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
高一历史试题 2025.04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为第1页至第6页,第11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公元前5000一前2000年期间,两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和楔形文字,尼罗河地区出现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和象形文字,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城市祭台和礼器。这些现象共同表明这一时期( )
A.专制王权普遍出现 B.人类进入文明阶段
C.早期文明多元一体 D.不同文明相互借鉴
2.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指出:农业一旦产生,定居就一定出现。一旦定居,人口的数量就会增加。随着人口增加,生存的压力就会增大,农业于是向四处扩张,逐渐传播到四面八方。作者意在强调()
A.农耕文明的扩张特性 B.农业对文明起源的作用
C.文明扩张的多元方式 D.人地矛盾推动文明交流
3.中古西欧社会中,居民多为基督教徒,社会分工呈现“僧侣祈祷、骑士作战、农民劳作”的模式。这种分工体现了中古西欧()
A.基督教会的主导地位 B.社会转型的加速趋势
C.封君封臣制度的繁荣 D.封建庄园经济的特点
4.下列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中,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5.“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的“这个新的巨人”是指( )
A.阿拉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6.以下两图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日本具有同西欧较为相似的社会形态,对两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君主实际掌控最高统治权 B.通过分级分封强化中央集权
C.经济基础为封建小农经济 D.存在权责对等特征的主从关系
7.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的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否认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联 B.对非洲文明存有种族歧视的认知偏见
C.承认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塑造 D.因时代的局限无法客观判断文化归属
8.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部分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动因是( )
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B.欧洲对东方特色商品的强烈渴求
C.贸易垄断引发的商业竞争激化 D.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东西方商路
9.“西方资本主义对于现在不发达国家的入侵,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使某些作为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条件加速成熟······把这些受害国家以前积累的和现时产生的剩余的一大部分掠走”,使其发展“偏离正常的轨道”。这表明( )
A.西方侵略对不发达国家具有双重性 B.发展中国家面临渐趋严峻的挑战
C.落后国家应主动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D.西方殖民扩张扩大东西方的差距
10.某历史事件被评价:“直接推动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与艺术革新,促使人们聚焦人的价值,揭开欧洲近代历史序幕,成为中古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该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11.中世纪,《圣经》以拉丁文呈现,唯有教士可读,普通信徒依赖教士解读。16世纪中期后,欧洲多国将《圣经》译成本民族语言,普通信徒得以自主阅读。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艺复兴推动思想解放 B.宗教改革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C.科学革命削弱教会权威 D.资本主义发展带动文化传播
12.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这可以用来说明()
A.启蒙运动社会基础广泛 B.近代大学成为新思想传播阵地
C.科学方法渗透人文领域 D.人文精神与科学观念交融发展
13.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女王为其颁发了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和亚洲的贸易特权;但是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取消了它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1833年又取消了其全部贸易业务。这一变化源于()
A.殖民扩张重心转移至非洲 B.工业资本要求扩大市场
C.国家对经济干预不断强化 D.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强化
14.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创办了《苏格兰人》报。该报曾刊出一篇文章,强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他授意政府将威尔克斯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B.《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15.13-19世纪,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下列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
16.如图是1860-1910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煤炭产量变化图,据此判断,③应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7.时间观念对人们的约束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革新民众生活方式 B.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C.推动生产力的提升 D.引发社会奢侈风气
18.19世纪9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分水岭,用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的话来说:“1900年的美国,与1860年已迥然有别,我自己在这个国家全然是个陌生人,对此我无法理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南北战争的创伤影响 B.对外扩张构建起殖民帝国
C.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 D.工业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欧洲国家在重工业、农业领域摒弃自由贸易,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关税政策,同时强化政府对社会政策的干预。这些举措()
A.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落
C.源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 D.折射出垄断资本对政治的影响
20.恩格斯在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了()
A.《宣言》的发行量推动了欧洲工业化 B.工业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不同语言刊行有利于无产阶级大联合 D.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工人运动高涨
21.19世纪,在墨西哥的食谱中夏多布里昂牛排(一种高级法式牛排)逐渐取代了西班牙炖羊肉,同时也将当地土著所吃的玉米馅卷作为“低级”食品排除在外。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法国菜肴开始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的公共宴席上退出,取而代之的是阿根廷的大块烤牛肉、秘鲁新鲜的酸橘汁腌鱼、智利的玉米蛋糕。这反映了()
A.食品生产具有明显时代特色 B.殖民活动影响了饮食结构
C.拉美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D.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
22.表中“印度尼西亚”名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
时间 所属 名称变化
1512年 葡萄牙 葡萄牙印度
1613年 荷兰 荷属东印度群岛
1914年 日本 东印度
A.殖民扩张伴随文化输出 B.世界地理认知不断更新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D.世界殖民扩张竞争激烈
23.以下漫画由美国人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该漫画()
A.揭露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B.批判美国对非洲事务的干涉
C.谴责英法在埃及的殖民争夺 D.暗示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4.1914年9月,印度国民大会党主席巴苏呼吁:“在目前英国的危急存亡之秋,要与英国同舟共济。一个巨大机会已经来临,就是印度要借机要求在帝国内的平等地位,并证明它值得平等地位。”这一主张表明,巴苏支持印度参战的根本目的是( )
A.以合作换取民族自治权利 B.巩固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C.争夺海外殖民地扩张权益 D.联合英国抗击新兴法西斯势力
25.下图为1922年8月新西兰漫画家戴维·洛发表于英国《星报》的漫画《凡尔赛之锁》作者意在( )
A.呼吁美国参与战后秩序建构 B.嘲讽欧美国家之间利益纷争
C.指责美国奉行中立主义政策 D.倡导集体联合维护战后稳定
第11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野蛮时代随着)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正如群婚之于蒙昧时代,专制之于文明时代。”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
欧洲的中古时期也被称为中世纪,在西方文明史上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的欧洲历史。欧洲的中世纪表面上看是板着面孔的、非常严肃的、阴森森的一千年,但实际上却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中世纪后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明产生的标志及前提。(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中世纪“阴森森”的表现以及孕育了哪些近代文明因素。(10分)
27.下表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目录(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第二章 工业革命的发韧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二)英国工业化的过程 (三)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
第三章 (一)法国的工业化 (二)美国的工业化 (三)德国的工业化
第六章工业化与社会 (一)工业化的经济后果 (1)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2)农业革命与农业现代化 (3)经济结构的变迁 (二)工业化的社会后果 (1)乡村的改变 (2)生活节奏加快与时间观念增强 (3)教育发展与文化素质提升 (4) (5)
--摘自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1)请你为第三章拟定合适的标题并说明依据。(4分)
(2)补充第六章第二部分4、5子目的标题并加以简述。(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简表
年份 人物及事件
1764 “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早期868名会员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
1768 墨西哥人阿尔扎特创办报刊,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现。他是法国巴黎科学院、“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还是抽水马桶球阀的发明者
1775 “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秘鲁人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
1788 法国人布里索在巴黎组建“黑人之友协会”,宣传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圣多明各商人奥吉加入协会
1793 3位圣多明各代表参加法国国民公会,主张废除奴隶制
墨西哥城30多位学者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
1804- 1805 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在巴黎亲历拿破仑称帝,在罗马发誓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
材料二
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无法肯定我们到底属于人类哪一个家庭。
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平等。
--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的发言(1819)
材料三
玻利维亚人包括:所有出生于本共和国领土之上者;玻利维亚父亲或母亲所生子女,包括那些生于本共和国之外但依法明确表示愿意居住在玻利维亚者;本共和国的解放者······获得归化许可或在本共和国居住满三年者;那些迄今为止仍为奴隶,在本宪法发布后获得解放者。
--玻利瓦尔起草的玻利维亚宪法(1826)
(1)阅读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8分)
(2)在拉丁美洲,玻利瓦尔被誉为解放者。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评析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12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25.0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C D D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C B D A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C A A
二、非选择题
26.(18分)
(1)标志:城市;社会阶级分化;国家的产生;文字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或者答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类开始定居)。(2分)
(2)表现:政治分裂,战争不断;农奴制的存续,农奴无人权;基督教会的教权统治;游牧民族的入侵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
文明:城市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追求自治;市民阶级在城市中壮大;大学兴起,推动文化世俗化与思想解放;王权扩大为国家统一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提供了条件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
27.(12分)
(1)标题:工业化的扩展(或者工业革命的扩展)(2分)
理由: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2分)
(2)示例:
①标题:城市化发展(2分)
简述: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2分)
②标题: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出行(2分)
简述:伴随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开凿运河,兴修铁路,促进了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2分)
③标题: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2分)
简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2分)(任选两个标题作答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8.(20分)
(1)时代议题有:近代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废除奴隶制;殖民地独立。(8分,任答四点即可)
(2)示例:
拉丁美洲长期处于欧洲殖民者的专制统治之下,奴隶制盛行,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受移民、奴隶贸易等因素影响,这里的社会结构、民族状况复杂。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美国独立运动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到拉美,激发了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思想的产生。(4分)
玻利瓦尔曾游历欧洲,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并对拉美社会有深刻思考。他针对拉美种族众多、阶层复杂的状况,强调拉美民众的民族认同;他针对拉美受殖民者的专制统治、奴隶制盛行的状况,在政治制度上明确地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实行共和政体,并进一步废除奴隶制,以实现自由平等。(4分)
玻利瓦尔的思想受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启蒙思想以及玻利瓦尔个人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而他的思想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拉美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