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玉石雕琢 干冰升华 B.缓慢氧化 石蕊遇酸变红色
C.活性炭除色 蜡烛燃烧 D.作物生长 砂布除锈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3.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B.水能流动而冰不能流动--冰中水分子悬静止的
C.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的运动及间隔发生改变
D.和CO性质不同--和CO的分子构成不同
4.已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20℃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在此条件下,对于22.4L的氢气和氧气
A.它们的质量相同 B.分子个数相同 C.密度相同 D.分子质量相同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时将烧杯中混合物慢慢地直接倒入过滤器
B.盖灭酒精灯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C.为防止试管脱落,加热时同时手握试管夹的长短柄
D.甲同学手持试管,乙同学手持试剂瓶,合作将药液倒入试管
6.金属镁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是一种重要的国防金属。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都是12 B.镁在化合物中通常显示+2价
C.镁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D.第一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最高
7.甘草是连花清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有效成分是甘草利酮,其化学式是。下列有关甘草利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甘草利酮中含有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
B.甘草利酮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C.甘草利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D.382g甘草利酮中碳元素的质量是264
8.良好的大气环境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道路洒水抑制扬尘 B.建设海绵城市、花园城市
C.发展绿色交通,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将废物深埋、提高烟囱高度
9.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能量观观:镁燃烧是物质的化学能能转化为光能
B.分类观:河水、海水、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
C.转化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相互转化
D.元素观:物质的种类上亿种,但组成元素只有百余种
10.可用如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实验,①③是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是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装置Ⅱ中的蜡烛是燃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说明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B.装置Ⅰ、装置Ⅱ中的现象都能说明比空气重
C.装置Ⅱ中蜡烛火焰自上而下依次熄灭说明不支持燃烧
D.可用该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
11.一定质量的甲烷在氧气量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和,其中生成水的质量是21.6g,则生成、CO的总质量是
A.16.8g B.26.4g C.20g D.43.2g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含有甲、乙、丙、丁四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一定是化合物 B.物质丁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是
13.某技术创新项目利用太阳能聚光器获得的高温进行热循环反应制取氢气。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反应Ⅱ是放热反应 B.反应Ⅱ中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该热循环过程中锌元素的质量不变 D.该循环过程中理论上每生成2g氢气,需要补充65g锌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A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
C.将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D.时,A、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都是60%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NaOH溶液 加入适量石灰水,过滤
B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二氧化锰(炭粉) 在空气中加强热
D (水蒸气、) 依次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
16.“碳循环”和“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对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气中和含量变化情况来看,图中②是 ,图中⑥是 。
(2)在⑤⑧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 。图中维持大气中和含量相对稳定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17.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并完成下列问题:
(1)A中,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盛满的试管中,振荡,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打开止水夹K(A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发生的现象是 。静止一段时间后,向A装置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现无色,则A装置试管中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写化学式)。
18.下图是我国科学家利用转化为葡萄糖的流程图,开辟了产粮新路径。
(1)葡萄糖属于人体摄入营养物质中的 。将进行资源化再利用,有利于减少 的发生。
(2)装置1中分解为CO和常见单质X,X的化学式是 。
(3)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和的质量比是 (最简比)。
19.中国高铁享誉世界。请完成下列问题:
(1)芳纶纤维厂泛用于轨道交通,芳纶纤维属于 材料。
(2)钢轨表面的镀铬层可有效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 。
(3)钢轨大多用锰钢制造,锰钢相比于铁的显著优点 (回答一点即可)。
(4)为探究M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小组同学将表面洁净、外形相同的三块金属片分别放入3支各盛有相同浓度稀硫酸的试管中。
根据现象:试管c无明显现象,试管a比试管b中产生气泡 (填“慢”或“快”),可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Fe、Cu。
三、实验题
20.下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的部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回答一点即可),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证明集气瓶已集满氧气的现象是 。实验完毕后,对 (填仪器名称)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将回收的二氧化锰再放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经检验还会产生氧气,这说明二氧化锰的 不变。
(2)同学们利用收集到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探究实验,如装置B。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黑色固体,小明同学猜测铁丝燃烧时溅落的黑色固体中可能含有铁,决定用化学方法来验证:将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研碎,取少量放入试管中,加入 ,观察到现象 ,由此推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溅落的黑色固体物质中含有铁。
四、科学探究题
21.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敞口容器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的试管倒立于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观察到现象: ,据此现象,小明即认为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你认为小明的推断 (填“合理”、“不合理”)。
(2)为验证确实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小丽做了如甲、乙的对照实验(乙中只是将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出现 现象,说明确实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进一步验证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甲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下图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虽然实验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五、计算题
22.如图是某品牌纯碱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品牌 品名:纯碱 有效成分:碳酸钠 保存及使用注意事项: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对其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进行如下实验:取样品6g放入烧杯,然后向烧杯中不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发现共消耗稀硫酸60g,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是63.8g。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该反应 (填“是”、“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反应产生的质量是 。
(3)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品牌纯碱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B
6.D
7.B
8.D
9.A
10.B
11.C
12.B
13.C
14.B
15.D
16.(1) 化石燃料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2) 反应条件不同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呼吸作用等
17.(1)
(2) B中稀盐酸倒吸入A中,A中产生气泡 NaCl或NaCl、HCl
18.(1) 糖类 温室效应
(2)
(3)
19.(1)合成
(2)隔绝氧气和水
(3)硬度大(或韧性好等)
(4)快
20.(1)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 锥形瓶 化学性质
(2) 稀盐酸/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21.(1) 试管内液面上升 不合理
(2)甲中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比乙中高
(3)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22.(1)是
(2)2.2g
(3)解:设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因为,所以该品牌纯碱是混合物;
答:该品牌纯碱是混合物。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