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5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3.答第1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1.下面是李华同学运用年代尺标注的隋唐兴衰时间,其中对各时间节点发生的史事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⑧④581年589年618年755年A.①隋朝建立,结束分裂B.②隋灭陈朝,统一全国C.③唐朝建立,年号“贞观”D.④安史之乱,唐朝灭亡2.杭州自古繁华,尤其到隋朝时期,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杭州经济地位的上升主要得益于A.其为隋朝的都城B.大运河的开凿C.生产工具的革新D统治者的重视3.唐朝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落镇割据C.宦官专权D.黄巢起义4.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南方也出现了吴、南唐、吴越等政权并立,这些政权并立,其实质是A.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B.豪强地主势力崛起C.农民起义的继续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5.有学者认为,宋朝国策是“强干弱枝”。其基本原则有二:一是中央集权,使中央的各项权力如军、政、财等权都超越地方;二是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这一国策的实施A.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B.解除了武将专权的积弊C.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D.加速了元朝统一的实现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人选“盛唐篇”的是①地动仪模型②曲辕犁⑨简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王安石变法前,某地主只需向政府交纳379缗的地税。王安石变法时,他却要向政府缴纳1553缗的地税。这主要是因为A.王安石提高了赋税征收的标准B.方田均税法清查出了原先隐瞒的地产C.保甲法政府向地主们勒索财富D.募役法政府要求他纳钱代役8.辽宋夏金元时期,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迅速崛起后,大都效仿唐宋制度,制定官制,还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制度差异进一步拉大B.统一的趋势更加明显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D.各族政权消除了隔阂9.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广州十三行10.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B.文成公主人藏C.鉴真东渡D.澶渊之盟1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1世纪前期,党项族建立西夏B.辽与北宋有战有和C.“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D.岳飞统帅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