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测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测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练习
一、单选题
1.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辖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被誉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下列关于凉山州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人们去凉山如果不是去旅游,那么就是去经商,此判断准确
②凉山州既受四川省统一管辖,也有一定的自治权,是联言判断
③凉山州的区位条件要么优越,要么一般,是相容性选言判断
④凉山地区或者气候宜人,或者商贸便捷,是相容性选言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中学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规定“参与社区服务或校内劳动等劳动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劳动教育学分的必选项”,并强调“劳动精神有效培养需劳动课程引导和实践能力锻炼两手抓,二者缺一不可”。下列选项中逻辑推理与材料内涵一致的组合是( )
①获得劳动教育学分要么参与社区服务,要么参加校内劳动
②如果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③只有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劳动教育学分
④劳动精神有效培养既需要课程引导,又需要实践锻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宾阳舞炮龙习俗起源于北宋年间,2008年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5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有“中华一绝”之称的舞炮龙活动在“中国炮龙之乡”宾阳县震撼上演,中外游客在爆竹声中“炸龙”祈福,尽情享受热闹刺激的新春年俗。以下对甲、乙、丙、丁有关“广西宾阳炮龙节”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甲 宾阳炮龙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乙 宾阳炮龙节、潮汕英歌舞、福建游神是新春年俗在各地的表现形式
丙 只有经过舞炮龙队允许,才能参与舞炮龙
丁 传承舞炮龙习俗,不仅要打造炮龙文化特色品牌,还要培育一批年轻传承人
①甲在给宾阳炮龙节下定义时,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乙的论断表明,宾阳炮龙节与新春年俗是属种关系
③丙的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遵循了逻辑思维规则
④丁的判断是真的,要求两个支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同学们围绕春节作了以下判断:
甲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
乙 春节是中国人身体里最准时的生物钟
丙 春节是情感的老驿站,也是奋斗的新起点
丁 年味不是淡了,而是丰富了
对上述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根据甲的观点,新春和新岁属于全同关系
②丙的判断是一个联言判断
③乙的春节定义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式
④丁的判断是一个选言判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举行。关于在广州场地的比赛项目,4位体育爱好者在预测时作出了如下判断。
甲:广州或者承办赛艇比赛,或者承办击剑比赛
乙:广州如果承办赛艇比赛,就会承办击剑比赛
丙:广州要么承办赛艇比赛,要么承办击剑比赛
丁:广州只有承办赛艇比赛,才会承办击剑比赛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如果甲的判断为假,那么乙和丁的判断必然为真
②如果乙的判断为真,那么甲和丙的判断必然为假
③如果丙的判断为假,那么甲和乙的判断真假必然不一致
④如果丁的判断为真,那么乙和丙的判断真假必然不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自诞生起,在生产生活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右图为洗衣机流程的局部图,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图的设计遵循了( )
A.联言判断规则 B.相容选言判断规则
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规则 D.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规则
7.学会明确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更加合乎逻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的认识是无限的”“劳动创造了人”——二者都是性质判断
②流行语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历久弥新——每个选言支为真,该判断才为真
③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复合判断——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全球南方”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政治概念——有一个联言肢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指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由政府和市场通过合理的路径和方式,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制度形式。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运用定义的方法明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外延
②除非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否则不能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③如果生态产品价值未能成功转化,要么缺少政府作用,要么缺少市场作用
④完善该机制需要运用矛盾运动的观点,以动态的方式思考生态产品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小明一家人对春节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符合逻辑思维规则且表达正确的是( )
①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这就是春节。
②春节不仅是中国的节日,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
③年夜饭我们要么在家自己做,要么去酒楼享用。
④只有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我们才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这一观点( )
A.以关系判断的形式揭示了远虑和近忧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B.以选言判断的形式强调了远虑和近忧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C.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形式告诫我们要加强前瞻性思考
D.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启示我们要坚持远虑和近忧有机结合
11.某电影自2025年初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刷新多个影史纪录。下列表述与该影片中的台词“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属于同一种判断的是( )
A.父母子女之间相互尊重,才能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B.兄弟同心、姐妹和睦始终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
C.构建和合文化,不是净化社会空间,就是引导社会风气
D.如果维系好邻里关系,则一定程度能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
12.面临即将到来的高中选科,三位高一同学在选择物化政、物生地和物化生的三种组合里慎重相约:要是甲选了物化政或乙选了物生地,丙就要选物化生。下列哪种情况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违背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
A.丙选物化生,甲没选物化政且乙没选物生地
B.甲没选物化政,丙选了物化生
C.丙没选物化生,甲选了物化政
D.丙没选物化生,乙没选物生地且甲没选物化政
13.对下列判断的类型分析正确的是( )
判断 类型
①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关系判断
②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③ 如果9是6的倍数,那么它能被2整除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④ 这次研学旅行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 选言判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2年8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致贺信时指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只有坚定信心、和衷共济,坚定不移抗击疫情,齐心协力促进发展,切实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各国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人类社会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以下与这一判断的类型一致的是( )
A.如果学习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B.这篇文章不仅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
C.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D.除非你用功学习,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15.下列命题中,与“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相矛盾的是( )
A.这篇散文不但文笔不生动,而且不富有哲理。
B.这篇散文或者文笔不生动,或者不富有哲理。
C.这篇散文如果文笔不生动,那么就是富有哲理的。
D.这篇散文只有富有哲理、才文笔生动。
16.2025年2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据此,某校高三的同学们有如下判断——
判断1:只有保证充足的运动时长,体育课才能出汗。 判断2:如果体育课有科学的训练方法,那么就能出汗。 判断3:体育课出汗与否,还可能受到个人体质、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已知体育课确实出汗了,那么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体育课出汗了,所以一定保证了充足的运动时长
B.因为体育课出汗了,所以一定有科学的训练方法
C.体育课出汗了,所以既保证了充足的运动时长,又有科学的训练方法
D.体育课出汗了,但无法确定是否保证了充足的运动时长和是否有科学的训练方法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孙某和李某的田地接壤。2024年9月,李某在没有告知孙某且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委托本村村委所属的A农业合作社用无人机给自己的玉米地施药驱虫。A农业合作社派出合作社无人机操作员陈某进行喷药,由于当天风速太大,药液飘至孙某已经成熟待采摘的无花果林,导致孙某的无花果出现病变、脱落,不能按时交付给订货商贾某。孙某认为李某及A农业合作社侵害其合法权益,遂诉至法院,要求他们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条: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或者自己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贾某事先已支付4000元定金给孙某,双方也约定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的,违约方要支付违约金30000元。对于孙某的违约责任,贾某认为:“孙某既要返还我双倍定金,也要赔付我违约金”。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指出贾某的观点属于什么判断,分析其判断是否与相关法律规定相抵触并说明理由。
1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基于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网友感慨“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愧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网友的感慨属于什么类型的判断,如何断定该判断是真是假。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为庆祝建校80周年准备举行春季运动会,学校各个班级的同学们踊跃报名。在高二(3)班报名中出现以下分析判断:
①要么换张平上场,要么换李明上场。
②甲、乙、丙至少有一人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
请写出上述判断的逻辑形式,指出这两个判断有什么区别。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2023年7月13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来源,《办法》规定,要推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有序开放,扩展高质量的公共训练数据资源,鼓励采用安全可信的芯片、软件、工具、算力和数据资源。
数据来源合法性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合规的必要条件,若数据来源不合法不合规,该产品将无法进入市场应用阶段。但是,如果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阶段就严格执行合法性标准,就会限制大数据的广泛采集,阻碍研发进程,影响高品质、高智能产品的诞生。所以,《办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
有人认为,只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阶段严格执行合法性标准,就能促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该判断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B C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C D B D
1.C
【详解】①:凉山作为旅游和商贸通道,人们前往的原因可能多样,而不仅仅是旅游或者经商,①排除。
②:凉山州是民族自治地方,既受四川省统一领导,又依法行使自治权,符合联言判断的要求,②正确。
③:“凉山州的区位条件要么优越,要么一般”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③排除。
④:“凉山地区或者气候宜人,或者商贸便捷”是相容选言判断,可同时成立,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D
【详解】③:材料明确“参与社区服务或校内劳动等劳动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劳动教育学分的必选项”,符合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未参与则无法获得学分,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劳动精神有效培养需劳动课程引导和实践能力锻炼两手抓,构成联言判断,④正确。
②:材料指出“开设劳动课程”是有效培养劳动精神的必要条件之一,但选项误用为充分条件,②错误。
①:材料中“社区服务或校内劳动”是获得劳动教育学分的必选项,但未限定二者为“非此即彼”(不相容选言),学生可能同时参与,应为“或者…或者…”,①错误。
故本题选D。
3.A
【详解】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包括宾阳炮龙节,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甲在给宾阳炮龙节下定义时,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正确。
②:宾阳炮龙节是种,新春年俗是属,宾阳炮龙节与新春年俗是种属关系,②排除。
③:根据联结项“只有 才 ”,丙的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遵循了逻辑思维规则,③正确。
④:“传承舞炮龙习俗,不仅要打造炮龙文化特色品牌,还要培育一批年轻传承人”属于联言判断。丁的判断是真的,要求两个支判断都是真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A
【详解】①:甲观点表明新春、新岁都是春节的俗称,所以新春和新岁属于全同关系,①正确。
②:丙的判断中 “春节是情感的老驿站” 和 “春节是奋斗的新起点” 同时存在,是一个联言判断,②正确。
③:乙的表述 “春节是中国人身体里最准时的生物钟” 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不是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式给春节下定义 ,③错误。
④: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不是……而是,不符合选言判断的逻辑结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5.B
【详解】①:甲是相容选言判断,若甲的判断为假,那就意味着广州既不承办赛艇比赛也不承办击剑比赛,乙的判断是充分假言判断,此时根据“否后必否前”等推理规则,乙判断必然为真,丁的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此时根据“否前必否后”等推理规则,丁的判断必然为真,①正确。
②:乙的判断是充分假言判断,若乙的判断为真,只能说明赛艇比赛和击剑比赛存在一定的推出关系,但不能得出甲和丙的判断必然为假,甲是相容选言判断,可以同时为真,不是必然为假,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如果乙的判断为真,丙的判断必然假,②排除。
③: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若丙的判断为假,说明赛艇比赛和击剑比赛不是“要么……要么”的关系,存在同真或同假情况,甲是相容选言判断,当同真时甲为真,当同假时甲为假,乙的判断是充分假言判断,根据“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等推理规则,同真同假时候,乙都为真,所以并非甲和乙的判断真假必然不一致,③排除。
④:丁的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丁的判断为真,可能存在都举办和都不举办两种情况。若击剑比赛和赛艇比赛都举办,乙的判断是充分假言判断,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那么乙为真、丙为假;若都不举办,乙为真、丙为假,所以乙和丙的判断真假必然不一致,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C
【详解】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指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在该洗衣机流程中,当 “设置完整” 这个条件满足(前件成立)时,就会进入 “洗衣程序”(后件成立) ,符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有前件必有后件” 的规则 ,C正确。
A: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而洗衣机流程中并非是多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逻辑关系,所以不遵循联言判断规则,A错误。
B: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洗衣机流程不是这种 “至少有一种情况成立”的逻辑,B错误。
D: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无前件必无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与该洗衣机流程逻辑不符,D错误。
故本题选C。
7.D
【详解】①:“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是性质判断,对认识这一事物的性质作出断定;“劳动创造了人”是关系判断,表明劳动和人之间的关系,①排除。
②:“要么……要么……”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要求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判断才为真。若两个选言支均为真或均为假,则该判断为假。题干中“每个选言支为真,该判断才为真”的表述错误,②排除。
③:“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复合判断”属于逻辑划分错误。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而复合判断是与之并列的另一种判断类型。将不同层级的子类并列,属于“越级划分”,③正确。
④: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只要有一个联言肢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全球南方”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政治概念,属于联言判断,有一个联言肢是假的,它就是假的,④正确。
故本题选D。
8.C
【详解】①:题干是用下定义的方法明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明确外延的方法是划分,①排除。
②:根据材料,“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前提条件,不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则无法构建该机制,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因此“除非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否则不能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一判断表述正确,②正确。
③:根据材料,构建该机制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但生态产品价值未能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原因可能是两者同时缺失或路径不当,即“缺少政府作用、缺少市场作用”可能同时存在,是相容选言判断,该判断应为“或者缺少政府作用,或者缺少市场作用”,③排除。
④: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坚持用全面、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完善该机制需要运用矛盾运动的观点,以动态的方式思考生态产品价值,④正确。
故本题选C。
9.C
【详解】①: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最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这是过春节的仪式,和春节不是种属关系,①错误。
②:春节不仅是中国的节日,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是联言判断,表达正确,符合客观事实,也没有逻辑错误,②正确。
③:年夜饭我们要么在家自己做,要么去酒楼享用是不相容性选言判断,符合只有一项真则判断为真,在家自己做和去酒楼享用只能二选一,③正确。
④:只有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我们才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但贴春联不是年味的必要条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C
【详解】A: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属于复合判断,A不符合题意。
B:选言判断是人们在对对象情况不能作出确切的断定时,就要估计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或是这样,或是那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属于选言判断,B不符合题意。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其逻辑结构为“如果无A(远虑),则必然有B(近忧)”,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形式告诫我们要加强前瞻性思考,C符合题意。
D: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属于假言判断,不是联言判断,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D
【详解】“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A:“父母子女之间相互尊重,才能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A排除。
B:“兄弟同心、姐妹和睦始终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属于联言判断,B排除。
C:“构建和合文化,不是净化社会空间,就是引导社会风气”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C排除。
D:“如果维系好邻里关系,则一定程度能提升家庭生活幸福感”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D正确。
故本题选D。
12.C
【详解】要是甲选了物化政或乙选了物生地,丙就要选物化生,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前真,后假时,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才为假,即违约。
甲选了物化政或乙选了物生地为相容选言判断,只有在该相容选言判断的两支判断同为假时,该选言判断才假,其余情况该选言判断均为真。
A:丙选物化生,后件真,甲没选物化政且乙没选物生地该相容选言判断为假,表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真,为真,没有违背约定,A排除。
B:甲没选物化政表明该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即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真,为真,没有违背约定,B排除。
C:甲选了物化政表明该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即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假,为假,表明违约了,C符合题意。
D:乙没选物生地且甲没选物化政表明该相容选言判断为假,即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假,为真,没有违背约定,D排除。
故本题选C。
13.C
【详解】①:该选项中包含了“虚心使人进步”和“骄傲使人落后”两个判断,这是一个联言判断,①不选。
②:该选项表示的意思是,“一番寒彻骨”是“梅花扑鼻香”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②正确。
③:该选项表示的意思是,如果“9是6的倍数”为真,那么“它能被2整除”就一定为真,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③正确。
④:该选项是断定“研学旅行成功”“研学旅行不成功”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这是一个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4.D
【详解】A:材料中的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A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A排除。
B: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叫作联言判断,这篇文章不仅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属于联言判断,B排除。
C: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C排除。
D: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前件)是另一事物情况(后件)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根据“除非……才”可知,D正确。
故本题选D。
15.B
【详解】原命题“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是联言命题,逻辑形式为“A且B”(A:文笔生动,B:富有哲理)。其矛盾命题应为“非A或非B”(即A和B不同时成立)
A:“文笔不生动且不富有哲理”(非A且非B),是更极端的否定,并非原命题的矛盾命题 ,A 与题意不符。
B:“或者文笔不生动,或者不富有哲理”(非A或非B),与原命题相矛盾 ,B符合题意。
C:“如果文笔不生动,则富有哲理”(非A→B),逻辑等价于“A或B”,即“文笔生动或富有哲理”,与原命题可共存,不矛盾,C 与题意不符。
D:“只有富有哲理才文笔生动”,这里文笔生动(A)的必要条件是富有哲理(B),也就是A→B,不是“非A或非B”,即不是原命题的矛盾命题,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16.D
【详解】ABCD:判断1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出汗的必要条件是“充足的运动时长”,即“出汗可以推出有充足时长”。但根据逻辑推理要求,结构正确,前提真实,推理结果才真,但是这一判断结果即体育课出汗并不能必然反推条件(保证充足的运动时长)一定满足,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如判断3)。判断2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科学训练方法”是出汗的充分条件,但出汗不必然由科学方法导致。判断3明确提到出汗可能受其他因素(如体质、温度)影响,说明出汗不一定需要满足判断 1或判断2的条件。综合考虑,即使出汗,也无法确定是否满足“充足时长”或“科学方法”,因未考虑其他潜在因素,所以A、 B、C均排除,D正确。
故本题选D。
17.①贾某的观点属于联言判断。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即贾某的观点中,“双倍返还定金”和“赔付违约金”同时为真。
②但民法典中的相关法条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即贾某只能在“双倍返还定金”和“赔付违约金”中选择其一,不能同时适用。故该判断与相关法律规定相抵触。
【分析】背景素材:民事纠纷案件
考点考查:联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从联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孙某既要返还我双倍定金,也要赔付我违约金→可从联言判断角度阐述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即贾某的观点中,“双倍返还定金”和“赔付违约金”同时为真。
关键词②:分析贾某判断是否与相关法律规定相抵触并说明理由→可从不相容选言判断角度阐述民法典中的相关法条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即贾某只能在“双倍返还定金”和“赔付违约金”中选择其一,不能同时适用。故该判断与相关法律规定相抵触。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网友的感慨属于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材料中这个联言判断中的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与实际相符合,所有联言支都是真的,所以这个联言判断是真的。
【分析】背景素材: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考点考查:联言判断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网友的感慨属于什么类型的判断,如何断定该判断是真是假。考生根据材料中网友感慨的内容进行分析,用联言判断的知识分析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愧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可运用联言判断的知识,从联言判断的含义和联言判断的真假断定的知识加以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逻辑形式:①是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
②是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是p或者q。
区别: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至少一真的选言判断,其逻辑特点是断定至少有一个真,也可以同真。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有且只有一真的选言判断。
【分析】背景素材:某校举办春季运动会
考点考查: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分析类主观题,分析内容是上述判断,要求运用“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知识,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要么换张平上场,要么换李明上场→可联系不相容选言判断,说明其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
有效信息②:甲、乙、丙至少有一人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可运用相容选言判断的知识,说明其逻辑形式是p或者q
有效信息③:指出这两个判断有什么区别→可根据相容选言判断与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规则进行说明。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0.该观点是片面的。
①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研发阶段,严格执行合法性标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必要条件。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规则是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但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只是严格执行合法性标准,不一定能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研发阶段如果只严格执行合法性标准,就会限制大数据的广泛采集,阻碍研发进程,影响高品质、高智能产品的诞生,影响其发展。
③所以,在研发阶段,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要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不能一味地严厉打击。
【分析】背景素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
考点考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谈谈对“只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阶段严格执行合法性标准,就能促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观点的看法,属于评析类试题,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首先判断该观点的正误,然后从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两个角度进行阐释。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观点正误判断:该观点片面。
论据①:数据来源合法性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合规的必要条件→从合理性角度分析: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不可缺少的条件。表明该观点有合理之处。
论据②:如果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阶段就严格执行合法性标准,就会限制大数据的广泛采集→从不合理性角度分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规则是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但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表明该观点有不合理之处。
论据③:《办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可联系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要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不能一味地严厉打击。
第三步:整合论点与论据,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