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典型培优)专题39 比例的应用问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典型培优专练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升初典型培优)专题39 比例的应用问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典型培优专练通用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典型培优专练通用版
专题39 比例的应用问题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第二部分:培优专练】
1.某市今年计划植树8万棵,前5天植树2万棵,照这样计算,完成全部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
2.100克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60毫克,而一个中等大小的猕猴桃约重150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维生素C的量为90毫克。如果一个成年人只通过吃猕猴桃摄入维生素C,一天需要吃多少克猕猴桃?
3.河南红十字会计划把一批防疫物资分发到部分区县,计划每车运20t,16车可以运完。实际每车的运输量比计划少运了20%的物资,需要多少车可以运完?(用比例知识解答)
4.甲、乙两地相距5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时行驶了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开几小时?(用比例解)
5.某售楼部大厅中央有一个小区微缩景观模型,模型中的2号楼高45厘米,宽10厘米,已知该楼实际高90米,则该楼实际宽多少米?
6.甲、乙两个筑路队人数的比是7:3.如果从甲队派30人到乙队,则两队的人数比就成了3:2.甲、乙两个筑路队原来各有多少人?(用比例解)
7.疫情期间,昆明王大叔驾车运送物资前往武汉支援。2小时行驶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昆明到武汉约有1600千米,王大叔需要几小时到达武汉?(用比例解)
8.有数据显示,每回收5吨废纸就能制造4吨新纸,相当于保护了85棵树木。某学校在开展垃圾分类两年以来共回收了7吨废纸,可以制造多少吨新纸?相当于保护了多少棵树木?(用比例方法解答)
9.某食品厂包装一批水果糖,如果每袋250克,需120袋才能装完。现在要求每袋装300克,需多少袋可以装完?(用比例解)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驶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行驶了6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1.500千克稻谷可以碾出大米410千克。照这样计算,现在有这样的稻谷7.5吨,可以碾出多少吨大米?(用比例解)
1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瑞丽疫情期间,某市向瑞丽捐献了大量生活物资。一辆汽车每次运6.8吨,5辆汽车可以运完,如果每辆汽车每次运8.5吨,需要多少辆汽车才能运完?(用比例知识解答)
13.一辆汽车从顺平开往北京,每小时行驶68千米,2.5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计划2个小时到达顺平,每小时要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解答)
14.学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知道操场边最高的一棵大树的高度,首先在大树的旁边立了一根竹竿,竹竿的高度、影长分别是1.5米和0.5米,此时又测量出这棵大树的影长是8米,这棵大树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用比例知识解答)
15.某工厂生产一批笔记本电脑,原计划每天生产40台,6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8台,实际提前多少天完成?(用比例解)
16.科技老师给种植园松土,每小时松土20m2,4.5小时能完成任务。如果每小时多松土5m2,那么完成任务要几小时?(用比例知识解答)
17.一本故事书,小梦第一天看了这本故事书的,第二天看了50页,这时看了的页数和没有看的页数的比是1:3。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18.某核酸检测点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核酸检测,第一天有450人进行了核酸检测,第二天进行核酸检测的人数比第一天多,第三天与第二天进行核酸检测的人数比是11:9,该检测点第三天有多少人进行了核酸检测?(用比例解答)
19.小丽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30页,12天可以读完,如果小丽想9天读完,她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用比例知识解答)
20.一辆货车前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2小时行驶30千米。从出发地点到灾区有90千米,按照这样的速度,全程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知识解)
21.古时候,“小山羊”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钱”的作用。4只羊可以换6把斧头。(用比例解)
(1)12只羊可以换多少把斧头?
(2)要换9把斧头,需要几只羊?
22.育才小学为美化校园环境,购买了一些杜鹃花,要栽在一个长方形花园里。如果每行栽24棵,正好可以栽48行;如果每行多栽12棵,现在可以栽多少行?(用比例解答)
23.在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5厘米.有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已知一辆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70千米,另一辆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30千米.大约经过多少小时两车还差95千米相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4.某机械厂要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12天完成,实际的工作效率与原计划的工作效率的比是3:2,实际提前几天完成?
25.橙橙练习跳绳,如果每组跳200个,跳5组能完成每天的练习量。如果要求4组跳完,每组应跳多少个?(用比例解答)
26.林叔叔加工一批零件,前6小时完成了450个零件,刚好是全部零件的30%。按这样的速度,剩下的零件还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加工完?(用比例解)
27.铺设一条煤气管道。计划每天铺设120米,用12天完成任务。由于居民着急使用,上级要求每天多铺20%,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用比例的知识解)
28.农业基地里的樱桃树比苹果树少350棵,樱桃树与苹果树的棵数比是3:5,基地里的樱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29.某天下午5时,同时测得两棵小树的高度和它们影子的长度,还测了一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数据如图所示(单位:m)。那么这棵大树的高是多少米?
30.一个果园,种桃树的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种李子树的面积是2.5公顷,余下的地种樱桃树。已知种桃树和李子树的总面积与种樱桃树的面积的比是7:5。种樱桃树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1.小明看一本科技书,原计划每天看15页,24天看完。实际20天就看完这本书,实际平均每天看多少页?(用比例解)
32.王奶奶家装修房子。用边长是3分米的方砖铺地,要用16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铺地,要用多少块?(用比例解)
33.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植树420棵。甲班植的棵数是总数的40%,乙、丙两班植的棵数的比为11:10。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34.一棵树高12米,它的影长是15米,如果同一时间地点测得小明的身高是1.6米,他的影子长多少米?(用比例解答)
35.纸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据统计:少浪费1500张纸,就可以保留1棵树;节约6吨纸,则相当于拯救了120棵树。学校打印室新购一批白纸,计划每天用60张,可以用15天。由于注意了节约用纸,实际每天少用15张,实际用了多少天?(用比例解答)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答案】20天。
【分析】题中每天栽树的棵数一定,植树的棵数与天数成正比例,由此列比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完成全部任务一共需要x天
2:5=8:x
2x=40
x=20
答:完成全部任务一共需要20天。
【点评】此题是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关键要弄清哪个量一定,哪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答案】150克。
【分析】每克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一定的,即“60毫克÷猕猴桃的克数=每克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含量(一定)”,猕猴桃的克数与。设一天需要吃x克猕猴桃,根据“x:90=100:60”即可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一天需要吃x克猕猴桃。
x:90=100:60
60x=90×100
x
x=150
答:一天需要吃150克猕猴桃。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与列方程相同,就是先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3.【答案】20车。
【分析】每车运的吨数×车数=批防疫物资的总吨数(一定),每车运的吨数与车数成反比例关系。把计划每车运的吨数看作单位“1”,则实际运输时每车运的吨数相当于原计划的(1﹣20%),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实际每车运20×(1﹣20%)吨,设实际需要x车可以运完,据此即可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需要x车可以运完。
20×(1﹣20%)x=20×16
20×80%x=20×16
16x=20×16
x
x=20
答:需要20车可以运完。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与列方程相同,就是先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4.【答案】13小时。
【分析】根据题意,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可得:甲、乙两地路程: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4小时行驶的路程:4小时。
【解答】解:设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开x小时,
520:x=160:4
160x=520×4
160x÷160=2080÷160
x=13
答: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开13小时。
【点评】根据速度不变列出比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答案】20米。
【分析】微缩景观模型通常是把实际楼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做成的,即微缩景观模型的高、宽与实际楼的高、宽的比是一定的。设该楼实际宽x米,即可列比例“10:x=45:90”解答。
【解答】解:设该楼实际宽x米。
10:x=45:90
45x=10×90
45x÷45=10×90÷45
x=20
答:该楼实际宽20米。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设原来甲队有7x人,乙队3x人,根据(甲队原来的人数﹣30):(乙队原来的人数+30)=3:2这个关系式,列出比例式为:(7x﹣30):(3x+30)=3:2,解此解比例求出x,进而求出甲、乙两个筑路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答】解:设原来甲队有7x人,乙队3x人,
(7x﹣30):(3x+30)=3:2
2(7x﹣30)=3(3x+30)
14x﹣60=9x+90
5x=150
x=30
30×7=210(人)
30×3=90(人)
答:甲筑路队原来有210人,乙筑路队原来有90人.
【点评】此题关键是找到两个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式,再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即可.
7.【答案】20小时。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照这样计算,即王大叔的速度不变,又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不变,设王大叔需要x小时到达武汉,即可列比例“1600:x=160:2”解答。
【解答】解:设王大叔需要x小时到达武汉。
1600:x=160:2
160x=1600×2
160x÷160=1600×2÷160
x=20
答:王大叔需要20小时到达武汉。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8.【答案】5.6,119。
【分析】根据题意,一吨废纸制造新纸的数量一定,废纸的数量与产生的新纸成正比例;回收一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木一定,回收废纸的数量与保护树木的数量成正比例,据此解答。
【解答】解:设可以制造x吨新纸。
5x=28
x=5.6
答:可以制造5.6吨新纸。
设相当于保护了y棵树木。
5y=85×7
y=119
答:相当于保护了119棵树。
【点评】本题先单一的量一定,再根据这个不变的单一的量求出总量。
9.【答案】100袋。
【分析】这批水果糖的总量一定,每袋的质量与袋数成反比例,据此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需x袋可以装完。
300x=250×120
300x÷300=30000÷300
x=100
答:需100袋可以装完。
【点评】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10.【答案】360千米。
【分析】根据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150:2.5=x:6
2.5x=150×6
x=900÷2.5
x=360
答: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11.【答案】6.15
【分析】根据出米率一定,列出比例即可。
【解答】解:设可以碾出x吨大米
500:410=7.5:x
500x=3075
x=6.15
答:可以碾出6.15吨大米。
【点评】列出比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答案】4辆。
【分析】这批生活物资的总吨数不变,汽车的载重量与汽车的辆数成反比例关系。设需要x辆汽车才能运完,根据“汽车的载重量×汽车的辆数=这批生活物资的总吨数”即可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需要x辆汽车才能运完。
8.5x=6.8×5
8.5x÷8.5=6.8×5÷8.5
x=4
答:需要4辆汽车才能运完。
【点评】列比例与列方程相同,关键是先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13.【答案】85千米。
【分析】设原路返回时计划2个小时到达顺平,每小时要行驶x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及从顺平到北京,往返的路程相等,即可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每小时要行驶x千米。
2x=68×2.5
2x=170
x=85
答:每小时要行驶85千米。
【点评】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14.【答案】24米。
【分析】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物体与影子的比值相等,也就是竹竿的高度与影子的比等于树的高与影子的比,设这树的高为x米,组成比例,解比例即可。
【解答】解:设这棵树的实际高度是x米,则:
1.5:0.5=x:8
0.5x=1.5×8
0.5x=12
x=24
答:这棵树的实际高度是24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实际高度与影子成正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
15.【答案】10天。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生产笔记本电脑的总台数一定,即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答,再用减法计算实际提前的天数。
【解答】解:设实际用x天可以完成任务,
(40+8)×x=40×60
48x=2400
x=50
60﹣50=10(天)
答:实际提前10天完成任务。
【点评】关键是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哪种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16.【答案】3.6小时。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乘积一定,成反比例关系,设如果每小时多松土5m2,那么完成任务要x小时,据此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如果每小时多松土5m2,那么完成任务要x小时。
(20+5)x=20×4.5
25x=90
x=3.6
答:完成任务要3.6小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找准对应量。
17.【答案】300页。
【分析】把这本故事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小梦第一天看了这本故事书的,第二天看了50页,这时已看了这本故事书的。50页正好是这本故事书页数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50页除以(),就是这本故事书的页数。
【解答】解:50÷()
=50÷()
=50
=300(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300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是把比转化成分数,进而求出50页占这本故事书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18.【答案】660。
【分析】先把三天的核酸检测记作单位“1”,计算第二天完成核酸的检测人数450×(1),
再假设第三天核酸检测的人数是x人,根据第三天与第二天进行核酸检测的人数比是11:9,即可计算第三天核酸检测的人数。
【解答】解:第三天核酸检测的人数是x人,
450×(1)
=450
=540(人)
x:540=11:9
x=540×11÷9
x=660
答:该检测点第三天有660人进行了核酸检测。
【点评】本题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第二天核酸检测的人数,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第三天核酸检测的人数。
19.【答案】40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天读的页×读的天数=这本书的页数(一定),所以每天读的页和读的天数成反比例,设平均每天要读x页,据此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平均每天要读x页。
9x=30×12
x=360÷9
x=40
答:她平均每天要读40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正确判断哪两种量成反比例是解答关键。
20.【答案】6小时。
【分析】”照这样的速度“说明速度不变,那么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用30千米比行驶的时间2小时,就等于全程90千米比行驶全程的时间,由此列出比例,解比例即可。
【解答】解:设全程需要x小时。
30:2=90:x
30x=90×2
30x=180
30x÷30=180÷30
x=6
答:全程需要6小时。
【点评】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找清楚不变的量,得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列出比例求解。
21.【答案】(1)18把;
(2)6只。
【分析】(1)设12只羊可以换x把斧头,4与6的比等于12与x的比,据此解答。
(2)设要换9把斧头,需要x只羊,4与6的比等于x与9的比,据此解答。
【解答】解:(1)设12只羊可以换x把斧头。
4:6=12:x
4x=6×12
4x=72
x=18
答:12只羊可以换18把斧头。
(2)设要换9把斧头。
4:6=x:9
6x=4×9
6x=36
x=6
答:需要6只羊。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熟练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2.【答案】32行。
【分析】购买的这些杜鹃花的棵数一定,即栽的行数×每行的棵数=总棵数(一定),栽的行数与每行的棵数成反比例关系。设现在可以栽x行,即可列比例“(24+12)x=24×48”解答。
【解答】解:设现在可以栽x行
(24+12)x=24×48
36x=1152
36x÷36=1152÷36
x=32
答:现在可以栽32行。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先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23.【答案】大约3.02小时。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甲、乙两地的距离与95千米之和除以这两列火车的速度之和。
【解答】解:5100000000(厘米)
100000000厘米=1000千米
(1000﹣95)÷(170+130)
=905÷300
≈3.02(小时)
答:大约经过3.02小时两车还差95千米相遇。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24.【答案】4天。
【分析】把原计划用的天数看作单位“1”,实际的工作效率与原计划的工作效率的比是3:2,即实际完成天数与原计划完成天数的比是2: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计划完成的天数乘就是实际完成需要的天数,再用计划完成的天数减实际完成的天数。
【解答】解:12﹣12
=12﹣8
=4(天)
答:实际提前4天完成。
【点评】关键明白:实际的工作效率与原计划的工作效率的比是3:2,即实际完成天数与原计划完成天数的比是2:3,再把比转化成分数(实际完成天数是计划完成天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实际完成的天数。
25.【答案】250个。
【分析】橙橙每天练习跳的个数一定,每组跳的个数×组数=每天练习跳的个数,每组的个数与组数成反比例关系。设每组应跳x个,即可列比例“4×x=200×5”解答。
【解答】解:设每组应跳x个。
4x=200×5
x
x=250
答:每组应跳250个。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时,首先弄清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然后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26.【答案】14小时。
【分析】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450个除以30%就是这批零件的个数,用总个数减已完成的450个,就是还剩下的个数。林叔叔的工作效率一定,即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的比一定,设剩下的零件还需要x个小时才能加工完,即可列比例“(450÷30%﹣450):x=450:6”解答。
【解答】解:设剩下的零件还需要x个小时才能加工完。
(450÷30%﹣450):x=450:6
1050:x=450:6
450x=1050×6
450x÷450=1050×6÷450
x=14
答:剩下的零件还需要14个小时才能加工完。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计划每天铺设的长度(120米)看作单位“1”,则实际每天铺设120×(1+20%)米,设这样可以提前x天完成,实际用了(12﹣x)天完成。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条煤气管道的长度(即工作量)一定,据此可列比例“120×12=120×(1+20%)×(12﹣x)”解答。
【解答】解:设提前x天完成任务。
120×12=120×(1+20%)×(12﹣x)
120×12=120×120%×(12﹣x)
1440=144×(12﹣x)
1440÷144=144×(12﹣x)÷144
10=12﹣x
10+x=12﹣x+x
10+x=12
10+x﹣10=12﹣10
x=2
答:这样可以提前2天完成。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8.【答案】樱桃树525棵,苹果树875棵。
【分析】由题意可知,樱桃树比苹果树的棵数少(5﹣3)份,已知樱桃树比苹果树少350棵,把350棵平均分成(5﹣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棵数,再用乘法分别求出3份(樱桃树)、5份(苹果树)棵数。
【解答】解:350÷(5﹣3)
=350÷2
=175(棵)
175×3=525(棵)
175×5=875(棵)
答:基地里的樱桃树525棵,苹果树875棵。
【点评】此题属于按比例分配问题。由题意可知,樱桃树比苹果树的棵数少(5﹣3)份,又知樱桃树比苹果树少350棵,关键是求出1份的棵数,进而求出3份、5份的棵数。
29.【答案】9.6米。
【分析】3:3.75=0.8,4.8:6=0.8。在同时、同地、同光源的情况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关系。设这棵大树的高是x米,据此即要列比例“x:12=3:3.75或x:12=4.8:6”解答。
【解答】解:设这棵大树的高是x米。
x:12=3:3.75
3.75x=12×3
3.75x÷3.75=12×3÷3.75
x=9.6
答:这棵大树的高是9.6米。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30.【答案】5公顷。
【分析】根据题意,把果园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已知种桃树和李子树的总面积与种樱桃树的面积的比是7:5,那么种桃树和李子树的总面积就占果园总面积的,种樱桃树的面积就占果园总面积的,种李子树的面积就占果园总面积的(),它对应的面积是2.5公顷,据此用除法计算求出果园总面积,再乘种樱桃树的面积所占的分率即可求出种樱桃树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解答】解:2.5÷()
=2.5
=5(公顷)
答:种樱桃树的面积是5公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三种果树种植面积各自占果园总面积的分率。
31.【答案】18页。
【分析】根据题意,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看书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列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实际平均每天看x页。
20x=15×24
20x÷20=360÷20
x=18
答:实际平均每天看18页。
【点评】总页数一定时,用的时间越少,读书的页数就越多,它们成反比例。
32.【答案】90块。
【分析】铺地的面积一定,每块方砖的面积与所用的块数成反比例,据此用比例解答。
【解答】解:设要用x块。
4×4x=3×3×160
16x=1440
x=90
答:要用90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够准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33.【答案】甲班植树168棵,乙班植树132棵,丙班植树120棵。
【分析】把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棵数乘40%就是甲班植的棵数。用总棵数减甲班植的颗数就是乙、丙班植的棵数,把乙、丙班植的棵数平均分成(11+10)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棵数,再用乘法分别求出11份(乙班)、10份(丙班)植的棵数。
【解答】解:420×40%=168(棵)
(420﹣168)÷(11+10)
=252÷21
=12(棵)
12×11=132(棵)
12×10=120(棵)
答:甲班植树168棵,乙班植树132棵,丙班植树120棵。
【点评】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甲班植的棵数后,属于按比例分配问题,除按上述解答方法外,也可分别求出乙班、丙班植树棵数所占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34.【答案】2米。
【分析】在同时、同地、同光源的情况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关系,即物高与影长的比值一定。设他的影子长多x米,即可列比例“12:15=1.6:x”解答。
【解答】解:设他的影子长多x米。
12:15=1.6:x
12x=15×1.6
12x÷12=15×1.6÷12
x=2
答:他的影子长2米。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先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35.【答案】20天。
【分析】这些白纸的张数一定,每天用张数×用的天数=白纸的张数,用每天用的张数与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设实际用了多x天,即可列比例“(60﹣15)×x=60×15”解答。
【解答】解:设设实际用了多x天。
(60﹣15)×x=60×15
45x=60×15
x
x=20
答:实际用了20天.
【点评】列比例解答应用题时,首先弄清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然后设出未知数,再找出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