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期中质量监测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至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所示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早期文明概况。由此可见,世界古代早期文明具有
表1
形成年代 主要发源江 早期文明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尼罗河 象形文字、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古印度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恒河 梵文、阿拉伯数字
中国 公元前2070年 黄河、长江 甲骨文、长城、秦始皇兵马俑
A.广泛性和同步性 B.共融性和互补性
C.相似性和多元性 D.继承性和连续性
2.在古代雅典故意杀人案的判决中,如果被害人是公民,那么杀人者将被判死刑;如果被害者是侨居民,杀人者是公民,那么杀人者将被判终身放逐;如果被害者是奴隶,杀人者是公民,那么杀人者只需被判处罚金。这体现了古代雅典
A.明显的等级差异 B.民主政治的虚伪
C.阶级矛盾的尖锐 D.司法理念的落后
3.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林肯城的特许状规定: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保有之达一年零一日,无人反对,而购买土地之人又能证明在此期间内,有声请权之人确在英格兰境内,但未提出异议,则余等将准许此人在将来安然保有此项土地。这一“特许状”的颁发
A.促进了封建庄园经济发展
B.提升了城市居民政治地位
C.扩大了英国国王统治疆域
D.稳定了城市土地占有关系
4.《极简全球史》中提及:穆斯林们通过一系列“圣战”逐渐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政教合一的帝国。这个帝国在哈里发、倭马亚和阿拔斯等王朝的统治下,版图不断扩张,最终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其国际地位在公元9世纪达到了与大唐王朝相当的高度。此处的“帝国”是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德里苏丹国 D.奥斯曼帝国
5.据东晋法显的《佛国记》记载,笈多王朝时,“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供养,供给田宅、园圃、民户、牛犊,铁券书录。后,王王相传,无敢废者,至今不绝”。这反映出笈多王朝
A.等级制度森严 B.私有制度加强
C.寺院经济发达 D.经济秩序稳定
6.在西非的一些考古遗址中,发现了明显带有加纳风格的贸易物品,如具有独特花纹的陶器和特定样式的金属饰品。马里早期的一些贸易商品(如精美的纺织品)在制作工艺和图案设计上与加纳的同类物品极为相似。据此可推知,马里
A.曾受加纳文化辐射 B.贸易范围较为广泛
C.工艺传承自成体系 D.艺术风格较为单一
7.在印加帝国中,印加本族人是统治者,他们把被征服地区的部落首领扣押在都城作为人质,并让部落首领之子在库斯科接受教育;他们还把被征服者的神吸收过来,但这些神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这些举措旨在
A.丰富宗教信仰 B.巩固帝国统治
C.促进文化融合 D.笼络地方势力
8.1492年,德国纽伦堡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请工匠打造了一个地球仪-“地球苹果”(如图1所示)。该地球仪上面标注出了2000个地名、100多幅插图、48面旗帜、50多个图例。麦哲伦出航时将其随身携带,并在上面画出了他打算航行的路线。这说明当时
图1
A.“地圆说”得到了广泛认可 B.合作开辟新航路的意识浓厚
C.德国的航海水平领先欧洲 D.地理学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
9.1494年6月7日,葡萄牙与西班牙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将教皇子午分界线西移至佛得角群岛以西370海里的经线处,界东属葡萄牙,界西属西班牙。该条约的签订
A.体现了教权至上地位 B.缓解了葡西殖民矛盾
C.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 D.巩固了西班牙的霸权
10.16世纪,葡萄牙在非洲和亚洲建立了众多殖民据点,西班牙则在美洲大肆扩张,掠夺大量金银。之后,荷兰凭借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商业组织,在17世纪崛起为“海上马车夫”,积极参与殖民贸易。这些活动
A.引发了欧洲经济格局的变革
B.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导致了亚非人口的大量减少
D.阻碍了全球科技前进步伐
11.16世纪后半期,罗马教会在天主教的世界中越来越成为“精神的领袖”,它所直接掌握的地方和部门日益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促进 B.宗教改革的推动
C.科学革命的需要 D.启蒙运动的影响
12.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国会掌握立法大权,行政部门不得向国会提出议案,但法案须由两院分别通过方能成立,不仅总统对已通过的法案有否决权,最高法院也可判法案“违宪”。由此可见,美国
A.国会是权力中心 B.政治矛盾突出
C.行政权受到限制 D.权力相互制衡
13.到1873年,日本封建领主不再是向农民索取年贡的地主,他们的产业被折算为年金,他们将这些货币资产投资到银行、股票、工业或地产上,从而跻身金融寡头之列。这一转变
A.营造了有利的改革环境 B.导致金融垄断资本发达
C.消除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D.减轻了中央的财政压力
14.有学者称,18世纪初“建立科学的倾向”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随“建立科学的倾向”之后而来的是“应用科学的倾向”,主要表现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下发明可用于佐证“应用科学的倾向”的是
A.1733年,飞梭的发明
B.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1831年,发电机的发明
D.1923年,电视机的发明
15.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在他的回忆随笔中写着,给他们最大帮助的,就是华盛顿的国务院。美国的大使、公使和领事们协助他们开辟了通往新的市场的道路,这种市场一直伸展到世界最遥远的角落。据此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美国
A.政府维护垄断资本家的利益
B.垄断企业加紧控制海外市场
C.对经济干预的程度不断提高
D.在世界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
16.巴黎公社废除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机构,实行立法和行政机构统一的制度-公社委员会,公社委员会由工人、社会主义者以及在巴黎的外国革命者共同选举产生,负责处理一切社会事务。这表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制度建设具有创新性
D.忽视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从起源而言,波斯驿站或许是在亚述驿站的启发下形成的,但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亚述驿站尚处于初创阶段,它不是沿着御道直接布局的,而是设立在没有御道的偏远地区或新征服地区的。亚述驿站远离帝国腹地,数量有限,人畜等必备物资和工具匮乏,服务也有待完善。与之相比,波斯帝国的驿站则完全沿着御道线路均匀布置。也就是说,御道等同于驿道,二者与驿站紧密相连。不但如此,波斯帝国驿站的设置还颇具人性化。希罗多德和色诺芬曾提及,波斯人按照步行一天的路程来设置驿站。从《要塞文书》中关于驿站一般按日向差旅人员配给物资的记载来看,也可看出驿站间距大致是依据普通人一天的行程来设置的。在空间分布上,由于波斯驿站沿御道分布,其覆盖的地理范围比亚述驿站要广阔得多。
材料二
总体而言,依靠御道和邮驿系统,波斯国王能够通过书信较为及时地了解各地情况并作出应对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集权统治。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通信依赖道路交通,距离感和滞后感仍是那个时代难以克服的问题。因此,波斯国王在诸多事务上也颇受掣肘,不得不进行分权,在外交谈判、日常事务等方面给予使节、总督较大的权力。由于波斯在行省以下的地方共同体基本实行自治,所以波斯国王的书信主要传达到行省总督这一级,传达范围和对象相当有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雪飞《波斯帝国御道与邮驿体系功用探析》
(1)根据材料一,比较亚述帝国驿站和波斯帝国驿站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波斯帝国的御道和邮驿系统。(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素描成为艺术界的焦点。画家们开始探索更加逼真和具体的绘画风格,追求在画布上再现真实的人体、场景和物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画家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涵盖了解剖学、光影效果和透视等知识领域。画家们还开始创作更加精细的肖像画,通过精准的绘画技巧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和个性特征。他们的肖像画不仅还原了人物的外貌,而且呈现了个体内心世界。
-摘编自《文艺复兴:人类思想的重生与艺术的辉煌》
材料二
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成果的日益丰硕,其影响力逐渐越过阿尔卑斯山,向欧洲其他地区蔓延。印刷术的出现成为传播的关键助力,大量书籍、绘画作品得以广泛流传,让文艺复兴的思想能更快速地抵达欧洲各地。学者、艺术家们的交流活动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他们带着意大利的先进理念,前往欧洲各国讲学、创作,将文艺复兴的火种播撒开来。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在欧洲传播的条件及意义。(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2 1700-1850年英国部分行业人均产出(以1450年为100基准)
时间 金属和采矿业 纺织品和皮革业 贸易和运输业 服务业
1700年 223 112 690 190
1750年 300 146 855 221
1800年 1 730 1 961 297 292
1850年 2 459 453 3 072 433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到18世纪末,都铎王朝一直以来由小农、乡绅、工匠、商人组成的传统社会结构渐趋瓦解。随着城市地区劳动力储备的枯竭,劳动力供求失衡加剧,城市实际工资增长率上升,而食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都在下降。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化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增长,虽然伴随着疾病、失业、流民、环境污染、酗酒、犯罪率上升和贫富分化等,但总体而言,人民的生活水平、福利保障、预期寿命等民生指标均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丁亮《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00-1850年英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政治、经济、思想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冲破封建阻挠,昂首阔步走到历史的前台。“资本主义”是哥伦布航海时代的主题,它要向全世界吹响号角证明它的存在。哥伦布是时代的宠儿,是时代选择了哥伦布-它的执行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哥伦布所作所为是时代行为,是时代的要求,他遵循时代的意志完成了使命。
-摘编自李张兵《对哥伦布行为的历史分析》
根据材料,围绕“时代行为的哥伦布”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高一历史期中质量监测考试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C 6.A 7.B 8.D 9.B 10.A 11.B12.D13.A14.C
15.A 16.C
17.(1)不同:
布局位置不同:亚述驿站设在没有御道的偏远地区或新征服地区,远离腹地;波斯帝国驿站完全沿御道线路均匀布置,御道即驿道。
服务设施完善程度不同:亚述驿站尚处草创阶段,数目有限,服务尚待完善;波斯帝国驿站设置较为人性化,并且按天向差旅人员配给物资。
覆盖地域范围不同:波斯驿站因沿御道分布,其覆盖的地理空间比亚述驿站覆盖的地域更为辽阔。(6分)
(2)评价: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帝国统治秩序;有助于加强对地方事务的管理,及时传达政令;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帝国内部的一体化进程。(4分,答出两点即可)传递信息存在滞后性,影响中央决策的时效性;传递信息具有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央集权,影响了帝国对地方基层的深入管理。(4分)
18.(1)特征:追求逼真具体的绘画风格;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注重表达个体内心世界。(4分,答出两点即可)
(2)条件:意大利自身文化成果丰硕,为文艺复兴传播提供坚实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提供助力;学者和艺术家的交流。(4分,答出两点即可)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学者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加速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4分,答出两点即可)
19.(1)特征:经济整体呈快速发展态势;行业发展速度差异明显。(4分)
原因:技术革新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殖民扩张带动海外市场的扩大;英国丰富的煤铁资源为金属和采矿行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积极影响:促使传统社会结构渐趋瓦解;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福利增长;推动了城市化进程。(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消极影响:带来疾病、失业、流民、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造成了新的阶级对立。(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示例
论题:哥伦布航海是时代的必然选择。(2分)
阐述:15、16世纪,欧洲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哥伦布航海成为时代的必然行为。经济上,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对财富的渴望愈发强烈。《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东方财富的夸张描绘,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商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欧洲急需开辟新的贸易通道,以获取香料、丝绸等奢侈品,这为航海探险提供了经济动力。政治上,欧洲各国君主为了增强国力,积极支持海外探险。他们希望通过发现新土地来扩大领土范围,增加财富来源,提升本国在欧洲的地位。西班牙王室对哥伦布航海的支持,正是出于这种政治考量,期望借此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势力范围。思想上,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追求冒险和个人成就的精神高涨。地圆学说的传播,让人们相信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为航海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哥伦布开启了欧洲的海外扩张时代。(8分)
综上所述,哥伦布的航海行为是时代的产物,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航海壮举,他的航海行为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