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一部分 中考题型专项训练一 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填空题专项训练(三) 电磁学一、电流和电路1. 如图所示,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因为在摩擦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小球A 一定不可能带 电荷。得到 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如图所示是参观者在科技馆触碰静电球时的情景。她的头发蓬松飞扬,如果静电球带的是正电,则她触碰球的过程中,电荷移动的方向为 (选填“从球向人”或“从人向球”)。该过程中,人需要站在塑料台上,因为塑料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从人向球绝缘体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小明设计了一个能在轿车仪表盘上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的电路,如图所示,若四个车门中任意一个车门未关好(车门关好则对应开关闭合),指示灯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若四个车门都关好了,指示灯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电阻R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发光 不发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1.5 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2 A,则开关S闭合时,通过L1的电流为 A,通过L2的电流为 A。如图2所示电路,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 的电流,如果让电流表测通过L1和L2的总电流,但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应将导线 (选填“a”“b”或“c”)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 (选填“+”或“-”)接线柱上。0.5 1.5 L2 b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电压、电阻5. 把很多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等电子元件做在芯片上,就成了集成电路,其中二极管、三极管是用 材料制成的。如图的两个水果组成的电池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水果电池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将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后,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之间 (选填“有”或“没有”)电压。半导体 化学 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 极,铜片与电压表之间的导线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 (选填“电压表到铜片”或“铜片到电压表”),盐水电池在工作时是将 能转化为 能。负 电压表到铜片 化学 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R1和R2阻值相等,若断开S1、S3,闭合S2,两电阻的连接方式为 (选填“串联”或“并联”);若断开S2,闭合S1、S3,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V。串联 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如图所示,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分别沿图中的甲、乙两种方式流过该金属电阻时,其中电阻值较小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把这个长方体金属电阻分别按图中的两种方式接在同一电源的两端,则流过 (选填“甲”或“乙”)的电流较大。甲 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L1、L2都发光且两电压表偏转格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V,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一段时间后,若灯L1断路,则电压表V2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5 6 不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电压表其实是由一个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如图所示,“3 V挡”和“15 V挡”都是由同一个电流表分别与不同的电阻 联而成,选择“15V挡”时,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串 相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三、欧姆定律11. 如图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AB间可以换接多个不同阻值的电阻。在每次换接电阻后,他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AB间 不变。换接电阻多次实验,是为了 。电压 寻找普遍规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线夹M在铅笔芯上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变 。若要测量铅笔芯的电阻,需补充的仪表是 。实验时铅笔芯发烫的现象,属于电流的 效应。小 电压表 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浮子。当电流表示数越小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选填“越大”或“越小”),油箱内油量 (选填“越多”或“越少”)。越大 越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如图为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I-U图像,若将L和R并联在电源电压为3 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为 A;若将其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 V的电路中,L和R的阻值之比为 。0.6 1∶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电流表A1和A2的量程均为0~0.6 A。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差始终为0.2 A。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滑动变阻器R1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Ω。4 1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在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小桂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10 V,R0为滑动变阻器,R、Rx为定值电阻,且R<Rx,R=15 Ω。闭合开关S前,应将R0的滑片移动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S,将滑片移至某点固定不动,当开关S1由a点切换到b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0.5 V,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 A,则Rx= Ω。右 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小明制作了一款可调亮度的小台灯,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的电阻为10 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标有“20 Ω 1 A”字样。(1)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使R的阻值变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2)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15 A,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若灯泡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2.5 V,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Ω。小 1.5 8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多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到电压表示数始终保持 V不变;若将图像中A、B两点所对应的电阻RA、RB串联使用,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A∶IB= 。2.5 1∶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四、电功率19. 物理综合实践小组调查了学校一周的用电情况,如图为两次记录的电能表示数,学校这一周消耗的电能为 kW·h,调查得知,学校共有电功率为40 W的日光灯600盏,它们之间是 联的。5 000 并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小明家中安装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其中“3 000 r/(kW·h)”表示接在这个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h的电能,转盘转过 转;小明关闭家里其他所有用电器,只打开空调,观察电能表转盘在1 min内刚好转动了50转,则空调的功率是 W。21. 某品牌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130 A·h,额定电压为400 V,充电时它将电能转化为 能存储起来,充满电后它存储了 kW·h的能量。3 000 1 000 化学 5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定值电阻R和灯泡L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若将R与L串联在4 V的电源两端,则R与L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若将R与L并联在2 V的电源两端,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3∶1 1.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 V且保持不变,R2为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图乙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1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和S3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P,定值电阻R1的功率为P1,则P∶P1= ;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和S3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6 W,此时灯丝电阻为R,则R∶R2= 。4∶3 1∶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 V 3 W字样,图乙是通过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为40 Ω,定值电阻R2=10 Ω,当闭合S、S1、断开S2、滑片P在中点时,R2的功率为0.9 W,电源电压为 V,当闭合S、S2、断开S1、小灯泡功率为1.6W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Ω。9 12.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五、生活用电25. 如图所示的插座最好安装在较高处,防止幼儿玩耍时因接触 而触电;三孔插座的①插孔对应的接线柱必须接 ,避免接触用电器带电的金属外壳而触电。(两空均选填“火线”“零线”或“地线”)火线 地线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26. 如图,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军用试电笔试触某插座的插孔,用指尖抵住笔尾金属体,试电笔的氖管发光,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小军的身体。有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27. 如图所示是某款储水式“暖手宝”,铭牌上标有“220 V 440 W”的字样。接入家庭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A,此时它将 能转化为内能,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手变暖。2 电 热传递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28.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两虚线框中连入了电灯和开关,则方框 中为开关;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使用试电笔测试a、b、c三点时,试电笔的氖管均发光,测试d点时试电笔的氖管不发光,则该电路的故障为 。乙 cd之间断路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29. 小龙和父亲一起为家里安装电灯,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A、B两接线点,与火线相连的是 点;家里电能表如图乙,原有用电器的总功率是3600 W,从电能表使用的角度考感,还能添加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超过 W。B 800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0. 如图1是家庭电路示意图,插座与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联。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试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三个孔中都不发光,则电路故障是 断路。家用电能表如图2所示,能接入电路中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为 W。若家中仅有电饭锅工作,5 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00次,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 J。并 火线 8 800 3.6×105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六、电与磁31. 在研究地磁场方向时,如图所示,发现司南的长柄静止时总是指向南方,则长柄相当于指南针的 极。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记述了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 (选填“重合”或“不重合”)的现象。南(或S) 不重合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2. 如图甲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静止的小磁针正上方,当接通电源时小磁针偏转,表明 。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随之改变,表明 。若将导线绕成螺线管并通电,如图乙表示,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 极。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S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3.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ab就会运动起来,在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作 。电 机械 电动机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4. 如图是动圈式话筒内部结构图,对着话筒说话时,声带 发出声音,使膜片带动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进入扬声器,将声音放大,改变了声音的响度。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电能。振动 机械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5. 如图所示是银行卡信息读卡器,将银行卡的磁条在读卡器的刷卡槽内快速刷过时,相当于磁体穿过闭合金属线圈,产生了 ,经读卡器处理,就能识别卡片信息。电流(或感应电流)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6. 如图所示,ab、cd两根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处于蹄形磁铁磁场中的金属杆pq放在导轨上,在外力作用下沿导轨运动。若ad之间断开,则电路中 (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若ad之间接入电流计,pq杆向右运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pq杆向左运动时,电流计指针将向 偏;若ad之间安装一个直流电源,pq杆通电后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右运动,同时交换电源的正负极和磁铁的南北极,pq杆通电后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 运动。无 左 右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7. 寒冬,为给小鸡仔提供温暖的环境,小明制作了恒温箱系统,原理如图。控制电路由电磁继电器、滑动变阻器R1、热敏电阻R2(安装在恒温箱内,阻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减小)、低压电源等组成。加热电路由电源、电热丝R3和R4等组成。调好R1的阻值,闭合开关S1、S2,箱内温度升高到设定值后即在小范围内波动,且降温阶段降温比较平缓。(1)通电线圈上端是 极,温度升高时,电磁铁磁性 。(2)R3阻值 (选填“大于”或“小于”)R4阻值。(3)将R1的阻值稍微调小一些,恒温箱控制的温度将 。N 增强 小于 降低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1. 得到 负2. 从人向球 绝缘体3. 发光 不发光4. 0.5 1.5 L2 b -5. 半导体 化学 有6. 负 电压表到铜片 化学 电7. 串联 38. 甲 甲9. 7.5 6 不变10. 串 相等参考答案11. 电压 寻找普遍规律12. 小 电压表 热13. 越大 越少14. 0.6 1∶315.4 1016. 右 2017. (1)小 (2)1.5 818. 2.5 1∶119.5 000 并20.3 000 1 00021. 化学 5222.3∶1 1.323.4∶3 1∶524.9 12.525. 火线 地线26. 有27.2 电 热传递28. 乙 cd之间断路29. B 80030. 并 火线 8 800 3.6×10531. 南(或S) 不重合32.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S33. 电 机械 电动机34. 振动 机械35. 电流(或感应电流)36. 无 左 右37. (1)N 增强 (2)小于 (3)降低(共21张PPT)第一部分 中考题型专项训练一 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选择填空题组专项训练第一组一、单选题1.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值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C )A.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2 kgB.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C. 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 VD. 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1 cmC1234567891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阳光灿烂的日子,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见到地上有些光斑,这些光斑是圆形的太阳的实像B. 一位同学身高1.7 m,站在1 m高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走近镜子,发现像越来越大C. 汽车驾驶室外两侧各装有后视镜,可观察车后的情况,也可扩大视野,后视镜常用凸面镜D. 有些耳聋病人配戴骨导式助听器便可听到声音,这是通过固体(骨)传递声音B123456789103.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实验加科学推理法”“类比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实验加科学推理法”的是( B )A. 研究电流时,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B. 研究力和运动时,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C.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D. 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B123456789104. 如图所示,在北京冬奥会上武大靖带领三名队友,在速滑混合团体2 000米接力赛中一路领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运动员在匀速滑行时,溜冰鞋与冰面间的摩擦力为零B. 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C. 运动员在匀速转弯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D. 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与他们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123456789105. 道路救援车对故障车辆拖移时可构建成如图所示的模型,当车载电机给钢绳提供的拉力F=10 000 N时,在20 s时间内可将质量为1.5 t的小车A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高为80 cm,斜面长为2.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车载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B. 图中的滑轮在使用时可以省力C.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1.2×104 J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5 WC123456789106. 如图所示,符合用电安全的是( D )D12345678910二、填空题7. 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是 视眼的光路示意图,应用 (选填“发散”或“会聚”)光线的 (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近 发散 凹 123456789108. 如图,小容将一只气球在自己头发上摩擦,使头发与气球的 (选填“电子”“质子”或“中子”)发生转移,头发与气球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如果他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让两只气球相互靠近,两只气球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电子 异种 排斥 123456789109.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由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两滑轮组分别在F甲和F乙的作用下,用相同时间将质量相等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绳重和一切摩擦),则甲、乙两个滑轮组绳端的拉力F甲 F乙,力F甲和F乙做功的功率P甲 P乙,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 η乙。(均选填“>”“=”或“<”)< = = 1234567891010. 某型号的电水壶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其电路如图所示。当S闭合、S1断开时,电水壶处于 挡,加热和保温的功率分别为1 200 W和44W。用它把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C的水加热到100 °C,用时400 s,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J,此过程中电水壶的效率η= %。[c水=4.2×103 J/(kg·°C)]保温 3.36×105 70 12345678910第二组一、单选题1.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A. 城区中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湿地公园可以调节气温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密度较大C. 盲道提示砖上的凸起圆点是为了增大对脚底的压力D. 用吸管吸起敞口盒中的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D123456789102.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B )A. 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 g B.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 mC.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4 m/s D.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3. 关于光和声现象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D )A.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B超诊断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 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D123456789104. 在2024年第33届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乒乓球5枚金牌,中国运动员用激情和汗水登上又一个高峰。如图所示为比赛时的某一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击球时,球拍不一定受到球对它的作用力B. 以击出的乒乓球为参照物,球桌是静止的C. 用球拍击球,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D. 球拍表面贴橡胶是为了减小球与球拍间的摩擦C123456789105. 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 点转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匀速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A. 吊臂是省力杠杆,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B. 吊臂是费力杠杆,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C. 吊臂是省力杠杆,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D. 吊臂是费力杠杆,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减小D123456789106. 图甲是身高、体重测量仪,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电路中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其中一个电表自动显示身高的大小,另一个电表自动显示体重的大小。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滑片P随所测量对象身高增高而上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DA. 体重越大,显示体重的电表示数越小B. 体重越大,R两端的电压越大C. 身高越高,通过R0的电流越大D. 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12345678910二、填空题7. 人们发明了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它能将水平显示器上显示的重要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通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成像,避免驾驶员低头看仪表而造成事故,图乙为其工作原理图。(1)驾驶员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2)如果成像位置太高,可将显示器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挡风玻璃。反射 靠近 123456789108. 2024年1月20日,江原道冬青奥会的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决赛成为焦点赛事,我们速滑队的“兔子战术”再次惊艳亮相,两名运动员通过这一战术实现了完美的配合,成功包揽金银牌。运动员在最后一圈冲刺时,用力蹬冰来加速,此时运动员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由于 ,运动员冲过终点线不能立即停下来。假设其中一名运动员某次训练的成绩为2分30秒,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不平衡 惯性 36 123456789109. 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 (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或“人与车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相互 运动状态 人与车的总重力 1234567891010. 图甲是一款家用蒸箱,图乙是其加热盘模块的简化电路,蒸箱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挡,其中R1、R2为阻值不变的电热丝,当开关S1断开、S2接a时,蒸箱处于 挡,此时通过温控开关的电流为2 A,已知蒸箱的额定电压为220 V,R1=88 Ω,则R2的阻值为 Ω,高温挡的电功率为 W。低温 22 2 750 12345678910第一组1. C 2.B 3.B 4.C 5.C 6.D7. 近 发散 凹8. 电子 异种 排斥9. < = = 10. 保温 3.36×105 70第二组1. D 2.B 3.D 4.C 5.D 6.D7. (1)反射 (2)靠近8. 不平衡 惯性 369. 相互 运动状态 人与车的总重力10. 低温 22 2 750参考答案(共26张PPT)第一部分 中考题型专项训练一 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单选题专项训练(一) 声、光、热一、声现象1.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活动,如图所示,英歌所到之处,踏步声、锣鼓声、槌棒声、喝彩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声和踏步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C. 人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D. 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第1题图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周末小明帮妈妈做家务,他拎起水壶向热水瓶灌水,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快满了,小心水溅出烫到”。妈妈判断出水快充满的主要依据是( A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第2题图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如图所示,手机内置有超声波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凸凹不平的指纹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7ms、0.41 ms、0.27 ms、0.41 ms、0.19 ms,可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 B )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C )A.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C. 利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 D. 利用超声波加湿空气5. 为减小周围噪声对学校的影响,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C )A. 将学校周围的工厂搬离 B. 学校周围禁止车辆鸣笛C. 在学校周围种植树木 D. 汽车排气管安装消音器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物态变化6. 在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深圳就会出现“回南天”,“回南天”出现时墙壁和地面都会冒水,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景象。“回南天”的形成属于( C )A. 凝固现象 B. 汽化现象C. 液化现象 D. 凝华现象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小明参观蜡像馆时,了解到手模制作的过程:先将蜡熔化,将手放到蜡液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满蜡液,再经过特殊工艺冷凝、脱模即可。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D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B. 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C. 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D. 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第8题图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火锅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冰冻肥牛卷”熔化需要放热B. 汤汁沸腾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C. 锅上方水蒸气液化放热更易烫伤皮肤D. 汤汁越烧越少,发生了升华现象第9题图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小明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制霜的方法:图甲,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图乙,将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儿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B. 制霜的过程中,冰放热,干冰吸热C. 冰中加盐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D. 勺子下方出现的“白气”是二氧化碳第10题图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三、内能及其应用11. 冬季得流感的人较多,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与复制能力,当人与人之间近距离交流时,飞沫可成为传播载体,外出尽量带戴口罩,降低传播风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流感病毒的传播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流感病毒的分子间是紧密排列的,没有间隙C. 流感病毒的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D. 流感病毒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学校饭堂营养又美味的午餐都是由食堂厨师用心制作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B. 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菜的内能的C. 热的饭菜从打饭窗口端到餐桌的过程,会不断向空气中释放热量,内能会增大D. 炒菜时加盐,菜很快“入味”,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节日期间,有些地方会燃放烟花或鞭炮。鞭炮的爆炸过程是:点燃鞭炮后,它内部的化学物质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冲破鞭炮的外壳发生爆炸。热机的四个冲程中与鞭炮爆炸原理相似的是( B )A. 排气冲程 B. 做功冲程C. 压缩冲程 D. 吸气冲程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华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时发现,爷爷小时候使用柴草作为家用燃料;爸爸、妈妈小时候用煤炭,年轻的时候用液化气;如今小华家使用天然气。使用天然气为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的( B )A. 密度较大 B. 热值较大C. 比热容较大 D. 沸点较高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图甲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55°C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晶体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 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DA. 该晶体材料的熔点为55 °CB. 在BC段,该晶体材料的内能保持不变C. 在AB段,该晶体材料的分子热运动变缓慢D. 该晶体材料的比热容为0.88×103 J/(kg·℃)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四、光现象16.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B )A. “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B. “一石击破水中天”,“水中天”平静的水面相当于镜面,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总令人陶醉。如图所示,白鹭正在河边栖息,与水面上的倒影交相辉映,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 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C. 飞得越高,像离水面越远D. 水越深,水中的像离白鹭越远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如图是小超和弟弟在父母带领下到永顺猛洞河玩水避暑。小超惊奇地发现,弟弟的腿在水中看起来变短了,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C )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如图为街头路口的反光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从其形状和成像原理来分析,下列的论述正确的是( C )A. 是一个凹面镜,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B. 是一个凸透镜,成像原因是光的折射C. 是一个凸面镜,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D. 是一个凹透镜,成像原因是光的折射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小明用电视机在家里收看“空中课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 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C. 看电视时,小明配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D. 电视屏幕的光进入小明眼睛后发生光的折射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五、透镜及其应用21. 某同学用放大镜观察如图1所示的物理书封面。他将放大镜从靠近书本的位置到逐渐远离,则他所看到的像(如图2所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D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丁乙C. 乙甲丁丙 D. 甲丁丙乙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B )A B C D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安安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两张番茄的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同一类透镜B. 番茄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须调得小一些D. 若不改变相机的焦距,拍摄甲照片时,镜头离番茄近一些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倒转正处理)、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B.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C.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放大的虚像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结构图,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A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A25参考答案1. A 2.A 3.B 4.C 5.C 6.C 7.D 8.C 9.C10. C 11.C 12.D 13.B 14.B 15.D 16.B 17.C18.C 19.C 20.A 21.D 22.B 23.A 24.B 25.A(共42张PPT)第一部分 中考题型专项训练一 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单选题专项训练(三) 电磁学一、电流与电路1. 天气干燥的冬天,小明身上的外套常常与毛衣“吸”在一起,小明脱下外套时,经常会听到外套与毛衣摩擦的“啪啪”声,有时还会看到小火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使毛衣和外套都带了电B. 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 毛衣容易吸附在人身体上,是由于物体间摩擦使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D. 脱下外套后小明拉门把手容易被“电”到,此时他可以双手扶墙让电荷经墙面导入大地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电源B. 金属能导电,说明金属内部有大量的电子C.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会带电,说明摩擦可以创造电荷D. 开关断开时,教室内所有灯熄灭,说明教室内的灯是串联的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B. 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C. a、b接触时,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为b→aD. 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校园里的自动售货机可通过手机扫码(闭合S1)或投币(闭合S2),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图中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A )A B C D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图乙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的示数是0.6 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电流表A1 的示数是0.3 AB. 灯泡 L1 和L2并联C. 电流表A1 一定连接“-”“3”接线柱D.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 A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只闭合开关S1、S4时,只有L1、L3亮,且两灯并联B. 只闭合开关S3、S4时,只有L2、L3亮,且两灯串联C. 只闭合开关S1、S2、S3时,三盏灯均亮D. 只闭合开关S2、S3、S4时,三盏灯均亮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解析】只闭合开关S1、S4时,只有L1、L3亮,且两灯并联,故A正确;B.只闭合开关S3、S4时,只有L2、L3亮,且两灯并联,故B错误;C. 只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流从电源正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回到电源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此时三盏灯都不发光,故C错误;D. 只闭合开关S2、S3、S4时,灯L1被短路,只有L2和L3发光,故D错误。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电压 电阻7. 如图所示,用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C )A B C D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以此测量了电源电压U、L1支路的电压U1和L2支路的电压U2,并且发现U1=U2=U,若要得到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A )A. 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做几次实验B. 将L1和L2的位置交换,再做几次实验C. 保持电源、灯泡不变,进行多次测量D. 改变电压表的量程,再做几次实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如图1所示,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2所示,则灯泡L1和灯泡L2两端电压分别为( A )图1 图2A. 1.5 V 6 V B. 7.5 V 1.5 VC. 1.5 V 7.5 V D. 6 V 1.5 V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灯L1、L2串联,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应小于V2的示数;则电压表V2的量程是0~15 V,分度值为0.5 V,示数UV2=7.5 V;电压表V1的量程是0~3 V,分度值为0.1 V,示数UV1=1.5V。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所以L1两端的电压U1=UV1=1.5 V;由于L1、L2串联,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2两端的电压U2=UV2-UV1=7.5 V-1.5 V=6 V。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图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用A接触N时电压表有示数,接触M时电压表无示数,已知电表、开关均完好且电路中只有一个故障,为进一步判断故障,用A再接触P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 电压表有示数,则L断路 B. 电压表无示数,则L短路C. 电压表无示数,则L断路 D. 电压表有示数,则L短路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发现两个电表都无示数,则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D )A. L1短路 B. L2短路 C. L1断路 D. L2断路第11题图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灯泡L的亮度变暗 B. 电流表A1示数变大C. 电流表A2示数变小 D. 电压表V示数变大第12题图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三、欧姆定律13. 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第13题图DA.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B.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C.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实验原理是P=UIB.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源电压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D. 实验结束,断开开关即可离开实验室第14题图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方便居民使用的同时,存在着泄漏的安全隐患。物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R阻值随天然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天然气( D )A. 浓度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 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C. 浓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D. 浓度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小明设计了一盏能调节亮度的台灯。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C )A B C D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学习了《质量测量工具的进化》的STEM课程,小敏认识并使用了如图台秤,发现指针偏转角度与所测物体质量成正比。根据台秤示数变化规律,小敏想选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所测物体质量大小,设计的电路最合理的是( B )BA B C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上端向中点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B. 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相等C.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D. 电压表V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第18题图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小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图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B )A. 通过R1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B. 通过R2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C. 将它们串联接到同一电路中,当通过的电流为0.2 A时,电路的总电压为3.5 VD. 将它们并联连接到两端电压为2.5 V的电路中,通过干路的电流是0.7 A第19题图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四、电功率20. 下列图中所示的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A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开关S1、S2都闭合,灯泡L1和L2串联B. 先闭合S1,再闭合开关S2,L2亮度变暗C. 先闭合S1,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示数变大D. 只闭合开关S1,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为a→b→c→d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两个透明容器中分别接入了电阻丝R1和R2,且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导线a和b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第22题图CA. 实验时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没有变化,一定是电路中某处断路B. 通电一段时间,两个透明容器中空气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C. 若R1和R2阻值相等,则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D. 若R1和R2阻值不相等,则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研究热和功关系及电流热效应的科学家是( A )A. 焦耳 B. 安培 C. 伏特 D. 欧姆第24题图A24. 明明家的家用电能表的表盘及参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电能表是计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B. 该电能表的示数是316 kW·hC. 该电能表应该接在110 V的电路中使用D. 明明家中同时开启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4 400 W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9 Ω,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上端a滑至最下端b的过程中,整个电路安全工作,电流表示数与两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①电源电压为18 V ②定值电阻R0的阻值6 Ω③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4 Ω ④灯的额定功率大于9 W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五、生活用电26. 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用电安全,下列行为符合用电安全常识的是( B )B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27. 在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不能发光,用试电笔检测双孔插座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发生故障的是( D )A. 插座发生短路 B. 灯泡发生短路C. de间断路 D. ef间断路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28. 如图所示,是螺丝口灯座,连接时要求灯座的金属螺旋套与家庭电路的零线连接,灯座顶端的弹簧片与火线连接。下图中,螺丝口灯座与家庭电路、开关连接正确的是( B )A B C DB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29. 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图中A与零线相连,B与火线相连B. 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C. 若指示灯断路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 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他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A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0.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家部分家庭电路的示意图。电能表上标有“220 V 10(40)A”的字样,他家正在使用的所有用电器总功率为6 kW,其中电饭煲的功率为1.5 kW,饭煮熟后,他将这个电饭煲插头从插座中拔出,再将功率为1 kW的电热水壶插头接入插座中,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闭合电热水壶上的开关,空气开关跳闸。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可能是( C )A. 照明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与灯泡之间B. 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C. 电热水壶的内部电路短路D. 接入电热水壶的插座短路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1. 如图所示是上端有金属帽的试电笔的四种使用方法,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D )A B C D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六、电与磁32. 下列用磁感线描述的磁场方向不正确的是( D )A B C D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3. 如图所示为送餐机器人,下列图中能说明其内部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A )A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4. 如图是小李同学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的实验示意图。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根据小磁针指向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B.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C. 将小磁针移到其他位置,N极所指方向一定不变D. 本实验可以得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与电流方向无关B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组织科技创新大赛,小明在比赛中制作了水位自动报警器,原理图如图所示。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一般的水都能导电),则( D )A. 两灯都亮 B. 两灯都不亮C. 只有绿灯亮 D. 只有红灯亮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6. 如图所示为一种环保型手电筒,筒内有一个能滑动的圆柱形永磁铁,外圈套着一个线圈。只要将手电筒沿图中箭头方向来回摇动,手电筒的小灯就能发光。下列与此手电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C )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7. 如图所示,在a、b两端接入电源或电流表组成不同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接电源,和发电机的原理相同B. 接电流表,和电动机的原理相同C. 接电源,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 接电流表,移动直导线电流表指针一定偏转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8. 如图甲所示,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可以看到小灯泡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发电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B. 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了机械能C. 线圈转得越快,小灯泡越亮D. 如果将小灯泡换成如图乙所示的电流表,电流表指针一直偏向右边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参考答案1. D 2.A 3.D 4.A 5.A 6. A 【解析】只闭合开关S1、S4时,只有L1、L3亮,且两灯并联,故A正确;B. 只闭合开关S3、S4时,只有L2、L3亮,且两灯并联,故B错误;C. 只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流从电源正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回到电源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此时三盏灯都不发光,故C错误;D. 只闭合开关S2、S3、S4时,灯L1被短路,只有L2和L3发光,故D错误。故选A。7. C 8.A 9. 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灯L1、L2串联,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应小于V2的示数;则电压表V2的量程是0~15 V,分度值为0.5 V,示数UV2=7.5 V;电压表V1的量程是0~3 V,分度值为0.1 V,示数UV1=1.5 V。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所以L1两端的电压U1=UV1=1.5V;由于L1、L2串联,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2两端的电压U2=UV2-UV1=7.5 V-1.5 V=6 V。故选A。10. C 11.D 12.C 13.D 14.C 15.D 16.C 17.B 18.C 19.B 20.A 21.C 22.C 23.A 24.D 25.D 26.B 27.D 28.B 29.A 30.C 31.D 32.D 33.A 34.B 35.D 36.C 37.C 38.C(共65张PPT)第一部分 中考题型专项训练一 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单选题专项训练(二) 力学一、质量与密度1.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 把1 kg的铁块拉成铁丝,则铁丝的质量大于铁块的质量C. 冬天自来水管可能会因为水结成冰而胀裂,是因为水变成冰,密度变大D.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关于公式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B. 不论是不是同种物质,m大的ρ一定大C. 不论V是否相同,ρ大的m就大,ρ小的m就小D.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三者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B. 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0.5×103 kg/m3C. b的密度是a的两倍D. 若将a的体积增大到3 m3,它的密度不变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A.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2 mB. 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 sC.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 50 gD.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5 m/s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在学习了“质量”后,同学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 一铁块温度由 20 °C升高到 70 °C,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B. 雕塑家将花岗石雕刻成塑像后,石头的质量不变C. 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一定也变了D. 润滑剂材料随“神舟十二号”飞船从地球到达太空,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力与运动6.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A. 两物体在 0~1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 两物体在 15~2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 两物体在 15 s末相遇,且 0~15 s 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D. 两物体在 20 s末相遇,且 0~20 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力大于空气阻力B. 人站在沼泽地上会下陷,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 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D. 在操场跑步,匀速跑过弯道时人受到非平衡力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是为了利用自身的惯性以提高成绩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 6 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6 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 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B )A. 4 km/h B. 4.8 km/hC. 5 km/h D. 6 km/h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列车停在平直轨道上,车厢中小球b静止,忽略桌面对b的摩擦及空气的影响。列车启动后,下列选项中的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D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 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压力F将重为10 N的物体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竖直墙壁上。当压力F为30 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压力F为25 N时,物体恰好匀速下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为10 NB. 若物体匀速下滑的速度为0.2 m/s,则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5 WC. 物体在匀速下滑过程中,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15 ND. 保持25 N的压力不变,竖直向上施加20 N的拉力可使物体匀速上滑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粗糙程度相同的材料制成,质量为m1的木块与质量为m2的钩码用轻绳相连,轻绳平行于台面。木块在轻绳的拉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钩码触地后木块能继续滑动一段距离,最后停在台面上。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小B. 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重力都不做功C. 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不变D. 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2g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头球是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头球过程中足球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 头球过程中足球发生了形变C.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 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受到足球冲击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如图,长为L的轻质木板(不计质量),左端可绕O点转动,右端放一重为G的小物块,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木板的右端,使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小物块向左匀速滑行过程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力F与小物块运动时间t关系的是( A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如图所示,电磁铁的左下方有一铁块,在大小不变的力F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当铁块从电磁铁的左下方运动到正下方过程中,同时滑片逐渐向上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电磁铁上端为N极B. 铁块运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C. 铁块做匀速运动D. 铁块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减小第15题图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2022年3月23日,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收看了中国空间站进行的太空授课,其中太空抛物实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拿着冰墩墩转身面向另一名航天员,将冰墩墩水平向其扔过去。不考虑舱中的空气阻力,航天员抛出冰墩墩后,冰墩墩将( D )A. 沿抛物线快速下落 B. 竖直下落C. 沿原方向加速运动 D. 沿原方向匀速运动第16题图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打羽毛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下列与这项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发球时,球拍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B. 羽毛球飞行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 迎面飞来的羽毛球被球拍挡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甲 乙 丙①0~2 s,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②2~4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 ND③2~4 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4~6 s,推力F做的功为16 J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已知F1=5 N,F2=3 N,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 )A. 5 N,2 N B. 3 N,0 NC. 0 N,2 N D. 5 N,8 N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解析】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5 N,A受到的摩擦力是5 N;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5 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5 N;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5 N-3 N=2 N;综上所述,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5 N、2 N,故A正确。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 球在b点受到的合力为零C. 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运动状态不断改变D. 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三、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21. 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皮球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皮球落地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主要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C. 形成圆斑B时皮球是从更高处下落的D. 形成圆斑A时皮球接触地面后形变程度更小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长木板A以速度v匀速运动,当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 N。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A受到的摩擦力和B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若长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时,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3.6 ND. 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8 N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 m/s。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轻弹簧每受到0.5 N 的压力就缩短 1 cm,并且轻弹簧在从受到撞击到被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g取 10 N/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A. 实验中所用小球的质量为 0.25 kgB. 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不断减小C. 小球在最低点速度等于零,处于平衡状态D.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从t=0 s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将物体的s-t图像记录在图乙中,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 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 NB. 在4~6 s的过程中,拉力F大小不变C. 0~6 s内,物体一直处于平衡状态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大小为4 m/s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如图所示,有一桶纯净水静止放在小车上,纯净水桶A受到两个力:自身重力GA、小车B对它的支持力FA;小车B受到三个力:水桶A对它的压力F压、自身重力GB、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GA与F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FA与F压是一对平衡力C. GB与FB是一对平衡力D. FA与F压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26. 为了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一次(如图1),甲、乙两人站在地上分别用100 N的拉力,结果两人正好处于相持状态;第二次(如图2),甲站在一平板小车上,乙站在地面上,两人仍用100 N的拉力拉绳,甲同学被乙同学匀速向右拉动,整个过程中不计绳及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00 NB. 图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100 NC. 图1中弹簧测力计受力不平衡D. 图2中弹簧测力计受力不平衡B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27.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物体的质量跟其重力的大小成正比B. 重锤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特点C.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D.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一定在物体上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28. 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开讲了,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舱内的活动及其展示的太空中重力作用(失重)环境下的物理实验(如图所示)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和兴趣,同学们纷纷对太空舱内航天员的活动和一些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A. 图甲中,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舱内飘起来,头发宛如绽放的花朵,是因为头发在太空舱内摩擦起电B. 图乙中,杯子、水和水中的乒乓球飘在空中,但它们仍受到重力C. 图丙的浮力消失实验中,静止在水中的乒乓球上下表面存在水对它的向上的压力差D. 图丁的水球光学实验中,我们可看到一大一小、一正一倒的王亚平双重人像,可解读为透镜成像形成的奇特现象答案: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四、压强与浮力29.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 先将实心物块A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拉住浸没在甲液体中,然后取出擦干放入乙液体中悬浮,分别放入两容器中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CA. 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B. 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C. 若剪断细线,A静止时,装甲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装乙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D. 若剪断细线,A静止时,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0.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D )A.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压为零B. 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使它不下落C. 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 玻璃管倾斜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1. 又到了轻松而愉快的周末,家住成都的小新同学起床洗漱后,吃着糕点,喝着牛奶,推窗远望,眼前是城区与雪山同框的一幅美丽画卷。下列对于小新生活场景(如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 甲图中,塑料吸盘挂钩靠分子引力贴在墙壁上B. 乙图中,吸管一端做成斜切口是为了增大压力C. 丙图中,使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D. 丁图中,远处雪山山顶的大气压比成都城区高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2. 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 甲图中,茶壶属于连通器的应用B. 乙图中,上课时老师用力压住粉笔写字是为了减小压强C. 丙图中,为防止新冠病毒外溢,负压救护车内气压大于车外气压D. 丁图中,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上方是不是真空不会影响管内外液面高度差A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装满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甲杯溢出重0.9 N的液体,乙杯溢出重0.8 N的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小球在甲杯中排开液体质量小于在乙杯中排开液体质量B. 小球的重力小于0.9 N,它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0.8 NC. 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D. 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4. 如图所示的是力学的四个实验情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甲 乙 丙 丁DA. 甲图中:立放在小车上的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前匀速运动,小车受阻力停止运动,木块向后倾倒B. 乙图中:将一个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竖直向上浮起C. 丙图中:当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发现A管中的水面上升,B管中水面下降,说明a处的空气流速小于b处的空气流速D. 丁图中:将容器侧壁a孔处的塞子拔出,水会从a孔流出,说明水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5.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已知ρ水>ρ酒),其中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同,a、c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甲容器中是酒精,乙容器中是水;a点压强一定小于c点压强B. 甲容器中是酒精,乙容器中是水;a点压强一定小于b点压强C. 甲容器中是水,乙容器中是酒精;a点压强一定大于c点压强D. 甲容器中是水,乙容器中是酒精;a点压强一定大于b点压强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6. 下列关于压强的实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C )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7. A、B是两圆柱状薄壁容器,已知它们的底面积SA>SB,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不同液体。现将质量和体积完全相同的两小球分别浸入两容器的液体中,一段时间后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将两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此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ρ甲>ρ乙,p甲>p乙 B. ρ甲>ρ乙,p甲<p乙C. ρ甲<ρ乙,p甲<p乙 D. ρ甲<ρ乙,p甲>p乙A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8.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 我们的书包带扁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B. 运动鞋的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C. 汽车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 用吸管能吸入饮料的原因是有大气压的作用B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五、功和简单机械39. 在冰壶项目中,若比赛用的冰壶(如图甲)的质量为19 kg,冰壶底面积为0.02 m2,比赛场地面积为190 m2,g取10 N/kg。某次投掷时运动员用20 N的水平力将冰壶从水平冰道的A点推至B点后放手,离手后冰壶继续滑行至C点停止,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甲 乙BA. 冰壶的重力为19 kgB. 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9 500 PaC. AC段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为800 JD. AB段冰道对冰壶的支持力有做功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0. 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C )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1. 如图所示,在a、b、c三种情况下,用大小相同的力F使同一物体沿不同的轨迹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对于此三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分析正确的是( D )A. Wa=Wb=Wc B. Wa=Wb<WcC. Wa=Wb>Wc D. Wa<Wc<Wb第41题图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2.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并上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甲图更省力,甲图所做的总功大B. 甲图更省力,甲、乙所做的总功一样大C. 乙图更省力,甲、乙所做的总功一样大D. 乙图更省力,乙图做的总功大第42题图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3. 如图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长为5 m,倾角为30°,木箱重150 N。某同学用大小为100 N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关于木箱所受的力对木箱做的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木箱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为500 JB. 斜面支持力做功的大小为375 JC. 推力做功的大小为750 JD. 木箱与斜面间摩擦力大小为25 N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4.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在相同水平面上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像如图乙。第1、2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如果运动时间相同,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F1=F2,W1<W2 B. F1<F2,W1<W2C. F1>F2,W1>W2 D. F1=F2,W1>W2A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5. 如图甲所示是足球比赛中某球员传球后足球在空中飞行的一段运动轨迹,忽略空气阻力,图乙是该足球落地后弹跳的过程。关于以上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甲 乙BA. 图甲中足球从A点移动至B点的过程中,球员对球做了功B. 图甲中足球在从A点移动至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图乙中A、B两点为同一高度,该足球在这两点机械能相等D. 图乙中足球在最高点D点的动能为零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6. 甲装置中,空吊篮A重25 N,B处绳子承受的拉力足够大,C处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小壮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A上升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DA.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5 NB. 在1~2 s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30 JC. 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160 N重的货物D. 此装置运载货物的最高机械效率为92.5%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7. 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 A )A B C DA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8.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秤的杠杆原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wA. “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B. 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C. “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D.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D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6 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3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木板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 NB. 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0.3 m/sC.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2 N,方向水平向左D. 绳子拉木板的功率为2.4 WD4950515253545556575850. 甲、乙两台汽油机,甲汽油机的效率为 30%,乙汽油机的效率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甲汽油机做的功比乙汽油机做的功多B. 甲汽油机的功率比乙汽油机的功率大C.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汽油机燃烧的汽油比乙汽油机多D. 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汽油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汽油机多D49505152535455565758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51.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鸡蛋静止在两个容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B. 鸡蛋在水和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C. 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 鸡蛋的密度小于浓盐水的密度C495051525354555657585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52题图A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B. 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A>ρB>ρCC.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4950515253545556575853.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 N、2.8 N和2.5 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 kg/m3(g取10 N/k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 物体A的密度为2.8×103 kg/m3B. 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 NC. 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 ND. 实验丁中,A物体排开的盐水的体积为100 cm3第53题图D4950515253545556575854. 两个量筒均装有20 mL的水,往量筒中分别放入甲、乙两个不吸水的物块,物块静止后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 g/cm3,g取10 N/kg,则( B )第54题图BA. 甲的体积为40 cm3B. 甲受到的浮力为0.4 NC. 乙排开水的体积小于20 mLD. 乙受到的浮力小于甲受到的浮力4950515253545556575855.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圆柱体下降高度变化关系的图像。(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 NB.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2 NC. 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入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 PaD. 圆柱体的密度是1.2×103 kg/m3第55题图C4950515253545556575856. 如图所示,小明在洗水果时发现,丢入水中的苹果有这样的运动过程:苹果先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在全部浸没水中后会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关于苹果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苹果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变大B. 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C. 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变小,最后变大D. 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不变,然后变小,最后不变D4950515253545556575857. 甲、乙两个烧杯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把铜丝缠绕在木棒的一端做成一个自制密度计,将其先后放入甲、乙两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甲烧杯中液体的体积比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小B. 桌面对甲、乙两烧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C. 甲、乙两烧杯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D. 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A49505152535455565758【解析】AC. 甲、乙图中密度计都处于漂浮状态,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F浮甲=F浮乙,由图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ρ液=,所以ρ甲<ρ乙,因为甲、乙两个烧杯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由ρ=可知,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故 A错误、C正确;B. 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烧杯、液体、密度计的重力之和,所以桌面对甲、乙两烧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D. 烧杯内的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和密度计的重力之和,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 A。4950515253545556575858. “学中做,做中学”是陶行知主张的重要学习理念。小明用吸管进行多项科学实践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B49505152535455565758参考答案1. A 2.D 3.D 4.A 5.A 6.A 7.D 8.B 9.B 10. D 11.D 12.D 13.C 14.A 15.D 16.D 17.D 18.D19. A 【解析】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5 N,A受到的摩擦力是5 N;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5 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5 N;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5 N-3 N=2 N;综上所述,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5 N、2 N,故A正确。故选A。20. C 21.B 22.D 23.A 24.B 25.D 26.B 27.C 28.D 29.C 30.D 31.C 32.A 33.C 34.D 35.D 36.C 37.A 38.B 39.B 40.C 41.D 42.C 43.D 44.A 45.B 46.D 47.A 48.D 49.D 50.D 51.C 52.A 53.D 54.B 55.C 56.D57. A 【解析】AC. 甲、乙图中密度计都处于漂浮状态,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F浮甲=F浮乙,由图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ρ液=,所以ρ甲<ρ乙,因为甲、乙两个烧杯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由ρ=可知,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故 A错误、C正确;B. 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烧杯、液体、密度计的重力之和,所以桌面对甲、乙两烧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D. 烧杯内的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和密度计的重力之和,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 A。58. B(共27张PPT)第一部分 中考题型专项训练一 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填空题专项训练(一) 声、光、热一、声现象1. 音乐课上,老师弹拔琴弦能发出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为防止影响隔壁班级上课,要关紧门窗,是在 控制噪声。2.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车门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后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振动 音调 传播过程中 信息 音色 响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在建造音乐厅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音乐厅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 (选填“松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观众在音乐厅时,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以 的形式传入人耳的。松软多孔 波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小亮演奏两种自制乐器时,发现两种乐器的波形图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知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 ,不同的响度和 ;小亮单独演奏乙时出现图丙所示的波形图,是因为 发生了改变(前三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研究发现乙乐器共有A、C、D、E、F、G六个音,振动频率分别为:1 396.913 Hz、698.456 Hz、783.991Hz、932.328 Hz、1 046.502 Hz、1 174.66 Hz,则音调最高的是 (选填A、C、D、E、F、G中的一个)。音调 音色 响度 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声呐”装置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方向性好、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用来探测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和测绘海底地形;使用“声呐”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超声波 不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物态变化6. 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C。乙 -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不断有“白气”呼出,呼出的“白气”是由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的。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冷冻室内壁附着有“白色粉末”,其中“白气”是冰箱 (选填“里面”或“外面”)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白色粉末”主要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的。8. 过年时北方人都有吃饺子这一习俗。煮饺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打开锅盖取饺子时,如果被水蒸气烫伤比被开水烫伤要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选填“吸热”或“放热”)。液化 外面 凝华 不变放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羊肉汤是人们喜爱的一道菜品,俗话说“熬汤煮肉,加火不如加盖”。熬汤时加盖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锅内气压,使汤水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从而使汤水里的肉更容易煮烂。10. 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或“放热”),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增大 升高 吸热 减慢 凝固放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三、内能及其应用11. 如图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 现象;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扩散 剧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豆浆制作始于西汉,主要有磨豆、过滤、煮浆三个步骤。(1)“煮浆”时,厨房里豆香四溢,这说明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 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过滤”时,豆浆从滤网下落至木桶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关于下落过程中的豆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热容减小 B. 比热容不变C. 含有的热量增加 D. 含有的热量减少B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磨豆”时,人推动石磨转动的过程与活塞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的过程相似。图2为汽油机某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冲程为排气冲程 B. 该冲程为做功冲程C. 活塞做直线运动 D. 曲轴做直线运动C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如图所示,“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将酒盏漂浮在清冽的溪水上随溪流动,会降低酒的温度,在这个过程中,酒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酒的内能;若酒盏里质量为100 g,温度为30 °C的酒在漂流过程中,放出了1 700 J的热量,酒的温度将降低至 °C。[c酒精=3.4×103J/(kg·℃)]减小 热传递 2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 (选填“乙”或“丙”)图相同,如果此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10次,飞轮的转速为 r/min。乙 1 2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2023年9月17日,石家庄首批10辆氢能源公交车正式上线。全部投入到216路公交线路运营,标志着省会公交正式迈入氢能源时代。氢能源与化石燃料相比,具有的显著优势是 ,它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内能。质量为0.6 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若放出的热量有50%被质量为200 kg、温度为15 °C的水吸收,能使水温升高 °C。[c水=4.2×103 J/(kg·℃),q氢=1.4×108 J/kg]氢气与氧气燃烧后只生成水,不会污染环境化学 5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四、光现象16. 小明在公园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1)茂密的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的“像”。(2)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一些。光沿直线传播 浅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在电影院里,各座位上的人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反射。教室里某位置上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某处的粉笔字,感觉该处比较亮,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在该处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的人会看到积水比路面要 (选填“暗”或“亮”)。漫 镜面 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如图所示,一位身高1.6 m的市民站在2 m高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前1m处候车。她在镜中的像高是 m,她到像的距离是 m。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左右两侧水平移动打开,站在原地的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像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1.6 2 不改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如图所示,2024年3月29日,揭东地区的人们看到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彩色的光圈,仿佛祥瑞降临。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日晕,它是光透过高空云层中的冰晶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这种现象说明太阳光 (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光的三原色为红、 、蓝。折射 不是 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红外线和紫外线经常被应用在电子产品中,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家中的空调遥控器是靠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实现对空调的遥控的。不可见光 红外线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五、透镜及其应用21. 清晨,花朵上常会出现一些晶莹剔透的水珠,如图所示,一滴水珠相当于一个 ,透过晶莹剔透的水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花瓣的纹理。此时我们看到的花瓣的纹理是 (选填“虚”或“实”)像。凸透镜 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如图甲是猫追老鼠的画面,透过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看到画中的“老鼠”如图乙所示,玻璃杯相当于一个 透镜,“老鼠”是 (选填“实”或“虚”)像,将水杯靠近画面,直到紧贴画面过程中,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凸 实 先变大后变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如图所示,小明拍完全班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若小明不动,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使相机 (选填“靠近”或“远离”)他,同时镜头 (选填“向外”或“向内”)伸缩。若此时相机的镜头伸缩装置损坏,导致镜头卡住不能动,摄影师可以在镜头前加一个合适度数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靠近 向外 远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论哪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缩小的实像。该镜头可以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倒立 远视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如图乙是人脸识别测温系统终端。当人站在某范围内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3)手机扫码支付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丙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摄像头到二维码的距离应位于 处。人脸 缩小 二倍焦距之外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参考答案1. 振动 音调 传播过程中 2. 信息 音色 响度3. 松软多孔 波 4. 音调 音色 响度 A5. 超声波 不能 6. 乙 -4 7. 液化 外面 凝华 8. 不变 放热 9. 增大 升高 10. 吸热 减慢 凝固放热11. 扩散 剧烈 12. (1)D (2)B (3)C13. 减小 热传递 25 14. 乙 1 200 15. 氢气与氧气燃烧后只生成水,不会污染环境 化学 5016. (1)光沿直线传播 (2)浅 17. 漫 镜面 亮 18. 1.6 2 不改变 19. 折射 不是 绿 20. 不可见光 红外线21. 凸透镜 虚 22. 凸 实 先变大后变小23. 靠近 向外 远视24. (1)倒立 远视眼 (2)人脸 缩小 (3)二倍焦距之外(共50张PPT)第一部分 中考题型专项训练一 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填空题专项训练(二) 力学一、质量与密度1.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密度 ;一个氧气瓶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则氧气的密度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发烧病人的体温时,温度计内水银的 (选填“质量”或“密度”)不变。不变变小 质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济源市坚持在农村学校实施学生营养餐进校园。如图是济源市某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的袋装牛奶,若该牛奶的密度为1.02×103 kg/m3,则一袋牛奶的质量为 kg;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0.204 不变 3. 某医院住院部有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 kg/m3的氧气,给病人供氧用了一半,则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病人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36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 cm3。(ρ冰=0.9×103 kg/m3)4. 有一枚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1 g,体积为1.8 cm3,这枚纪念币的密度是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将它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2.5 400 8.9 不变化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小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乙物质的密度约为 g/cm3。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1.25 4∶1 1∶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6. 工人在砌墙时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在拔河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这是利用了 (选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可以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7. 小明发现打羽毛球时(如图所示),球能飞很高但总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若球的质量为0.02 kg,则其受到的这个力的大小为 N。并且每次击球时,都是球头与球拍接触,这是因为羽毛球的 在球头位置。(g取10 N/kg)竖直向下 降低重心重 0.2 重心 第7题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地球上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他在月球上的重力为 N;若他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质量为50 kg的物体,则他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 kg的物体;如图所示,若他在地球上用200 N的拉力把拉力器拉长L(在弹性限度内),则他在月球上把该拉力器仍拉长L,所需的拉力大小F (选填“>”“<”或“=”)200 N。(g取10 N/kg)第8题图100 300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在书中记载的“悬弓弹棉”中,将木弓用细绳吊在一根竹竿上,如图所示,竹竿发生了 产生弹力;然后将弓弦大部分放入棉花中,用木棰频频击打弓弦的露出部分,就可以使板上棉花疏松,使棉花变疏松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竹竿”“木棰”或“弓弦”)。第9题图弹性形变 弓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如图,甲物体重6 N,乙物体重10 N,弹簧测力计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 N。第10题图6 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 某消防员在日常训练中进行爬杆练习,如图所示,当他加速向上爬杆时,所受的合力方向向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 。第11题图上 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 某同学看到家里的书柜门松了,关不紧。他找到一张纸折了几叠后夹在柜门与门框之间,书柜门就能关紧了,这主要是通过增加 的方法增大柜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磁浮列车车速可达500 km/h,这是由于它行驶时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很小,它是利用 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压力 使接触面分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用4 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F1的大小为 ,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 。第13题图4 N 0 N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右侧砝码和托盘的总重力为6 N,左侧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其总重力减小到3 N,木块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第14题图1 水平向右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如图所示,用6 N的力握住总重为1.5 N的水杯静止不动,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若握力增大到8 N,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15题图1.5 不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三、力与运动16. 小明走路上学时不小心踢到石头摔了一跤。小明摔跤的原因是脚踢到石头停了下来,而上半身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摔倒;走路时以小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以背上的书包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后两空选填“运动”或“静止”)。17. 足球比赛中,用力将静止的球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球由于具有 继续向前运动,踢球时脚会觉得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惯性 运动 静止 运动状态惯性 相互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如果这时橡皮所受所有的力都突然消失,橡皮将做 运动,橡皮的惯性大小只与它的 有关。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 质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被踢出后,毽子上升到最高处时,毽子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运动状态 非平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金属球用细线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车若是由东向西运动,则是做 (选填“匀速”或“加速”)直线运动。在此状态下将细线剪断,则小球下落的位置是 (选填“a”“b”或“c”)处;若小车由甲状态变成乙状态,则说明车是处于 (选填“加速”或“减速”)状态。匀速 b 减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如图甲所示,重为4 N的正方体铁块,被大小为5 N的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匀速下滑,这时铁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如图乙,使该铁块匀速竖直向上运动,则F拉= N,匀速运动时,墙对铁块的吸引力和铁块对墙的吸引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0 8 相互作用力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下表为某次体育男子800米跑考试要求,小明同学参加800米跑时,全程平均速度为4 m/s,该项目得 分,跑过弯道时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小明具有 。分值 10 9 8 7男子800米跑(分·秒) 3'15'' 3'30'' 3'50'' >3'50''9 非平衡力 惯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小萍从t=0开始,每隔2 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5 s时物体处于 状态,6 s~12 s内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10 s~18 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 cm/s。静止 6 5.7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如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 N;他在 (选填“t1”“t2”或“t3”)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500 t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四、压力与压强25. 如图,物体A原来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拉力拉物体使物体的一半离开桌面的过程中,桌面受到的压力 ,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第25题图不变 变大不变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26.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2 kg、棱长为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将该立方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若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b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 N/kg)第26题图1 200 小于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27. 如图甲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随着水位升高,车门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紧急情况下,应挥动图乙逃生锤,使逃生锤的 (选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砸窗逃离。变大 A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28. 如图是小明家盆景的自动供水装置,其原理如下:装满水的瓶子倒置于盘中,瓶口恰好被水浸没,此时瓶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下降,当盘中水位下降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水就流出,又使盘中水位升高,这样盆景盘中水位始终保持一定高度,该装置的原理是巧妙地利用了 ;图上瓶中水位上A处 (选填“是”或“不是”)真空。不会 大气压 不是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29. 某同学利用两个相同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分别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装置。其中 (选填“甲”或“乙”)装置可以用来粗测大气压强,乘坐电梯把该装置从1楼拿到28楼,会看到细管中的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第29题图乙 上升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0. 如图所示,装修时,工人取两端开口的透明塑料软管灌满水。将它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利用静止的水面A、B记下两个等高标记。这根软管相当于一个 ;若A处距离水平地面0.7 m,则地面上水管的C处受到水的压强约为 Pa。(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第30题图连通器 7 000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1. 如图所示,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a、b两均匀实心物体静止在液体中,此时两液面相平,则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p甲 p乙,F甲 F乙。(均选填“>”“=”或“<”)第31题图> >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重为2 N的圆柱形薄壁溢水杯,底面积为100cm2,溢水口距杯底7 cm,内装有深度为5 cm的水,则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 。(g取10 N/kg)第32题图5 N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五、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33. 潜水艇的“掉深”指的是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突然遇到密度较 的海水,浮力急剧减小,就会像汽车掉进悬崖一样急剧掉向海底,此时若想自救,潜艇应 (选填“向内充水”或“向外排水”)。小 向外排水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4. 夏天原本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熔化了一部分以后,冰山会在水中处于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这个冰山在水下部分的体积约为2×105 m3,则此冰山受到的浮力为 N。(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漂浮 2.06×109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5. 夏天常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降温,现将一个质量为3.6 kg的西瓜放在盛满冷水的桶中,西瓜漂浮,此时西瓜所受浮力为 N,若让它恰好浸没在水中,共溢出冷水4 kg,则西瓜的体积是 m3,西瓜的密度是 g/cm3(ρ冷水=1.0×103 kg/m3,g取10 N/kg)36.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8 000吨,它装满货物在长江中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 N(g取10 N/kg)。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时,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将 (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36 4×10-3 0.9 8×107 不变 上浮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7. 有两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分别盛满水和酒精,将同一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两只溢水杯中,若小球在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浸没状态,则溢出的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m水∶m酒精= ;但实际上有76 g的水和64 g的酒精溢出,则可得此实心小球的体积为 cm3,小球的密度是 g/cm3。(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38. 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中有一木块由细线系着与容器底部相连,如图所示。木块的体积为4×10-3 m3,此时木块所受浮力为 N,细线的拉力为 N。(ρ木=0.6×103 kg/m3,g取10 N/kg)5∶4 80 0.95 40 16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39. 小明同学用“雪碧”饮料瓶做了一个浮力秤,如图所示,当瓶中不放被测物体静止时,在瓶上与水面相平位置标记为零刻度线,再在瓶身上均匀标记其他刻度线,左侧标记的是长度值,右侧标上相应的质量值。已知零刻度线以上瓶身粗细均匀,其横截面积为50 cm2,不放被测物体时浮力秤的总质量为170 g,则浮力秤不放被测物体时,所受浮力为 N,浮力秤上“2cm”刻度线对应的被测物体质量为 g(水的密度为1.0 g/cm3,g取10N/kg)。1.7 100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0. 有不吸水的圆柱体A,顶部系有一根轻质细线(未画出),已知A的质量为0.66 kg,密度为1.1×103 kg/m3,圆柱体A的底面积为50 cm2,则圆柱体A的体积为 cm3,现将圆柱体A竖直放入薄壁柱形容器中,如图甲所示,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入液体(ρA<ρ液),直至加满,液体体积与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cm2,当液体加满后,用细线将A竖直向上提升2 cm时,细线的拉力为1.8 N,液体的密度为 kg/m3(g取10 N/kg)。600 150 1.2×103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解析】圆柱体A的体积VA===6×10-4 m3=600 cm3,由图乙可知,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容,当深度为h0时,容器对应的体积为V容0=S容h0=4V0+SAh0=4V0+50 cm2×h0,V0=,从深度h0~1.5h0,容器对应的体积V容2=S容(1.5h0-h0)=0.5S容h0=7V0-4V0=3V0,V0=,=,解得S容=150 cm2;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当液体加满后,用细线将A竖直向上提升2 cm,可求出水面的高度的变化量Δh1===1 cm,由当液体加满后,用细线将A竖直向上提升2 cm时,细线的拉力为1.8 N可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浮力的减少量F浮1为1.8 N,物体浸入的高度减少了Δh'=Δh+Δh1=2 cm+1 cm=3 cm,液体的密度减少量ρ液===1.2×103 kg/m3。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六、功和简单机械41. 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如图所示为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从A点运动到B点,小球的 能转化为 能;小球在B位置的动能 小球在C位置的动能。重力势 动 大于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2. 如图所示,是我国最先进的运20空中加油机正在高空给水平匀速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在加油的过程中,战斗机相对运20是 的,运20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静止 减小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3. 如图甲是离手后的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在它下落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动能。图乙为它在B和D两点的能量柱状图,则篮球在D点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点的速度,整个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重力势等于 不守恒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4. 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送餐机器人,它的重力是400 N,如果机器人在水平路面上以0.6 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运动20 m,它所受到的阻力为50 N。机器人的重力做功 J,牵引力对机器人做功 J,功率为 W。0 1 000 30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5. 如图是小明在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时的锻炼场景:(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图乙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F2,则F1 F2。(2)如图乙,小明的质量为60 kg,做一次引体向上需克服重力做功 J,如果小明1 min完成10个引体向上,则他的功率是 W。(g取10 N/kg)< 420 70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6. 如图1,是我国春秋时期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提水工具——桔槔,其简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工作时,可利用“坠石”的重力,帮助人们轻松地从井中提水。(1)不改变支点O的位置和“坠石”的重力,想要提水时更省力,可以将“坠石”悬挂点B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O。(2)若OA的长度为1 m,OB的长度为1.5 m,“坠石”的重力为100 N,桶的重力为20 N,不计杠杆AOB和竖杆自身重力、绳重和摩擦,若要竖直匀速提起180 N的水,人还需要施加 N的拉力,此过程中,“坠石”下降的高度为3 m,则“坠石”的重力做功为 J。远离 50 300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7. 如图所示,超市购物时,小明用沿斜面向上150 N的推力,将总重为500N的小车匀速推到斜面顶端,用时20 s。已知斜面高1.2 m,长5 m。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为 J;小明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W;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斜面可以 (选填“省力”或“省功”)。600 37.5 80% 省力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8. 如图所示,起重机以1 m/s的速度将重1 5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4 s,穿过滑轮的钢丝绳中拉力F为600 N,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拉力的功率为 W;若改用2 m/s的速度提升重物,则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 000 1 800 不变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参考答案1. 不变 变小 质量 2.0.204 不变 3.2.5 4004. 8.9 不变化 5.1.25 4∶1 1∶4 6.竖直向下 降低重心7. 重 0.2 重心 8.100 300 = 9.弹性形变 10.6 411. 上 上 12.压力 使接触面分离 13.4 N 0 N14.1 水平向右 15.1.5 不变 16.惯性 运动 静止17. 运动状态 惯性 相互 18.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 质量19. 运动状态 非平衡 20.匀速 b 减速 21.0 8 相互作用力22.9 非平衡力 惯性 23.静止 6 5.75 24.500 t325. 不变 变大 不变 26.1 200 小于 27.变大 A28. 不会 大气压 不是 29.乙 上升 30.连通器 7 00031. > > 32.5 N 33.小 向外排水 34.漂浮 2.06×10935.36 4×10-3 0.9 36.8×107 不变 上浮37.5∶4 80 0.95 38.40 16 39.1.7 10040.600 150 1.2×103 【解析】圆柱体A的体积VA===6×10-4 m3=600 cm3,由图乙可知,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容,当深度为h0时,容器对应的体积为V容0=S容h0=4V0+SAh0=4V0+50 cm2×h0,V0=,从深度h0~1.5h0,容器对应的体积V容2=S容(1.5h0-h0)=0.5S容h0=7V0-4V0=3V0,V0=,=,解得S容=150 cm2;当液体加满后,用细线将A竖直向上提升2 cm,可求出水面的高度的变化量Δh1===1 cm,由当液体加满后,用细线将A竖直向上提升2 cm时,细线的拉力为1.8 N可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浮力的减少量F浮1为1.8 N,物体浸入的高度减少了Δh'=Δh+Δh1=2 cm+1 cm=3 cm,液体的密度减少量ρ液===1.2×103 kg/m3。41. 重力势 动 大于 42.静止 减小 43.重力势 等于 不守恒44.0 1 000 30 45.(1)< (2)420 7046. (1)远离 (2)50 30047.600 37.5 80% 省力48.6 000 1 800 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选题专项训练(1) 声、光、热.pptx 单选题专项训练(2) 力学.pptx 单选题专项训练(3) 电磁学.pptx 填空题专项训练(1) 声、光、热.pptx 填空题专项训练(2) 力学.pptx 填空题专项训练(3) 电磁学.pptx 选择填空题组专项训练.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