎样对待她才好。”另一位妈妈也说道:“是啊,我们很疼爱 自 己的儿子,但他对我们的 关怀并不领情,经常与我们拌嘴。我和他爸爸为此很焦虑,也不知道该怎样对待他。”2.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前面的乘客不时地回头表示抗议,他却视而不见,还带上耳机听着音乐大声地唱歌。周围人纷纷向他投以不满的目光,但是他却不以为然,并强调唱歌是他的权利。公共汽车到站了,他才匆匆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下子冲到车门口跳下车。请问小刚的做法对吗?他的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你认为应该怎样做?附: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8*2=16分):1.年龄 自主意识2.润滑剂3.天下之本在家4.公共空间5.利益6.国家 法制二、判断题(2*10=20分):对错错对对 对对错对对三、单项选择题(4*7=28分):CACCB BB四、简答题:(18分)1.(1)在火车上,你发现自己的位置上有人坐了,并且他拒不让座。(2)等地铁时,你发现有人站在黄线里面等待。(3)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导致河流污染(1)这个时候可以向乘务员寻求帮助。(2)主动劝阻,说明站在黄线内的危险。(3)可以拨打环保投诉电话 12369 进行举报。2. 留心看:观察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注意父母的身体状况 细心听:听父母讲想法和需求,听父母讲担忧和压力 用心讲:外出时讲清时间、地点和回家时间,主动讲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耐心说:用正常语调和语速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遇到父母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要放慢语速去解释五、实践题(8+12=18分)1.提示:原本亲密和谐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 法,想自己作决定,甚至可能是违背家人的希望与 要求。从家人的角度来看,家人还没有完全适应我 们的成长变化,对我们的一些言谈举止的变化感到困惑不解。但是,我们要明白,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与家人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2.小刚的做法不对。(1)小刚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利益,妨碍和危害到公共汽车上的其他乘客的利益,不利于平等友善的社会建设。(2)应树立公共意识,做到文明有礼,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遵守公共秩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