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知识梳理考点知识梳理考点1 基督教的兴起1.兴起: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2.原因: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3.教义: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传播: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考点2 大化改新1.背景:6-9世纪,积极吸收中国文化。2.时间:646年,孝德天皇上台执政,年号大化,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县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把土地分给公民,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4.意义: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考点3 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1.伊斯兰教的创立(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混战状态;半岛盛行多神崇拜。(2)人物: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3)教义:安拉是独一的真神,信奉安拉者死后进入天堂,否则进入地狱。社员都是兄弟姐妹,禁止互相仇杀。(4)与阿拉伯的统一:622年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雏形诞生;630年,占领麦加,随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2.阿拉伯帝国(1)扩张:北方进叙利亚;东灭波斯,751年,击败唐朝高仙芝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西方,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2)结果:8世纪中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3.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贡献(1)原因: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延揽翻译人才;吸收消化外来文化。(2)成就:①数学:改造了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今天的“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②医学:著有《医学集成》和《医典》,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③文学:《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3)影响:沟通了东西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中国的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重点难点精讲【易错易混】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印度人,阿拉伯人只是将其改造之后传到世界各地。2.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史启示】日本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日本民族是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民族,我们要学习日本民族的虚心和创新精神。【拓展延伸】1.世界三大宗教的对比简表:项目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地点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中国称之为如来佛祖) 古代犹太人 穆罕默德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 分散于全球 分散于亚洲和北非庙宇 如:少林寺、庵、庙等 教堂 清真寺主要经典 佛经 《圣经》 《古兰经》教义 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忍耐服从。 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宇宙中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信仰的神 佛、菩萨、罗汉 上帝、耶稣、圣母马丽亚 真主安拉传播 阿育王时期迅速传播,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在罗马皇帝的支持下,迅速传播。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扩张向外传播。其他 “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耶稣出生之年被定为公元元年。 信徒被称为“穆斯林”。【历史评价】全面认识古代世界文明之间的交往:(1)方式: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大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其中,和平交往活动为这部乐章奠定了永恒的基调,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2)典例:古代史中暴力冲突事例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和平往来有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传播。(3)认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交往方式,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和平交往,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典例分析【考情分析】本主题近3年1考,主要以选择题进行考查,分值2分。【考点跟踪】跟踪 (识记)知道大化改新的内容。【典例】(2017·福建)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B )①大化改新 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 ④戊戌变法A.①② B.①③ ②④ D.③④思维破冰: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史实。四个选项中,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发生于日本,这两次改革分别向中国和西方学习,1861年改革发生于俄国,戊戌变法发生于中国。战术小结: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别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创新,促进本国社会的进步。7世纪中期,日本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果,进行大化改新,开始进入封建社会。19世纪中期,日本又学习欧美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果,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变式拓展2(原创)公元六七世纪,亚洲封建国家的确立,有的通过仿照别的国家进行改革,一跃成为封建国家。有的国家以宗教为旗帜,以统一为目标,在统一的过程中,封建国家形成了。其中通过“改革”方式确立封建国家的是( )A.中国 B.印度 C.阿拉伯 D.日本【解析】选D。本题“公元六七世纪,亚洲封建国家的确立”为切入点,考查大化改新。把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通过改革,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变。故日本通过“改革”方式确立封建国家。【易错易混】日本大化改新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果,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果。课堂演练模拟演练1.公元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宣扬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2.7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这场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3.“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前后历 300 年之久。”下列选项与日本学习模仿唐朝有关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大化改新 C.纸币 D.明治维新4.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是指(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5.“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繁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A.“公历”的由来 B.阿拉伯数字C.巴格达的“智慧官” D.计算机网络课时提升练习1. 下列关于基督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B.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西亚地区C.392年被正式定为罗马帝国国教D.最初信仰的人是有产者和上层人物2.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其中罗马征服世界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3. 如图描绘了某一宗教的传播路线。这个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4. 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实权B.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C.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D.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5. 历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A.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6. 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佛教B.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D.它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7.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 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你认为他能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A.他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B.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C.他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D.他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8. 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设计了一张学习卡片,他正在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的历史( )A.阿拉伯帝国 B.查理曼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拜占庭帝国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材料二:救世主不就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才能进入天国,否者要下地狱。材料三:宇宙间唯一的真主安拉﹣﹣﹣﹣﹣大家都信仰真主,而不要再信仰本部落的神。(1)根据材料填写下表:材料 宗教 创立时间 创立地区 创始人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2)从古至今,世界上诞生过无数的宗教,而上述宗教历经岁月,成为世界三大宗教,试从三大宗教的相似点分析其得以传播、发展的原因。(3)“宗教是欧洲中世纪的脊梁”试根据所学知识基督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参考答案课堂演练模拟演练1.【解析】选B。公元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宣扬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2.【解析】选A。本题以7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切入点,考查大化改新。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3.B4.D5.B课时提升练习1.【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基督教的最初信仰的人是贫苦大众不是有产者和上层人物。2.【解析】选B。本题以“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为依托,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其中罗马征服世界的“宗教”是基督教。1世纪时,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这使绝望中的人们有了精神依托。这种宗教首先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地中海沿岸的穷人中传播开来,信徒们结成很多小团体,后来逐渐形成统一的基督教会,反对富人和罗马统治。最初遭到罗马皇帝的镇压,但到4世纪时,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使基督教迅速得以传播。3. 【解析】选C。本题以基督教的传播路线为依托,考查基督教。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遭受过外族多次蹂躏。在罗马的统治下,他们灾难更加深重,多次反抗都被残酷镇压。他们渴望“救世主”前来拯救。1世纪时,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这使绝望中的人们有了精神依托。这种宗教首先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地中海沿岸的穷人中传播开来,信徒们结成很多小团体,后来逐渐形成统一的基督教会,反对富人和罗马统治。最初遭到罗马皇帝的镇压,但到4世纪时,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使基督教迅速得以传播欧洲、北非,进而传播到亚洲、美洲。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宗教是基督教。4.【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选项B符合题意。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改新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故 历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6.【解析】选B。本题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基督教的经典。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图片是基督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宣扬耶稣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B符合题意。7.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穆罕默德的主要贡献。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公元622年(公元7世纪初期),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伊斯兰教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因而穆罕默德排能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他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8. 【解析】选A。本题以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设计了一张学习卡片为依托,考查阿拉伯帝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队伍,8世纪中期,版图跨欧亚非三洲,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830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还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阿拉伯人被称为东西方交流的使者。A符合题意。9.【解析】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1)材料一是佛教的教义,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在古代印度创立佛教。材料二是基督教的教义,公元1世纪,耶稣在巴勒斯坦一带创立了基督教。材料三是伊斯兰教的教义,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2)据所学知,三大宗教得以传播、发展的原因有①上述宗教所宣扬的平等、团结和来世的说教对被统治者有较强吸引力,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②教义中宣扬的忍耐、服从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得到统治者的扶植、推广,得到广泛传播。(3)据所学知,政治上,基督教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基督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思想上,教会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答案:(1)材料 宗教 创立时间 创立地区 创始人材料一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材料二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材料三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2)①上述宗教所宣扬的平等、团结和来世的说教对被统治者有较强吸引力,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②教义中宣扬的忍耐、服从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得到统治者的扶植、推广,得到广泛传播。(3)政治上,基督教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基督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思想上,教会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